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了

作者:陈奶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二十八章婚嫁



      “下岗潮是指因国企改革或企业重组等原因引发的员工下岗,因人数众多且影响范围大而称之为下岗潮。

      第一轮下岗潮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因中国经济中,国有企业占据经济的绝对比例,然而由于管理落后等诸多原因一直效率低下,众多国有企业面临改革开放后带来的一系列冲击,不得已进行重组后的必要改革措施而引起的职工下岗。”

      -------【摘自360百科】

      余秋雁成为了上个世纪九零年代的下岗工人。

      她原本已经干到了小领导,眼瞅着就可以晋升成为中小领导了,意外地被通知她要下岗了。

      到这一年,余秋雁已经四十多岁了,即使她有换一家厂子从头开始的心力,也没有厂子愿意接受一个四十多岁来干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技术岗位的阿姨了。

      余秋雁已经没有结婚,过去的二十年里,不是没有男人看上过她,相反的,早几年的时候,余秋雁还是个能干的漂亮的厂里的普通女工的时候,跟她示好的男人能从厂里的北门排到南门去。

      只是余秋雁一个都瞧不上罢了。

      有的会抽烟喝酒,不要;有的家里拖着几个弟弟妹妹,一个人养全家,外加四个老人两个大人,余秋雁自问没有这个能忍地菩萨心肠;有的其他都好,哪哪都好,就是个子实在是矮小了一些,余秋雁纠结了三天,还是不要。

      单着单着,她就单成了小领导。

      单着单着,追求她的男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一批的质量不如一批。

      单着单着,日子就过到了今天。

      下岗的通知来的突然而又迅速,给余万稚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她刚在小组里开完这个月的任务指标,下一秒就被通知被纳入了下岗名单里。

      那份名单美名其曰叫作——提前光荣退休名单。

      余秋雁稳住了自己的心绪,去找了她的直属领导——老伍,老伍是余秋雁的直属领导,每个单位或多或少都会自然的划分出几个小团体来。

      余秋雁就属于老伍的小团体里。

      她刚进场的时候,老伍就很看好她,那时她才刚成年,人出落的干脆利落,手脚也麻利,虽然人是从小地方来的,眼界却意外的宽。

      老伍很欣赏这样的人,那是老伍就跟她说:“余秋雁,好好干,你会有出息的。”

      他们就是单纯的同事,上下级关系。

      虽然人多嘴碎的厂里也传出过老伍和余秋雁私下关系“不干净”的闲言碎语,但事实上,他们两个之间真的干净的不得了。

      这么多年了,除了在厂里上班的时候见面,私下吃饭都没吃过几次。

      更别提,什么电影院,夜晚的公园一角,小宾馆这样暗示性极强的地方了,老伍和余秋雁之间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

      这是这么多年来,余秋雁第一次约老伍在外头见面,为了工作上的事。

      老伍跟她摆摆手,人还在厂里没动,老伍说:“没什么办法了,我也要下岗了。你听的我的劝,别和厂里闹,拿了补偿金就把心收肚子里,想想之后的路怎么谋生吧。”

      能怎么谋生?

      余秋雁从十九岁起就在这栋两个篮球场大得厂子里呆着,她这过去的二十年的青春都在这片里,所有的人情往来都在这了。

      把她驱赶出去了,她在这座大城市忽然就“举目无亲”了。

      所以余秋雁在厂里的宿舍呆了最后两天,两天后,她踏上了回福建的长途车。余秋雁带走的东西很多,像是过往二十年的岁月都承载着回去。

      余秋雁一个中年女人,带着大大包包的行李,拎得很艰辛。

      即使很艰辛,她还是不想放弃一些行李。

      一直叮叮咚咚得坚持到了福州,余秋雁要在这下车转乘回镇上的车,从镇上回去,还要再转车。

      她好久没有回过老家,回过故土了,好像那个山窝窝里的事,已经是上辈子的事了一样。

      因为是下岗回家,算不得什么光彩事,余秋雁就想着先别和家里人说,等回去了,家里的大门关起来,她再找个由头糊弄过去。

      反正这些年挣得钱加在一起,勉勉强强应该也够她活到老了,厂里给的补偿金算不上多,换成纸钞,也就那么薄薄的一沓。

      那么薄薄的一沓,就糊弄完了余秋雁的二十年。

      真是让人心酸又愤恨。

      余秋雁是想不明白的,为什么厂里还有些工作能力不如她,年限没她长的工人都能留下来,她偏偏被裁了。

      想来想去,不过也就那么几个老生常谈的理由。

      一来,她的领导老伍被辞退了,她作为那个小团体的一员,自然没有能留下来的立场。

      二来,不过就也是那么点老生常谈的原因。

      这里不做赘述,有些不成文的东西,写出来,就恶心了。

      倘若让那些东西只是停留在意识里,或许还能一辈一辈的传下去,接受下去,继续当成不成文的东西在脑子里放着。

      正大光明的写出来了,就铁定是要被人拿着臭鸡蛋砸的,腥臭的黄色液体顺着脑门上躺下来,鼻腔里都溢满了爱死爱死的味道。

      我不要。

      我不蠢,我才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

      总之,余秋雁就这么回来了,不大光彩的回来了。

      因为余秋雁是一声不吭的回来的,谁也没说,所以迎接着她的也只有萧瑟,无人,蛙声一片的余家村。

      村里有几个老人,聚在村头一起晒着暖洋洋的太阳。

      其实村里的年轻人也没有走干净了,还是有剩那么几个啃老本的。就剩下的那么几个,十几岁的,去当劳动力身体骨还轻薄了点,书呢,又念不下去了。

      就这么在村里混着,反正家里的老人煮了饭,跟着混一碗吃得就是了。

      饿不死就是了,天天在村里呆着也是快闲出屁来了。

      余秋雁认不得这些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出生的时候,余秋雁就已经外出务工了。这些年轻人也认不得余秋雁,他们也不关心余秋雁是谁。

      反正这个山窝窝,每隔几年就会有一个中年人风尘仆仆,满脸沧桑的回来。

      见得多了,就麻木了。

      余秋雁拿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去,她一次拿不完,盘算着先把值钱的第一批拎回去,把不值钱的放在村口,麻烦那几个晒太阳的阿婆帮忙看一下,她一会再来拿。

      阿婆们摆摆手,示意知道了。

      阳光照在她们沟壑纵横的脸上,显得那一块的老年斑好像淡了一点,老人家的身上散发出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余秋雁对于这一切都赶到太过于陌生了。

      二十年没回来,她就算不得这里的人了。

      只能算是半个。

      余秋雁没见过余家新盖的那栋大宅子,她记得打电话的时候自己的大嫂给自己说过,外墙是土黄色的,很大,整个余家的堂兄弟都在。

      余秋雁拎着东西,眼睛四处张望着,是那栋吗?还是——那栋?

      一个没注意,脚下一个趔趄,余秋雁摔了个狗啃泥。手上的东西散了一地,有个圆柱体滚啊滚,滚到了好远的地方。

      余秋雁在地上撑了一把,手上沾了一层黄土,她眯着眼睛看滚出去的是什么。

      是奶粉罐,那家把余绣抱走的保安和食堂阿姨赶来给余秋雁的,让她带回去给余绣喝。余秋雁没有和这对夫妻联系过,只是偶尔会在厂里遇见,彼此间心照不宣的笑笑,就过去了。

      偶尔的时候,她也见过那对夫妻生的小孩子。

      是个男孩,生的很可爱,见到余秋雁会乖巧地甜甜的问好,问得余秋雁心都软了三分,选择性的原谅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那天走的时候也是,余秋雁从厂里的正门走的,正门就是那对夫妻里的男人守的。最近下岗的人多,那男人一看余秋雁远远地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就什么都懂了。

      他跑来,帮余秋雁拎了大头的重物,跟她说麻烦你等等。

      他找了人给自己先顶一会班,自己哼哧哼哧地跑去了找老婆。

      那女人就着急忙慌的一路小跑,跟变戏法一样从怀里掏出来一罐奶粉,外国牌子,余绣小时候喝惯了的牌子。

      两个老实人对着余秋雁说不出什么话,又心怀着一点就那么把燕春(余绣)抛下了的愧疚,更说不出什么话了。

      像是每一次在厂里碰见那样,又是一次默契的点点头,然后告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这次再见,就很难再见了。

      那罐奶粉在尘土飞扬的余家村里滚出去了好远的距离,远到余秋雁都提不起力气去将它捡回来。

      她像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一般脆弱。

      坐在地上,倚着拿散开的行李,赖着不走了。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060841/2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