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春秋

作者:谭真邦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0019章夜游新宫


      李渊丧事期间,罢朝三日,实际到李渊丧事毕,朝事才转入正常。这个时候,李世民忽然想起裴寂来,纳闷着召裴寂回朝,官复原职,自下旨至今都半年时间过去了,为何还不见复旨呢?

      遂又想起武德年间,裴寂曾为先帝修订《武德律》,后又奉旨在制定赋税及诸国策要略中主持编撰校订之事。想起这些,遂有意让其协同房玄龄等人重编《贞观要略》。

      这天上朝,正想过问裴寂之事,却见吏部尚书高士廉奏道:“微臣有罪,吏部奉皇上旨意,早已派人往赣州召裴大人回京复职,不想裴大人早已染风疾仙逝,回报之日,恰逢太上皇正染风疾,故微臣避讳瞒而不报,实有欺君之嫌。”

      李世民听着,脸露尴尬之色,沉吟半晌,说道:“卿虽瞒报,亦情有可原。”

      高士廉又道:“微臣以为,裴大人逝时为庶人,逝后方有圣意官复原职,虽未受国哀之仪,亦当受逝后谥名,以示志哀。”

      李世民听了略显悲悯道:“裴卿未能还朝而先没,实为憾事,其生前有功于朝,亦有过错,然过不掩功。人之生死虽旦夕难料,可生死之义则有轻重之分。汉司马迁曾云,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裴卿垂功于社稷,死可芳名,为重于泰山者,朕本当赐其谥号,然典谟当垂范于后世,裴卿当日在刘文静之事上,其过大也,裴卿之事当由后人评说吧,朕以为免朝半日,以示志哀,众卿看看如何?”

      众臣听了,无不动容。房玄龄领头跪叩道:“我主英明仁厚,裴大人九泉安息矣!”叩毕,举朝百官致哀半日,免朝事奏议。

      自萧禹为李世民代过辞职后,尚书右仆射一职空缺着。长孙无忌自因误佩剑进入禁宫受一年监家思过刑罚,如今刑期早满,一直赋闲在家。

      房玄龄、魏征等大臣也有奏议,希望长孙无忌复职工作,李世民也早由此意,只是吏部尚书一职已由高士廉顶缺,高士廉又干得不错,这样一来长孙无忌复职之话,也只能另行任命。倒是这萧禹辞了职,尚书省空缺了右仆射一职,要是让长孙无忌复职便顶这空缺,恐有袒庇亲戚,任人唯亲之嫌。

      恰又逢杜如晦忽染重疾,抱病不起,尚书省公务繁杂,忙都忙不过来,李世民想,便让长孙无忌先到尚书省事理原萧禹主理的日常事务,暂不委任职务,先干一段时间再说。

      却说那长孙无忌自误佩剑入禁宫受了一年刑罚之后,慎思己过,觉往日自己自恃身居高位,又是皇舅,行为姿态确显跋扈。慎思之后,遂收敛了许多。进了尚书省,虽未受重职,可其原与房玄龄、魏征等人私交甚笃,自己虽无官职,也觉惬意。

      自太上皇驾崩之后,皇上仿佛对新建起来的永安宫没多大热情,可这永安宫毕竟花了巨资,太上皇没有住成,如今搁置着确实可惜。长孙无忌想,这么豪华的宫殿,皇上应该住进去的,却不知皇上心意如何。何不如组织一次游宫活动,先看看皇上态度再说。想着,遂与房玄龄、魏征等人商议,大家都觉得有此必要,便奏请皇上,定了游宫日期。

      值时,秋日艳阳高照,天清云淡,气爽宇阔。这天的永安宫虽不举行盛典,只定于晚上当作一般游艺观览,可从两天前开始,永安宫就张灯结彩,仿佛如庆典般披上了盛装。

      自宫城北门一路彩带拱道,看去似一条鲜花着锦般的七彩长廊,夹道两旁,每隔半长便悬挂灯笼,一路延伸至永安宫南墙正中的丹凤门。

      傍晚时分,李世民用过晚膳,携家眷出了玉华宫门外,小顺子张罗着一群侍侯太监、宫女,早捧着绣帕、香珠、漱盂、拂尘等物候着,十几名内禁侍卫站立廊檐两旁。

      按吩咐不乘大龙舆,只备一顶金顶云黄绣龙板舆和几顶绣凤板舆。那时侯李世民特意携着高阳公主上了龙舆,长孙氏皇后、杨妃、萧妃各乘一顶凤舆,承乾、恪和治三位皇子都已成少年,也不愿坐着轿子,只都步随跟着。

      出了玉华宫,折转着走了几段廊道,来到太极殿前,那时文武百官早在那里候着,李世民一行从内宫出来也不停留,众臣也只前呼后拥的伴驾跟随,径直朝永安宫那边去。

      出了北门,已是入黑时分,骤见一条甬道让一路的彩带和点亮了的灯笼拱住,远看去仿佛一条金碧辉煌的巨龙蜿蜒着伸到永安宫南墙正中的丹凤门那边。

      永安宫正座落在龙首原高地之上,看去如层峦叠嶂,隐约的宫灯如繁星般,其广阔浩大仿如一座夜都城。那时侯李世民的心情特别的好,坐在板舆中一路和高阳说着话。

      那高阳已是九岁的女孩,穿一件浅黄碎花别领系襟金丝饰边齐膝裙,足蹬鹿皮镶玉黑短靴,发髻云堆,披发如瀑,前胸又由耳际垂落两纽长发;髻别金衩,额前垂一精巧金丝心环饰花;眉如柳叶盈烟,目若秋水含情。隐现羞花闭月之容,沉鱼落雁之姿。浅笑时,稚憨难收,寂颜则蹙眉信首若心思邃远。

      那时侯,远见那永安宫辉煌之状,高阳公主瞬间雀跃,失声呼道:“呀!这便是永安宫?像天上银河,夜的天庭也不过如此了。”

      李世民笑道:“你就没见过吗?”

      高阳笑道:“哪里见过,天天就圈在禁宫里,除了上书院,就是给父皇、母后、母妃请安,就偶尔出了宫去,也是坐着轿子,奶妈麽麽们跟着,那能见了这新宫呢?”

      李世民又笑道:“等你再长大了,父皇便让你住了这新宫如何?”

      高阳脸色陡然不悦,说道:“难道父皇不打算搬进新宫去?”

      李世民道:“不搬,父皇住惯了旧宫,住进新宫便不习惯。”

      高阳失望的嘟囔道:“真让人扫兴了,俺和几位皇兄早想着父皇就要搬进新宫里去的。”

      李世民的脸色陡然阴沉下来,倒不是高阳说了‘扫兴’之语让他不高兴来,他心里知道,这新宫既然建了起来,大臣们也必会提到搬宫之事的,可他是决意不住这新宫的,个间原因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也不愿去想得太清楚。

      他也清楚,今晚组织这次游宫活动,实际就是大臣们希望他住进新宫的无言奏议,他也想,也就尽尽大家的兴,索性便把家眷也带上,一家子也都高兴高兴。

      不一会,便到了永安宫南墙的丹凤门前停轿,值事太监慌忙着为李世民和皇后、皇妃掀轿帘,李世民携高阳下轿,几位皇后皇妃和皇子们都聚拢过来,那些百官和宫女太监也只稍远站着。

      李世民伫立片刻,粗看这永安宫内外之状,暗暗摇头,惋惜着这奢华太费,自愧建宫之时,自己只一任兴致,凡事照批,本为表孝心,为先皇晚年娱欢之居,不想如今竟成了多余之物,实是痛惜!

      想了一会,也只浅浅苦笑,遂摆了摆手,小顺子会意,遂前面引领,大家便入丹凤门,望内宫走去。转了几段廊道,骤见前面一曲折清池,仿如缺月之状,又迤逦延伸。两岸数千灯笼,照的如白昼般,池中隐现舟楫、假山、石林灌树等物。及至池边,灯影中看得水光潋滟,浩月倒影,池中舟楫亦着彩悬灯,鹅眉苑女素琴清音,仿入世外神仙之境。

      李世民问道:“此池何名?”

      小顺子慌忙趋前道:“望月池。”

      李世民笑道:“‘望’字倒显普通,况且‘望’则仰观、遥看、俯远之感,此池近赏方得月影,‘望’字则不贴切了。”

      高阳在一旁笑道:“父皇,何不取名‘落月潭’更为贴切。”

      李世民一听,倒觉贴切,却皱了眉头,仿觉这‘落’字不甚吉祥,可见高阳高兴,便也作罢,遂赐名‘落月潭’。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448163/1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