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客

作者:巴山十二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出使楚国


      十万大军开到武关城外,天色向晚,我下令就地扎营。因急行赶路,除了当班的警戒,大部分士兵都早作安顿。皎皎明月,星河幽浮,营地零星烧着几堆篝火,蟋蟀鸣蛩无数。

      出师头一夜,循例是主帅守营,我思忖游说楚国的说辞,更加无心睡眠,待将疑虑之处大略理顺,月已中天,清风徐来,不远处还有一人,闲闲拨弄柴火,也不说话,陪我枯坐一夜。

      我伸了伸手臂,舒活舒活筋骨,懒散道:“你这是未睡,还是早起。”

      蒙毅清和道:“下半夜是毅值守,本想早起一些,换你去休息。见你有所思,就没叨扰。”无人之处,他并没有唤我将军。

      誓师过后,蒙恬先行赶往郢都②,临行前再三嘱托蒙毅,对我多加照拂。我感念一笑,如实话来,“游说之事千头万绪,孤尚无十足把握,心里终归不踏实。”

      远山绵延,朗月清空。月华之下,蒙毅的脸其实不怎么像蒙恬,少了一些锋芒尽显的绝艳,目光更清简也更平和,颀长的身姿裹在一身深松绿的衫子里,独一份的清冷出尘,淡淡道:“毅之浅见,谋可寡而不可众。”

      我缓缓点头,“孤也有此意,避开大朝,私联春申君黄歇。”

      黄歇因上一回合纵攻秦,失信于楚王,早已告老隐退。依照太平行的密报,如今军情紧急,楚王动了召他回朝的心思,但他托病谢客,并未表明立场。游说的关键,自然是他。

      蒙毅的目光沉静清明,在我脸上停留片刻,与我四目相对。他浅浅一笑,低头往我跟前添了些柴火,自说自话道:“你倒是没变,一贯的胆大心细。”

      他一句话压得极低,我疑心是听错了,追问道:“什么?”

      蒙毅松松一笑,“毅觉得你胆大心细,是个将才。”

      篝火幽微,照在蒙毅的侧影上,他的眼底尽是些细碎的亮光,更显眉如墨画,过于秀逸了。我歪着头多看两眼,忍不住笑道:“你这样少年老成,说是蒙大的兄长也不为过。”

      他闻言一愕,模糊笑道:“兄长幼秉庭训,文武全才,性子自然活泼热烈,非毅所及。”

      秦王提过,蒙恬是岐山公主亲自教养的,后来公主难产,诞下蒙毅后就撒手人寰了。蒙毅被蒙骜和老夫人养在身边,言传身教,心性则更稳重。我诚心道:“你甚好,沉稳宽和,心细如尘,与蒙大一文一武的,箫声也是一绝。”细想之下,又觉得自个的用词还有些不妥,不免笑道:“孤委实没有拿你二人比较的意思。”

      蒙毅沁在月色里,眉眼微动,看不出什么情绪,清浅笑道:“毅明白的。”

      我抿嘴一笑,思忖道:“你说蒙大现下到何处了?”

      “兄长脚程快,明早就该进城了,打探朝臣对秦国伐楚的态度,大约还需一日,咱们后天启程。”停顿片刻,他又道:“夜里风大,你往火边凑凑,小心风寒。”

      我颔首道:“你和桓齮留下,兵分两路进军楚国,若太平行有消息递来,也好有人接应。”

      蒙毅果决道:“不行。山高水长的,你只身前往,恐有不便。”

      我笑道:“无妨,孤也不是头一遭深入敌前了。

      蒙毅略一怔忡,有些不忍道:“这样吧,等明儿天亮,毅从轻军里面挑选几个精干得力之人随你入楚。”

      他为人妥帖又周道,有他去操持,我没什么好推却的,朝他点头道:“也好,劳你费心了。”转身回大帐歇息。

      第二日清早,我召集众人布阵,命桓齮领五万人前往平舆,蒙毅率余部五万人往寝,围而不攻,以增威慑。未免赶路奔忙,我也领着蒙毅挑选的十二人提前出发,趁夜奔赴钜阳城外。

      楚都钜阳,在楚人口中称“郢”都,是南方难得一见的大城。市井交错,城楼巍峨,四周皆有城门,城楼转角处又设有烽火台,重防整肃,交通便捷,商业发达。韩非在教授课业时曾说过,郢字来源于“郧”,郧地是楚国的故土,楚国先祖在此生息立国。楚人恋土,虽然都城几经迁徙,却从不改名,皆以“郢”都称之。

      我按照太平行的留信,到客栈与蒙恬汇合,他早已梳洗齐整,在门口一径候我。我见他翘首以盼,浅笑道:“怎么不在里头坐着,若孤路上有所耽搁,岂不让你在日头底下白耗一日。”

      蒙恬耳后微红,轻声道:“一宿没睡吧。楼上备好了客房,里间还准备了清粥小菜,你先垫一垫,再做休整。”

      又向随行几人平稳道:“诸位远来辛苦,都去里间垫垫肚子。若事有所成,晚上还要疾行赶路。”蒙恬声音不大,谈吐却自有威仪,十二人神色一凛,朝他拱手听令。

      自辰州一别,这是我头一回在宫外与蒙恬见面,因避着嫌,又有重孝在身,他的话少了许多。我与众人一同进了早膳,便让人以荆苏的名号,前往黄歇府上递拜帖,不多时等来回复。

      我换做一身白衣,手持八尺节杖,以竹做成,竹节装饰金箍,顶上饰有旄羽,代表秦王亲临,行使王之权力,无需向任何楚人低头,前往黄歇府中。蒙恬也是一身白色常服,不云身份,只当是我的贴身侍从,随我前往。

      黄歇府位于钜阳城东,坐东朝西,三进三开,装饰得十分富丽。楚人喜赤,喜色彩斑斓之物,从黄歇府上可见一斑。门口下马,已有小厮守候,接引我们前往门厅。门厅两侧皆有穿墙,围合住一张极阔的门扇。黄歇坐在堂上,发有霜色,远没有一年前的形貌。我朝他拱手道:“君上别来无恙。”

      黄歇朝我颔首,道:“蕞县一别,老夫知道你受俘,痛惜少年。不曾想你投入秦王麾下。”

      我坦诚道:“我主惜才,对天下也有眷顾之心,苏心生敬仰,甘愿尽效绵力。”

      黄歇捻须拧眉,不虞道:“如今各为其主,你领着秦军压境,老夫无话可说。可你只身来此,入郢都如入无人之境,是真以为我们楚国怕了秦国不成?来人……”

      蒙恬气息一凛,用眼风目我一眼,我朝他抿嘴一笑,要他稍安勿躁。方才向黄歇道:“非也,苏来拜会君上,是因为心中有一喜,复一忧也。”

      黄歇家奴来到门厅外面,朗声道:“君上有何事吩咐。”

      黄歇挥挥手让他退下,抬眉道:“愿闻其详。”

      “一喜者,乃是楚王百年之后,君上将有天下。” 我语出惊人,自然是指从太平行听来的那段楚国风月,春申君将有孕的爱妾献给楚王,楚王十分喜欢,将爱妾封做王后,将那孩儿封做太子的事。

      黄歇杀心立现,抽出长剑锋刃向我,蒙恬迅捷挺身,不动声色的把我带到身后,阻在我与黄歇之间。

      我泠然一笑,留意蒙恬身后是否有家奴来袭,确认无事,才淡淡道:“君上稍安勿躁。若苏有意将这段风月抖落人前,会直接去面见楚王,而不是来府中拜会。君上不如听听,苏所忧何处?”

      黄歇并未收剑,以凌人之势等我开口。

      我凝视黄歇的眼睛,伸手将剑推开一指,字字肃然道:“一忧也,却是秦国十万大军压境,楚国这一仗,六百年国祚能否接续,还未可知呢?”

      黄歇一腔愤懑,眼中又生出些不合时宜的颓丧。他与秦军交过手,自然对这场战争的胜负有预判。秦军固然不能一举灭掉楚国,楚国却也讨不着丝毫甜头,军力、存粮、国库都会被战争年深日久的虚耗,甚至拖入泥泞之地。若不应战,如何劝秦王退兵?是割地?还是请臣?这便是黄歇不愿向楚王言明态度的原因,无论是战是和,都有隐忧,难以决断。

      他这些曲折心肠,我近日揣摩良多,笃定道:“十万大军好解,端看君上愿不愿意助苏成事了。”

      黄歇顿一顿,阴翳道:“愿闻将军高见。”

      我疏疏道:“五国合纵击秦,解兵去后,卫王称臣,韩王和亲,魏赵两国接连兵祸,楚国身为合纵之长,却偏安一处,自然成为秦王大患,集结重兵纠纠而来。秦王亲政在即,这一战,战得可是颜面,哪怕虚耗多年,也只许胜不许败。君上问问自个,楚国经不经得起这一场大战。”

      “秦楚联姻,已有数世,秦之重臣,亦有楚人。伐楚这件事,并非没有斡旋的余地。若楚国能虚名示好,成全秦王的颜面,哪怕不割尺寸之地,秦王也乐见其成。日后秦楚共谋大业,秦东进赵魏,楚分食齐燕,楚国社稷又何止百年千年?”

      黄歇长长一叹,仔细思量了半日。我看得出他有所动摇,此时只需一味猛药,来坚定他的心意。

      我附耳低声道:“更何况,百年千年可都是君上的国祚,是君上的子子孙孙。”

      黄歇双肩巨震,手中长剑缓缓放下,不自在道:“你说什么。”

      我躬身抱拳道:“楚国大业就在眼前,端看君上一句话了。”

      黄歇倒吸一口气,眼神看我看得深深的,方道:“天色向晚,老夫还要进宫,将军不如在府上盘亘两日,等老夫处理完琐事,再为将军设宴洗尘。”

      我浅笑道:“君上事忙,不敢叨扰。苏麾下的轻军死士恰好也在府外等候,不如就此别过,日后静待佳音。”

      所谓轻军,是秦军里头最精锐彪悍的敢死之士,铁骑之下,从无活口,当年在秦赵长平之战一战成名,威名远播六国,黄歇自然是忌惮的。

      黄歇虽然被我说动,却也忌惮我与蒙恬熟知他那一段隐衷,留我们在府上,是有意要下黑手,是才祭出轻军名号,暗示门口还有死士做埋伏。若有差池,引得轻军攻府,以他阖家的兵力部署,也绝非我敌手,切莫妄动才是上策。

      黄歇神色巨震,半晌无话,道:“将军进益了,他日邦交,还要仰仗将军。”方容我和蒙恬拱手告辞。

      出黄歇府邸,我长长吁一口气,难得活泼一回,朝蒙恬眨眼笑道:“方才真是凶险,稍有差池,只怕你我都成刀下鬼了。”

      蒙恬一脸不快,静默半天,隐忍道:“以后莫要涉险了。这些事,本就不是姑娘家该做的。”

      我倔强道:“凭什么事情,是你们男子做得,姑娘就做不得的,孤偏不信。”明白他也是关心则乱,又转眸一笑,戏谑道:“有‘大秦第一猛士’的小蒙将军在侧,孤自然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蒙恬笑也不是,气也不是,被一通话堵得哑口无言,无奈摇头道:“恬也不能时时在你身侧,你又当如何?”

      我歪头悠闲道:“总归是能做到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吧,若老天无眼,孤就等着。”

      蒙恬身影萧肃,无言以对,喟叹道:“罢了罢了,恬能护你到什么时候,也尽力去做就是了。”

      我阒然一惊,眸子竟有些酸涩,连忙低头紧一紧缰绳,轻声道:“走了。”汇合十二骑轻军,催马出城。

      待两日后,我一行人赶到平舆城外,与桓齮大军汇合,太平行的红竹牒也到了,简短几个篆文,“楚王迁都寿春,不日开拔,新都仍称郢都。”

      迁都!

      果然是妙计,绝佳的示好,不失去方寸土地,无愧于楚王和朝堂,又平息了秦王之怒。黄歇棋高一着,我等暗服!

      秦军不战而胜,楚国畏惧迁都的消息,令六国大为震撼,自然也让我更添威慑。我传令蒙毅向武关方向缓慢回军,桓齮这一路则开往寿陵,准备出其不意,奇袭魏国。

      是夜,秦王派步崖前来传旨,除了嘉奖楚国迁都一事,又传令成蛟为裨将,协助我伐魏。

      半月未见,成蛟容色萎黄,一脸的胡茬,整个人显得支离破碎,瘦得不成样子,哪里还有从前温润如玉,宽仁宁和的模样。我忍不住叹道:“君上这是怎么了。”

      成蛟眼圈微红,强忍住情绪,低沉道:“请荆将军用成蛟为前锋,杀尽魏人,以雪心头之恨。”

      成蛟不愿深言,我也不便勉强,让蒙恬与他同住一帐,他二人是自幼的交情,或许能安抚成蛟一二,我则向步崖打听缘由。

      原来,韩太夫人和嬿姬一行刚到魏国,就遭遇了伏击,负责护卫的士兵虽奋起顽抗,可敌众我寡,实难护人周全。韩太夫人受惊过度,当即昏死过去,嬿姬不堪受辱,自尽以全清白。其中一个家奴赶回秦国临近的乡县求援,待县卒赶到,百十人的车队,被杀的七零八落,只救下韩太夫人一人,神志不清,谁也认不出了。如今得秦王恩典,嬿姬依然以侯夫人的规格下葬,韩太夫人被送回咸阳宫,由夏无且调养医治。

      我长长一叹,良久不能成言。耳畔脑海,全是秦王说过的那句话,“他是悌孝之人,不要伤他的心。至于嬿姬,不留也罢。”

      江山如棋,人如棋子呵!

      ——————————————————————————————————其实索引更精彩

      ②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曾多次迁都,但都城基本上都称“郢”,其大致地理范围如下:

      1、丹阳:熊绎始居在这,目前多认为在今丹江口水库,汉丹流域一带,仍存争议。

      2、郢都:楚文王(一说楚武王)自丹阳迁在这,在湖北省荆州江陵,楚国在此建都400余年。

      3、鄀都:楚昭王从郢迁在这,在今湖北省宜城东南。

      4、鄢都:楚惠王曾住在这,在今湖北省宜城。

      5、陈都:楚顷襄王二十年自郢迁在这,在今河南淮阳。

      6、钜阳:楚考烈王十年迁这里,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北。

      备注:按文中时间节点,此时的楚国都城在此,该章节完结后,楚国将迁都寿春,直到秦灭楚,统一六国。

      7、寿春:楚考烈王二十二年迁都这里,在今安徽省寿县。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919621/5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