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沙

作者:楚剑吴钩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三百三十九、山止川行


      嘉安六年四月下旬,昭王姜曜在得了台城诏令应允后,旋即领湘东郡兵马两万北渡江淮。至四月二十八,其兵马便已渡过淮水,行近铚县玄朔军大营。
      消息传入营中时,谢遥已然于营中奔走着召集谢氏亲兵,而谢长缨正与谢迁最后核对着此次北上出征的兵马调动。
      “一千五百轻骑,八千亲兵精锐,另有战车百乘,大弩百张,艨艟斗舰百艘……”谢迁依照条目一一核对至此,不觉抬眸问道,“知玄究竟打算如何作战?对于大宁而言,一千五百轻骑已不算少数,但你偏偏又调动了如此数量的水师随行。”
      “此战原本便已是深入敌境,若仅仅以南方轻骑对战高车具装重骑,岂非自取灭亡?如今南风已起,正宜令水师乘风北上,步骑水陆配合作战。”谢长缨笑了笑,又道,“我可信不过那位‘昭王殿下’啊……此行不过是想借他的声势挑动昭国境内的异心之人,以求乘乱进军。”
      “此人行事无常、重利轻义,即便当年朝廷留下他便是为了今日,也未免太过冒险了些。”谢迁放下手中的文书,轻轻摇了摇头,“即便不论这些,我也怀疑,以他一方之力,是否便能进一步搅乱中原局势?如今洛都看似布防空虚,实则在长安、晋阳、汲郡三地皆有兵力,很像是……诱敌合围之势。”
      “我自然看得出其中的玄机,但关东的变数,可没有那么简单。”谢长缨轻嗤一声,“萧望之至今按兵不动,不正是在等待我们进军么?我可不信,他私下里与那位假借大宁之名的辽西王全无瓜葛。”
      谢迁凝眸斟酌着这番言语,似乎心下仍有几分担忧。然而不待他再说些什么,帐外便有号角声沉沉而起。他轻叹一声,率先取过文书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我这便去清点战车舰船。知玄,你……”
      “想必远书也已集结了北上的步骑将士,我正当去校场之上点兵。”谢长缨了然地打断了他的话语,亦是笑着起身,“此战至关重要,我为主将,总该鼓舞一番士气。”
      “……嗯。”谢迁也不再多言,略一颔首,与她一同走出了主帐,自向河畔而去。
      彼时帐外熏风猎猎,耀目的天光了无遮拦地倾洒而下,将草木军帐都辉映得熠然如新,好似也都在翘首等待着今时今日。谢长缨不觉抬手遮了遮眼,在一瞬的晃神过后便已凝眸抿唇,按住腰间的环首刀,径自向着校场的高台快步而去。
      往日里的校场最是开阔,此刻却已是枪戟刀剑列阵如林。一万步骑兵静默地立在初夏的熏风中,身侧战马嘶鸣,蹄声错杂,更远处的方阵之后,有公牛并列拉着堆叠了弓弩铁盾的辎重大车。而在他们的头顶,墨色的旌旗随风卷动,如此起彼伏的纯黑波涛招展于铚县的郊野之上。
      立于高台之侧的谢遥将将听过一干裨将禀报各方阵列中的境况,回首时便望见谢长缨按着佩刀趋步走来,一身白袍银甲于清透的日光之下凛然生辉,而红巾迎风翻飞有如血色泼洒。她含着极淡的笑意微微翘首,天光云影便也在她的眼眸中糅合流转,化作一泓令人难以逼视的明锐锋芒。
      谢遥仍是自如地笑了笑,如往常一般向她行礼:“知玄,各方步骑辎重均已集结,只待你陈词发令了。”
      谢长缨微微颔首,抬手示意他跟上自己,而后便当先拾级登上了校场的高台。
      高台之上的风声尤为喧嚣悠长,谢长缨自此极目远眺,便可望见天际横亘的睢水正泛着粼粼的碎金,更远处的山川莽莽苍苍,直向目力所不能及的故都洛阳绵延而去。
      而在她的身侧,礼官已备好了酒水,士兵手执木槌,只待下令之时叩响北上出征的战鼓。
      谢长缨也不过是默然了一瞬,随即沉了沉气息,向着台下的将士扬声道:“诸君,大宁之土,一寸一毫,皆前人旌霜,先祖履血。而今半壁沉沦,海内崩裂。逆胡焚城据地,残虐黔首。诸侯投袂忘履,讨之已晚。以致帝乡忽为戎州,冠带奄成殊域。天下流离,实所共鉴。此诚百年青史所未闻也,吾辈何颜于世?”
      玄朔军中所募将士原本多为南渡之时破家南逃的流民,此刻听得谢长缨这番话语,大多便又忆起昔日流离失所之旧事,一时之间,面上或是愤慨,或是黯然。
      谢长缨环顾一番近处将士的神色,在片刻的停顿过后,便又凛然道:“荡荡中原,煌煌□□,当在狼居胥下,在燕然石前。岂容蛮夷侵凌肆虐?岂可偏安东南一隅?诸君自中原避祸于此,当知高车胡马一日嘶风于河洛,则江淮南北一日不宁。天下纵安,忘战必危,何况此危急存亡之时?覆巢之下,功名尽散;胡骑之间,亲朋俱丧。为奴则死,为战则生。”
      不少年轻热血的将士已为这番话所感,此起彼伏地高声附和起来:
      “为奴则死,为战则生!……”
      “岂容蛮夷侵凌肆虐!……”
      “岂可偏安东南一隅!……”
      而立于前列的一众将领亦是对那一句“为战则生”深有所感,大多已凝了面色,默然颔首。
      谢长缨见群情已动,便话锋一转,又将语调扬起了些许:“高车索虏亦非百战不殆之师。君不见去岁寿阳之战,勍寇望之而土崩;方今幽燕首义,中州应之而席卷。今时今日,正当系存亡于社稷,负扆资以端拱。谢某虽为驽钝之才,于此西平巩洛之际,亦有三拜。一拜,祭中州百姓丧乱流离,萧条涂炭;二拜,请诸君共我长驱破敌,光复故乡——”
      她说到此处,便神色肃然地面向全军、面向北方,端端正正地行过两次大礼。
      台下的将士们亦是为这番话语所感,在热烈的气氛中齐声呼喝起来:
      “长驱破敌!光复故乡!……”
      而谢长缨待到他们语声暂歇之时,方才又道:“待克复旧都,方有三拜:愿同凯旋之军,共拜华夏故土。今日北伐,当怀舍生之心,昂取义之志,成封侯之功。以我辈之犁,铸我辈之剑,复我辈之土!”
      到得此时,校场之上的将士们已尽皆鼎沸。他们扬起手中的长戟挥舞着,此起彼伏地扬声应和:
      “以我辈之犁!铸我辈之剑!复我辈之土!……”
      谢遥虽亦是与其他将领一同拔刀而誓,此刻却是罔顾四面八方浪涌般的呼声,不着痕迹地微微侧目,果真也从谢长缨的眸光中望见了与那番激昂的话语并不相称的极致冷静。
      正与他自己眼中的冷静相似。
      在这片山呼声中,谢长缨接过礼官递来的酒碗,仰头饮尽后猛地摔在了地上。
      一旁手执木槌的士兵扬起臂膀,叩响的第一声战鼓也正与酒碗清脆的碎裂声一同响起。
      鼙鼓声层层叠叠,如千层海潮奔涌四散。谢长缨侧身看向台下长阶时,却见苏敬则不知何时也已在谢迁的引领之下来到了校场。他拾级登上高台,绯色官服的广袖在初夏的烈阳之下临风鼓荡,而冠带青绶随几缕墨发翻飞扬起。
      在登上高台的最后一级阶梯后,苏敬则亦是驻了足,只是遥遥地向着谢长缨得体地行了一礼,微笑道:“谢将军,湘东两万兵马已至城北,艨艟斗舰亦皆于睢水渡口待命。”
      “好。”谢长缨挑眉一笑,转而看向了一旁击鼓的士兵,朗声道,“传我之令,一万兵马整兵向北,待与湘东援军会合后——溯流行军,直取睢阳!”
      鼙鼓应声转急,而高台之下,将士们齐齐扬起手中的长戟,高声应和:“直取睢阳!”
      谢长缨按刀转身,当先踏着隆隆如惊雷的鼓声,跨步向台下走去。而在与高台旁的苏敬则擦身而过时,她脚步未停,却是略微侧了侧首,似审视又似戏谑地瞥了对方一眼。
      苏敬则微微垂下眼眸,一贯优雅自如的微笑亦是加深了些许,在二人错身的一瞬低声开口:“多日不见,谢将军蛊惑人心的本领又是见长。”
      谢长缨挑眉,在台下将士们怒涛巨浪般的呼喝声中略微驻足,含笑还击:“苏侍郎此言差矣,今以数万之兵北征数十万索虏,士卒若无勇烈之气,当如之何?我为主将,若徒有勇烈之气,当如之何?”
      “此战不易,却仍有可乘之机。成败一念,谢将军慎之。”
      “这是自然,苏侍郎拭目以待便是。”
      苏敬则含笑不语,而谢长缨亦不再于此多做停留。而直到谢长缨行之已远,他方才缓缓转身,与随行而至的谢遥一同走下高台的长阶,翻身上马,直向北方的青山长河而去。
      ——
      嘉安六年,姜曜以本朝大乱,求立为昭主。明帝纳之,遂以长缨为假节,命永嘉郡侯为监军,送之还北。四月末,谢氏发自铚县,进拔荥城。
      ——《宁书·列传·谢长缨传》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002949/34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