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各种风俗礼仪资料

作者:风倾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清代宫廷节令俗制


      1.元旦
      元旦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之日,故又称作“年”。“年”是我国古代
      大多数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作为“万民之主”的帝王,更要大张其事,因此,
      历代宫廷均有名目繁多、盛大隆重的节庆活动。满洲旧俗亦特重此节。元旦
      这天,民间有“贺岁”(邻里早起拜年、叩头、互道吉祥)和“送财添财”
      (抱柴入室添入灶中)等习俗。清王朝建立后,特别是定都北京后,满洲贵
      族受汉族风俗的影响,在改造其旧俗和明代宫廷习俗的基础上,形成了清宫
      特有的一套年俗制度。

      (1)元旦诸贺典
      贺典即制度化的庆贺典礼。清代的元旦贺典主要有明窗开笔仪、堂子祭天、大朝贺、皇太后受朝贺和皇帝内廷受贺等。
      元旦贺典从半夜子时(今23点至1点)即已开始。这天皇帝起身后,太监就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果、蜜饯等食品摆满一桌,并恭请皇帝吃苹果,取“岁岁平安”、“甜甜蜜蜜”之意。
      子正一刻(今零点30分),皇帝至养心殿东南室行开笔仪。其时,室内桌案上已摆放了“金瓯永固”金杯,内注屠苏酒;玉烛一枝;朱漆雕云龙盘一,内盛古铜八祉吉祥炉和香盘二;特制御笔数枝,笔端及笔管分别镌刻“万年青”和“万年枝”字样;御用明黄纸笺若干。皇帝饮酒后亲手点燃玉烛,再将御笔在吉祥炉上黛香,然后行笔书写。先用朱笔,再用墨笔,各写吉语数字,以图新年大吉大利,“以祈一岁之政和事理。”
      比如嘉庆元年(1796年),嘉庆帝颙琰在开笔仪上,就是先用朱笔在黄笺中心竖着写了“嘉庆元年,元旦良辰,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一行四句。再用墨笔于其右写“三阳启泰,万象更新”;于其左写“和气致祥,丰年为瑞”。两行四句。
      举行开笔仪之后,皇帝才能用笔行文写字。由于养心殿东南室门额书“明
      窗”二字,开笔仪又称“明窗开笔之典”。
      此仪肇始于清世宗(雍正帝胤禛,1722至1735年在位),以后各代清帝皆奉行不辍。开笔仪毕,皇帝亲率宗室王公、贝勒及满族一品大臣至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的堂子,行祭天之礼。
      “堂子”是满族原始宗教即萨满教的祭祀场所。内供天、地、星辰、释迦、观音、关帝及满族始祖诸神。祭堂子是满族最重要的宗教信仰和祭祀典礼。清代以前的历代王朝,也有于元旦祭天的制度。清代改为堂子祭天,融入了满族的宗教色彩。最初,满族各家均可设堂子祭神。
      清建国之初,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建堂子,奉祭堂子为国家大祀;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年号,1639年)又将祭堂子定为皇室的专利,命“官员、庶人等设立堂子致祭者,永行停止”(《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一百八十一)。
      满族入关后,于北京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建堂子,内设祭神殿、天圜殿、上神殿、神杆等建筑。堂子之祭,既有每日的朝祭、夕祭,每月初的月祭,每年的春秋大祭,元旦除夕之祭等定期祀典,也有命将出征、出征凯旋等临时祭祀。其中,元旦的堂子祭天祈福是最重要的大祀之一。其主要仪式有司祝(萨满)献酒、擎神刀祷祝、诵神歌,皇帝率随员向神行三跪九拜礼,恭进胙糕,奉献福酒,皇帝受胙等。皇帝赴堂子祭天,汉族大臣不必参加,百官穿朝服于午门外相送。
      祭堂子毕,圣驾还宫,皇帝与皇后去坤宁宫祭神。坤宁宫是紫禁城后三宫之一(另两宫为乾清宫和交泰殿),明代为皇后正宫,清代用作祀神之所和皇帝大婚时的新房。坤宁宫所供神灵和祭祀方法与祭堂子十分相象,只是祭典规模要比祭堂子小。如果说堂子是清廷国家的祭神场所,那么,坤宁宫则是宫内皇家的祭神场所。
      据《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载:“(坤宁宫)朝祭神为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夕祭神为穆哩罕神、画像神、蒙古神。……又树柳枝求福之神,称为佛立佛多鄂谟锡玛玛者,为保婴而祀。”
      元旦这天三更,皇帝、皇后诣坤宁宫祭神。在此之前,司香在朝祭、夕祭神位前上香,并于神位前铺设皇帝行礼用的毡垫。届时,皇帝立于神位前方正中,太监奏三弦、琵琶,鸣拍板;司祝先跪,皇帝后跪;司祝擎神刀祷祝、诵神歌;司祝祝毕,皇帝起身;最后皇后行礼。
      元旦堂子祭天与坤宁宫祀神,目的是祈求神灵在新的一年中保佑大清国运昌盛、家族安康。
      然后,皇帝赴奉先殿祭奠祖先及神位,再率王公大臣、侍卫、都统及尚书以上官员诣慈宁宫向皇太后行朝贺礼。皇帝行礼毕,皇后率公主、福晋(皇子、亲王等的妻子)、命妇(品官有封号的母亲或妻子)行礼,接着京官及地方官向皇太后具表致贺,并于午门外行礼。
      天明时分,皇帝御太和殿主座接受外廷文武百官朝堂贺岁,是谓“元旦大朝贺”。届时太和殿前设黄案,亲王、贝勒、贝子、群臣及朝鲜、蒙古、
      安南(今越南)等诸外藩王子、贡使咸列班次。王、贝勒立丹陛下;群臣自
      午门之右的西掖门入宫,外藩自午门之左的东掖门入宫。班次既定,奏中和
      韶乐,群臣及外藩依品级高低先后向皇帝行三跪九叩礼。
      辰时(今7点至9点)大朝贺礼毕,皇帝至内廷乾清宫受家人贺礼。鼓
      乐声中皇帝升宝座,皇后率妃嫔、宫女等上前行礼;继之,太子与诸王依次
      在殿前行三跪九叩礼;再后,公主、郡主入宫中行礼;最后,皇帝至乾清宫
      西暖阁,内外诸臣于太和门外向太子住所毓庆宫行二跪六叩礼。礼毕,朝贺
      结束。
      元旦朝贺是清以前历代王朝的惯制。清代朝贺礼中,除堂子祭天、皇太
      后受朝贺为新加内容外,其余大都是从前代沿袭而来。它反映了满清宫廷礼
      仪风俗对汉族宫廷礼俗的继承与发展。
      (2)太和殿筵宴
      每年元旦贺典之后,清廷照例要于太和殿举行盛大宴会,宴请诸臣及外
      藩使臣。每次筵宴约设宴桌200张,用羊百只、酒百瓶,与宴者多达近千人。
      皇帝御用宴桌设于殿内宝座前,其他文武大臣及外藩使臣按照严格的品级尊
      卑,分别于殿内、殿外两侧或丹陛上设桌。不同等级的宴桌又有“大席”、
      “随席”之分,酒菜多寡及器皿质量均不相同。届时太和殿前陈设皇帝法驾
      卤簿及丹陛大乐,旌旗招展,钟鼓齐鸣,王公大臣均穿朝服,各入本位,向
      皇帝行一叩礼,然后就座。筵宴中间又有宫廷舞蹈及朝鲜、回部等的杂技、
      百戏表演,场面热闹而壮观,充满节日的喜庆气氛。
      此宴就时间和性质而言,应为清宫元旦贺岁之宴,但由于是在太和殿举
      行,《大清会典》称之为“太和殿筵宴”;又由于规格高、场面大,此宴被
      列为宫中“大宴”之一。
      (3)重华宫茶宴联句
      重华宫茶宴联句是清宫元旦节俗中的又一盛事。“联句”是集体创作诗
      歌的一种方法。相传汉武帝在柏梁台与群臣联句共赋七言诗,每人一句,每
      句用韵,一句一意,是君臣联句作诗的肇始者,世称“柏梁体”诗。清宫联
      句之俗始于康熙年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康熙帝(玄烨)大宴
      百官于乾清宫,93人仿柏梁体以次联句。此后,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
      初二,99人于乾清宫宴会联句。乾隆时,改酒宴为以雪水、松实、梅花、佛
      手配的“三清茶”及果点待客的“茶宴”,并将茶宴地点改在重华宫举行,
      同时还形成每次参与联句者限28人的制度。茶宴联句的次数也明显增多,
      自乾隆八年至六十年(1743—1795年),新春重华宫君臣联句就举办过43
      次。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帝归政时下谕将重华宫茶宴联句定为“家法”,
      “俾世世子孙,衍庆联情,永垂法守。”(见《国朝宫史续编》卷四十六《茶
      宴联句》)这一家法,嘉庆、道光时执行不辍,至咸丰时才不再遵行。
      据《国朝宫史》记载,参加茶宴联句的诸臣,由皇帝亲自从内廷大学士
      和翰林院文臣中选择。具体做法是,“每岁新正,……奏事太监预进名签,
      既承旨,按名交奏事官员宣召入宫祇候,届时引入。”每次联句的题目均由
      皇帝拟定,内容不外是借贺岁咏春颂扬皇帝的圣明睿智、文治武功或祈祝帝
      年永享、人庆年丰、国运昌盛一类的逢迎之词。其中也兼有宫中年景习俗的
      描写。参加茶宴联句之人还可享受禁中观戏和皇帝赐物(小件礼品)的待遇。
      因此,与会者无不感到备受恩宠,引为殊荣。
      重华宫茶宴联句与太和殿筵宴一样,表面看来,它们只是清宫元旦的节
      俗活动,但实际上它们还是清廷显示其皇恩浩荡、与臣同乐、进而笼络群臣
      情感的一种政治手段,最终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服务的。只不过前者较后者
      规模小、政治色彩较弱而文化色彩较强罢了。
      (4)团圆饭及其它
      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过年合家吃团圆饭的习惯,皇家也不例外。清宫
      中,每年元旦朝贺之后,皇帝要与后妃共进团圆饭。宫中团圆饭最有特色的
      是吃素馅饺子。饺子,满语俗称“煮饽饽”。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
      1626年)与明朝连年征战,在占领辽东的这年正月告天祭祖时,忏悔杀伐过
      重,便规定元旦祭祀天神、祖先,以素馅饽饽为供献。后世相沿,遂成定制。
      满族入关后,也把此俗带进了北京紫禁城中。
      素馅饺子中又有包着小八宝、小如意等金银制品的“幸运饺”。据说吃
      到幸运饺者就会在新年之中财源茂盛、大吉大利。此俗亦来自民间。满洲旧
      俗,过年包饺子时要把一枚铜钱暗放于饺子中,吃到并吞下此饺之人,预示
      终年顺利。皇帝吃饺子时,幸运饺是放在最上面的。这样皇帝一下著,第一
      个吃到的就是幸运饺。
      此外,元旦这天,皇太后要亲手制做满族糕点,置于神像及祖先牌位前,
      以示敬意;宫中女眷之间互相行礼;太监、宫女们各向其主子行礼;宫外亲
      郡王福晋也要向宫内亲人行礼,并进奉如意、果品等。总之元旦这天,宫中
      节俗繁多,不可尽述。
      2.人日吃春饼
      古称夏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其说始见于晋。《北史•魏收传》载
      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说》中曰:“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
      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晋唐时期,宫廷中流行
      以七种菜蔬为一餐和用彩缎或金箔剪贴成人形饰物佩带于身的习俗。明代宫
      廷人日这天要吃春饼和菜。满族本无此俗,入京后,清宫沿袭明代惯例,也
      于这天吃春饼和应节蔬菜。
      3.立春进春贴子词
      春贴子又称“春贴”、“宜春贴”。汉族古代有“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
      (见唐•孙思邈《千金玉令》)以祈吉迎祥的习俗。早期春贴以彩绸剪贴而
      成,后来有剪纸和书写的做法。书写春贴字数多寡不等,但大都为与福禄寿
      喜有关的对偶句。唐宋时,文臣有立春日向皇帝进春贴诗、词以贺春的惯例。
      按清朝制度,每年立春之前,宫内例由南书房翰林拟写春贴子词,再由懋勤
      殿首领太监将春贴于腊月二十日前后进呈皇帝。经皇帝审阅通过的春贴陈设
      在乾清宫西暖阁书案上,同时换下旧的春贴,收藏于懋勤殿。清代中期,宫
      中春贴子词多出自乾隆皇帝的诗句。
      立春日宫中还必互相宴请,席间布置有春饼与菜。其俗与人日略同。
      4.上元观灯吃元宵及开买卖街
      旧称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又称“元宵”、“元夕”。约在隋代,
      上元节已形成,人们观灯游赏,极尽欢乐。到宋代,上元之夜又有吃元宵之
      俗。元宵即“上元宵夜”的缩语。此后,观灯与吃元宵便成为上元节最主要
      的风俗事项。因此,上元节又称“灯节”或“元宵节”。
      清代上元节宫中要张灯结彩,但正式的赏灯、观烟火等节庆活动是在西
      郊的圆明园中举行。据清昭梿《啸亭续录》载:“乾隆初,定期于上元前后
      五日,观烟火于西苑(即圆明园)西南门内之山高水长楼,……凡宗室、外
      藩、王、贝勒、公等一品武大臣,南书房、上书房、军机大臣及外国使臣等,
      咸分翼入座,……乐部演舞灯伎,鱼龙曼衍,炫耀耳目。伎毕,然后命放烟
      火。”赵翼《檐曝杂记》又记:“上元夕,西厂(亦即圆明园)舞灯、放烟
      火最盛。……未申之交,驾至西厂,……日既夕,则楼前舞灯者三千人列队
      焉,口唱太平歌,各执彩灯,循环进止,各依其缀兆。一旋转,则三千人排
      成一‘太’字,再转成‘平’字,以次作‘万’、‘岁’字;又依次合成‘太
      平万岁’字。所谓太平万岁字当中也。舞罢则烟火大发,其声如雷霆,火光
      烛半天,但见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极天下之奇观矣。”由此可见,
      当时的场面是何等热闹、壮观!
      依清宫惯例,宫中于上元节前后三日吃元宵。元宵由御膳房提前准备,
      有甜味和咸味两种。甜味以白糖、核桃、芝麻、山楂、豆沙、枣泥、水晶等
      为馅;咸味以肉、菜为馅,或荤或素,或荤素相兼。十五日早膳后,皇帝要
      亲于神祖前供元宵。当日,皇帝于乾清宫与宗室共进的家宴,及在圆明园正
      大光明殿宴请外藩首领时,席上均有元宵。
      此外又有君臣赐呈元宵之俗。皇帝将宫制元宵赏赐给王公大臣,王公大
      臣则把家制元宵呈献给皇帝与后妃。元宵形如满月,寓有团圆、吉祥之意。
      互赠元宵,实际上就是相互祝福。
      乾隆时期,清宫上元节前后还曾于圆明园开设宫市,俗称“买卖街”。
      乾隆帝南巡时很喜爱江南民间市肆的富庶和繁华,回京后命于圆明园内择依
      山临水之地,摹仿浙江绍兴街市修建了一条有茶楼、酒肆、各种店铺和摊位
      的买卖街。买卖街于每年正月十一日开市,至正月十九日落灯(即灯节结束
      日)后方闭市。市中所卖物品货色齐全,由宫内派人先期于外城备办。店主
      由太监充扮,酒肆伙计则从宫外临时招募。届时皇帝携家人及王公大臣等入
      市饮食、购物,计价还价,如入普通集市,十分有趣。清人姚元之《竹叶亭
      杂记》卷一记载买卖街时写到:“上至古玩,下至饮食、玩具、各种浮摊,
      凡外边市肆所有者,无不应有尽有。即如卖瓜籽、小帐等,亦无不备。店主
      俱内监充任。其古玩等器,则由崇文门监督先期于外城各商肆中采择交入,
      言明价钱,注于册籍,卖出者给价,存者物归原主。……馆肆中跑堂,过卖,
      俱挑选市上各馆中声音宏亮、口齿伶俐者充之,……圣驾过市中,则堂信者
      呼莱,店伙报帐,掌柜者核算,众者喧哮……。”买卖街这一别开生面的节
      庆活动时间并不长,它兴于乾隆,止于嘉庆时期。
      5.花朝游园赏花观戏
      花朝即百花生日,为汉族传统节日。由于各地气候的差异,花信迟早不
      同,节期也不一致,或在二月十五日,或在二月十二日,也有在二月二日的。
      其间有赏花、种花、踏青等活动。北京以二月十二日为花神诞日。当时风俗,
      据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花期)幽人雅士赋诗唱和,并出郊外
      各名园赏花。”清宫这天,皇后通常率嫔妃去颐和园游春赏花。届时,太监
      将红黄两色的绸料剪成条状,由皇后等亲手系于牡丹花上,宫眷、太监又将
      条条红绸系于树上。于是满园彩绸飞舞,煞是好看。同日,园中还上演为花
      神庆寿的有关戏剧,供皇后及众人观赏。
      6.春社祭先农坛亲耕
      社为土地之神。春社即春季祭社神的日子,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对土地神十分崇敬。每年春耕将至都要祭祀社神,祈求丰收。帝王则要行亲耕礼,
      以为天下农人之先。春社的时间自宋代起订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明清两
      代,每年在全国春耕开始之前,皇帝都要祭先农坛,行亲耕礼。清代亲耕始
      于康熙朝。依例,社日前一天,皇帝先至中和殿阅视祝祭文字和亲耕用的农
      具、种子等物。第二天,在仪仗和乐队引导下,皇帝驾临先农坛,先祭坛,
      后行开耕之礼。开耕时,先由皇帝在藉田中扶犁播种往返三次(雍正以后改
      为四次),然后王公往返五次,九卿往返九次,依次进行。最后,皇帝宣布
      全国春耕开始。

      7.清明祭扫及其它
      清明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夏历三月初(公历4月5日前后)。
      此时天气晴暖,万物萌新,给人以清新明洁之感,故称“清明”。唐宋时,
      清明已有插柳、植树、扫墓、踏青等多种民俗事项。受汉族影响,满族至迟
      在明末已有清明上坟祭祖的习俗。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年)死后葬
      于福陵,每逢清明节,其子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年)均率领皇室子孙
      前往祭扫。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又明确规定,清明节皇帝亲往福陵
      杀牲致祭,并遣大臣至太庙上香点灯致祭,遂成惯例。满清入关后,由于东、
      西二陵距京较远,往返不便,故改为清明节皇帝亲诣紫禁城东南的太庙(即
      今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致祭,而祭陵则多遣官代行。
      清代北京有“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的谚语。清明这天,人人佩带
      柳枝,以求驱邪祈吉。皇帝也不例外,也于冠上插柳枝。
      清宫又沿袭元、明宫廷制度,定清明节为秋千节,在翊坤宫和东西十二
      宫院内安设秋千,供皇后及嫔妃、宫女们嬉戏玩耍,直至立夏前一天才收回。
      至今翊坤宫廊下还保留有一架溥仪时安置的秋千。
      郊游踏青之俗也行于宫中。此举多在城郊御园中进行。据清宫档案记
      载,乾隆帝还曾别出心裁地在圆明园外的狭长地带,以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
      明上河图》为蓝本,“仿农居村市”,修建了一处“北远山村”。内中山环
      水绕,田畴桑林、村舍酒店及牛马车船等一应俱全。每年清明,乾隆帝携眷
      至此踏青。届时,命宫人按《清明上河图》中意境,扮作士农工商、渔樵桑
      旅等各色人物,摹仿外间真实风俗活动,以供观赏。如此一来,芸芸众生、
      节令百态,尽入眼帘;既不误踏青游乐,又了解了农时民情,可谓一举多得。
      乾隆帝称其为“摆演《清明上河图》”。

      8.浴佛节堂子浴佛与吃结缘豆
      夏历四月八日为古代汉族佛教节日。
      在佛教传说中,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有龙王以香水洗灌太子的故事。自东汉时起,佛寺僧人于是日浴佛以纪念佛诞日。后此举传至民间,衍为习俗并形成节日。满族旧无此俗,入京后受汉族影响,此俗方在宫廷与满族民间流行起来,并有了浴佛、戒杀生、吃结缘豆等活动。但清宫并未完全照搬汉族的浴佛节俗,而是对其进行了富有满族特色的改造和加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将浴佛与满族萨满教的堂子祭祀结合起来,形成了堂子浴佛的新节俗。
      浴佛节前期,清宫派内务府官员在堂子飨神殿中间悬挂神幔,并在京城各主要街道张贴告示,将“大内及八旗佐领,军民人等不祈祷、不报祭、不宰牲、不理刑名”(《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一百八十二)的规定遍喻城中。
      四月初八日这天,皇帝要戴伽南香朝珠或菩提子朝珠以示敬节;又命亲王、郡王们主持堂子浴佛仪式。具体做法是:内务府官员将坤宁宫中所祀释迦牟尼、观音菩萨、关帝神像用“神舆”抬至长安左门外堂子的祭神殿中,殿中事先摆好了浴佛用的黄瓷浴池,祭神司祝将宫中准备的红蜜和诸王供献的蜜
      各取一些,以清水搅匀,然后将佛像请出神舆,放入浴池内洗浴。浴毕,给
      佛像换上新棉垫,将佛像放回佛龛中,司香在佛龛前供献椴叶饽饽及酒;司
      祝擎神刀祝祷、唱诵神歌,行萨满教仪式,与祭堂子大体相同。然后亲、郡
      王及随从官员向佛行礼。礼毕,将所供饽饽及酒分给侍卫官和司俎等,浴佛
      仪结束。内务府官员用神舆抬佛像回宫,重新安置于坤宁宫内。
      按民间传说,为佛洗去尘埃,可保一年中无烦恼之事缠身。但将浴佛仪
      式安排在国家祭祀的堂子中进行,就在为皇帝禳灾祈祥的同时,又具有了为
      整个大清帝国祛凶求福的意义,而且更加庄严、隆重。
      清宫中的结缘豆是用水煮过的青豆、黄豆和茶豆,煮好的结缘豆先供于
      佛堂,撒供后分送给皇族各家,每人于早膳前食之,谓之与佛“结缘”。清
      宫膳食档记载了乾隆初年四月初七日景仁宫膳房煮豆的情况:选青豆、黄豆
      各3000粒,茶豆4000粒,分十袋装煮。每袋青、黄豆各330粒,茶豆340
      粒。煮熟后再用花头,酱苤蓝、酱萝卜、豆腐干、腌胡萝卜、黄瓜、藕、姜、
      樱桃佐100粒豆(青、黄豆各33粒、茶豆34粒),供明早食用。其日,乾
      隆帝要吃结缘豆100粒,并全天食用素膳。即使外出巡幸也不例外。如乾隆
      三十四年(1769年)四月初八浴佛节这天,弘历尚在第四次南巡北归途中,
      他当日的早膳为:豆瓣炖豆腐、口蘑炖面筋、素杂烩、水笋丝、台蘑爆腌白
      菜炒面筋、野意油煠果;晚膳为:香荤口蘑软觔炖白菜、蘑菇炖人参豆腐、
      山药白菜香荤蘑菇烩油煠果、罗汉面筋、黄瓜拌豆腐、素包子。毫无荤腥,
      坚持食素,可见其态度之虔诚。
      9.太阳生日
      清朝宫中以夏历五月一日为太阳生日。其日,御膳房用米粉蒸制成圆凸形糕点,谓之“太阳糕”。太阳糕每五块用竹签穿在一起为一份;每份竹签上有以糯米捏成的彩蛋和树叶等装饰。蒸好的太阳糕盛在盘中供祭太阳神用,祭神之后,由皇帝及其家人蘸着白糖分食。据说吃了太阳糕,一年不头痛。
      满族原无此俗。清宫此节由何而来今尚不明。旧时北京等地汉族民间于
      夏历二月初一日中和节祭日,供品称“太阳糕”(亦称“太阳鸡糕”)。糕
      用米粉制作,上印太阳和乌鸦图纹,有的上塑寸余高的面鸡。祭日时用糕3
      至5个,但祭毕并不食用,而是与门上的挂千、太阳星君云马一起焚烧。又,
      广东潮汕地区民间以夏历九月初九(或十月初九)为太阳生日。家家清早摆
      糖果拜日,并打扫室内外卫生,也与防止疾病有关。三者相近而不相同,谁
      为源谁为流,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0.端午竞舟食粽画端午景
      端午为汉族传统节日。满族受汉族影响过端午节的风俗与汉族略同,清
      宫端午节不过比民间更奢华罢了。届时宫中门上插菖蒲棒,房中贴“五毒”
      符,挂天师像、钟馗画等,皇帝及家人头戴艾草,腰挂“五毒”和“龙舟”
      等图案的荷包,以禳毒气、应节俗。
      仿照明代宫廷西苑赛龙舟的惯例,清宫每逢端午,命宫中侍卫于圆明园
      的“福海”举行规模宏大的龙舟竞渡活动,皇帝则携内臣王公等于福海旁的
      “蓬岛瑶池”观赏。昭梿《啸亭续录•端午龙舟》记载乾隆、嘉庆两朝的竞
      渡情况时说:“乾隆初,上于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于福海中,皆画船箫鼓、
      飞龙鹢首,络绎于鲸波怒浪之间。兰桡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每召近侍王公观阅,以联上下之情。今上亲政后,亦屡循旧制观之。”
      满族旧俗端午节食椴木叶饽饽(用椴木叶包粘高粱米与小豆泥而成),
      并以之祭神。定都北京后,端午食品中椴木饽饽与江米粽子并举,但前者主
      要用于坤宁宫祀神,而后者则更多地被作为节日食品来食用。每至端午,御
      膳房都要制做大量的粽子,据宫中膳档记载,乾隆十八年(1753年)五月初
      五,仅弘历一人的膳桌上就摆放了1332个粽子。当然,弘历本人是吃不了
      那么多的。这些棕子大部分都被他作为赐物恩赏给了王公大臣们。
      与粽子同时赏赐的还有画(或绣)有榴花、“五毒”、“竞渡”之类图
      案的茶包、折扇等小件节令物品。目的是表示皇恩浩荡,与臣同乐。
      初五这天,宫中还演出有关屈原的戏曲。
      清代南北方民间端午节间广泛流传着于家中布置“端午景”的做法。即
      在屋中案上放一瓶(或缶、盆),内中插榴花、菖蒲、艾草、栀子等时令花
      草,颇似“插花”。画家们亦多以此为题作画,称为“午瑞图”或“端午景
      图”。目的是避邪趋吉,美化环境。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清宫画家郎
      世宁的《午瑞图》,作者以表现静物般的手法,描绘了一束由菖蒲、榴花等
      组成的瓶花,瓶花旁还摆有粽子、菱角等物。此图作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
      说明汉族民间布置与绘画“端午景”的风俗很早就已传入了清宫。

      11.七夕皇后祭拜牛郎织女
      夏历七月初七之夜,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时。汉族民间于是夕有求富
      乞巧的习俗。这天晚上月出之后,备家要摆果品焚香,看天河,祈求牛郎织
      女降予富贵;妇女们更祈求织女使自己变得心灵手巧。据《清朝野史大观•清
      宫遗闻》“宫闱岁时”条记载,宫中同民间一样,也有搭彩棚、装蛛盆以乞
      巧的风俗。御花园中还设有“牵牛河鼓天贵星君”和“天孙织女福德星君”
      的牌位及香案、供具等,皇后亲自行拜祭礼“瓣香致敬、虔祝直省农桑繁茂”。
      乾隆时期,七夕乞巧与拜祭牛郎织女的活动多在圆明园的“西峰秀色”进行。
      12.中元节祭祖放河灯
      汉族旧俗以夏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又称“鬼节”)。道观、佛寺要
      在这一天做法事,为鬼魂超度,解脱一切厄苦。是夜,民间家家祭祀祖先,
      并有沿河放荷花灯等的活动。满族初无中元节,清世祖(顺治帝福临,1638
      —1661年)入关不久便承袭汉俗,设立此节。《清史稿•吉礼三》载:“顺
      治初,直省府、州、县设坛城北郊,岁以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
      用羊三、豕三、米饭三石、香烛、酒礼、楮帛祭本境祭祀鬼神。”潘荣陛《帝
      京岁时纪胜•七月》亦载:“中元祭扫,尤胜清明……闻世祖朝,曾召戒衲
      人陈玉林居万善殿。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
      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记。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
      波上下。中流驾龙舟,奏梵乐,作禅诵……至今传为胜事。”此日宫中还要
      上演《目连救母》等戏剧。
      13.中秋节皇后祭日
      夏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此夜月亮圆满,人们合家团聚赏月、吃月饼,
      寓圆满之意。清宫有皇后祭(供)月之俗。祭月的地点在御花园。园内东向
      立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摆有鸡冠花、毛豆枝和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
      桌中摆一特大月饼,周围再缀以糕点和水果类,以为祭月供品。由于月亮属
      阴,故祭月由皇后主持。当月亮初升之际,皇后亲向月神行礼。祭月之后,
      按皇家人口数目将大月饼切成若干小块分给诸人,每人象征性地吃上一点,
      谓之“吃团圆饼”。
      然后是丰盛的合家宴会。据乾隆朝《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乾隆五十
      三年(1783年)的中秋节晚膳就有“烧锅鸭子水笋丝、羊肉炖萎瓜、羊肚片,
      燕窝拌白菜丝、燕窝烩鸭子、苏造鸭子、苏造肉、小南桃、小立桃、家常饼、
      镶藕、煮藕、虾米拌海蜇、五香肘子、五香鸡、拌糟鸭丝、糖醋藕豆角、羊
      肉包子、攒盘月饼、粳米干膳、孙泥额芬白糕、螺狮包子、豆尔馍首、萝卜
      汤、果子粥”等馔肴。此日,皇家众人还佩带“玉兔桂树”等应节荷包。
      14.重阳节登高赏菊放风筝
      汉族旧俗以夏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其日
      与月并应”,故称“重阳”,或“重九”。九月正值深秋,天高气爽,菊花
      竞放。九日这天,人们有带茱萸、食重阳糕和登高、饮酒赏菊等活动,以求
      身心健康,平安长寿。清宫也很重视重阳节。过节时宫中有插带茱萸和拴菊
      花荷包的惯例。乾隆时期,重阳节皇帝一般在承德避暑山庄行宫渡过,于山
      庄内举行登高、赏菊和放风筝等活动。乾隆四年(1739年),农业歉收,弘
      历登高时赋诗:“朝来纵不登高望,万户饥寒在眼中”,流露出焦虑的心情。
      节日的宴会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种宴会有时还具有政治意义。如乾隆三
      十六年(1771年)蒙古厄鲁特部首领渥巴锡等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到避暑山庄
      觐见乾隆皇帝,为加强满蒙关系,弘历在山庄万树园为渥巴锡一行举行了隆
      重的宴会。弘历欣喜赋诗:“重阳宜宴赏,况有远来人。”(见乾隆《御制
      诗》四集卷五三)。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郎世宁所作巨幅画作《万树园赐
      宴图》横轴,真实地描绘了这次盛宴的情景。
      15.冬至节祭天与九九消寒图
      冬至节又称“长至节”、“一阳节”等,为汉族传统节日。时在公历12
      月22日前后。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当天。古人把冬至以后昼夜长短和气
      候变化等自然现象看作是阴阳二气互相转化的结果,并认为这是上天赐的福
      祉。周代已有祭神仪式;自汉代列为节日后,被历代宫廷所重视。清代沿用
      前代习俗,冬至这天,皇帝要亲自至南郊圜丘(在天坛内)行祭天大礼,以
      报昊天上帝恩德。冬至前一天,太常寺通知各衙门,皇帝将行郊天大祭。从
      午夜起布置祭坛,坛旁设天灯竿、旌旗等。天明皇帝率王公大臣等赴坛行礼,
      严禁庙宇鸣钟擂鼓和居民放鞭炮,以示敬肃。皇帝祭天毕还宫,还要在太和
      殿举行隆重的庆贺典礼,称“冬至大朝贺”。其仪式与元旦大朝贺相同。这
      天,皇帝及家人多佩带三羊开泰荷包。又有勾填“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明
      代以来,士宦之家流行从冬至“入九”起以“九九消寒图”“数九”迎春的
      风俗。“九九消寒图”有画梅、画圆圈和填影格字等形式。明刘侗、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载:“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
      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消
      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每圈上下左右又记当日天气
      变化:“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近人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
      载:“宣宗(道光帝旻宁,1821—1861年在位)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
      春风(风)’二句,句各九言,言各九划,其后双钩之,装璜成幅,曰九九
      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目前北京故宫博
      物院中还藏有同样的“九九消寒图”实物,是当时宫中习俗和天气变化的宝
      贵资料。
      16.腊八节、腊八醋、腊八粥及佛事
      古代十二月又称为腊月。约从北宋起,腊月初八日逐渐演变为佛教节
      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此日成道,各寺院此日以香谷及果实等煮粥供佛,
      称“腊八粥”;后世衍为民俗。清代满族亦以腊八为节,而且节俗较前更盛。
      满洲人家有于腊月初八日泡“腊八醋”和煮“腊八粥”的习惯。“腊八醋”
      即以醋渍蒜,供元旦过年吃饺子使用。“腊八粥”一般满洲人家是以黄米和
      豆为主,又杂以枣、栗等果实制成(见《柳边纪略》;在京王公贵戚和宫廷
      所制则是用黄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成,然后再用染红的桃
      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红糖、白糖及葡萄等作点缀,较之民
      间更为精细、讲究。是日,皇帝诸人皆吃“腊八粥”,有时,皇帝还把宫中
      所制粥恩赐予下臣,以示恩赏。同日,宫廷还派王公或大臣到雍和宫主持煮
      粥和供佛之事。宫内也要在中正殿作佛事,以祛灾消难。据《清宫遗闻》卷
      二载,届时,“中正殿下之左设小金殿,黄毡圆帐房也,圣驾御焉,御前大
      臣左右恃,众喇嘛于殿下唪经。”

      17.小年打灶祭灶神
      汉族旧俗以腊月二十三日(亦有在二十四日者)为“小年”。是日家家祭灶神,俗谓“送灶王爷”。传说灶王爷于此日升天,向玉帝奏报人间情况。
      为使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人们以糖为祭品好让灶王“嘴甜”。满族沿用汉俗,也于腊月二十二祭灶。清宫祭灶比民间更隆重。祭灶前数日先要举行打灶典礼,由礼部官员以长筷击打簸箕。二十三日,帝后亲至坤宁宫祭灶,这天傍晚,皇后先于皇帝入坤宁宫上炕,途中每过一宫门,太监们都要放鞭炮驱除邪魔。
      皇帝到达后,帝、后分坐炕两边,帝亲自敲击鼓板,唱《访贤曲》,祈求玉帝派贤臣辅佐朝政。坤宁宫中设供案、神牌、香烛,以麦芽糖为供品,并沿袭古俗,猎黄羊一只为祭。
      祭祀时,帝、后先后到佛前、神前、灶前拈香行礼。最后,焚烧神像,帝、后及众人跪侍火尽,“灶神升天”,然后帝、后返回寝宫。当晚,在内廷值宿的王公大臣也都给假回家祭灶。
      嘉庆帝(清仁宗颙琰,1796—1820年在位)曾有祭灶诗云:“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黄羊。典祀千门遍,礼传五祀详。■芳袅鼎篆,精洁列盘糖。”记述了宫中的祭灶情景。

      18.除夕
      旧俗以每年夏历十二月最后一日为除夕,亦称“年三十”、“大年夜”
      等。除夕是人们除旧岁迎新年的大喜日子,千百年来各地有贴春联、放花炮、
      祭祖、吃饺子等种类繁多的应节风俗。满族受汉族影响,在明代已将除夕作
      为节日,并特别重视此节。入关后,清宫在主要继承明宫习俗的基础上,逐
      步形成了一套富有其民族特色的除夕风俗。
      实际上,宫中的节日庆祝活动一进入十二月即开始了。每年十二月初一
      日,宫中有“赐福字仪”,即皇帝将亲笔书写的“福”字赏赐给后妃各宫及
      诸臣,以示天子“赐福苍生”之意。据清《国朝官史》(鄂尔泰、张廷玉等
      编纂)载,十二月初一日,由懋勤殿首领太监在重华宫预先布置好龙笺、大
      笔、墨砚等,然后皇帝至重华宫,以“赐福苍生笔”书写斗大的“福”字十
      余幅贴在紫禁城内各宫中。从这天起,各地的主管文武大臣(将军、督抚等)
      凡有奏函呈报,皇帝在御批回件中,均赐有御书“福”字。十二月十五至二
      十七日,皇帝在重华宫分批召见御前大臣、侍卫及诸王大臣、内廷翰林等至
      乾清宫赐“福”字。其仪式是:皇帝于重华宫(或乾清宫西暖阁)登御座,
      懋勤殿首领太监备高案笔墨,“皇帝亲洒宸翰”,在饰有龙纹的龙笺上书写
      “福”字。每写一幅,召一王公大臣至御案前跪等,写毕,由其“叩首祗领”,
      然后由二太监恭捧御书“福”字领其出宫。又据《养吉斋丛录》载:“年终
      赏‘福’字时并赏鹿肉,以寓‘福’、‘禄’之意。”凡受到皇帝赐“福”
      字的臣子,无不感到莫大的荣幸,并将所赐“福”字恭敬地供奉在家中。如
      乾隆年间进士王际华,在31年中共蒙赐“福”字24次,后来他将这些“福”
      字重加装裱,悬于府第,曰:“二十四福堂”,以昭恩宠。赐“福”习俗始
      于清康熙年间,后为历代清帝相沿。
      自十二月十七日(道光以后改为十九日)起,宫中便开始放爆竹以贺岁。
      爆竹有烟火和鞭炮两种。二十四日以后,皇帝车驾出宫和入宫,每过一门内
      监便放爆竹一枚。因此,宫人从爆竹声中就可测得圣驾的远近东西。而愈近
      除夕,爆竹愈盛。
      为增添节日气氛,清宫例于二十四日起每晚在乾清宫上灯并悬挂灯联。
      届时乾清官阶上挂万寿灯,阶下挂天灯,灯旁悬挂多幅金字灯联。除夕之夜,
      又增挂五色八角圆灯,宫中的两廊、甬道及石栏上亦设灯。每次上灯还有相
      应的礼赞仪式,如奏“歌火树星桥之章”乐曲等。上灯之仪至来年二月初三
      日(后改为正月十八日)止,谓之“出灯”或“收灯”。
      十二月二十六日,宫中挂门神、春联、“宫训图”。门神为大幅的秦叔
      宝和尉迟敬德戎装像,幅大恰好与宫门一致。春联亦称“门联”。与汉族春
      联用红纸不同,清宫春联是写在白绢上,外用红蓝镶边。因为满族旧俗贱红
      贵白,丧事用红。春联由翰林院文臣中擅长楷书者书写。届时宫中所有门楹
      上均挂门神、春联。色彩浓重的门神、白地黑字的春联与黄瓦朱扉的宫殿交
      相辉映,构成艳丽别致的节日景象。同日,后妃居住的东、西六宫中挂“宫
      训图”。宫训图是乾隆时命宫廷画家创制的12幅表现“古后妃之有懿行者”
      的画作。其名目为:“燕姞梦兰、徐妃直谏、许后奉案、曹后重农、樊姬谏
      猎、马后谏衣、西陵教蚕、姜后脱簪、太姒诲子、婕好当熊”等。每幅画上
      有弘历御题赞语。十二幅画作,东、西六宫每宫悬挂一幅。目的是教育后妃
      在新的一年中谨遵懿范,襄助皇帝。门神、春联和宫训图均挂至来年收灯日
      始撤下。
      于张挂门神次日,皇帝将用于公文的玺印封存起来,谓之“封宝”。同
      日,各地方官署亦封印,学生“散馆”,以示放假过节。
      二十九日,中正殿和喇嘛跳布札。跳布札系蒙古语,意为“驱魔散祟”,
      原是藏传佛教(即喇嘛教或黄教)的一种宗教仪式,与汉族旧俗驱傩意思相
      近,汉族俗称“打鬼”、“送鬼”。中正殿是宫中喇嘛作佛事的场所。满族
      很早以来即与蒙古族关系密切,受其影响,笃信喇嘛教,因此清宫中有众多
      的喇嘛、佛堂及跳布札等俗。跳布札时,中正殿前设桌案、供品及冠袍带履
      等物,皇帝驾御殿左黄毡圆帐房(俗称“小金殿”)内。殿前,喇嘛184人
      手执五色纸旗旋转唪《护法经》,又有喇嘛扮成二十八宿神、十二生相和一
      鹿,演出众神获鹿而分之的宗教舞蹈,用寓“得禄”之意。中正殿旁有用草
      扎束的偶像,待佛事已毕,众喇嘛携草偶送出神武门外,以示“送鬼”。另
      外,在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这三天中,每天又有36名喇嘛于中正殿前
      唪《迎新年喜经》。以上种种,无非是为皇家消灾求福罢了。
      除夕,皇帝要在养心殿沐浴更衣,行“封笔仪”(其仪式与“开笔仪”
      相同)。在封笔后至明晨(元旦)开笔之前,皇帝不再用笔写字。即使有特
      殊情况也不例外。如据《养吉斋丛录》卷十四载,乾隆时某年除夕,正值平
      定金川战斗紧张之际,这天申时,弘历接到前方有关粮运的奏报需及时批
      复,但封笔仪已过,于是弘历只得“口授近臣缮旨颁发”,而自己决不动笔。
      是夜,与民间祭祖、拜神之俗相同,皇帝也要率家人拈香祭拜祖宗和神
      佛。传说灶神除夕返回下界,宫中于坤宁宫举行“接神之礼”,将腊月二十
      三送走的灶神接回。同时,宫中以金炉焚烧松枝、柏叶等,谓之“■岁”(亦
      称“■岁”)。宫院中还遍撒芝麻秸,供人踩踏,谓之“跴岁”。谚云:“芝
      麻开花节节高”,踩芝麻秸,即取“步步登高”之意。
      按照满族旧俗,清宫除夕吃饺子和年糕。满族入关前生活在气候寒冷的
      东北,冬季有吃冷冻食品的习惯。除夕所食饺子、年糕一般是在腊月初就做
      好并冷藏备用的。入关后,由于北京地区气候较东北温暖,食品不宜长时间
      冷藏,吃冷冻食品的习惯有所改变,但除夕之夜吃饺子和年糕仍为定制。与
      民间不同的是,清宫皇帝除夕吃饺子不是与家人一起吃,而是单独进食。如
      据清宫《膳食档》记载,嘉庆四年(1799年)除夕夜交子时分,嘉庆帝颙琰
      在乾清宫左之昭仁殿东小屋吃饺子,以寓“岁更交子”之意。所用膳桌为黑
      地描金葫芦图案的大吉宝案,案面当中以金漆书一“吉”字;周围又书“甲
      子重新”、“一人有庆”、“万国咸宁”三句吉祥语,每句吉祥语上各押一
      “三羊开泰”图案的珐琅浅碗,分别盛着凉菜、姜醋和南小菜。太监用红色
      雕漆飞龙宴盒捧来两个“三阳开泰”碗,一盛素馅饺子六个,一装乾隆通宝、
      嘉庆通宝各一。首领太监将盛饺子的碗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然后跪
      “请万岁爷用煮饽饽”。颙琰食毕,太监用磁碟盛一个饺子和一块红姜送往
      佛堂上供;两个通宝则送至乾清宫右侧的弘德殿。如此吃年夜饺子,毫无节
      日快乐气氛和家庭亲情可言,完全是为了体现皇帝的尊贵与权威。与其说这
      是一种享受,不如说它是一个乏味的节令仪式。
      年糕是满族传统的年节食品。也是祭祀的供品。民间多用大黄米或小黄
      米面与云豆制做,因其粘,故称“粘糕”;“粘”“年”谐音,又称“年糕”。
      清宫较民间更为讲究。据《满洲四礼集》载,其做法是:先将豇豆瓣铺在蒸
      笼内蒸熟,再将江米面用水拌匀、搓细,待笼内蒸气圆满,分数次将面撒入
      笼内,故又称“撒糕”。熟后切成薄片,用红糖拌吃,故又称“切糕”。清
      宫除夕、元旦皇帝晚膳均吃年糕。据《膳食档》记载:乾隆四十二年除夕,
      弘历晚膳有“年年糕一品”;乾隆四十九年元旦,弘历晚膳“用三阳开泰珐
      琅碗盛红糕一品、年年糕一品”。皇帝吃年糕固然与其饮食爱好有关,但其
      中也有不忘祖先和民族传统的含义。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944369/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