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沙

作者:楚剑吴钩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一百四十四、玉树歌残


      建武二年六月初二,监国太子卫琰于朝会中特称皇帝沉疴日重,而太医令束手无策,由此诏朝中百官举荐名医。众臣虽知皇帝时日无多,但真正得知此等消息之时,仍旧免不了生出了些各异的心思。也正因此,几乎无人留意到了此次朝会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上奏——散骑常侍、丹阳尹慕容临,因京口南泠书院中突发急事,奏请皇帝允其事假一月,而太子卫琰代皇帝应允了此事。
      当日午后,慕容临便以返回京口为名集结部曲亲信离开了秣陵。仅仅三日过后,王肃便也从姑孰递来了奏章,言称痛心于皇帝病情,请求携江州名医入宫探视,此事自然也毫无悬念地得到了太子的应允。一时之间,朝中官员思及去岁的变乱,便是各怀心思地为此做起了准备。
      在这一片难言的紧张气氛中,王肃入京的日子很快便到了。这是建武二年的六月十四,王肃领三万荆州兵马浩浩荡荡地开赴秣陵,在日渐西斜时,于西南方数十里的新亭落脚扎营,而后却仅派随行的使者与医官入帝寝觐见。
      消息传入秣陵时,谢长缨正倚在书房的软榻之上,百无聊赖地翻阅着书册。她挥了挥手摒退报信的家仆,长叹一声,坐起身来,看向了一旁同样神色警觉的谢迁:“王肃已至,我们也该各自回营待命了。”
      “荀将军的意思是,此次若有变故,我便就近与知玄一同行动。”
      听得此言,谢长缨沉吟片刻,亦是颔首:“如今城中防卫皆由荀将军统领,他既然如此决断,我自然没有异议。射声营的将士们已调往秦淮河以北,虽说王肃未必会立刻动手,但我们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她这样说着,已然站起身向着门外走去。谢迁应了一声,亦是跟了上来,与她一同走出了书房:“不过,射声营兵力不过数千,一旦王肃领兵越过秦淮河,你打算如何应对?”
      “在这之前,不妨想一想,如何拖延住他们前往北岸的进程。”
      谢长缨笑了笑,还不及深入多言,便见暮桑急急地自前方的回廊中快步而来。她见二人在此,便也驻了足微微欠身行礼:“见过二位公子。”
      谢长缨问道:“何事如此匆忙?”
      “婢子正是来寻您的。”暮桑抬眼看向了谢长缨,“那位苏公子正在府邸东侧门外,说是有事相告。”
      谢长缨有些疑惑地与谢迁交换了一个眼神,又道:“为何不索性请他入府详谈?”
      “他说如今时间紧迫,不必耽误公子太过时间。”
      “……也好,我正可与怀真自东侧门赶往军营。”谢长缨思忖片刻,向她笑了笑,“说起来,城中形势如此,暮桑姐姐留在府中,可要令大家留心些。”
      “这是自然。”暮桑含笑点头,亦不多言,规矩地向二人行礼告别,“二位公子一路小心。”
      别过暮桑后,二人转道向东,不多时便穿过庭院,来到了侧门之外。谢长缨在举步踏出侧门时,便遥遥地望见苏敬则静伫于墙外的花树之下,初夏的熏风一过,正是楝花飘砌、簌簌清香。
      见二人出了侧门,苏敬则快步自花影中走出,向着他们颔首示意:“知玄,怀真。”
      谢长缨亦是上前一步,问道:“你们这几日可有避乱之法?”
      “放心,凭舟已随慕容先生离京,长宁方才同尚书令应诏入了台城,山阴苏氏在钟山之畔有一处别院,我会去那里避上几日。”苏敬则笑了笑,自袖中取出一柄错金小刀递给谢长缨,转而说道,“知玄,长话短说,我有一法,虽未必能令朝廷轻松取胜,但在局势占优时,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谢长缨略显狐疑地打量着这柄错金小刀,见那刀柄之上以繁复的刀工錾刻出一个“方”字,将信将疑地接了过来:“此物……”
      “原本是为了防备途中被荆州军的岗哨截下,想不到他们竟未曾起疑。”
      “你不打算亲自动手?”
      “若我此刻公然有了什么异动,这方法多半便不能起效了。”
      “好。”谢长缨郑重颔首,将错金小刀收入袖中,眸中复又流露出了些许戏谑,笑道,“那……谢某洗耳恭听。”
      ——
      当谢长缨与谢迁赶到射声营时,夕阳已有大半沉入天际,余霞当空散落如锦缎。
      秣陵城中的各方驻军自开春以来曾有过数次演习,因而射声营中的将士们对于这位武卫将军幕府中新晋的年轻将领也算熟稔。二人在与营中几名裨将磋商过一番后,很快便定下了秦淮河北岸初步的防御战术。此后直至入夜时分,秦淮河两岸皆无异动,射声营中的诸将士便仍旧依照往日的惯例,派出三队士兵巡行军营。
      寂静的射声营中,一时唯有庭燎炬火毕剥作响。
      谢长缨倚着主帐的门楹极目向南远眺,今夜皓月渐盈,照见远处秦淮河畔一道道暖黄而静谧的灯影。将将熟悉过营中诸般设施的谢迁踱步至此,便也略微驻了驻足:“今夜倒是安静。”
      “太过安静了,反倒是令人有些不安。”谢长缨轻笑一声,侧目看向了他,“傍晚时王肃派了人入宫,倘若陈皇后有意先发制人,那么变故当在今夜。倘若她无意如此,只怕射声营便要日日戒备了。”
      谢迁思忖片刻,叹道:“如此看来,反倒是先发制人对京师戍卫更有利些。”
      “也只是‘一些’。”
      谢长缨耸了耸肩,还不及再说些什么,便骤然听得军营辕门外一线达达的马蹄声且行且近,最终在一声长鸣后止住。二人闻声皆是在主帐前正色站定,少顷,一名衣着低调的谒者便在两名士兵的引领之下,快步向着主帐走来,扬声道:“射声校尉谢明微听旨!”
      谢长缨不着痕迹地蹙了蹙眉,心下意识到情势有变,立时引着主帐前的一众将士向谒者齐齐行礼,静待宣旨。
      那谒者也并不多耽搁,旋即已展开手中的青纸诏:“皇太子制诏曰:陛下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今有逆贼王肃,肆虐荆襄,进逼京邑,并遣巫医祸乱帝寝。今以太子太傅王茂为司徒,加大都督、假节,领扬州刺史,以武卫将军荀峤为护军将军、假节、都督外郭城诸军事,以射声校尉谢明微行中垒将军,都督朱雀桥北岸诸军事。征青、徐刺史及广陵、晋陵诸郡守环卫京师。有能平乱者,赏绢三千匹、金五十斤,视功封县侯,食邑二千户。”
      谢长缨深吸一口气,虽知这诏令中多有耐人寻味之处,此刻也唯有暂且按下心中的百般思绪,抬手接过青纸诏,扬声应道:“臣领旨。”
      待交付诏书后,那名谒者向着谢长缨长叹一声,道:“谢小将军,青纸诏已同时送往秣陵周边各处营垒,还请尽早备战。”
      “还请谒者放心,”谢长缨起身后复又向着那名谒者躬身长揖,送其离开,“下官定不负太子所托。”
      “谢小将军不必送了。”谒者微微颔首,而后径自转身向着辕门外疾步走去。
      在渐行渐远的马蹄声中,射声营的几名裨将纷纷围了上来,却一时皆不知如何开口。末了,仍旧是谢迁打破了沉默:“将军,接下来当如何行事?”
      “集结营中将士,衔枚裹蹄,赶赴朱雀桥以北,以备不测。”谢长缨抬眸遥望着南面的水声山色,目光渐冷,“南岸的战事不知何时开始,但请诸位届时在北岸布好行马、蒺藜、桐油等器械,对了,记得再设法从农田处寻些秸秆。”
      一行裨将见她面目肃然,亦是齐齐应声:“是。”
      ——
      今夜的秣陵城郊格外静谧。
      皓月当空,稀落的萤火盘桓于草木葳蕤之间,却倏忽被拨开草丛的双手惊得一散。一行轻装潜行而来的士兵在此驻了足,远眺着新亭的营火。片刻后,为首的将领回过身来,借着皎洁的月色,向随行的传令兵比了一个进攻的手势。而在新亭的荆州军军营内,各处营帐中的将士们也已领了王肃的密令整装待发。
      台城以南的中堂之内,三省列卿的长官在灯火通明中分列于中堂两侧,太子与皇后则在华盖宝扇的簇拥之下徐徐登殿,入座主位。而百官所不曾看见的是,陈定澜藏于袆衣广袖之下的手中,正攥着一封傍晚时分将将送入台城的军情密报:
      五月十九,昭国伪帝联幽州拓跋部发兵,与辽西段氏战于范阳。
      ——
      建武二年六月,王肃以孝元帝病笃故,举兵内向。时明帝为太子,乃诏诸将还卫京师,亲次于中堂,太子太傅王茂亦从之。十四日夜,王肃领其兄侄并荆、江诸将等水陆五万,至于秦淮南岸。护军将军荀峤遣步兵校尉夤夜袭之,两军激战,至于拂晓。
      ——《十二国春秋·后宁卷》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002949/14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