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相惜

作者:糖小末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四十一章前朝旧事(一)


      估计丹亦想破脑袋也想不到,燕丹先帝景和的宠妃榆妃和如今青戈的俪妃娘娘,竟然是同一个人!而我真正的生身父亲,便是燕丹先帝景和,我才是燕丹真正的公主,现下,我正准备嫁给我同父异母的哥哥!

      我也不知母妃究竟来自何处,她如同夜空里的流星,一闪而现,倾城倾国。母妃从未对我说过,她的父母兄弟,亲族友朋。

      若非母妃思虑过重,夜夜梦魇,陆陆续续说出的梦话,露出不少端倪,才让我对此事有所了解。时间长了,所有梦话的碎片连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让我难以置信的图景:我的生身父亲另有其人,母亲当年腹怀双子,而胞兄至今下落不明。

      随着我渐渐长大,母妃已经慢慢接纳了父皇,本应过几年安生日子的。只是母妃始终放不下我那位生死未明的胞兄,才致使忧思过度,情殇难消。还好我取得那一朵“半夏”之花,才救得母妃性命。

      后来母亲发现瞒我不住,这些事更不可与旁人说,才陆陆续续地和我说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加上近来我得到的种种消息,我将其结合起来,推演了事情的大致始末。

      母妃与我的生父先帝景和相识之时,先帝已立夏氏为后,且夏氏已结珠胎。先帝在宫外结识母妃后,自诩找到此生挚爱,不顾夏后的反对,非要将母亲纳入宫中。

      这件事不仅夏氏一族反对,连王公大臣也一致认为纳这么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为妃,甚为不妥,直言妖妃祸国。

      先帝虽然放弃了立马立妃之事,还是将母妃接到宫中,保护的很好。夏后虽然依旧不满,但也无可奈何。之后,夏后产下了先帝的长子,也是嫡子。为着江山稳固,一般帝王在这个时候都会选择立下皇太子,以保江山万代基业。

      夏氏一族联络朝臣,让先帝早立太子,先帝不为所动。夏后产子后,明显感觉夫妻之情情淡如水。先帝虽然做足了表面功夫,却不是真正关心夏后母子。这些事情,夏后自然是感受得到的。

      过了一年半载,小皇子渐渐长大,原本夏后已将心思转移到小皇子身上。可此时,母妃怀孕了,先帝便不顾朝臣反对,一只诏书,母妃便由后宫一个毫无名分的宫中女子一跃至妃位,封号“榆妃”。

      不想我母亲体质异于常人,怀孕至六月余时,食不下咽,滴水难进,眼见日渐憔悴。先帝情难舍,才做出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先帝安排好一切后,就只带了百余军士,微服往青戈边境,去寻母妃念念不忘的葛菜。为了不让母妃途中颠簸,车帐都是用了足足三十六人抬着,一路到了青戈边境。

      现下想来,先帝为了此次出行,运筹帷幄,本该是能够满天过海的,对母妃,也算是用情至深了。怎料先帝这两年来,冷落夏后,夏后心中不忿,这才把消息告知其父夏守城,原想着借机除了榆妃及其腹中孩儿。

      谁料,夏守城竟连同先帝一起谋杀了,想来夏后这许多年,心中只怕难以安生吧。燕帝年幼之时,尚且要仰仗夏守城护着,如今燕帝羽翼已丰,夏太后也想报这杀夫之仇吧。

      十六年前,我的生身父母遭刺客追杀,生父景和为了保护母妃,孤身一人带领军士挡住了刺客。根据后续发生的事情推断,父亲应该是在阻截刺客的时候殒命的。这事虽已成事实,可刺客究竟是何人,现下还不清楚,我想给母妃一个交代,同时告慰父亲亡灵。

      母妃当时身怀有孕,由军士和贴身侍女护着逃走,途中受了惊吓、兼动了胎气,中途产下一子。那时,母妃还不知父亲已死,遂托付保护她的将军带着孩子先走。

      当时母妃抱着必死的决心,为了让将军带着孩子先走,竟以死相逼,将军无奈之下带走了孩子,贴身侍女芸儿誓死相随。

      母妃为了避免受辱,原想举剑自尽的,看到芸儿又有些不忍。谁知将军带走孩子没多久,母妃腹中再次阵痛,这才生下了我。

      后面是芸儿将母妃安置在一艘渔船之上,自己穿上母妃的衣服引开了刺客。渔夫收了钱财,依言将母亲带送到了青戈境内。母亲带着我在青戈辗转流落大半月,才被父皇所救。

      据母妃所说,父皇与她也算旧识,旁的母妃却不愿多说。母亲生产期间,几经波折,因此落下病根。我十四岁那年,母妃旧疾复发,险些丧命。父皇救了母妃之后,将母妃安置在青戈宫中,给了母妃“俪妃”的名分。

      母妃入了青戈宫后,父皇将她保护得很好,从没有人能伤了她。后续为着母亲的将来着想,还将死了母亲的毅皇兄托付给母妃抚养,想着母妃将来能有所倚靠。母妃心中终究有许多事未曾放下,这么多年来,心中并没有真正地接受父皇。

      母妃这么多年来,有愧于父皇,自也难以言明心中酸楚,如此夜夜忧思,时间长了,未免伤及根本。当我听到燕丹求亲之时,便意识到,这也许是查清真相最好的机会了,所以才会欣然前来。

      我来之前,父皇的那番话,也说明了父皇知道我此行的目的。父皇将“云探”交予我手,相当于将青戈这么多年来在青戈培养的势力交予我手,这是莫大的信任,我如何能辜负。

      父皇对于我的宠爱,虽有着爱屋及乌的成分,但也算得上舐犊情深了。即使在我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也是一直将他当父亲看待的。

      对于生父,我虽从未见过,但血浓于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是如何死的,纵然千难万险,我也必查个水落石出。而胞兄由那位将军带走后,便杳无音讯,母妃每每提及,无不痛心疾首,我必须找到胞兄,给母妃一个交代。

      关于这件事情的始末缘由,我在青戈便开始收集线索,只可惜没有太大进展。因此,我才想着离开和亲队伍,绕道江城,看能不能查出一些消息。

      虽然江城给我的消息,还不及母妃给我的十分之一。但此行也不算没有收获,江城给的消息虽不多,可字字准确,毫无谬误,以至于我有时都在怀疑,他们是不是还有所隐瞒。

      在江城,我结识了江公子,这算是此行的最大收获了。后来与江公子的几次接触中,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消息,虽只是冰山一角,但只要按图索骥,何愁找不到真相。

      更何况,我还没有真正地接触到夏太后和夏家之人,到时候定能找到更多的线索。等到送亲的使团一到,我便可名正言顺地与燕丹朝亲贵相交,自能得到更多的消息。

      丹亦今天急匆匆地出去了,说是为使团的到来做准备。算起来,使团应该十余日便到了,我也应该做些准备了。我让门口的守卫给我送了一杯茶过来。

      守卫只送到密室门口,将茶用一个传送之物传送了进来,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我暗叹,丹亦虽然搜集情报不如江公子,但御下有方,难怪能以女儿之身,成为“云探”的领主。

      我喝了口水,也不打算继续看宫廷后妃之类的卷宗了,对于宫廷中的秘史,想来丹亦也不大感兴趣,不会有太多值得参考的材料。

      倒不如去看看大臣们的卷宗,有的东西只怕还能好好深究一番。夏守城,这个名字我已经听了太久了,虽未见其人,可江城藏宝图之事,有他的影子,现在连十六年前之事,矛头也指向他。这位年过半百的将军,究竟又是怎样的人物?

      与我所想的一致,夏守城的资料放在了第一位。原本宰辅为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官员的资料应该是齐相的为先。丹亦却把夏守城的资料放在最前面,可见对他的重视。

      我拿出卷宗,这卷卷宗与其他的不同,感觉书角有些褶皱,看来是翻过许多次了。这卷宗有着厚厚的一沓,拿起来便有一种厚重的感觉。

      我一页一页翻着看着,夏守城并非出生世家,是靠自己一人拼杀出的天下。他的成长之路可谓是传奇,从一名普通的军士慢慢成长起来,若在乱世,这也说得过去。

      偏偏在夏守城的上升之路上,燕丹并未出现过太大的战事。至多不过是燕丹与陇西的边境和燕丹北境,时不时受游牧部落的侵扰,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百余战,但都是小打小闹,伤不了燕丹的元气。其他的,不过清缴过几次山匪,算不得多大的功劳。

      但许多曾任夏守城上司之人,对他无不赞许有加,年年向朝廷表奏他的功劳。每每有功劳,总能升迁一些,积年下来,已是燕丹朝屈指可数的名将。

      后来,夏守城向先帝景和上表,建议推行“马政”,得到先帝许可后,大量招收军将,建成燕丹“铁骑”。由此,燕丹军将战力直超青戈,若非青戈国力富庶,轻易撼动不得,只怕夏守城要领军直逼青戈了。

      推行“马政”后,自然引起了一些旧臣的不满,然先帝力排众议,支持夏守城。多年来,燕丹边境安宁,夏守城也一跃成为燕丹首屈一指的大将军。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626287/4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