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春献土地

作者:雪牛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九章


      九
      沈方明敲开了309房间的门,陈立锋眼珠都瞪大了:“哎啊,沈——方——明,怎么会啊?怎么你在这里啊!”陈立锋摇着头惊讶得难以相信。
      “老兄啊,世事难料吧,早上看见你在会场的时候,我都感到万分惊奇啊。”沈方明拍着陈立锋的肩膀。
      “难得啊,来,快进来,咱哥俩好好聊聊。”陈立锋一把搂住沈方明。
      “我今就是来请你喝上一盅,聚一聚。”沈方明早有准备,买来了啤酒和小菜。
      陈立锋收拾好桌子上的一大堆资料,他正在处理工作的材料。单人房间很小,但素雅的布置整整有条,县委招待所的服务周到,陈立锋将在这里住下来,度过他的这段下乡的生活。
      摆上酒菜,两个老同学执手相饮,他乡相遇旧友,两人都感慨万千,沈方明心事重重,理所当然一肚子的惆怅,但是陈立锋端起酒杯也满腹愁怀,又因何缘故?他也有烦恼!
      陈立锋虽然不是块读书的料子,但是绝对不是个没有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在工作上的吃苦耐劳劲比起对待学习态度那是完全两个人样,那是一个先进工作者的标准。
      本来是他是可以安心于本职工作的,虽然日常都是平淡无奇的工作,说到底就是个仓库管理员的头目,但是怎么说也是个中层的管理干部职称,工作也开展得顺利,生活就像风平浪静的港湾中的帆船,
      但是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坐在办公室的日子是异常的枯燥乏味,常常是一杯清茶两份报纸,打发了一天的日子,在他看来一个刚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就开始了官僚的生涯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就是连当学生那会他都没能够在课室里安静地坐过。
      一种难言的郁闷藏在他的心中,犹如火山蓄势待发,刚好,火山遇上了地壳运动活了过来,民安绿色农业公司正好要进行部门改革,新成立了一个农村开发部,组合了一批年轻的生力军,支援山区乡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这可是一支真抓实干战斗在第一线的队伍,很多办公室的官都害怕担负重任。陈立锋却与大多数人的想法正好相反,那就是一个机会,那就是他心中期盼的心愿啊,几经考虑,作好了艰苦的思想准备,终究放下了清闲的办公室待遇,自告奋勇抽调到农村开发部工作,当了一名负责人,带领了一帮技术人员投身到开发创业中来。
      陈立锋所在的六人小组就刚好接受了到石望县扶贫开发的任务,自己一个大都市里办公室的爷们,一下子就成开荒牛了,也不免有点顾虑。
      两人边喝着酒边相互诉说着心事,举杯浇愁,愁更愁,两杯淡酒下肚,心潮澎湃,沈方明把一肚子的苦水都倒了出来,把那些生病、失恋、失业的倒霉事情全说了出来,把忧郁的脾气都宣泄了一通,在陈立锋的身上倾诉了个痛快。
      陈立锋才算明白过来,他一直还以为这位能写会道的老同学是到乡镇当官了,却想不到混得人模鬼样,苦不堪言的境况,这大学里的优材生现却成了落难秀才。
      人生是本难念的经,哪有一帆风顺到彼岸。情投意合的两老朋友,久别重逢的知己,把多年的际遇和苦闷都一一相互诉说,各自舒缓藏在内心的情结。
      “方明啊,那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啊?”陈立锋也觉得很没趣。
      “哎,现在还能有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吧,这次是回来给乡亲们还钱,刚好碰上县里开这会,大对部的书记老胡就把我拉过来了,说是给他当当参谋,就是上次那老胡啊,你记得吗?”沈方明叹了口气。
      “喔,想起来了,是那大块头老胡,你看我怎么就给忘了呢,我可是和这个石望县有过交情的啊!”陈立锋猛然一下想了起来。
      “老胡是要感谢你的,但他想不妨碍我们哥俩叙旧刚才就没有过来了,对你这份感谢少不了的了,村里的稻子都丰收了,乡亲们可得感谢你啊!”沈方明代表了乡村感谢他。
      “那不算什么事,再说了,咱哥俩还有什么好计较的。”陈立锋根本就不在意。
      “立锋啊,今天听了一天的会议,这一次的开发计划究竟可行吗?”沈方明说上了正题。
      “说实在,我对这实践的工作还真心中没底,自己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啊,但是,这公司加农户的合作形式是先进的管理手段,摸着石头过河嘛,你不看,我正在处理一大堆材料呢,这次要动真格的啦!”陈立锋实话实说。
      “我说你啊,把读书那会省下来的精力全都用来现在学习就够了。”沈方明开了个玩笑。
      “我啊,还真要动脑子啦,不过,大可放心,我们这次来的六个人,除了我这个当秘书的没本事,其他几个都是能独挡一面的技术人员。”陈立锋也满有信心。
      沈方明是受了老胡之托,还有至关要紧的事情要和陈立锋商量,他把开果园种龙眼的想法仔细和陈立锋作了商讨。
      陈立锋听说沈方明要在乡村创业的想法,感到惊喜不已,满口答应:“行啊,只要具备条件,我们可以全力支持。”
      “立锋啊,说实在的,我就没有想过要呆在农村里种果,我这是来替老胡来向你讨教的呢。”沈方明解析了他原本的想法。
      “怎么啦?在农村创业是很好的想法嘛,我也实话告诉你,这一次是政府部门和我们公司携手合作的大开发,有相当优惠的政策,可是个机遇啊,要不我这个所谓的办公室经理怎就跑农村打拼来了,你不是说现在是自由人一个吗?你应该把握这个机会,撒手干一场吧。”陈立锋倒是诚心的劝告。
      “其它到是没有什么好牵挂的,就是想放心不下父母,我还是想着回城里打份工算了。”沈方明说出了忧虑。
      “嗨,你父母现在不是挺好的吗,再过几年他们就真的老得不能动了,你不趁着年轻干点事业,再说啦,没有钱怎么说得上好好照顾啊。”陈立锋的思想很现实。
      “哎,看来我真得要改变观念了,下决心到乡村当个农民得啦。”沈方明想想也觉得很有道理。
      “你啊,一肚子文墨的人就是有副架子,管它是当农民还是当总理,踏踏实实干出番事业来才是实在的。”陈立锋现在是把他当兄弟看待了,说了一番真心话。
      一语道醒梦中人,陈立锋一句不经意的话触动了沈方明的灵魂深处,点化了那他迷茫的心志。
      沈方明把想法和父母沟通了一番,通情达理的父母当然是予以理解,叫他完全可以放下家庭的包袱,提醒说道毕竟这是人生的道路,应该自己去选择,去开创,父母的意见是不反对,也不提倡,至于是考虑回城市工作,还是留在乡村办果园,让他自己思考决定,父母都会支持他的理想的。
      沈方明一夜都不能安枕,辗转反侧,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就像穿越迷雾,眼前一亮,自己死守着专业知识寄人篱下工作,糊糊涂涂忙碌了这些年,到头来两手空空,也不知道究竟是都市遗弃了他,还是他本身就注定是个都市的失败者。
      他厌倦了都市的浮躁、喧嚣,决意要离开,或许是无奈,或许是驿站,又或许那就是冥冥之中的注定。他一事无成,就连曾经深爱的人都弃他而去,那个城市只有伤痛的痕迹,他还惦记着一份莫须有的面子有何用,不如干脆逃开都市,逃开纷争,隐居到乡村,把一份热诚投身到土地上,也为自己播种上希望,农民也是那么可敬可爱的啊!
      淡泊的心态反倒让他明确了前路,眼前不就有条路吗,虽然茫茫前方很陌生,也总会有艰辛险阻,但他会走得心情坦荡。
      他决定了,决定走上一条崭新的道路。
      三天以后,两辆吉普车一路颠簸,风尘仆仆地开进了平东大队部,沈方明把各路神都给请回了这山旮旯,陈立峰、技术员小梁,还有赵县长和韦主任等等工作人员都来了,一帮人来进行实地考察,开现场办公会议了。
      一大帮人在平东和平南的田头地尾,村前村后一番认真调查、考证,打破了这山村的清净,这可把农民看呆了眼,多少年了没见过这么隆重的场面,连县长都来了,但是大家也不知道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这一大群人闹哄哄的不知道要唱得是哪出戏,反正就觉得他们平静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山村要有些事情发生了。
      小孩子最活跃,开始的时候还怯怯生地看着山外的来客,可不一会就耐不住好奇心,早围了上去,有的看看汽车,摸摸车轮,有的就跟在人群后头瞎凑热闹,最后大伙都围到村口的老龙眼树下似懂非懂地听着大人们的会议。
      经过考察商议,县委领导同意了在平东这块地方兴办龙眼种植示范基地,在起步阶段予以免除农业税的优惠扶持政策,至于第一阶段的种植面积和规划就由村民自愿商讨决定,尝试种植摸索经验,由大队部组织统一管理。
      农户将与绿色农业发展公司签订合作的合同,由绿色农业发展公司提供果树种苗、肥料、器械和技术指导,并承诺可以收购果实,帮农户解决果子销路问题,而农户负责自家栽种果树的管理,自担风险,自负盈亏。
      为调动农民种果的积极性,确实减缓的经济上的压力,陈立锋和韦主任商量后做出许诺,农民购买果树苗的钱可以延缓在一年之内交付,反正,只要大家动手劳动,先把果园办起来,绿色农业公司可以先赊帐,钱的事情可以暂缓考虑。
      老胡是万分感谢政府和绿农公司领导的支持,并且激动地保证,他将以军人的责任感带领乡亲们好好干,不辜负县委领导的期望。
      小汽车的屁股扬起一阵泥尘走了,留给小山村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古朴的山村面临着一个发展的机遇,对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了一辈子稻田的农民是个惊喜?还是冲击?
      一石击起千层浪,平静的村子像开了锅的水,沉寂的农民也像打了一支强心针,个个都兴奋不已,碰上头也有了谈资,吵得村子里沸沸扬扬,一些旁听道闻的消息互相传播,互相猜测,都作自家的头等大事来抓。
      这两天,老胡和沈方明正抓紧时间苦心钻研,规划着果园的方案,策划管理的计划,沈方明一趟趟地往返于县城与乡村之间,请教于绿农公司的果树种植技术指导人员小梁,他是把满腔的热情都投身到这次的创业中来。
      周富生的心情很好,也不下地劳动了,心里盘算的全都是种果的事情。这位刚四十来岁的中年庄稼汉子,打懂事起就在这片土地上种稻子,辛劳后微薄的收获和艰辛的生活,让他的身心早已疲惫不堪了,他也羡慕山村外面的精彩世界,早就想跳出这个圈子了,但是他一个农民也逃脱不了自然的命运,抛不开一头家业,也闯不出什么发家致富的门路,只好安了心守着田地过日子。现在就要办果园种果树了,他眼前一亮,一下子就看到了希望,仿佛就抓住了放飞的翅膀,他可不想就像老叔公那些老辈人一样种上一辈子的稻子啊。
      周富生非常积极,跑前跑后的忙着张罗,俨然把自己当作主力军,还到处游说别家人,他就生怕这事情办不成。
      老忠的想法可就不一样了,毕竟自己做了几十年的老村长,风风雨雨都挺过来了,不都是靠种稻谷吃饭的吗?何况现在的条件好了,粮食收成也好,这日子不愁吃穿的凑合着过吧。话又说回来,这开发种果当然是为乡亲们着想的好事,但这新鲜的事情,谁就担保一定就能成啊,若是有个什么闪失,到头来自己村的兄弟姐妹吃了亏,还不是埋怨自己这把老骨头,偏偏又是在自己村子首先搞示范,可又不能耽误了乡亲们致富的步伐,这事要相当慎重啊,反正自己就当好中间人,跟着形势走吧。
      要召开村民会议了,一听说要开会了,大伙奔走相告,估计大家这几天猜测的事情是真有其事,心里的迷团就要揭破了,个个都蠢蠢欲动。
      大队部的那小小的会议室挤满了人,坐的坐,站的站,连窗外都堆满了人,本来通知每户人家派一个代表来开会,却不想超额完成了指标,有的是两口子来还不放心,连老头子也要来亲自过问,老胡还从未见过大家伙这么自觉积极地来参加开会。
      陈立锋放下县里的一大堆事务,也抽空亲自赶来,为大家解说了绿农公司扶持开办果园的计划,详尽地介绍了这次开发种果的优势好处,强调了县委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大伙总算清楚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人群中已经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了。
      老胡说这可是发展乡村经济,山里人致富的好机会啊,接着沈方明把具体的规划给大家详细解说,村民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种果,种多种少自己决定,但参加的人家要种植一定数量以上,比如起码得一百棵以上,这样才能让大伙使出干劲来,不当儿戏看待。首先将在平南村开辟果园,作为第一期的示范,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而农户负责自家的果树栽种和管理,自负盈亏。
      接着还就具体的事项做了安排布置,动员大家认真考虑,着手准备,下一步马上就要动工了。
      一开完会,村子里短暂地恢复了平静,大伙也不像前两天那样见了面就扎堆乱哄哄地议论一番了,人都散了回家各自掂量着自家的心事,盘算着这步棋该如何走,这一夜山村出奇的宁静,可是山村的灯火到深夜也未能熄灭。
      这时候的村子是不能平静的了,第二天就又热闹起来了,兄弟姐妹,亲戚邻居之间都凑在一起商议着这事情,参考一下别人家的看法,也好给自家拿个主意。
      眼看着乡亲们都反应热烈的,老胡带着周富生一帮人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筹备着各项的事宜,一边要处理调换田地,腾出果园的土地来,一边又要深入了解意见,动员乡亲老化守旧的思想,都劝大家上这条船,齐心协力共同谋求发展,开辟山村的新天地。
      沈方明考虑的就远远不止是这些了,千头万绪中有一件事情最放心不下,那就是种果的技术问题最让他担心,他知道县委里是有个绿农公司的果树技术员小梁,但是人家要照顾全县的工作,也不可能专职驻守在你村子里啊,再说了,办这么大的事,自己却一窍不通,一想起这事就心里不踏实。
      他倒是有个想法,最好能在栽种以前,趁着冬天这段时间里把龙眼的种植管理技术学会就好了。他把这心事跟陈立锋一商量,陈立锋觉得很有必要,非常的赞同这个好主意,说差点就忽略了这重要的环节,答应马上就着手去安排,尽快联系个果场,让他去跟老果农学习经验技术。
      大部分的村民都热情高涨,特别是年轻一代人,都下了决心放弃种稻子了,是死是活都干上这一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了,来大队部的人络绎不绝,有咨询的,有报名的,更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跃跃欲试,都准备好了卖力地劳动。
      当然,乡亲们是各怀心事,也不乏有人站在一边看热闹的,末了还说些风凉话,他们压根就没有打算干种果这档子的事,村后周广继一家就冷眼看着这伙积极的村民,两个儿子周鹏、周飞都虽说都是没文化的种地人,这两年轻的小伙子平时会到县城小舅子开的加工厂里打长工,所以对还是和泥土打交道的种果提不起兴趣来,但是他们不禁又羡慕起这帮忙碌的人群,心底也不禁细思量,万一这果园真办得红火起来,自家不就落后了,自己不白吃眼前亏了,因而也闷闷不乐,但还是听了自家老爷子的话,心里打着算盘,还是放眼看大伙的形势,到时发展起来再参加也不迟啊,现在还不如种好两亩粮食,平日又可以到县城打工,实实在在能挣些钱。
      老叔公更是顽固不化,他就认准理了,别人就都种上了,他家也不种,周富生多次上门劝说他都丝毫不动,还振振有辞,说他都靠那几亩水田活了一辈子,老来图个清闲,不跟着瞎参乎了,再说了那果树三、五年才能结上个果子,费那份心思,浪费了土地,他就种好稻子足够了,周富生说到时种上了,大家伙都会帮着照看点,何况还可以叫小三儿回来一起干啊,可是天大的道理还是行不通,老叔公说了就算大家都发财了,他也不眼红,他过了大半辈子也就这个命了。
      村里的小木匠最不操心,这事再热闹他也没当回事放在心上,倒像是个局外人一样轻松愉快,还常常笑着鼓励大家要好好干。他早就和方明哥交过了心,说是相当拥护这件好事,但是家里的情况实在不允许,上有老,下有小,里里外外就靠自己一把手,而且又不能丢下手艺,还要揽活做木工挣钱,所以根本就没有劳动力,想都不用想了,倒是省了心,看得开。
      三分的热情过后,一经思想斗争,农民那股懦弱的本性就占据了上风,有人犹豫,有人观望,有那么停滞不前的一小撮人渐渐也行成了一个小团体,他们都选择了自以为聪明的折中办法,先不着急赶这趟,等到看了栽种的效果,第二期开发再加入队伍也不为迟。
      但这对于点燃了希望之火,心潮澎湃的创业生力军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谁也动摇不了军心,谁也阻挡不了山村前进的步伐。
      
      
      
      
      
      
      各项的工作密锣紧鼓地进行,乡亲们都七七八八拿好了主意,参加种果的农户都基本报名了,虽然情况不如沈方明预计的理想,但是还是有许多农民信赖了他们,从栽种的数目上来看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这让沈方明感到很欣慰。老胡和富生叔各自报了三百棵,老忠报了二百棵,胡日辉报了五百棵,其他的农户都是报一、两百左右的数目,再加上还有几户平东村的人家也来参加了第一期的种果。
      乡亲们拥护支持的大好的形势鼓舞着沈方明,这个外乡人往日的失落、阴影一扫而光,心胸阔然开朗,这次就决定种上八百棵,他决心已定,再苦再累,哪怕就是在山村里扎下根来,也要立志在这片土地上奋斗出个样子来。
      一份创业的激情,一片自由舒展的空间已经深深地抓住了沈方明那颗无所归属的心。
      沈方明那天下午正忙着统计农户栽种的数目,准备好就要上报给陈立锋,向绿农公司订购果树苗了。正当他埋头细心工作的时候,有人进来了他也没有察觉,来人很有礼貌地敲了几下门,显然不同于那伙大老粗。
      来人是平东小学的民办教师李怡,是个刚满二十的女孩子。李怡是两年前高考落榜的,她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清贫的家庭供她上学的艰辛,就放弃了继续考学的念头,很乐意地从县城里的高中回到村里的小学当了一名民办教师。
      她爸爸李秋胜是村里的老民师,在村里的小学教了二十几年的书,这位老民师为了让女儿能脱离土地,毅然让她回村里的小学教书,女儿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了小学的支柱。
      大对部后面就是平东小学,两排大瓦房的教室和一个竖着篮球架的土场,这就是两条村的孩子上小学的地方,三个老师带着一百几十号小孩子上课,一晃两年了,李怡教书轻车熟路,她也安了心和这帮可爱的孩子们打交道。
      “你好,方明哥。”李怡轻轻地叫了声。
      沈方明抬起头来:“喔,你好,原来是李老师啊。”
      很久以前他就听开林和老二说起过这位老师,在大队部二楼办公室的时候也常能从窗口上看见李怡在大瓦房教室讲课的身影,现在他一眼就认出了是李怡。
      站在面前的这位大女孩,虽然一身朴素洁净的打扮,一副为人师表的尊容,但也遮掩不了那洋溢的青春气息,隐藏着几分秀丽,那红润白净的脸蛋就显得与众不同,才是最值得她自己满意的,在这帮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中确实独一无二。
      沈方明看到那一双水灵的大眼睛,怎么仿佛似曾相识,一时有点恍惚,那飘逸的大马尾突然让他醒起,就像是春梅的影子在脑子里飘忽。
      李怡是为种果这事而来,她是顶着父亲的强烈反对,硬着头皮来的。李秋胜在家里早就宣布了不参与种果的事情,在学校把书教好,种好家里两亩自留地就足够了。
      偏偏女儿却提出了要种果的想法,还说这是新鲜的事物,自家可不能落后,家里若是不同意,大不了她自己去参加一份。
      李秋胜相当气愤,李怡是这家庭的独生女,家里一直都对她疼爱有加,自己辛辛苦苦供女儿上完了高中,好不容易又给她安置了一份教书的差事,目的就是为了女儿能逃脱土地,正打算让她接着读书复习,参加国家的民师转正的考试,也好把民师转为公办教师,将来有个好归属。
      想不到女儿却和他逆行其道,还跑回泥土堆去种果,着实让他伤心。但是他一再劝说都不起作用,李怡口口声声保证不会耽误民师转正的事情,更不会影响学校的教书,她就是辛苦点也心甘。
      眼看阻拦不了,又是自己养大疼爱的子女,女儿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怎么说也是个有文化的人,他也不好蛮不讲理,再说了种果也不算是干坏事情,自己就当是撒了手,以后少为女儿操心了,她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让她折腾去吧。
      李怡心里清楚,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教好书,而且又要兼顾自学考试,任务并不轻松,所以她想着现在先种上一些,等自己明年考完试后时间充裕了,再扩大规模,或许到时候还能说服父亲也一起帮忙。
      来之前她就考虑过了种一百棵太多了吧,自己又不知底细,说不定到时果树的管理事情多,害怕手头的工作忙不过来,她来找方明哥报名,顺便想说说情,通融一下让她也在果园里栽上几十棵。
      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出了实情,还恳求沈方明高抬贵手照顾一下,她又怕沈方明笑话她这些乡下人小气,因而显得既腼腆又着急,脸蛋一下就泛起了一片红晕。
      沈方明哈哈大笑,他想不到这位文静的小老师原来也有可爱的一面,她也不过是个大女孩而已。
      被人家一笑,李怡更显得羞涩,天生的少女情怀表露无遗。
      沈方明觉得这清纯的女孩朴素中透出一种明丽,莫名就产生了好感,并且又佩服她的志气,有心要帮她一把。
      沈方明认真考虑了一下,决定给她报种一百棵,李怡一听又着急了,叽里呱啦说了一大串埋怨的话。
      沈方明又忍不住笑了起来,耐心地给她解释了原由,反正有心干,就不怕,几十棵也是种,和一百棵也是差不了多少的工作量,就凑够个数吧,免得打破了规矩,大家都跟着效仿种得零零散散的难以控制。
      沈方明看李怡面露难色,接着又鼓励她根本用不着担心,等果园办起来了,大家都会照应着,沈方明并诚恳地许诺,无论如何到时候都一定会帮忙照看她的。
      就等于吃了定心丸,李怡脸上的乌云一吹而散,露出了盈盈的笑容,她觉得这个平日在大伙眼中挺神秘的城市大男孩其实也挺随和的,满心感谢他的好意。
      沈方明轻轻的叹了口气,满桌子的工作着实令他头晕,这几天没日没夜地筹备着工作、考虑问题真让他感到劳累,才让他感到做一番事业的艰苦。眼下这大堆的农户数据要等着他整理清楚,说不准可能一下午都出不来呢,疲惫的精神让他的效率大大降低。
      李怡一看那桌面上一叠凌乱的稿纸,就明白了沈方明手头的工作正忙,她突然想自己兴许也可以帮忙干点什么吧。她一听沈方明说是统计数据的事情,立刻就帮忙。
      沈方明当然求之不得,他正愁着找不到人帮忙,这些庄稼汉子没几个有耐心干得好这事情,想不到李怡这么的热情大方,正好多了帮手。
      繁杂的事情两个人配合起来干倒是轻松多了,整理、统计、列表、综合,两人的不紧不慢合作让工作有条不紊。
      一边整理着数据,李怡忍不住好奇的心里,真想听听这个见多识广的大男孩给她讲讲大城市里那些多姿多彩的故事,所以老爱问些杂七杂八的问题,像“城里的大学都流行什么新潮的玩意”这类的问题还真让沈方明要费不少脑筋才能回答清楚,无论问题多么刁难,沈方明每每都给她满意的答案,还不时惹起她爽朗的笑声。
      一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李怡还听得意犹未尽,统计的工作就完成。
      “真要谢谢你啊,李老师,可帮了我大忙。”沈方明终于松了口气。
      李怡在这个大男孩面前倒不客气,理所当然的样子接受了致谢,却忍不住微笑着还了礼,然后就轻快地走了,在身后丢给沈方明一句话;“我又不是你的老师,以后叫我李怡就行了。”
      沈方明微微一笑,真想不到这山村里还有这么有意思的女孩。
      初冬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村口的大河上,河水已经比夏天的时候缩小了一大半,让人以为它就差不多要枯竭了,但是它又总能保持细长的身躯,无声无息地日夜向前流淌。
      沈方明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看书和得到技术员小梁的教导,他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要领,经过认真的思考,总算拿出了一套方案。
      冬季的村落有点萧条,总像蒙着一层蜡黄的土灰。沈方明领着陈立锋和技术员小梁走在村口的一片田地上,冬节大片的土地显得很荒凉。
      跟在后头的老忠唠叨着,这是块好土地啊,土质疏松温润,土壤肥力又足。老胡用手比划了一个硕大的矩形,说这里的土地都和村民置换妥当了,也都清好了场。
      沈方明接着给陈立锋和技术员讲解了他的规划,果园总共十公顷的地,大概栽种一万棵左右的果树,整体划分区域,由村民抽签决定自己的场地。果园就开在平南村口,主要是考虑选择大路边上交通便利,而且还考虑到将来扩大种植面积后的规模管理和机械化作业的需要,果园旁边就是大河,一年四季不断的河水正好给果园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以便于果园淋水、灌溉、施肥、喷药和生活的用水。把果园开在村口还有一条好处就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入劳作和果园的看管。
      当然占用了田地,土地的成本是偏高了,但是,土地肥沃、平坦开阔,利用效率相当高,并且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壮大,还是比山地种果有优势,况且这里压根就没有很适合的坡地,假如开垦低丘陵山地那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不划算,沈方明考虑得周全,所以这个方案物有所值。
      技术员仔细地听了分析,也赞同这个主意,觉得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进一步完善细致的规划,完全可以推行实施了。
      大家经过一轮的研究,最终敲定了落实的方案措施。
      大队部的会议室里人头涌动,种果的农户都来了,大家兴高采烈,仿佛急切盼望着这一天,平南村龙眼园正式成立了,一纸的合同把大伙都变成了果农,当这帮农民拿到这张白纸黑字的时候,又茫然有点失措,不知道前面是祸是福,就像是拿了卖身契,把自家的前途典当给了这个果园。
      震天的鞭炮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在山谷中回响,在不合时节的时候更显得激动人心。果园要破土动工开垦了,陈立锋、技术员小梁、韦经理和县里农业局的都来人了,大家都满怀希望,这可是绿农公司在石望县的第一个合作开发项目。
      老忠带着几个老头子在村口龙眼树下的老祠堂前虔诚地拜祭,接着又把一套家伙搬到田野里敬天敬地,沈方明看着这番的折腾,觉得是多余的没事添乱,他着实很反感,但又没有办法,大伙都提议必须要这样办。
      陈立锋在一旁开解地说道:“就是些风俗民风,也是这些庄稼人的良好祝愿罢了,大伙都乐意忙,就让他们乱去吧,我正好跟你说个事。”
      陈立锋把沈方明拉到一旁说:“我给你联系了一个大型的龙眼园,园主是栽种了二十几年的经验老道的老果农,人家现在是采用先进技术进行管理的典范,隔年都大丰收,在那一带都是出了名的老师傅了。”
      “好啊,可要认真参观学习一下。”沈方明很高兴。
      “可这事有点麻烦,人家是在广西的,这么远,你能抽得开身过去吗?”陈立锋有点担心。
      “这可是机会难得啊,去广西不就是一、两天的车程,当然要去了,就算再远也得去啊。”沈方明考虑了一下说,“还是利用这段时间过去吧,现在的工作是围园开垦,挖坑整地,让老胡带着大伙干就行了,不过我可得拜托你,叫你那个技术员小梁常过来看看,跟紧点把好技术关啊!”沈方明考虑了一下说。
      “这个你就放心吧,我就是丢了全县的工作也不能落下你不管啊。”陈立锋满口答应。
      拖拉机轰隆隆地开上了田地,开垦果园的工作全面开工了,那声音震撼了山村人的心,不由得惹来那些没有参加种果的农民的羡慕眼光。田地里人声鼎沸,周富生带领着一群汉子在田野深处挥舞着锄头,干劲热火朝天。
      这个冬天开始,这片土地不再沉寂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518/1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