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

作者:南柯子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父子两代皆师友


      一个夏日的清晨,凤翔知府陈公弼如往常一样来到公堂,刚坐在桌边沏了一盏茶,忽听小吏鲁冬生来报:“陈大人,苏贤良到了。”
      陈公弼沉声问道:“是哪个苏贤良?”
      “这……就是苏子瞻判官。”
      “一个小小判官,也配称贤良?”陈公弼冷哼一声,随即吩咐,“你胡乱称呼,今日定要给点颜色你看看。来人,给我掌嘴三十!”
      “小的听到其他人都是这么称呼的。”鲁冬生委屈辩道。
      随着“啪!啪!”的掌嘴声,鲁冬生的哀嚎也一声声传来:“大人饶命,大人饶命!下次再也不敢了!”
      苏轼走进大厅,一眼便看见鲁冬生那两张肿得老高的脸,他顿时明白,陈公弼看起来打的是鲁冬生的脸,其实打的是他苏子瞻的脸啊!自己不过是喜欢舞文弄墨而已,有必要这么一再打压么?
      苏轼一张脸气得煞白,他飞快地办完自己的公事,连招呼都没打一个,便踏步回家了。身后又听得陈公弼的教训:“真是目无尊长……”
      苏轼暗自感到又奇怪又委屈,从走马上任凤翔判官以来,同僚们都对他客客气气的,只有这个凤翔知府跟他过不去,屡次给他难堪。苏轼还发现,自己写给老百姓看的公告,即使只有数十字,拿到这个冬烘先生面前,也一样涂涂改改好几遍,非得增删几个字不可,以此显示他比下属更高明。苏轼暗自好笑,也不想想我苏子瞻是什么人,作一篇文从来是墨不加点,上至王公大丞,下至贩夫走卒,哪个不是交口称赞?我请他批阅,也不过是例行公事,走走过场而已,他还真当自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呢!因此,苏轼常常毫不相让,与陈公弼争论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些怨恨他。
      眨眼间快到七月十五,陈公弼邀请同僚及下属均于中元节之夜前来赴宴。黄昏时分,陈公弼扫视大厅,除了苏轼之外,所有的宾客均已到齐,他低声向一个家丁问道:“怎么苏轼还没来?”
      片刻之后,家丁回报:“苏判官的家人说,他独自游览真兴寺去了。”
      陈公弼气得胡子都翘起来,怒斥道:“这个苏子瞻,仗着薄有几分诗才,便狂妄自傲,目无尊长,真是岂有此理!”
      这次苏轼故意违反上司的命令,得到的结果是罚铜八斤。从此以后,苏轼对陈公弼心怀芥蒂。
      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不久以后,陈公弼在后花园修建了一座凌虚台,命苏轼作记,苏轼洋洋洒洒,写下一篇四百余字的《凌虚台赋》,回复上命。他在赋中暗含讥讽:万事万物的兴亡成败都是无法预料的,当初荒草遍野、狐兔出没的时候,哪里知道有凌虚台呢?由此推之,秦、汉、隋、唐时期遗留下来的气势恢宏、雍容华贵的建筑,比凌虚台坚固百倍,不也一样化为荆棘枯草了吗?更何况人生的升沉荣辱,又怎能预测到呢?命运的反复无常是难以把握的,有人想借此向世人夸耀,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是不足取的。
      苏轼满以为陈公弼这次又会刁难自己,哪知老夫子却命人却一字不改地刻于石碑之上,令他大感意外,真不知这老夫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直到整整18年后,这个谜底才揭开。
      公元1079年,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处心积虑要置苏轼于死地,并一手操纵了乌台诗案,后因神宗皇帝之祖母高后后格外垂怜,才将苏轼谪贬黄州。变法派极不甘心,乌台诗案中那么多足以灭族的罪证,最后竟然判得如此轻微。
      王安石的得力干将吕惠卿本欲矫诏赐苏轼自尽,或索性在路上刺杀他,以绝后患,却被李定拦住。李定早已派人将苏轼的过去查得一清二楚,他莫测高深地一笑:“哼,苏轼这次到黄州,一定没好日子过。你们可记得,他当年刚踏进仕途时,与陈公弼结下了很深的梁子,而陈公弼之子陈慥恰恰在黄州隐居,这就叫不是冤家不碰头。你我只要袖手旁观,等着好戏上场就行了。”吕惠卿方打消了先前的念头。
      陈慥隐居于黄州的龙丘,常常喜欢徒步在山间行走,谁也不知道他的显赫身世,百姓们见他头上戴着高高耸起“方山冠”,因此称他为方山子。苏轼刚刚死里逃生,惊魂未定,根本不知道黄州还有个死对头等着自己;即使知道了,他也毫无防范之力。
      这日午时,苏轼正在自己临时搭起一半的茅草屋里打盹儿,忽见侍妾朝云慌慌张张地跑来,悄声说道:“老爷,你的麻烦来了。”
      “不必惊慌,我连死都不怕,还怕麻烦?”苏轼不以为然地摆摆手。
      朝云焦急地说:“外面有位自称叫陈慥的人求见,他说是您在凤翔时的老上司陈公弼之子。陈公弼以前不是屡次跟您过不去么?况且他身后还跟着几个身形彪悍的打手,个个背着铁锹、锄头,看样子是想来找您的碴儿。”
      王闰之闻言,也放下手中的针线活,催促苏轼:“要不,你还是赶紧到外面躲一躲吧?”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现在就出去会一会他!”苏轼站起身来,拔脚就往外走,妻妾二人苦劝不住。
      只听一个略显沉郁的声音高呼道:“请问子瞻兄在吗?”便见一个衣著普通、相貌清癯的中年男子跨进门来,他后面果然跟着五六条身强体壮的汉子。
      “在下便是。”苏轼答道,“你是……”
      “在下陈慥,字季常,家父经常在小弟面前提起苏兄。听说你遭逢大难,谪贬黄州,便赶快过来瞧瞧了。”陈慥又指着壮汉们对苏轼说道,“你初来乍到,连茅草屋都没搭起来,刮点风下点雨就够受的,因此我带几个乡亲来,帮你快点把房子搭起来。”
      “原来是龙丘方山子兄,幸会幸会!”提起陈公弼,苏轼惊讶万分,“令尊还经常提起我?当年我可是经常跟他顶牛的。”
      陈季常看出了苏轼的不安,微微一笑:“其实家父一直对你爱护有加,只是担心你少年暴得大名,便志得意满,不思进取,因此磨炼你的性情,希望你谦虚谨慎,能够更上一层楼啊!”
      “唉,我真是有眼无珠,没看出他老人家的用心,还总以为他是跟我过不去!”苏轼喉头有些哽咽。好似一语点醒梦中人。刹那间,苏东坡明白了陈公弼的良苦用心,他对自己当初的幼稚举动深深地忏悔,只可惜陈公弼因赃酒一案,已于十多年前郁郁而终,今生今世,他再也没有向老夫子道歉的机会!
      “苏兄不必介怀。”陈季常又转头对壮汉们道,“这位便是名满天下的苏大人,如今苏大人落难于此,我们大家一起为他略尽绵薄之力,好不好?”
      “好,好!”“能为苏大人办事,我们求之不得啊!”众人热烈响应。
      “多谢……多谢了!各位与苏轼素不相识,苏某何德何能,敢劳动各位大驾。”望着这些热情的乡亲,苏轼连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一个月不到,三间木房子便拔地而起,苏轼和家人再也用不着沐风栉雨,他也与陈慥结为莫逆之交。陈季常常来苏轼的木屋里小酌,也邀他去自己龙丘的豪宅濯锦池宴饮,二人经常你来我往,不亦乐乎。而变法派忙于对付其他政敌,也无暇顾及这天高皇帝远的黄州了。
      这一日,苏轼刚写好《前赤壁赋》,自己觉得颇为得意,便拿着文章拜访陈慥了。尚未进屋,老远便听得一阵扫帚打墙壁的“啪啪”之声,接着一个女人连哭带骂:“整天让一帮歌女在家里歌舞,你还让不让人活啊?昨晚孩子被吵了一夜没睡好,又着了凉,今儿起来便有点发烧。若不是你这样,孩子就不会病!”
      “是你没把孩子照顾好,反来怪我,真没道理。”陈季常小心地辩道。
      “你做错了事还犟嘴,看我不打死你!”接着又听到啪啪的几下,那女人又哧地冷笑道,“成天在家里灌黄汤,醉生梦死,还隐士呢,别笑掉大牙了!”
      “有几个男人不喝几杯酒的,你一个妇人家,管得太宽了吧!”陈季常心虚气短地说。
      苏轼素知陈季常有些惧内,便知这一定又是其妻柳氏发作了,心想来得可真不是时候。但是陈家的家仆已经看到他了,总不好退回去,他只好硬着头皮跨进门去,笑着高声劝解道:“哟嗬,夫人嫂又在教训夫君啊!”
      柳氏一见苏轼,忙不好意思地放下扫帚向他数落开了:“苏老爷有所不知,这个不长进的东西,昨日又在家里闹了一整夜,家里什么事都不管,连孩子病了都不闻不问,实在令人难以忍受……”
      “好啦好啦,我要跟苏老爷去书房商议事情,你先下去吧。”陈季常狼狈地整理了一下被揪得皱巴巴的衣衫,逃也似地拉着苏轼躲进书房了。
      “哼,这次就便宜你了,等会儿再跟你算总账!”柳氏唧唧咕咕地走了。
      陈季常见她的影儿消失后,才苦笑着对苏轼摇了摇头。
      “陈兄如此惧内,倒令小弟大开眼界,哈哈哈……”苏轼开怀大笑,信手提起笔来,写下一绝: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狮子吼”一词源于佛教,原本用来表示佛的尊贵、具有极大的威力,能够降服一切妖魔鬼怪。苏轼用这个词来比喻柳氏的大嗓门,带有几分调侃的意味。其实以现代的眼光看来,柳氏的心理倒是很好理解——有多少妻子能够忍受丈夫整天面对一群能歌善舞的美女发痴呢?那些说不嫉妒的,不是真的不嫉妒,只是不敢而已。
      哪知因苏轼声名太大,一首诗很快便妇孺皆知,陈慥夫妇也因而出名。这个故事后来又被洪迈添油加醋地写进《容斋随笔》中,因而流传更广。从此以后,人们便将怕老婆的男人称为“季常癖”,而“河东狮吼”也俨然成为家中悍妇的代名词。
      苏轼与陈公弼之间的误会之所以能够涣然冰释,除了陈公弼本性严厉善良之外,也与苏轼不计前嫌、勇于改过的品格有关。在《苏轼全集》中,传体文仅十篇,而陈公弼父子则独占两篇,它不仅记载着陈氏父子的生平事迹,还记载着苏轼对这对父子的深情。
      在《陈公弼传》中,苏轼满怀愧疚地写道:“我在凤翔做官的那两年,因自己少年气盛、禀性愚拙,屡屡和陈公争执,现在后悔都来不及了!”他又在文末对陈公弼端庄严肃、正直清廉的品行作了中肯的评述:“西汉谏大夫郑昌曾说过,有猛兽出没的山林,连野草都没人敢采。淮南王刘安谋反时,把丞相公孙弘根本不放在哪里,惟独忌惮汲黯一人。假如陈公弼依然坐镇朝廷,其威风足以震慑千里之外。”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9588/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