清朝的各种风俗礼仪资料

作者:风倾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清代宫廷皇帝继位与宗室册封


      被立为储君进而登极称帝是每一个皇子皇孙的最大愿望,也是他们成长
      的极致。但是,“国无二主”,称孤道寡的皇帝最终只能有一个。为与家人
      共享富贵,于是对那些没能登极的皇子(女)、皇孙(女)们就有了封爵的
      制度。这是历代王朝的传统。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处于特定的历史环
      境,清代的做法有其独特之处。
      1.秘密立储
      清初,由于战争频仍,典章未备,没有建立立储制度。努尔哈赤的继承人皇太极和皇太极的继承人福临(顺治),都是在前任皇帝死后经过激烈的内部争夺才取得帝位的。
      福临的继承人玄烨(康熙)则是在先帝驾崩前才匆匆决定的。康熙帝鉴于前朝皇帝死后权力争夺的惨痛教训,同时为避免诸皇子对帝位的觊觎和纷争,决定遵循以前历代王朝公开建储方法,预先册立皇太子。
      康熙十四年(1675年),根据传统的立嫡立长的原则,皇子允礽被册封为皇太子。然而这次立储最终遭到了失败。一方面,允礽被立为太子后便骄纵恣行,结党干政,与康熙帝发生了权力冲突;另一方面,太子的地位遭到诸皇子的妒恨,他们纷纷进馋陷害太子,也增加了康熙帝对太子的疑忌。因此太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被废,翌年复位,五十一年(1712年)再次被废,并被永远禁锢在咸安宫中。此后康熙帝再未立储。直至临终前,他才在病榻上宣布皇四子胤祯作为皇位继承人,终于又走上了其父福临(顺治)的老路。
      目睹了康熙立废太子和诸皇子夺储斗争的胤祯,深知建储一事如不妥善解决,清朝政权将永无宁日。因此,他在登极不久的雍正元年(1723年)便创建了秘密立储制度。其方法是:由皇帝宣布皇太子人选已定,但不公开其名,只将其名写于密诏;密诏一式两份,一带在身边,一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间宝座上方的“正大光明”匾后;皇帝死后,顾命大臣会同廷臣核看两份密诏,并拥戴密诏内所写皇子为帝。这种立储方式,既可避免皇帝生前与太子的权力之争,又可保护太子不被其他皇子所陷害,有利于皇族内部的安定团结,在中国封建帝王继承史上也是一项新的创造,所以,被清宫奉为“建储家法”。
      乾隆、嘉庆、道光三帝因循其则,但咸丰帝死时其独子尚幼,故仍采取“临终托孤”的方法;同治(载淳)、光绪(载湉)二帝均无子嗣,无储可建;宣统帝(溥仪)未及亲政清朝就覆灭了,因此,自咸丰时起,秘密立储制度就名存实亡了。

      2.登极典礼
      皇帝登极、君临天下,在封建时代被认为是改朝换代、有如天翻地覆的大事。因此宫中典礼最隆重的莫过于登极典礼。换句话说,登极典礼也是封建社会中个人所能享受的最高礼仪。
      有清一代,皇帝12人,共举行过登极典礼14次。其中皇太极2次(继努尔哈赤大金国汗(帝)位1次;改国号大清、称帝1次),福临2次(在盛京继帝位1次;定鼎北京,改元顺治1次),其他皇帝每人1次。在这些典礼中,努尔哈赤自立为帝(汗)的“奠基之典”、乾隆帝亲自传位于嘉庆帝的“授受大典”和前述皇太极的“开国大典”、福临的“定鼎之典”比较特殊,纯为欢庆之典;其余十次则较为普通,均是前代皇帝新死,嗣皇帝在丧期中举行的。在清代,这种权力接替的仪式与前代皇帝的死亡时间间隔较短。努尔哈赤死后20天皇太极便继承了汗(帝)位。后来同样情况的9位嗣皇帝中,除道光帝的登极典礼距嘉庆帝死亡日为32天外,其余8位大抵不超过20天。如顺治帝15天,康熙帝12天,乾隆帝10天……。最短的是雍正,仅7天。这固然可归结为“国不可一日无主”,但也绝不乏既定则安的急切心态和“夜长梦多”的忧虑。
      满族入关前的登极典礼仪式比较简单,仅略具规模而已。其真正完备是
      在康熙、雍正时期,尔后各朝沿用其典礼。仪式大致如下:
      典礼当天清晨,禁卫军严守宫城各门。宫中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及
      午门内外处处结彩,装饰一新。銮仪卫自太和殿前至天安门外御道两旁陈设
      皇帝法驾卤簿仪仗:太和殿前陈设有金制提炉、香盒、盥盆、水瓶、唾壶、
      包金交椅、拂尘、静鞭等;殿前广场两侧树立各种旙、麾、旌、旗、繖、扇
      及兵器;太和门、午门至天安门路旁分置玉辇、金辇、礼舆、步舆、金辂、
      玉辂、象辂、革辂、木辂、宝象及鼓乐,大小仪仗用具共计560余件。内阁
      会同礼部等官在太和殿宝座正南方设放置宝玺的宝案;于殿内东间设放置群
      臣贺表的表案及放置诏书的诏案;殿内西间设放置笔砚的笔砚案;殿外丹陛
      正中又设一黄案。午门外设导迎乐队和抬诏书的龙亭、抬香炉的香亭;太和
      门内东西檐下设丹陛大乐乐队,乐器有大鼓、方响、云锣、杖鼓、拍板、箫、
      管、笛、笙等22种,供百官行礼时演奏;太和殿东西檐下设中和韶乐乐队,
      有按古制以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种材料制成的编钟、鎛钟、
      编磬、特磬、琴、瑟、排箫、箫笛、箎笙、堹、建鼓、搏拊、祝、敔、16种
      乐器60余件,及歌生4人,供皇帝升座和降座时演奏。各执事官及文武百
      官在太和殿前及广场上按品级、位次肃立。
      一切准备就绪,钦天监官报吉时届,礼部尚书奏请嗣皇帝即位。嗣皇帝
      先至前帝神位前祗告即将受命,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更换皇帝礼服,至太后
      宫行三跪九叩礼,礼毕,在大臣、豹尾班、侍卫等的前引后扈下,乘金舆至
      保和殿,降舆后先在中和殿升座,受各级执事官三跪九叩礼。礼毕,执事官
      各就各位。礼部尚书再奏请皇帝即位,皇帝在侍卫扈从下入太和殿升宝座即
      位。届时,奏中和韶乐(如在丧期则乐设而不奏),午门上鸣钟鼓。乐罢,
      殿前阶下静鞭三鸣,皇帝受百官朝贺礼。群臣在鸣赞官口令下向皇帝行三跪
      九叩礼,其间奏丹陛大乐(丧期设而不奏)。礼毕,群臣向皇帝进献并宣读
      庆贺表文(丧期进而不宣)。最后行诏告礼。皇帝诏书由内阁学士用宝(盖
      印)后,再由大学士捧出,交礼部尚书捧至阶下,由礼部司官放入云盘,随
      擎执黄盖的銮仪卫自中道出太和门。静鞭再鸣,皇帝还宫。文武百官分别从
      太和门两侧的昭德门、贞度门随诏书出午门。诏书用龙亭抬至天安门城楼上
      颁布,内容多为新皇登极、秉承天地、绍继祖烈、励精图治、人神共仰、山
      呼海宴一类的套话。同时还要宣布改元和大赦。诏告礼毕,则大宴群臣,举
      国同庆(丧期则免)。
      如此隆重、庄严的典礼,无非是向世人显示皇帝的至尊无上与赫赫权威
      罢了。
      3.宗室封爵
      与历代王朝一样,清代依与皇族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对宗室子女进行封
      爵。
      (1)男性爵位
      清代男性宗室爵位共有14个等级:
      一、和硕亲王。简称亲王。为诸爵位中的等级最高者。册封对象为与皇
      帝血缘关系最亲近的皇叔伯、皇昆弟、皇子孙等功勋卓著者。顺治时,宠妃
      董鄂妃曾生一子,三月而亡,因母宠子贵被追封为亲王,属特例。亲王爵号
      前均冠以美称,如庄亲王、礼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郑亲王等。
      上述六亲王为清初因功而封,其嫡长子(即福晋所生之子)可“世袭罔替”,
      永不降封,俗称“铁帽子王”。
      二、世子。第二等爵,位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亲王嫡长子奉特恩封
      为世子。
      三、多罗郡王。简称郡王。第三等爵,册封对象与亲王同。爵号前亦冠
      以美称,如恂勤郡王、庆郡王等。其中顺承郡王、克勤郡王与前述六亲王同
      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
      四、长子。第四等爵。郡王嫡长子奉特恩封长子。
      五、多罗贝勒。简称贝勒。第五等爵,多用作皇族近支初封爵位。
      六、固山贝子。简称贝子。第六等爵。贝勒嫡长子降等封贝子,亦多用
      作皇族近支初封爵位。
      七、奉恩镇国公。第七等爵。贝子嫡长子降等封奉恩镇国公。
      八、奉恩辅国公。第八等爵。奉恩镇国公嫡长子降等封奉恩辅国公。奉
      恩辅国公嫡长子袭封奉恩辅国公。
      九、不入八分镇国公。第九等爵。凡宗室特恩封公、亲王庶子封公、世
      子嫡子封公及有过降为公的镇国公均为不入八分镇国公。按:清初设八贝勒
      共议国政制度,八贝勒各领一旗,分别设官,赏赐平等,称为“八分”。后
      订宗室爵位14等,自奉恩辅国公以上入八分,其下则不入。入八分者可随
      王、贝勒等入朝列班;不入者只在各旗内行走。
      十、不入八分辅国公。第十等爵。封爵情况与不入八分镇国公略同。又,
      不入八公镇国公嫡子降封不入八分辅国公。
      十一、镇国将军。第十一等爵。又分三等:长子嫡子降封一等镇国将军,
      世子、郡王庶子考授一等镇国将军;亲王庶子、长子、贝子庶子考授二等镇
      国将军;世子、郡子、贝子庶子考授三等镇国将军,不入八分辅国公嫡子降
      封三等镇国将军。
      十二、辅国将军。第十二等爵。亦分三等:长子、贝子、镇国公庶子考
      授一等辅国将军;贝子、辅国公庶子考授二等辅国将军;各等镇国将军嫡子
      降封三等辅国将军,亲王妾子、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及各等镇国将军庶
      子考授三等辅国将军。
      十三、奉国将军。第十三等爵。又分三等:辅国公庶子考授一等奉国将
      军;各等辅国将军嫡子降封二等奉国将军;世子及各等辅国将军庶子考授三
      等奉国将军。
      十四、奉恩将军。第十四等爵。长子、贝勒、贝子妾子考授奉恩将军;
      奉恩将军嫡子一人承袭爵位,其余诸子为无爵位的闲散宗室。
      (2)女性爵位
      清代女性宗室爵位分七等:
      一、固伦公主。皇帝嫡女(皇后所出)封固伦公主,位同亲王。
      二、和硕公主。皇帝庶女(嫔妃所出)封和硕公主,位同郡王。
      三、郡主。亲王嫡女封郡主,位同郡王福晋。
      四、县主。郡王嫡女封县主,位同贝勒夫人。
      五、郡君。亲王庶女及贝勒嫡女封郡君,位同贝子夫人。
      六、县君。郡王庶女及贝子嫡女封县郡,位同镇国公夫人。
      七、乡君。贝子庶女及奉恩镇国公、辅国公嫡女封乡君,位同镇国将军夫人。

      清制,男性宗室爵位一般各由嫡子一人承袭,余子则降一等封爵。世袭爵位,除“世袭罔替”者外,均限定世数,至期则或降或免。女性宗室爵位,嫡者降一等封,庶者降二等封,均不得世袭。

      所有男女宗室爵位均有与之相应的俸禄和礼遇。爵高位显者礼隆而禄厚;级低等下者礼轻而禄薄。但这仅是相对而言。作为皇帝一族,即使是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在生活与政治上也享受着他人难以企及的优越条件。如贝子庶女给五品俸;奉恩镇国公和辅国公庶女给六品俸。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944369/2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