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上云霄

作者:磅礴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9 章


      三哥没有回来,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的面了。身为故宫工作人员,他和其他故宫人,正和士兵们一起,进行着一场拯救文物的大行动。
      这次行动,后来被称为“故宫文物南迁”。
      他们把文物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因为,在故宫人的心里,文物是神圣的,是有生命的。
      其实,这场故宫文物南迁,从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已经开始了。
      最开始的时候,这些文物被分批运往上海,后来,库存上海的文物又分批运往南京。再后来,淞沪战役爆发,这些文物又分3路,在日军的炮火纷飞中,紧急西迁,运往四川。
      整个文物万里西行,这一走,就是10年。

      三哥是后来加入的。
      那个平时看起来最不靠谱最吊儿郎当最没脾气的三哥,此时此刻,却担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
      这场文物“南迁”,是一场举国合力。它绝对不是一个博物院院长,也绝对不是几个知识分子就能够做到的,这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无论性别,无关年龄。
      只为文化的传承,只为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传承。
      这场文物南迁,在后来,被认为是可以称作“奇迹”的壮举。

      其实,当时,在战争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尽自己所能,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文物大南迁,不是一件易事。
      而正是因为故宫人,大批的书画、瓷器、铜镜、铜印、玉器、原始文献等得到了保存。这其中,包括皇史宬和内府珍藏的清廷各部档案,明清两朝帝王实录、起居注,以及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四库全书》及各种善本、刻本等。
      但是,没有深入其中的人,根本难以想象它的艰辛。
      一万多箱文物,故宫人光打包,就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由于运输途中可能会翻车、进水,所以,包装时费了很大的功夫。每件文物的包装,至少有4层:纸、棉花、稻草、木箱,甚至,有时候,外面还会再套上个大铁箱。
      而这些,都是故宫人手把手,一件件打包的。
      “南迁”之前,故宫人对每一件运出的文物,全部重新进行清点、核对、编号、造册。由专家、行政人员和领导组成5~6人小组,按照青铜、瓷器、书画、玉器等门类分头进行,记录人、审核人、唱票人、监理人都要签字。从北平出来的时候,每个箱子都有自己的编号。
      故宫这套规范的文物清点、核对制度,保证了文物虽路途漫漫,战火纷飞,后来清点,却一箱不差。
      途中,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有日军的炮火。文物的敌人,还有白蚁、潮湿、鼠患。
      文物需要定期晾晒,每一次晾晒都有专家在场,有卫兵把守,有几个人签字。
      晾晒过程中,很少有丢失、损坏的情况。
      这也要感谢途中遇到的每一个村民。有时候,由于条件所限,晾晒文物的地盘不够,不得不占用村民的院子,他们会很慷慨地答应,尽管他们不知道这些瓶瓶罐罐是什么,那些卷轴又是什么,为什么那些人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但淳朴善良的村民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他们不知道,其实自己在无意中参与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其实,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比制度更重要的,是人,是那些为了文物甘愿献出一切的毫无私心杂念的故宫人。
      那时,故宫人的整个生命,就是为了文物的完整。
      那是一份神圣的使命。
      中华文化一断,永无补救之举。

      故宫文物,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飞驰的列车、远航的江轮和翻山越岭的汽车,承载了故宫的万箱国宝,故宫人则承载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
      最后,宛若原初的文物,看着没有丝毫变化,其实,已走过千山万水,跨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

      平津陷落后,我到了上海姑妈家。
      现在,上海的租界,看起来至少是安全的。
      只是,不知道战火什么时候会烧过来。
      1937年8月9日,日本海军中尉大山勇夫等两人驾车闯入上海虹桥机场挑衅,被驻军保安队击毙。
      在全民抗日浪潮推动下,第二天,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告“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军队开始总攻,中国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并于8月13日奉令向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虹口基地发起围攻,试图赶敌下海。
      “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展开。
      但,这个时候却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景象,外面炮火连天,租界内却是一派歌舞升平。
      仅仅一墙之隔,却仿佛,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个时候,我时刻担忧着,空中,会不会出现战机,而战机里,会不会出现大哥或者沈以诲的身影。
      理智上,我知道,他们应该出现,身上有那身军装,开着战机,这是他们的使命和职责。
      当初,他们投笔从戎,为的,不就是今天吗。
      可是,情感上,我又希望,自己可以晚一点看到他们。因为我觉得,只要晚一点见到他们,他们就多一分安全。
      在面对自己的大哥和男友的生死的时候,我是自私的,我只希望他们能够活着。

      只是,8月15日,在中日的空中交锋中,我还是看到了他们二人的身影。
      他们的飞机编号,就那样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1201,1213。
      这两架飞机的编号,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大哥的1201在最前面领航。
      后面,是他的战友们,这其中的一些人,曾经,也是他的学员。
      头顶是隆隆的轰鸣声,我方的霍克三和日本的九六式飞机,正激烈缠斗。
      我就站在阳台上,仰头看着他们。
      他们的飞机飞在空中,我的心也紧跟着悬了起来。
      当大哥和沈以诲的两架飞机分开迎敌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该看向哪里。

      饶是空中斗得如此激烈,而租界里的人们,依旧可以不慌不忙地喝茶。他们可以一边坐着听音乐,一边看着空中的激战。
      仿佛这不是一场以命相搏的战斗,而是一场精彩的空中表演罢了。
      或许,在其他地方,这是很难见到的景象。
      但,这番景象,就这么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出现在此时,此地。
      甚至,当两架飞机缠斗在一起,打得不分彼此的时候,我能清楚地听到周围的外国人说着英文和法文的喝彩声。

      可是,我的心还是揪着,因为,我很清楚地看到,不远处,那架飞机的编号是,1213。
      是他,是沈以诲,他正和日本人激战。天空中,人机合为一体,仿佛一支无比灵巧的鸟儿,进行着一对一的生死搏命。
      而那边,同样是三架飞机缠斗在一起,两架是日本飞机,而另外一架,编号是1201。
      不管哪边的战况,都让我接近晕眩。

      突然,一个极速转弯,大哥跳出了两架日机的包围,然后,迅速升空,居高临下,一招制敌。
      那架日本飞机,像是突然间失了所有的力量,直直掉落下去,机上还冒着一缕黑烟。另外一架,则趁机逃命。
      我身边的外国人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我猜,他们的掌声,是送给大哥的精湛技术的,而无关他们的立场。
      刚刚脱离了险境的1201,马上投入新的战斗。

      而这边,1213和日机,依旧斗得不可开交,谁都占不了上风。谁先松了这口气,迎接他的,就只有死亡。
      我感觉自己的心已经快要跳出来,我的手都在颤抖,不由自主。
      那是从未有过的窒息的感觉。
      我从来都不信命,可是,此时此刻,我却不由地,为他祈祷。
      我甚至闭上了眼睛,不敢看接下来的场面。

      突然间,我听到一阵欢呼声,我努力让自己睁开眼睛,1213依旧在空中盘旋,又找准了新的目标,而刚才那架和他对敌的日机,早已不知去向。
      姑妈说,那架日机被击落了,1213故意露出破绽,一个空中诱敌,然后巧妙地反击回去。
      所谓艺高人胆大,或许就是如此。
      他安全了,可是,马上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我觉得自己刚才那已经沸腾的血液在慢慢地回落。我终于可以有一瞬间的平静。
      可是,我爱的人,他们两个依旧在空中,和敌人以命相搏。
      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我的心将会和他们在一起,随着他们的飞行而跃动,这将是我的宿命。

      其实,那几天,华东沿海一带正值台风过境,长江中下游及苏浙两省笼罩在一个巨大的低气压下,气候条件极为恶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或许,日军才觉得,中国的飞机不敢起飞。可是,他们错了。
      因为,他们面对的,是一群全新的热血的中国空军。
      这是一群甘愿冲上云霄,把性命交给蓝天的空中儿郎。
      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守护地上的人。

      我不知道的是,其实,前一天,大嫂已经有了与我相同的经历。
      她的心,同样随着1201而跃动。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822910/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