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冬

作者:韦清弋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楔子


      昌平十九年,宫闱祸乱。正逢腊月初八,约莫酉时三刻,李姓宗室覆灭于苍霭弱雪之中,徐姓国帝登基,年号由昌平改为广熙,为避姓讳,称年为载。

      广熙元载,是我久居北川寒陵的第五年。
      民间曾有歌谣称“金翎绿帷不足惜,三生得幸沾尚姓”。我便出生于昌平年间有赫赫威名的尚家,祖辈生了青烟,曾经宠冠六宫的贵妃是我父亲的妹妹,我唤作姑母;而母仪天下的皇后则是我大太公胞妹,我称其大祖母。大太公与我祖父虽异母所生却从未闹过嫌隙,亲戚间也略无参商,我尚家贤和殷实,大太公于昌平四年便被封为国公,处庙堂之高惟一人之下,祖父于同年封尚安侯,有妻史家史祖母,娘家官至内御掌司,其儿尚琢也就是我的大叔叔,空领了家里头安排的内御掌事之职,平时却好听戏,我的大婶婶原身便是上京的名角,官家子弟与会馆名角的执拗偏爱,终让二老退了步,成就了一段伶楼戏坊争相排演的佳话本子,姨娘便是大叔叔的胞妹。祖父另有三妾,秦祖母生了我父亲尚玉,父亲又纳有一妻一妾,正妻贾夫人育有我二哥尚清成,而我的母亲孟氏于昌平二年诞下我,昌平四年诞下我的胞弟尚清仁;五叔是韩祖母所生,雅好追觅道法自然、云游天下,平时并不常见他的影子,曾为了留他做官,韩祖母操碎了心却也奈何无果;薛祖母进府稍晚,那时我已略能记事,与祖父诞下一位年纪轻轻的小叔尚英。曾祖父还曾与佟氏诞下唯一一位未进宫,下嫁于浏阳王氏的尚家三祖母。
      要说起家中详况却也并非三两句可以道清的。
      昌平盛世颇久,陛下尤其喜爱铺陈作赋、诗词音律,故朝廷齐聚文人雅士、画苑歌坊。明翰院有百年难出的一代绘画名家唐白坐镇,左右拾遗、御史掌丞吟诗作赋者皆名声在外。子翰院中最年幼的书官出自尚家太公府上,我的三哥尚清明。三哥书生墨气,顾盼神飞,见之忘俗,是上京官家名门女子择婿的首选。三哥的胞妹清屏与我同龄,年纪轻轻便有十二分人才,秀色更是掩古今。太公府上还有四叔两位闺媛名唤归云与星眠,年纪大于我些,前者是尚家长姐,后者为二姐。于尚安侯府上,我前有早年结亲的大哥哥尚清环、风流逸兴的二哥哥尚清成。我非嫡出,况府上年轻一辈的才情儿女居多,我又生性内敛不擅交涉,府中却多拜谒筹会、佳节盛宴,哥哥妹妹间也常组织来往:饮酒飞花,投壶作乐,多番热闹,我每每有心参与,无一不拒,却仍旧时常忧心煞景。
      昌平十五年,国帝之母徐太妃设家宴邀我尚家大小,在此宴上太妃说起去北川寒陵为先帝守陵一事,且预备终生不再出陵,尚家众多儿女中,太妃与我最是亲近,我便在宴上求得圣上赐旨同太妃前往,母亲虽多番不舍却也依仗我随太妃守陵之事在尚家坐正了腰板。
      出于私心作祟,我确是为图个清净,自十二岁便随太妃去了上京北郊冰川的寒陵之中。
      寒陵孤冷喑清,却难得落个自由身,清净无杂音乱耳。适逢每月初八,泠山寺的大师会来寒陵诵经讲学,我们便不能交相守陵,上下皆须听着。太妃恐我思家虑亲,准我月末一天可回上京。我先前想念母亲炖煮的冬菇每月要回家带上些过来,后来渐也淡忘了,只命人传信家书数封。
      如此过了四年,昌平十九年是个庚子年,临近年关,北川格外凄冷,寒陵不生明火,也无暖墙,只凭织物雕裘过冬,使我染了数次风疾。
      腊月初八的时候清昼大师照例卯时来到寒陵讲经,我称病晚起了几刻,身边丫头跟着我偷了半日懒,巳时才跪至太妃身旁听讲。
      清昼大师约莫与我二哥哥一般大,却自小遁入空门,得高僧指点,年纪尚轻已顿悟道法,旧闻先帝曾召见过清昼大师,听他讲道之后茅塞顿开,便御赐其泠山寺住持之职。酉时间歇,门外突传急报,来人慌张急促的脚步声打搅了寒陵长久以来的太平宁静。
      更或说,是打搅了昌平皇室长久以来的太平与昌平盛世之下的宁静。

      徐璧年起兵谋反,陛下驾崩…
      申时围兵上京南苑,三刻便攻于上京都中,史御司与尚总管率内卫预军于都中相抗,全军覆没,酉时僭位贼子已逼至榆山瑶池,酉时一刻陛下便…
      僭位者在榆山登基称帝,却贪慕起遗妃尚贵妃美色,软禁幽宫之中。
      徐璧年,好耳熟的名字。
      还未至我反应过来,反军忽至,我匆忙中寻得太妃,我的丫头缀玉护在我身前,反军中领头的是位少年,他恭恭敬敬地朝我们走来,俊眼修眉,斯文模样,行至眼前,我忽觉一丝熟悉。他半跪于太妃面前,请太妃回上京都中。
      只说若是太妃回京才可保住寒陵众人性命。
      此去鸿门一宴,凶险异常,我请愿随太妃一同,太妃却安抚我留于寒陵之中。

      太妃一去半月,我们苦守被反军包围的寒陵,就连清昼住持也随我们困在此处。
      清昼白日依旧讲经,讲的却是心经,不同于每月初八所诵的三十六部尊经。听者寥寥,国难危亡之时,人人都在忧心存活,我知晓急切也是惘然,一日之内翻天覆地,尚家满门约莫都逃不过锒铛入狱,从高门望族片刻跌入罪臣囚犯,我也听不得心经所诵了,我母亲未曾受过皮肉之苦,寒冬之月的监牢她如何熬得过?祖父与太公年岁已高,父亲可有法子免除尚家之灾么…
      我日夜难眠,生怕自己不能醒来,更怕醒来之后孤身一人。
      腊月冰寒,又加上这些事,我的寒疾未见好转反而加重。好在寒陵之中还有岑御医在,药材尽有。
      缀玉也几日未能安眠,我夜里发烫,常问她夜如何?她回我丑时了。有时到了寅时还未入眠,便想到京城日晞,百官点卯之景象。
      可一想到如今已是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便徒增出三千丈的愁绪来。

      从共守寒陵的几个卫兵那里,我听说了太妃与新皇之间的渊源,我恍然才忆起太妃尊姓徐,原来篡位谋逆的徐璧年竟与太妃有荫亲关系,我忆及年幼时候某些月份太妃总接见一位身着银甲的卫兵,只记得是当年的武试头名。若是这样,那他便是太妃的亲侄儿。李宗室在位时,太妃为徐皇后,可先帝晚期求仙问道,宠爱一位当过道姑的冯贵妃,三千弱水一瓢饮,冯贵妃野心盯上了当时还是皇后的徐太妃,徐家被冯氏打压,太妃静修道教请辞宫去,徐太妃的弟弟徐慎在朝政上被冯家构陷,贬谪蜀地时与当地一位歌妓生下了孩子。
      后来先帝驾崩,李姓李嗣国帝登基,接回了他的母亲徐氏封为太妃,徐家重获圣宠,徐慎的诸位夫人容不下这位歌妓和歌妓所生的孩子,据说这孩子约莫已近二九年纪才被认回徐家。这本是徐家家事,可在当时闹得很大,母亲夫人间常常谈起,我也听得个大概,况且当时徐家夫人常与我母亲来往,并未避讳谈起他们的家事。

      时至半月有余,太妃在原先那位领头少年的护送下重回寒陵,太妃似乎对那少年并不一般,我未多想。但见太妃安然无恙,心头重石也落地了。
      太妃并未向我提起尚家如何,她清楚我已经做好了接受最坏消息的准备,可仍旧未向我透露半句。
      我耐不住性子,寒陵守卫自那少年走后便换了一拨人,他们很是恭敬,称我为尚三小姐。我窃窃向他们打探尚家如何,他们却都闭口似未听闻一般。
      我再没有离开北川寒陵去上京都中的机会。
      后来入狱我才知道,尚家早已被满门抄斩,广熙开年之后除了我,再无人姓尚。
      庚子年腊月,我尚家近千人为李姓皇帝殉了葬。

      太妃回到寒陵后便闭起门来,极少见人,未至三月,太妃竟毫无预兆地突然薨逝,大侍司即刻将长守寒陵的众人全部抓获扣押,我们纷纷落狱听候问斩。一切发生得太快,我得知姑母后被新皇纳入后宫,却未及一月便失了宠,疯癫于冷宫之中。我在太妃的荫庇下捡了一条残命,却终归未能幸免为太妃殉身的命运。
      我好歹还沾着尚家儿女的身份,得幸于最后一个被斩首。
      看着往日陪伴共守寒陵的众人一个个倒在我面前,汩汩血流鲜红刺眼。
      那日天有烈阳,我却手脚冰凉,感到无边寒意侵入我的体内,鼻腔与肺叶间满溢着令人窒息的鲜血味道。
      我不忍听耳边凄冽的哭声,那让我觉得更冷。
      我索性直视正午天上的太阳,碧蓝之中没有一丝薄云可以散去它半分热气,那白光点点滴滴纷纷落在我结痂面颊的毛孔里,我闭眼去接,正觉四月清明总算有了几分春意,地面也悠然变得柔软潮湿,我仿若闻见野山鹰的鸣叫,天地间赫然空洞寂静。
      而一洌热气腾腾的殷红突然迸溅四方,塞住我面上可以吸纳日光的孔,我的眼睛被日光下黏腻的血污糊住,我看不太清了。
      白光散成一片,我重新堕入寒风侵肌的冰天雪窖里,感到阵阵酷寒,好像盲然跪坐在腊月北川寒陵的白雪地里,天上纷扬起冰凛的雪粒子,我听见檐顶南洋石栗风铃悦动的声音,裹了银铁的马蹄踏踩在雪泥里…

      遥遥有人唤起我的名字,绵长幽远,像是来自冰川之下,寒潭之中。
      披带一身雪,万象皆如空…

      “阿真…”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重生文,第三视角叙述,楔子以女主第一人称视角开始,第二章恢复第三人称。不喜欢第一人称的建议直接从第二章开始。楔子中介绍了女主家世以及重生前的故事,有部分细节会在后面提到,故不建议忽略楔子,全文架空无朝代背景,偶借部分历史上各朝代官职名。
    注释: 杜甫, 《秋兴八首?其四》颔联: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70886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