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春日迟》

作者:云清

关于翻译行业的一些常见误区
1. 翻译官。体制内不会有任何人用“翻译官”来称呼翻译,礼貌一点的可能会叫你“翻译老师”,桌卡上写的是“译员”,职称可能是“副译审、译审”,介绍参会人员的时候一般都不会提及翻译,或者一句“我们这边的翻译小X”来一句带过。因为翻译在外事活动本身就是辅助的作用,存在感非常小(也应该如此),而且相对于真正上桌谈事儿的大佬来说只是工作人员甚至是服务人员,所以哪怕翻译司司长都不会被称为是“翻译官”,因为他/她作为翻译出现的场合中,在场的其他人绝对都是更大的“官儿”。
同时,这个词在中文语境里属于天然的政治不正确,因其来源是日本侵华时期服务于日本鬼子的翻译,“官”这个字并不是实际的职衔,而是日伪分子为虎作伥嚣张气焰的写照,因此我所知道真正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大部分都很反感这种称呼,也包括之前那个离谱的《XXX翻译官》电视剧,就像解放军不会愿意被叫做“军爷”一样,这种词汇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更适合出现在历史文献的故纸堆里。
2. 多语言的翻译。首先,同时翻译好几种语言真的很难很难,这种难并不是每天只睡4个小时,一分钟掰成两半儿用就能克服的,因为不同语言的语法、词汇、表意体系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相差极大,尤其是俄语、英语、中文、法语横跨汉藏和印欧两大语系,斯拉夫、日耳曼、罗曼三个语族,还有发音部位和构词方式似是而非的相互影响,这个难度绝对不亚于长跑运动员同时练举重。当然你可能会说,这是我自己菜,不代表有天赋的人做不到。那我只能说,起码我在北外的6年里,这样的天才我前后几届都没见到过,高翻学院的老师也没听说有英法西葡都能翻的。
另外,翻译的世界里也不会讨论“你能翻译几种语言”,而是“你能翻译几个语言对”,因为真正做多语种翻译的人,不会只局限于母语-外语的线性工作模式,而是能实现“外译外”的输出,当然这在国内的翻译行业中并不多见,联合国\欧洲更多一些。
3. 翻译司与驻外。以我对外交部翻译司和驻外工作模式的了解,普遍存在翻译司不驻外,驻外不进翻译司的情况,因为这两者的工作重心存在明显不同。翻译司的绝对重心就是口笔译,核心能力就是外语水平、整体的外交素养和相关知识,不太专精于某个地区或具体事务,看孙宁和张璐的履历也知道,他们一般是外语院校毕业,通过外交部遴选,公派去英美进修,然后就在翻译司一直熬资历,不会长期驻外,只有短期出差(比如陪同领导人访问)。而驻外工作人员恰恰相反,他们当然也需要外语能力,但最重要的永远是关注驻在国的最新动态,落实国家的外交政策,履历往往是XX地区司随员-三秘二秘一秘-参赞等等,回国就在地区司,驻外就是各国使馆。这两条职业发展道路之间的互通有无并不是绝对不存在,但是做到顶尖的那一小撮人一般都是深耕一个领域的。
同样的,翻译司也不是特别重视多语种能力,因为翻译司下分英文处、法文处等具体业务处室,一个能翻好几种语言的翻译应该归到哪儿呢?英文处的人不会被派去翻法语的外事会见,因为法文处高起点学法语(即中高考以法语为外语考试科目)的人绝对比你翻得好,样样精通的背后是样样稀松,反倒不如只专精一个语言对。翻译司就像一个大型酒店的后厨,用的设备肯定是商用的专业烤箱专业蒸箱和专业榨汁机,一个N合一的微蒸烤榨汁豆浆和面一体机就很多余了。
另外,翻译司也没有官方的“首席翻译”头衔,要不然英语法语西语阿语谁是首席,亦或是各有一个首席?那把处长司长置于何地呢?
4. 关于体制内的一些小八卦:①外交部再怎么疯狂加班也不需要住在办公室的,隔壁就是宿舍楼,方便随时过来加班;②体制内有一定级别的人很忌讳“儿女在国外”这种情况,只是留学的话还勉强可以,但留下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滞留的话,当父母的要么位置不保,要么妥妥的被边缘化。
1
来自北京   [回复] [投诉] [不看TA的评论]
  • 评论文章:春日迟
  • 所评章节:1
  • 文章作者:宴虞
  • 所打分数:0
  • 发表时间:2024-05-02 05: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