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河

作者:清泉涌溢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146、走进鲟鱼镇


      146、走进鲟鱼镇

      “忠宣坊下东风起,仗剑长揖别知己。乘流一苇疾如飞,掉头忽过鲟鱼嘴……”

      这是明代诗人方向,当年从安庆乘船前往枞阳,经过桐城市鲟鱼镇有感而创作的《雷港大风行》诗,迄今为止,是史书上最早记录鲟鱼镇珍贵的历史资料。

      桐城鲟鱼镇,对于枞阳镇人来说,并不陌生,仅仅隔着一条清澈的枞川河,桐城市鲟鱼镇同枞阳老街遥遥相望,小时候,经常同凤凰山的小伙伴们去鲟鱼镇玩耍,都是乘坐柳林渡船过枞川河。河对岸是枞阳搬运站,从搬运站门前向西边小路走去,就是桐城市鲟鱼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鲟鱼镇有许多鱼塘,年轻的时候,在单位上班,星期天休假日,常常和同事们一起去鲟鱼镇钓鱼,鲟鱼镇对于我来说,让我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是我熟悉、喜欢、向往的地方!

      我同学朱少祥的家,座落在鲟鱼镇,他所在的单位也在鲟鱼镇。1992年至1997年,同学朱少祥任桐城县航运公司的下属单位桐城县船舶修造厂,分管生产的厂长。

      2023年5月28日,上午十点多钟,我和文友随枞川旅行社童复猷经理,前往桐城市鲟鱼镇,参观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

      这一天上午,我们三个人在这芦苇茂盛的季节里,经过耸入云端的白鹤峰,经过麻石条砌筑的枞阳闸,经过新建的枞阳节制闸,不远的距离,江堤北侧的堤坝下,一大片区域就是历史悠久的桐城市鲟鱼镇。

      鲟鱼镇座落在宏伟的引江济淮枢纽水口,西邻气势恢宏的枞阳船闸和宛如长虹的交通大桥;东有雄伟壮观的枞阳节制闸和枞阳闸;南濒临波澜壮阔的长江;北依蜿蜒曲折的枞川河。鲟鱼镇确实是一处水美景美的人间仙境!

      鲟鱼镇总面积2.8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千人,是桐城市东南方向的一块飞地,因鲟鱼镇与下枞阳社区接壤的一处地方,地形酷似鲟鱼嘴而得名。

      鲟鱼镇的水泥路清洁干净,两边的居民房屋,屋舍俨然,绿树成荫;菜地里青青的庄稼,长势喜人;鱼塘里的水清澈纯净,在微风的吹拂下,碧波荡漾。沿着水泥路左拐约一百米,道路左边就是桐城市鲟鱼镇桐江居民委员会大院子。偌大的大院子,正面是桐江居委会办公室,西边一栋房屋是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

      进入桐江居委会大院子里,童总直接带着我们参观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

      陈列馆大门前的北侧,有一广告墙,墙边靠着一条斑驳陆离的腰盆,大门前南边的场地上,立着一块古色古香的木牌,木牌上方书写“水润万物,幸福鲟鱼”的文章,介绍桐城市鲟鱼镇悠久的历史文化。

      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门楣上方挂着一块木匾,匾额上书写四个遒劲有力的行草大字:“走进鲟鱼”。大门南侧的墙壁上,挂着一块门牌,门牌上书写着“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

      进入陈列馆,映入眼帘的是四面墙壁上都是宣传栏,有文字,有照片,图文并茂。宣传墙下是一些陈旧的展品,陈列馆大厅正中间摆放着一条旧木船。木船上放着长橹,橹的柄把上系着红绸。整个陈列馆大厅约有七十平方米,布局流畅大气、爽朗舒服。

      进门左侧的墙壁上是“红色文化”展览墙,记录着1949年3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战略决策,开始向长江北岸挺进,揭开了渡江战役的序幕。

      4月21日晚,中央的一声号令下,冒着国民党江防守备部队的猛烈炮火,千帆竞发,横渡长江。鲟鱼镇叶昌义、龙有才、苏顶如等72位勇敢的老船工们,胸怀以身报国之情,身怀劈波斩浪绝技,驾着小木船,他们与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一起,浩浩荡荡打过长江……

      展览墙下有一木制的会议讲台,讲台正中间有一个木制的五角星,讲台上摆放着老式电话机,煤油灯等展品,展示玻璃柜子里有马灯,军用水壶,渡江侦察记图画书等,墙角处靠着一个木梯子。

      童复猷经理告诉我说:“这个会议讲台,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鲟鱼村大会堂发言时的讲台,电话机是村部使用过的老式电话机……”

      展厅进门正对面的展示墙上,展示着“航运文化”、“渔业文化”。鲟鱼镇是桐城市唯一通江口岸,位于桐城市通江达海出口处,衔湖迎江,菜子湖水系航道与长江毗连,亦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引江济淮枢纽所在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曾带来历史上水运的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航运已成为鲟鱼镇的主导产业……

      渔业文化展示栏目有渔民唱的优美渔歌:“新鲜鱼儿满了舱,小船送,大船装,左一筐,右一筐,水产公司收购忙。”介绍了鲟鱼镇的渔业经济,曾经是首屈一指,家家都有捕鱼人,撑着小船,撒开渔网,记录鲟鱼人在水边生活的场景。

      当年,鲟鱼镇最高日产鲜鱼及螃蟹5000多斤。2020年起,鲟鱼镇坚决落实长江禁捕退捕政策,百姓们迅速实现了角色转换,捕鱼人纷纷成为护渔员,共同守卫长江母亲河的生态安全。

      正面墙壁上的宣传栏,介绍渔民捕鱼作业时唱的一些渔歌,其中两首渔歌很是吸引我,一首渔歌《三月三,张绠忙》的歌词如下:

      “年年有个三月三,桃红柳绿好时光,家家出动渔业活,张捕鱼苗出绠忙,小小腰盆江上划,手拿木瓢舀鱼忙,小箱舀往大箱放,一天能舀几百万(尾),哈!一天能舀几百万!头戴斗笠江边走,鱼花棚儿搭上手,绠樯鱼网放水下,绠梯架子排排放。小船腰盆靠边划,白花花的鱼秧张的忙。”

      另一首渔歌《五月开河咚咚锵》的歌词如下:

      “五月开河咚咚锵,渔船划过长河岸,铲罾豪网齐上阵,渔业家伙都出动,铲罾铲,豪网张,鲜活的鱼儿满船舱,水产收购大家忙,左一筐,右一筐,小船送,大船装,搞鱼的歌笑哈哈,吃水不忘打井人,丰收不忘谢天恩,更谢党的政策好,沿岸渔民大翻身。”

      这些渔歌,让我穿越到那火红的大集体年代,感受渔民劳动欢乐的情景,现如今,难得一见啊!

      陈列馆右侧墙壁上的宣传栏上是“民俗文化”,鲟鱼镇十足的水乡特色,水文化深深影响了鲟鱼的民俗民风。这里饮食习惯、婚丧嫁娶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农历年前,家家户户炸鱼圆子;如果有客人来?会用鱼饺子招待;整条鱼上大桌,鱼头,或者鱼尾朝贵重客人,寓意前程似锦,一帆风顺。

      另外,鲟鱼镇是远近闻名的长寿乡,80岁以上老人占比约3.8%,远远高于全国其他长寿乡的平均数据。

      陈列馆大门一方墙壁,挂着一幅“鲟鱼印象”素描,早些年,画家殷光华初中在枞阳读书时常来鲟鱼镇写生,这幅作品真实记录鲟鱼镇从前的画面。这幅写生绘画,定格了鲟鱼镇曾经的瞬间图像,让人一下子回到那纯真年代,回味无穷。

      陈列馆右侧墙边和进门一方墙边,摆放着展览玻璃柜子,柜子里有展品蒸饭盒子、望远镜、纤伸掌、小木船模具、河蚌珍珠等船员的生活用品和工作用具。两方墙壁旁,摆放着渔船的船灯、喇叭、方向盘等、渔民使用过的收音机、渔篓、渔笼等捕鱼工具。

      我们三个人走出鲟鱼镇水乡文化陈列馆,童经理带着我和文友到对面的鲟鱼镇桐江居委会书记、主任张怀军的办公室,原来张怀军书记的办公室在桐江居委会大院子东边一栋房子里。

      张书记正在办公室工作,见到我们到来,立马起身,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办公室坐坐,他让童复猷经理打开隔壁的储藏室,让我们参观船上用品和渔民捕鱼工具等上百件老物件,每件都弥足珍贵,记录了航运人和渔民的艰辛历史。原来储藏室是两间,约四十多平方米,储藏室地上、柜子里,到处摆满船上陈旧的用品和渔民古老的捕鱼工具,有些旧用品,我从未见过,叫不出名称,不知道用途,看得我眼花缭乱,兴趣盎然,我对张书记开玩笑说:“今天,我算开眼界了!这些东西,如果我都认识?我算半个渔民了!”

      张怀军书记一一对我和文友讲解这些旧物件的用途。听着张书记的讲解,这些物件有锯子、刨子、橹巴、鱼桶、铁锅、探照灯、测水仪、黑白电视机、老式收音机、老式自行车、竹编鱼篓、绠、鱼网等。储藏室里还有两块木门牌,一块门牌上写着:“桐城市腾达绳网厂”;另一块门牌上写着:“桐城市粮食局孔城中心粮站鲟鱼分站”。

      看着这些旧物件,让人肃然起敬:“这些渔业旧物件已经是文物了,能够保存完好,应该感谢桐城市鲟鱼镇镇政府,应该感谢张怀军书记、应该感谢像童复猷一样热爱家乡渔业文化的热心人士!”

      走进鲟鱼镇,参观时间虽然很短,但给我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印象。随着引江济淮工程逐渐完工,相信鲟鱼镇明天更辉煌。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748480/14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