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之破译红楼密码本

作者:东南一语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梦谶



      除了冒襄写的梦让人奇怪,董小宛的那幅《孤山感逝图》的收藏者的题词也让人纳闷,其中一位收藏者是冒家的子孙媳妇吴芝瑛(1868-1934),她写道:

      小溪清浅是侬家,雪后园林尽着花。折得一枝休放手,断桥西去即天涯。题董小宛为宫进士所作《孤山感逝图》,即用进士韵。小宛所称“畹兰姊氏”,系进士女,嫁巢民先生之弟,与小宛俱工画梅。此幅雪叶风枝,翛然有偃蹇瑶台之思。特所谓“孤山感逝”之作,不审何指。恨小宛当日作画时,不就太公一证。芳躅殊令人闷闷也。
      光绪戊申正月十四日自孤山看梅回,题并记,桐城吴芝瑛。钤印:小万柳堂

      “芳躅殊令人闷闷也”?冒襄说董小宛葬于影梅庵侧,但这里却在疑“芳躅”,难道他们自己后代也怀疑董小宛不是葬于影梅庵?

      还有一位收藏者“易顺鼎”,也怀疑她是否埋香水绘园。

      易顺鼎:
      底事侯门隔墓门,欲将此语问梅村。影梅庵尚留梅影,是否埋香水绘园。吴梅村集编诗皆有深意,吊董小宛诗后即咏入宫且于吊董小宛诗中、已帷灯匣剑试举其末二句云,欲吊董薛涛怜梦断,墓门深更阻侯门。墓门何以阻侯门耶?此余所独得之间。(去)读者试考之。鼎。印文:杨鼎

      他更是直接拿吴伟业的诗提到“侯门”来暗示董小宛入宫。那么真相呢?

      关于薛宝钗,记得书中最早写到她的时候就说她是进京待选,然后后面又一直用“杨贵妃”比喻她,难道她有进宫当贵妃的经历?

      “钗黛合一”的解释是这样的吗:黛玉代表了在冒家的董小宛,宝钗代表了离开后入了宫的她?

      研究书中宝钗写的那几首诗,发现都在写离愁:

      1)她的忆菊: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这是在说被告知重阳会重逢,她的心随着雁儿飞远,她是在盼着秋天回南方吗?

      2)她的咏螃蟹: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也是在盼重阳。

      她还有一首《画菊》也提到了重阳: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若荷查了一下书中第三十八回中所有菊花诗和咏螃蟹诗加起来,提到重阳的均是宝钗。难道是作者有意为之?

      3)还有史湘云写的两首海棠诗其实写的也是宝钗: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两首诗写的都是离恨,都是在秋天。

      第一首写了雪,还隐藏了杨贵妃的离魂;而第二首,直接点明“薛”、“蘅芷”(即“蘅芜”)。因而都与宝钗有关。

      到底是什么样的离恨呢?

      若荷觉得光找《红楼梦》里的诗来分析不够,因为代表的是小说人物,不能当作证据。现实中有没有什么诗可以分析?会不会找到一些相应的线索?

      董小宛去世后,冒襄曾找了很多人为她写悼念诗。

      1)王士祯跟冒襄两家是世家,虽然冒年长些,但两人却是挚友,和诗极多。

      清代的《莲坡诗话》中录有王士祯兼答冒巢民(冒襄)的诗:

      “王阮亭司寇寄怀其兄西樵,兼答冒巢民感旧之作云:‘风景芜城画扇时,轻荫漠漠柳丝丝。三年京洛无消息,五日乡关有梦思。空对鱼龙怀楚俗,谁将蘅芷荐湘累?故人不见东皋子,骚些吟成但益悲。’此诗深得义山神味,正不妨与《九日诗》格调相同也。”

      这里的“东皋子”是冒襄。诗中含了“芜”,“蘅芷”。

      画扇的是董小宛吗?吴伟业曾有诗《题小宛画扇诗》说明小宛会画扇。那“无消息”指的是她吗?

      说这首诗深得李义山神味,是在说此诗深有含义吗?若荷查得李义山的《九日》是写他在重阳节,怀念恩师令狐楚,前两联都是在缅怀追思。

      又是重阳节。重阳节到底有什么含义?若荷查到这里的时候更疑惑了。她想必须搞明白这一点。

      重阳节是农历九月九日,有“日月并阳”之说。在农历里,九是阳数,而“日月并阳”中的“日月”不是太阳和月亮,而是年月日的日子和月份。

      但是,日月不就是“明”吗?这个念头让若荷吓一跳,难道宝钗心心念念的是盼着复明?

      2)还有一首赵而忭应冒襄要求写的悼念董小宛的诗。这位赵而忭就是前面《影梅庵忆语》中做梦前提到的“友沂”。

      壬辰秋末,应辟疆命悼宛君,赋得七阕录寄,非敢觞哀,聊当生刍耳。
      十二时日魂里,劫人同耐,灵雨何天能洗。见说爱、心凝烟思,总是须眉才气。画卵无灵,雕薪尽错,梦恰从头起。编闷时、大半卿卿,啸亦一端,今绝听箫人耳。
      思逐情,文章作嫁,也伴赤丝同系。落叶减年,灯前绣佛,自在红尘地。宝命如载雪,何长必在意里。
      倘不忘,燕楼鹤柱,便当逢场欢意。五愿名香,三生精石,若醉深秋被。寄字花萼侧,非关好时轻弃。

      这首诗是悼念董小宛的,里面文字也是让人一知半解,“劫人”又是什么意思?壬辰秋离董小宛去世快接近2年了,悼念诗为何会拖那么久?这里还提到了“三生精石”。

      3)更奇怪的是龚芝麓,他就是《影梅庵忆语》中做梦前提到的“龚奉常”,他也是冒襄老友,他的太太顾媚更是董小宛的好友,下面这首应该也是应冒襄要求写的。

      但他拖了二十年!

      他一直到1670年觉得自己快要老去才写成。他自己也说:向少双成盟嫂悼亡诗,真是生平一债。

      他也提到了“双成”,这首悼念诗说是欠的债。

      《贺新郎·影梅庵忆语,久置案头,不省谁何持去辟疆,再为寄示,开卷泫然,怀人感旧,同病之情略见乎词矣》:

      雁字横秋卷。乍凭栏、玉梅影到,同心遥遣。束素亭亭人宛在,红雨一巾重泫,理不出、乱愁成茧、骑省十年蓬鬓改,叹香熏、遗挂痕犹浅。肠断谱,对花展。
      帐中约略芳魂显。记当时、轻绡腕弱,睡鬟云扁。碧海青天何限事,难倩附书黄犬。藉棋日、酒年宽免。搔首凉宵风露下,羡烟霄、破镜犹堪典。双凤带,再生剪。

      A)开头依然是雁,依然提到了秋天。

      B)“羡烟霄、破镜犹堪典”,破镜重圆是个典故,这句暗示冒襄羡慕并希望能够像徐德言与陈氏夫妻那样元宵节破镜重圆。

      若董小宛已逝去,如何破镜重圆?

      C)还有提到的黄犬,也是典故,指晋陆机的黄耳犬,典故中“黄犬”是信使的代称。

      希望收到董小宛的信?这个就更奇怪了。

      若荷觉得得重新检视这个“钗黛合一”的含义。

      难道董小宛并没有在1651年去世?难道她是被人抢走?难道她真的像前面所怀疑的是入了宫?难道网上关于董小宛就是董鄂妃的传言是真的?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898900/3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