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番外集

作者:祈祷君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番外平定天下


      魏国第一次科举正在进行时,梁国的东扬州也迎来了最萧条的一个冬日。

      谁也没想到萧纲会大胆到效法胡太后,来了一场鸿门宴,直接请君入瓮,杀了梁国大半有官职的宗室。
      怪就怪萧衍以前太过善待宗室,全梁国的宗室被养的既蠢又贪,以临川王为代表的宗室们被荣养惯了,已经习惯了各种优待,甚至很多人根本就不去就藩,哪怕领了官职也在建康城中待着,派个王府属官便代替自己治理郡府的。

      听说萧纲要自请退位,各地的宗室都赶到了建康。他们未必是为了帝位而来,但各个都觉得自己是宗族的一份子,皇帝都病重了,商议皇位这种事怎么也要参与,说不得拥立之功就这么来了。

      萧纲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也未曾见过什么杀人的场面。
      乌衣巷之变,说起来是东宫的手笔,他并没有太参与其中。促成乌衣巷之变的真正理由并不是谢举拒不交出谢家女,而是谢家根基太深,东宫众官都担心谢举倒向萧纲后会失去他们应有的地位,不如借着由头先下手为强,顺便谋夺谢家上百年来累积的财富。

      乌衣巷大火那天,萧纲为了避嫌去了光宅寺斋戒,大火烧尽后他才从光宅寺出来,也不敢去朱雀桥那边看看情况如何,而朝中义愤填膺有之,忙着争夺谢家遗留之财富的有之,唯有几个大臣选择了愤而辞官,却也对萧纲造不成什么威胁。

      谢家的覆灭,让萧纲第一次尝到了“唯我独尊”的甜头,而后侯景与东宫官员们数次的怂恿,便造成了那日的恶果。

      侯景带兵杀了这么多人,当即建康就乱了。
      他这时不过才而立之年,在尔朱荣帐下就是个先锋将军,经历过最大的事情就是洛阳之屠和黄河南岸的屠杀,无论他做下什么上面还有个尔朱荣顶着,到了梁国,萧纲却是个顶不住事的。

      当同泰寺内尸横遍野、萧衍也被饿死后,萧纲自己也慌了。

      这些宗室们来建康虽然为了速度轻车简从,可他们的部下却大多有兵权,消息一经传出后,淮南太守萧宁为了救自己的父亲、临川太守陈昕为了救自己的岳丈,立刻就火速率部来建康城援救。
      除此之外,王僧辩原本就驻守在江州,立刻从水路挥军直入,原本四方观望的势力这下子都坐不住了,还哪里顾得上什么渔翁得利,纷纷都发出了檄文,要去“讨逆”。

      侯景却得意洋洋,觉得自己功勋卓绝,借此向萧纲讨要公主为妻,还要他封自己为“宇宙大将军”这种让人羞耻的封号。
      之前那些被送入建康笼络侯景的谢家女听闻要被献给侯景,大部分在来的路上就投水的投水、自尽的自尽,还有些在半路上被人救走,真正入了侯景府中的没有几个,都是胆小懦弱的女子,这让侯景又将目光放在了宗室女身上。

      侯景人品恶劣,部下却能征善战,数次击退了建康附近前来“讨逆”的几支军队,萧纲为了稳定局面,竟也咬牙应了。

      随着各方讨伐的呼声越来越大,萧纲渐渐顶不住压力,听从心腹们的建议,想要诱骗侯景入台城斩杀,再借口同泰寺之乱是侯景狼子野心所为,安抚各方“讨逆”的势力。

      可惜侯景经过洛阳、建康的几次屠杀,早就已经对这样的事情生出了戒备,入台城之前先命令自己的心腹宋子仙等人暗中盯住了台城四门,见宫防有变,便当机立断要夺台城四门。
      萧纲听说已经泄密,只得下令关闭台城四门,命禁军把守台城、抵御侯景的军队。

      侯景的人马原本只有几千人,但萧纲为了倚仗他抵抗讨伐自己的部队,给了他好几次人马,陆陆续续也增兵有两万多人,侯景见台城易守难攻也不猛攻,索性困死了台城,干脆地在建康烧杀抢掠起来。

      他也没想在建康待多久,只是借机大捞一把,建康的士大夫和百姓几十年不见战事,早就柔弱不堪,闻变后惶惶不可天日,除了有些在乌衣巷之变时察觉不对早早辞官离开建康的,竟大多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任由侯景的部队杀伤抢掠。

      台城关闭时,不少官员还不明所以,也被一并关入了台城内,加上原本在台城中的各部官吏、宫人等,竟有一万多人被困台城之中。

      一时间,建康与北方的洛阳一般,成为了人间地狱。

      得知侯景占领了建康、困住了台城,以建康与台城中的官员、百姓为质,原本准备派兵救援的各方人马反倒投鼠忌器,不敢再攻打建康了。

      王僧辩原本不欲退兵,却被萧绎帐下的王府参将陈霸先说服了。

      陈霸先劝谏他,“萧纲倒行逆施自取死路,犹如当年的东昏侯,起初全天下的宗室和忠臣都要讨伐他,何故现在反倒按兵不动?概因建康如今沦落侯景之手。如果这时候您不选择退兵而出兵建康的话,侯景就会杀掉作为人质的百姓和官员,甚至会如当年的董卓一般焚烧建康、出逃继续荼毒祸害其他地方,而您,就成了逼死建康臣民的始作俑者。无论是谁继任帝位,都会追究您擅自出兵的责任。”

      “正因为人人都不愿意承担责任,所以才选择围困、建康按兵不动,我劝将军也选择围守建康、切断侯景出逃的退路,迫其投降,而不是逼得他狗急跳墙、大肆屠杀。”

      和湘东王这样的宗室相比,他们毕竟是做臣子的,之前湘东王可以“勤王”,他们却只能“讨逆”,否则便是谋反。
      现在建康沦落侯景之手,他们如果攻打建康就是置建康几十万人的性命于不顾。

      王僧辩毕竟年轻,又不似他父亲那般性格刚正经验丰富,再三考虑之后,还是选择了退兵以保全建康,也保全自己家中几代的名誉。

      他这一按兵不动,其他各方人马更是和他一般,都选择了从几路围困建康,再派人在城下射入劝降书,逼迫侯景开城投降。

      建康和洛阳不同,城中水系复杂水道纵横,其实难以封锁,然而侯景的军队主力却都是北人,不善操舟也不善水战,加上荆襄来的水军部队又封锁了河道、在江中设下阻障,他们就是想跑也跑不掉。

      侯景原本是只是想烧杀抢掠一番就离开建康,继续南下去三吴之地抢夺的,谁料从各州来“讨逆”的人马将建康各条道路都封锁的水泄不通,他混劲儿就上来了,索性留在建康,干脆不走了。

      他这一不走,梁国联军与建康就对峙了起来。

      梁国天下承平已久,荆襄、三吴之地都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又刚刚秋收没多久,各州都有存粮,故而各路人马都能继续坚持,而建康身为梁国国都,坐拥天下财富,京中又多达官富户、高门豪族,也足以支撑侯景几年的消耗。

      于是这对峙就变得耗日持久起来。

      此时萧衍的几个儿子死的死、被困台城的被困台城,太子萧统的妻儿们在侯景夺城中不知所踪,率部来攻打建康的几个爵位较高的宗室又大多是草包,互相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这盟军看起来势大,却犹如一盘散沙,群龙无首。

      这些盟军之中,有些粮草充足齐备,有些人马准备的却并不富余,围困的久了,就屡有“借粮”之事发生。
      然而谁也不知道建康之围什么时候可解,谁也不会轻易匀出粮草,渐渐的,就有人撑不下去,又觉得心寒,就选择了退兵回到地方。

      到最后,还留在扬州境内的讨逆军队,就剩下王僧辩的荆楚人马、韦粲的衡州人马、西豫州刺史裴之高这三支人马,合兵约十二万人。
      韦粲是梁国名将韦睿之孙,家人有被困台城的,不得不死磕;裴之高也是名将之后,和韦粲一样,两个儿子都困在台城,有不能退的理由。

      这三人皆出自将门,调度有方,一时倒没有出什么乱子,但三人里王僧辩不同意强攻,韦粲希望能发动几次佯攻逼迫侯景,而裴之高年老持重选择继续消耗对方,三人谁也不能说服谁,步调不能一致,结果反倒未有寸进。
      到了这时候,群龙无首的坏处就显现了出来。

      而在建康城内,原本还只是祸害城中高门贵族与富户抢掠财富的侯景军,在撑了大半年之后,就连普通百姓都不放过了。

      为了搜集足够撑下去的粮食,他们带兵几乎搜刮了整个城中可以找到的食物和财物,又数次采取火攻及引玄武湖水倒灌台城,都无果。

      台城中物资丰富,为了供给朝中宫中所需,有自己的庄园和田地,可以种粮食也有活水,反倒能够自给自足,继续撑下去,这也是联军在察觉侯景一时无法拿下台城后能够耐住性子继续死磕的原因。

      但这么磕下去,迟早要出事,等侯景军一旦补给不足,势必要拿建康百姓下手。
      五胡乱华之时,胡人军队屠杀汉人熏做军粮的事情还历历在目,谁也不愿意事情发展到那等地步。

      此时,一直在整顿军务、筹集粮草的魏国军队,终于南下了。

      领军的是打着萧综旗号的白袍军。

      自白袍军夺下洛阳后,陈庆之和马文才的名声就已经震动天下,两人一文一武控制了整个魏国大局的消息也传遍了天下。

      陈庆之身为“白袍军神”,从领军开始从无一败,一路打下了洛阳,又之后南下镇守豫州、囤积粮草,等魏国其他将领领军平完魏国的乱事,大的起义平复、小的叛逆人马也被或招安、或赐田,回到了各自的故里后,就领军南下护送萧综回建康“登基”了。

      马文才借由平乱数次练兵,迅速的培养起了一批新的军中中低层将领及有征战经验的老兵,魏国也没有了大的战事,而后方有谢举、贺六浑和花夭镇守,便和陈庆之兵分两路,领着新军,从徐州南下。

      之前马文才向梁国递交过国书,申明他们迎回了失踪在洛阳的二皇子萧综,并得到了皇帝萧衍的密旨,将萧综立为储君护送回国,马文才一直迟迟没有接受魏国人数次建议的自封为帝,便是为了此时。

      陈庆之的白袍军在名义上还是梁国的军队,萧综的“认贼作父”也被宣扬为忍辱负重自污身份的无奈之举,加上自萧衍在同泰寺出家后国玺就已经失踪,而白袍军带回的密旨上是有国玺和萧衍亲笔的,可信度自然比萧纲那破绽百出的封储文书要高。

      再加上之前出逃颁布勤王令的御史裴山、受到迫害而流亡北魏的傅翙之子傅歧都在白袍军军中,无疑又让白袍军更有了说服力。

      马文才两支大军南下过程中,自然也有不肯相信而抵抗的州府,然而现在的梁国军队远不是久经战争的魏国大军可以抵抗的,陈庆之又是出了名的能攻城略地,于是他们这一路南下,犹如摧枯拉朽,没有多久,因勤王而空虚的雍州、湘州、郢州和南兖州纷纷宣布拥立萧综这位二皇子回京,边境的北徐州、北兖州也举州而投。

      驻守在历阳的王僧辩听闻陈庆之和马文才“护送”萧综南下,意图效法当年护送北海王那般回京,自然生出了摇摆之心,既不甘就这么交出手中的人马,又没有抵抗已经发展壮大的白袍军的勇气。

      最后,还是陈霸先献策力谏,建议他选择投效。

      “王将军,我等围困扬州已久,粮草补给全赖荆襄,如今湘州、郢州尽入白袍军之手,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而建康一时又无法攻克,如果不投向二皇子萧综的势力,怕是军中迟早要生变。”
      他们军中大多是荆襄出身的士卒,现在这几州都已经被白袍军拿下,将士离开故土已久,又长期围困在这个地方,十七早已低落,训练也没有之前那般勤勉,并不是有备而来的白袍军敌手。

      再加上他们已经拿下了荆襄和南徐州、南兖州,并不缺乏战船,也不乏水军将领,他们也没有多大优势。

      另一边,裴之高和韦粲都接到了镇守北徐州和北兖州的旧故劝书,他们和王僧辩的军队不一样,并没有坐拥荆襄之地的富庶,本也支撑不了多久,没有思虑多久,就选择了支持白袍军入京。

      裴之高和韦粲投向王僧辩的消息一传来,王僧辩就没有再犹豫,派出了陈霸先去与白袍军结盟。

      此时萧衍的亲生儿子在外还能折腾的就剩下萧综一个,他又是诸子之中最年长的一个,有皇帝的封储诏书在手,占据大义,何况还携着魏国的大军南下,无论怎么看都胜券在握,一些原本有心浑水摸鱼的势力也都乖乖死了心。
      尤其是三吴之地,之前从动乱开始就一直刻意避战,现在更是只死死保全着自己的势力,不去管政权更迭。

      马文才接到了陈霸先的投书后,和陈庆之、贺六浑等大将商议了一阵子,为了保全建康的人马,选择了用计策诈城。

      他们让王僧辩假装身为萧绎的臣子,不愿归降“萧综”这个东昏侯之子,选择愤而领军回援郢州,离开历阳。
      历阳大军一撤退,被困守建康长达十余月之久的侯景果然上当,又听闻击败尔朱荣大军的白袍军来了,选择了趁机率部突围、离开建康。

      在进行了最后一次的劫掠后,侯景的核心人马率军杀出建康,意图从历阳突围,却被假装撤退的王僧辩、韦粲攻击,而埋伏在退路的陈霸先、裴之高军队也调头一同合击侯景的人马,马文才则领军乘船从丹阳顺流直下,夺下了已经沦陷了十余月的建康城。

      待侯景全军覆没、建康被收复后,留下的却只是一片生灵涂炭的烂摊子。

      虽然因为盟军困住侯景没让他继续祸害其他地方,但作为首当其冲的建康,已经失去了一半的人口。侯景虽然没有做出拿人做军粮这么令人发指的事情,但却数次劫掠百姓的粮食,百姓没有可以果腹之物,城中又缺乏可以耕种的土地,不少人只能活活饿死。

      有些不愿活活饿死的,或是投了秦淮河,或是选择了自尽,有能力自保的聚众而居抢掠他人,没能力的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待他们来到台城之下,宣布建康已经被收复、请他们开城时,更是一片混乱。

      当初萧纲下令封城,原以为以梁国的军力,不出几月就能平定建康之乱,却没想到这一封就困了一年多。

      这一年多里,哪怕台城里有田地和水源,也不免因资源匮乏发生了多次动乱。
      耕种的土地有限,开始的几个月,粮食都要留作种子,禁军和台城中有见地的官员不得不用高压手段强行节约粮食,有些身体不好的,在这几个月中没有活下来。

      后来因为缺粮,又发生了几次军中的哗变,就连萧纲、萧纶等幸存的皇子都因为是始作俑者,而在这次哗变中被杀了泄愤,禁军首领王林因为掌握军权又要防守台城,成了实质上的领袖。

      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撑太久,于是拉拢了真正有能力的台城官员一起管理台城,将所有人分作几组,各司其职,又轮番挖掘出城的地道,希望能尽可能的支撑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不事生产又颐气指使的士大夫首当其冲成了牺牲品,那些不愿意劳作却又想坐享其成的大臣们是第一个遭殃的,而平日里对待属下、宫人苛刻的恶官与宫头也被趁机报复,就在封城后没有几个月,原本高高在上的“使君”们就死了不少。

      到马文才打开台城时,当初被困台城的一万余人,只剩下不足四千,其中还大量是平时劳作惯了的宫人和身强体壮的禁军。

      梁国经过这番大乱,虽没有伤筋动骨,却也是损失惨重。

      建康沦陷之后,地方不再听从中央调令,纷纷拥兵自重,尤其以三吴之地为甚。
      盘踞各处的豪族巨富趁机抢占土地、掠夺百姓为荫户,又有官员和地方豪族狼狈为奸掠夺民脂民膏,民变四起。

      马文才入了建康后,面对着比洛阳还糟糕的局面,不得不一一收拾起烂摊子。

      萧综在这种情况下被拥立为帝,被马文才胁迫着罢黜、惩罚建康之乱时按兵不动不来救援建康的各方宗室与将领,一时间,这些地方的势力不甘就此丢官去爵,纷纷起事。

      陈庆之则奉命率领白袍军平叛,而魏国的兵马镇守扬州以北的大片土地,打通了从魏国到达建康的道路,以防退路被夺。

      没有多久,陈庆之屡屡大捷的消息传来,就不经战的梁国与当年的魏国一般,纷纷闻白袍军而色变,见之而降。
      没有多久,各方势力相继投效建康新的朝廷,派出族中嫡系入建康为质。

      在马文才派兵平复南方的时候,留在北方的花夭与谢举则率领文武官员大力发展屯田、安置流民、编订户籍,又丈量了全国的土地,准备按人口授予田地、鼓励农耕。
      曾经因战乱南逃梁国的魏国人听闻魏国已经安定、国家正在授田,纷纷回到故土,马文才又多次征迁边境的百姓,将南方因战争流散的百姓迁入有田却无人耕种的北方诸州。

      等南方基本安定后,马文才拿出了萧综当年的禅位诏书,以萧综身体有损无法生育为名,使得萧综禅位出家。

      萧综禅位之后,在北方的花夭也命国使送来了元子攸的禅位诏书。

      鉴于建康被蹂///躏太过,马文才决定迁都洛阳回归中原后再祭天登坛,为免萧综留下折腾,马文才带走了出家为僧的萧综,留在洛阳严加看管。

      陈庆之被封为吴王,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诸军事,扬州刺史,暂时镇守南方,使南方继续休养生息。

      马文才回到魏国后,请了隐居多年的陶弘景入洛阳,希望他能如当年占卜后献国号为“梁”与萧衍一般,为新的国家占卜。

      陶弘景卜卦后,得“观卦”。

      观,阐释观与瞻的道理。观者,上位者的一举一动,都成为百姓注意的焦点,无时无刻不在被注视中,因而不可掉以轻心,不能轻率行动,必须诚信严正,以道义展示于天下,才能得人民的信仰与尊敬,从而服从领导。

      相对的,上位者对外要观察民情对民间疾苦,有所作为,同时对内要观察自己的言行作为,不断反省检讨自己。

      马文才认可了陶弘景占卜的卦象,取“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之意,立国号为“正”,改元“中正”,意谕不偏不倚,无论贵贱,因才取用,一视同仁。

      自此,南北一统,天下平定。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两个大正章扫了尾,接下来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轻松小番外了。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寡人无疾
    眼睛能看到“神仙”的皇帝和大龄情商醉人女博士的养成故事。



    百年家书
    疯丢子的抗日背景故事,和我一样,喜欢写故事,不爱写小言,虽是女主,荡气回肠,大气磅礴



    木兰无长兄
    穿越成卸甲归田的大龄剩女花木兰,被传言成”真·大龄女青年·花家虎背熊腰杀人狂·身家丰厚“,绝壁不能忍



    老身聊发少年狂
    女青年穿越成老太太,顾卿表示自己不幸福!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965460/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