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土地

作者:雪牛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章


      二
      沈方明失业在家的时候开始学会了睡懒觉,整天的生活规律都向后推迟了两个小时,他吃早餐的时候,别人家里已经开始准备午饭了。
      但是他来到山村这些天,山村人家的作息让他身上的懒虫消失了,大清早,他就自然地觉醒,充足的睡眠后精神爽朗,躺在大木床上懒洋洋地辗转,压得身下的木床板咯吱咯吱直响,等脑子转过弯来,才每每记起他已经是在远离城市的小山村了。
      清早的空气好清新,深呼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像刚吃了薄荷糖一样,瓦蓝的天空,薄雾中初升的太阳把一道道金色的利箭散落大地,蝉儿也早起了,吵得沸沸扬扬。沈方明走出院子里,感受着这一个完全新鲜的世界。
      早起的山村人家,接受着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这阳光鲜嫩,洁净,充满生机。农家小院沐浴在一片曙光中,这顿鲜美的“阳光早餐”不是哪个地方都能随意享受的。
      阳光对于人的喂养就像草对于牲畜,光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人的内心及前途的光亮程度,而当阳光漫过树林,漫过山邻,穿过高楼,洒落在街头,光线中已沾染了太多的灰尘,太多的人声和机械声,阳光就成为了世俗的东西,沈方明在城市里就从来没有留意到朝阳的美丽。
      从早晨开始,一家人就为一天的忙活开了。厨房里叮当作响,马兰婶在做早饭,院子里弥漫的炊烟辛辣而清香。富生叔就爱在一大堆农具里面左右摆弄,这是他早晨专职的工作,每个人手头上都有工作,就连两个孩子都要负责一大群家禽的喂食。
      这几天,沈方明一醒来就没事可做的,他是客人,而且是城里来的客人,自然不会打下手帮忙这些家务事,他东瞅瞅西看看,很自由地散着步,看着大家伙忙得不亦乐乎。
      每天早晨,他最喜欢转到屋后,看婆婆在菜园子里淋菜。早晨给青菜浇水是每天必做的事情,菜园虽不大,但井井有条,种的都是些普通常见的大路菜,但这可是全家的菜盘子,家里每一顿吃的蔬菜,就静静地生长在这里。婆婆常教他仔细辨认,有枝藤缠绕的丝瓜、豆角、苦瓜,走近掀开几个阔大的叶片,会惊喜地发现一个个的果实,还有一棵棵亭亭挺立的油麦菜,伏在地上慢慢生长的是菜心、小白菜和芥菜,就连角落上都栽有姜、葱等小东西。
      这里生机勃勃,沈方明最喜爱这个菜园子,在菜畦中踱来踱去,婆婆哗哗地泼水淋着菜,可爱的青菜伸展身躯,正努力长大。对于这片菜地婆婆是再熟悉不过的啦,瓜果蔬菜就像她的孩子一样,那个成熟了,她心中有数,她指着吊在叶片缝隙间两条苦瓜说,我们今晚就吃它吧,苦瓜听到点中了自己,黄黄的脸上就泛起了红晕。
      这两天,一吃过早饭,富生叔就带着开林扛上长柄的锄头下地干活去了,去给花生地锄草,他说马上就可以收花生了。
      早晨过后的村子里显得很繁忙,山村的屋影、树影、烟影、人畜影层层叠叠,沈方明很悠闲,可以到村子各处转转,像了个来到下级检查工作的领导。老二跟在方明哥的后面形影不离,他得了爸爸的吩咐,这几天要专门领着方明哥玩耍,他心里是一个劲地喜欢。
      村子很小,从村东到村西只有一条大路横贯其中,并从东边村口那头通向外面的世界,这小村子远远看上去就像一根树枝上挑着一只瞌睡的蝉。
      他在这陌生的环境里四围溜达,那就像农村人进城逛大街一样的新奇。山里乡村没有过多的人工打造,虽然没有城里的那些风景树、绿化带,但他发现,这里的青山绿水足够他们一辈子、几辈子观光不已,享用不完啊。郁郁葱葱的山岭,山岭边上到处都有马尾松、杉树,房前屋后,一丛一丛的竹林,还有零散错落的三五株果树,果树也无外乎荔枝龙眼、芒果枇杷黄皮之类,至于花草之类也是不会缺乏的,这时节更是目不暇接,满菜地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的蔬菜花,山坡田埂上,小路篱笆边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小花草,黄的野菊,紫的牵牛,粉红的太阳花,还有许多他没有看过,也说不上名堂来的,纷纷争奇斗艳。山村人还需要什么花圃园林,这里足已。
      山村人家的院子显得闲暇、静谧,大人都忙着干活去了,门口常见坐有满脸山褶丘壑般皱纹的老人,边晒着谷子,边剥着豆子或花生,不紧不慢,枯枝般的手爆满青筋,
      柴门小院人家处处显得那么朴素,城市人的所谓气质使他感到与这里的环境大相径庭,沈方明从村子走过,乡亲那友善而又陌生的目光让他感到很拘谨,老乡们的微笑反倒让他感到很不好意思。
      老二开始的时候满怀热情,算是个好向导,陪着方明哥左右,不时耐心地为之解说,和城市里来的大哥在村子里走过,让他那些小伙伴们看了多少有点羡慕,他满心欢喜,这时他更加和方明哥显现出亲热的样子来,扭捏造作。
      但是,他发觉这样闲逛真没意思,哪比得上去打鸟、摸鱼啊,要是能游泳那就最好了,这孩子,不到半天的工夫就厌倦了,心不在焉地跟在后头。
      特别是沈方明从村子里一直溜达到了田野上,他更是一百个不愿意了,生怕要下地劳动。夏天的骄阳似火,田野中炽热的阳光没遮没挡,农村的孩子当然是晒惯了,但这让沈方明着实受不住了,不一会就汗流浃背,连忙要到山边的竹林下歇凉。
      天地间就像个大烤箱,连流动的风都带着股热气,沈方明躲在绿荫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外面的田野浮着一层热浪,白花花的太阳照得眼睛都睁不大。
      虽然是酷暑的天气,田野里依然有农民在太阳下面低头弯腰,流着汗水默默辛勤的耕耘。
      他现在算是亲眼看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苦,要不然他怎么也体会不到这劳动的滋味,农民真辛苦啊,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他才知道,那些城市里的苦差事比起这种煎熬,那算不上一门子事,难怪那么多的农民涌进城市里来打工,他们就算再委屈再受累都还觉得比呆在家里种地强。
      沈方明思绪万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付出并不等于就能有收获,就像富生叔那样的山村的人家,勤劳,面对土地倾尽心血,但依然是过着清贫的生活啊,城市在飞速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日新月异,这小山村依旧是穷山瘦水。
      但是沈方明哪里能体会到,山外的世界虽然精彩,山里人也羡慕,也憧憬,也想去闯荡,但那不竟不是他们自己的家园啊。农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劳地耕耘,虽然生活并不会特意善待贫苦的人民,但山村的人家却慷慨地面对生活,祖祖辈辈努力地在这片土地上摸爬滚打,在一天天的老去中收获微薄的希望。他们从来不会跟土地计较得失,他们就懂得大地母亲是最值得信赖的。
      山村虽然是到处都是股土腥味,但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肮脏混乱和野蛮,这让沈方明的心里踏实多了,可以放心在这里多住上几天了。
      村子和村子外面流淌不息的那条河水一样,静静地日复一日消逝,向前的脚步一去不复返,偶尔泛起一阵涟漪,但波澜不惊。
      有一天下午,村子里出事了,老人小孩都赶着凑热闹去,村子西边五叔家的院子里聚了一大堆的人,在地里忙活的人闻信,也都各自抽空回村子看看。
      沈方明来到的时候,五叔家的后院已经围了一圈的人,人来人往,人群议论纷纷,赶来的乡亲挤进去看了个明白,都摇着头叹息着走开去。五叔蹲在屋角边上抽着闷烟,他家的女人和老头子正在人群中七嘴八舌,以求从人群的惋惜声中得到些安慰。
      人群围的大树头下,卧了一头老黄牛,歪了脑袋,嘴里不住地吐着白沫,老黄牛全身打着颤,肌肤一阵一阵收缩,四肢在不自主地发抖,蜷缩在大树头下的它已经奄奄一息了。
      五叔的轻轻地说,“是头好牛啊,通人性,都快十年了,舍不得啊!”沈方明分明地看见五叔用苍老的大手掌在老脸上抹着泪花。“这口子,最听我的话啦,老家伙也懂得我的心事,先年我开玩笑说要卖了它,它听了不吃不喝,伤心了好几天,一见我就靠过来用舌头添我。” “是我累坏了它,对不住这老家伙啊,我早想买多头牛了,可又迟迟舍不得花那钱,我不该啊!” 一旁的五叔的女人听着说起心事,早以泪涟涟。
      乡亲们都不免为之动情,这可是农民的贴心宝贝啊,哪家不疼惜这无私的牛,沈方明不禁也触动了心灵,看了心里酸溜溜的。
      从老黄牛健硕的身骨架子也能够看得出来,这头老黄牛年轻时想必是耕耘的强手,它这一辈子不知在土地上撒下了多少的汗水,为农民换来了多少的收获,难怪五叔一家的心疼。
      老黄牛为土地耗尽了能量,生命正离它远去。它那硕大的眼睛已不再清晰,但是它就像听懂了主人的夸奖、评价,浑浊的牛眼泪从它的眼眶中涌出,流淌不止,在棕黄的脸上留下两道长长的深色泪痕。
      老黄牛的眼神太从容了,太沉静了,即使面对着曾经驱赶它,鞭打它的农民,它的眼神永远是那样静如止水。老黄牛静静地听着人们在对它的评价,对它的叹息,好像在冥想那消逝了的久远岁月。
      沈方明看着可怜的老黄牛于心不忍,赶快扭头离开,逃避这伤心的一幕。但是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心底里默默地难受。虽说青春年少的他本来就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但他也懂得人情的冷暖,可是他誓想不到,为了一口牲畜,农民能如此地真切伤痛和怜悯。
      沈方明感慨万千,他想到了西班牙的斗牛,那种供人们打赌和消遣的活动,牛在人们得到满堂喝彩的同时也失掉了生命,然而没有人会对这种牛的死产生哪怕一丝的怜惜。而至于荷兰的乳牛,日本的菜牛之流,终日无所事事,悠闲只等一死,过着像猪般的生活,也是不会触动人的恻隐之心的。
      中国的民族是很尊重这种可爱的生命的,所以牛在他的认识中早已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永远是艰辛的劳动,沉实的生活,平心静气地为土地负出一生的血汗,付出了辛勤,无求于回报,农闲的时候慢慢地嚼上一口青草,那就是最大的满足了。早在书本中他早就已经对这种无私的动物产生了崇敬之情。
      他突然想起了和牛有过一次深刻的相遇,日暮晚归的时候,在狭窄的阡陌上与几只耕牛迎面相遇了,狭道容不下人和牛同时通过,终有一方要让路。远远看见牛群走过来,他预料是斗不过畜生的了,恐怕难免要踩到水渠的泥浆中,弄得满身泥水,正在不知所措的时候,领头的那一头牛,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抬起头看看了他,稍迟疑一下,就自动走下了泥浆没脚的水渠中去了,它后面的一队耕牛全都跟着它走离了阡陌,从他身边擦肩而过。那一瞬间,忽然使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恩惠。
      晚上,传来了消息,兽医来看了也拿不出办法救牛的老命了,五叔家的老黄牛终于咽气了,这头在这个夏天都还在田野里劳作的老黄牛,解脱了它的生命。
      五叔没有听取热心人的出谋献策,毅然决定把老黄牛埋了,他不想再利用为他服务了一辈子的老黄牛的残留躯体,卖了而去换取金钱,他觉得老黄牛已经给他带来了足够多的财富了。
      第二天大清早,几条壮汉子抬着沉重的老黄牛向山边走去了,听说五叔一个人在老黄牛的坟前呆坐了很久,很久。
      事情没有在沈方明的心上留下多大的痕迹,但是那老牛的眼神不能让他忘怀,什么时候突然想起,什么时候就无形地鞭策他的心灵。
      趁着充足的阳光,庄稼拼命的长,三五天一个样。刚收割完早稻,可夏天的农忙时节并没有结束。
      花生地里开始有人在徘徊了,探头探脑地拨开叶子看清楚花生的长势,过得两、三天,就可以收获了。
      已经有心急的人家动手收花生了,田头地尾渐渐热闹起来了,大家相互交流着收获的信息,有人说地里的花生长得好,花生一定饱实;有人说就差没下足肥,马马虎虎过得去;有人说播种迟了,他家的还得长上几天才好收成。总之人人都满心欢喜,家家都在准备着收花生的事情。
      沈方明突然想起了中学课文里许地山先生写过的《落花生》,那温馨夜晚吃花生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对花生的赞许和感悟的简单做人道理又在耳边响起,村子里的落花生大片成熟了,现在富生叔家也要收获了,一种莫名的高兴,山坡地上的花生可比许地山先生家里院子种的那丁点花生多多了。
      本来憎恶农家活的他也按捺不住那一颗雀跃的好奇心,忍不住一定要跟着去山坡地里收花生,起码能在一旁看看也好。
      头天晚上,马兰婶忙着准备好萝、筐、簸箕和扁担。周富生从地里带回了一棵花生,一束青翠的枝叶下面坠满了满身泥土的花生,他很有信心地对大家下了决心:明天我们也可以收花生了。一家人像得到了久等的批复,老二最高兴,他再也不用羡慕地看着别人家从地里挑回来一担担的花生了,全家人都早早地去睡觉,养足精神好下地干活。
      田野里的农民到处忙碌着收花生。富生叔家坡地上一大片的花生,一垄一垄的整整齐齐,墨绿的叶子,棵棵丰润。
      全家出动,分工合作,富生叔说,拔花生可讲究技术手势了,要手巧,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力度,才不至于把花生落在泥土里。因而是富生叔和马兰婶在前头拔起花生,开林和老二就跟在后面剥落一颗颗的花生果实,哥俩打闹着比赛看谁收得快,收得多,田地里欢声笑语。
      蹲在一旁袖手旁观的沈方明再也忍不住了,他要尝试亲手收获的开乐,卷起衣袖、裤筒就加入了劳动的行列。从来没有干过这种农活的他,在开林的指点下很快就掌握了这简单工作的窍门,很快手就不生硬了,熟练地抖落花生根部的泥土,把肥肥胖胖的花生收到箩筐里。
      收获的红火给人十足的干劲,大家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渐渐地,他的箩筐也满了,一大箩筐全身裹满了泥土的花生,虽不如人家收得那么干净,但亲手劳动的收获让他满心欢喜。
      一整天的工夫,地里的花生都收齐了,全部的箩筐都装满了,晚霞中,早晨土地上的那一片绿油油变得支离破碎,一轮湿润的新土覆盖了田垄,花生藤躺了一地。
      一担担的花生从地里收获回来,箩筐堆满了屋里,宽大的厅堂立即显得很拥挤。沈方明真的很累了,今天他可是卖足了力气干活啊,泥土沾染了他全身上下,连白净的脸上都画上了几撇泥痕,活像个大花猫,他却全然不觉,还美滋滋得意的样子,惹得全家人捧腹大笑。
      煮花生了,满院子飘起清香,新鲜还带有泥土气息的花生香喷喷,一家人围坐着,享受着收获的喜悦,可以尽情地吃个够,沈方明从来就没有觉得花生的味道像今天一般的特别,花生原来是这么的美味的啊,那是因为劳动创造的果实最甜美!
      一天的劳动下来,筋骨肌肉透着酸痛,就像经了强烈的体育锻炼后一样,但是这种感觉让他很舒服,一种舒畅的满足感,那就像是赢得比赛后累倒在球场上的运动员的满足心情,这种遗忘已久的滋味让他的心里特别舒坦。
      洗干净一身的泥土,洗不掉大自然的气息,身上依然留有土地独有的青青的味道,一向厌恶泥尘肮脏的他,现在,觉得自己浑身散发着的这种味道很清新,很可爱,很质朴。
      夏天的天气喜怒无常,高兴的时候可以连续一头半把月放晴天,万里无云,热浪把天空中的东西都蒸发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块蔚蓝的天幕,陪衬着刺眼的太阳。狗伸舌头鸡抬脚的天气,田野里到处是火辣辣的阳光,连过路的风也是热呼呼的。
      正午的田野静悄悄,地里的庄稼都丢给了灼热的阳光,只有庄稼生长发出的滋滋、沙沙的声响。中午下地的农民都回家吃粥喝水,避开这日头的煎熬,也正好睡上一个午觉。
      夏天,乡下的孩子没有冰淇淋、雪糕和冰冻的饮料,西瓜也是稀罕的,消暑降温的好办法唯有去清凉的河里游泳。
      中午时分,村口的河里常有孩子在戏水,开林和老二每回看了眼馋,沈方明的心里也痒痒的,刚好一拍即合,说好了约上大伙一起去游泳。开林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不大一会就约了好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大伙直奔河里去,马兰婶看这阵势是拦也拦不住的了,远远的后头大声地喊:“方明,你要小心的啊,一会就好回来啦。”
      树阴下的河湾就是天然的游泳池,河岸上几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伸展出的枝叶像个顶盖,刚好为河湾处遮挡住了太阳,清澈的河水很平缓,就像一块翠绿的大玉石,微风吹过,泛起粼粼的波浪。
      一大群孩子都是游泳的好手,小的孩子最调皮,在河里与树上之间来来往往,爬上近水面的树枝上,作树上跳水,他们的动作千姿百态,极其不规范,随意发挥,就看谁的勇敢,谁的滑稽,轮流站在树枝上扑通,扑通往水里扎,溅起高高的水花,水波荡漾,稀奇古怪的花样惹得大伙暴笑不已,还赢得声声的喝彩。大孩子的玩乐当然要展示真工夫了,潜水,比快,花式都是一对一比试的好办法,谁最厉害一目了然。树阴下的河湾欢声笑语,一片喧哗打闹声和水波一同荡漾开去。不知情的人远远看去,那指定以为是山里的一群野猴子在戏水呢!
      沈方明下了水才知道,原来水并不深,河心处也只刚没脖子的水。好清凉的水啊,他猛一下扎进水中,微凉的水波亲吻着肌肤,舒展臂膀痛快地逆流而上,立刻能感到一股水流的阻力,它柔韧而有力,紧紧裹住腿、臀、腹、背,每一寸肌肤都被水抚摩,好舒服的感觉啊。
      浸泡在水里,清凉的感觉,望着田野里遍地是热辣辣的骄阳,眼睛很晕旋,想起正在受酷暑煎熬的城市里的人,他有点幸灾乐祸。
      仰躺在水面上,感觉很怪异,上暖下凉,凝望着天空发愣,慢慢会产生惊讶,天空那么高远,那么纯净,不眨眼睛地望下去,使他产生了一种幻觉,像一缕轻风一样飘飘然,他都忘记了身处大地,还以为漂浮在天空之中。
      生长在城市里,可谓饱尝了“人间味”,他自信我有若干城市人的气质,但是现在与大自然的气息相比显得生硬,显得那么的不值钱。
      住在城市里,到公园,到绿地走走,你也可以看见蓝天、白云、绿树,你也会觉得这天、这云、这树比起楼房窗洞里所见的天的一角,云的一抹,树的尖顶确实是更近于“自然”,但总让人觉得带着“人工”的味道,现在真正的大自然才让他察觉到,纯朴的土地上孕育着多少生命的力量啊。
      他现在才知道小小的乡村是那么的丰富和神奇,远远不是他走马观花能够熟知得了的,“一颗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有一座天堂”,惟有像农民那样的淡薄心灵才能深切地热爱着那神圣的土地。
      虽然是平淡的乡村,但着实让他这个城市人体会了一回山村人家清淡而赋有情趣的日子,还有劳动过后收获的喜悦,懂得了乡村人质朴的情怀,心中那条情感的河流流淌着清新和淳朴的韵味。
      “双抢”时节是农村最紧张的时候,沈方明见农家活挺繁忙的,加之又帮不上忙,反倒是要人来服侍自己,这不给人家添乱吗?
      已经住了好些天了,单调的农家生活还是让沈方明很寂寥,习惯了城市里电器化的生活,富生叔家的那台只能接收两个频道的十六寸黑白电视机压根就没有什么看头。
      沈方明要回城市了,一家人再三挽留都劝不住,他说要回城里重新找工作单位了,城里还有些事要忙,他放了个烟雾弹,既有理由推却了一家人的好意挽留,又给自己挣了些面子。婆婆就不敢再强求了,怕真耽误了沈方明工作的事情,亲自为这孙子收拾好了衣服。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518/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