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帝台欢

作者:书寄北风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四·回宫


      董卓沉吟了会儿,琢磨着刘协笑中的意思,一时间心思不定,眼里寒光敛起,末了轻吐出声:“臣多谢殿□□谅。”

      “既然是一场君臣误会,过去也就算过去了。如今首要之事,自然还是陛下的安危,国不可一日无君,儒等先恭迎陛下回宫。”董卓旁边的李儒依然不急不缓地摇着他的羽扇,遮住半张脸,露出一双眼眸似睁非睁,向上弯起,眯成一条细缝,于群臣踌躇的神色中再次缓缓跪下。

      其他人看到李儒一跪,瞬间明白意思,也摸到了当下形势,纷纷跪下行礼,高呼:“恭迎陛下回宫。”

      “回宫——”一声尖锐拖着悠远的声调,向后绵延,似是趁着破晓的天色,在每个人心中打出不同的曲调。

      远方的夜幕透出一丝微白,划过长夜。

      刘协一路被人搀扶着上了马车,眼角余光轻轻掠过刘辩。刘辩正惶恐地拽着崔烈的衣袖,话都有些说不清,即使是偶尔能说出几个通顺的句子也是说得结结巴巴,逻辑思维混乱,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周围人都放弃了继续跟刘辩对话的打算。

      不过刘协现在已经没心思去管刘辩,上了马车后队伍便已启程。回去的路上刘协心情很复杂,马车上的确是只有他一个人。董卓自然是跟着刘辩,现在没工夫理他,但似乎还是很重视他,派曹操在前面驾马,后面还跟着李儒。李儒的唇角似乎总是翘着的,连着眼角也总是向上的,一切对他来说仿佛都不足以动一下眼眉。

      难怪可以混成董卓心腹,这气质一看就是读过书的人,书读得多的人就是不一样。刘协心中默默留下简评。

      马车一路颠簸着,迎着破晓的天色,一路浩浩荡荡地向皇城的方向驶回。刘协在车内闷闷地挑开车帘,天色逐渐转明,衬着晨光的熹微,已经能看出四周之景。四方人马不同方向进入的北邙山,如今倒是都走在了一起。刘协目光在四周环望了一圈,最终还是停在那位至始至终一言不发的青衣公子身上。

      “那位是荀侍中荀爽之子,荀彧。之前在颍川太守那当主簿,也是近日来才入京的。殿下未见过也是情理之中。荀氏是颍川一带的大姓。”见刘协飘忽的目光在那位青衣公子身上打转,不知是不是觉得有些无聊,曹操主动出声道。

      “荀彧?”刘协低低地念了一声名字,蓦然想起那么一词王佐之才,果然是人如其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不知道为什么,刘协听曹操说这话的语气有些不太对味,疑惑道,“你跟他很熟?”

      被提起一段往事,曹操显得有些尴尬,轻咳了两声,语气僵硬得有些不自然:“臣入仕时,还特地去颍川走了一遭去拜会过荀家,只是有过一面之缘,并未深交。”

      曹操言语间多有隐藏的意思,在刘协耳中听来八成是有什么猫腻了。不过他现在倒对这些没什么兴趣,也懒得探听清楚。刘协放下车帘,倚靠在窗口,闭目养神。

      已近皇宫,各方马匹长嘶一声,四肢蹄子在原地杂乱地踩了几脚,地上尘土飞扬,于皇宫内传来的早钟声中平静下来。马车停后,刘协下了马车。两扇朱门映着几缕阳光,几处高楼塔顶耸立于城门之后,朱门缓缓向后展开,呈现出宫中气派万千的景象。宫门中趋步出两队侍女,静立在路两旁,一位贵妇人从宫门中走出。

      那贵妇人一身软烟罗衣裳,衬得体态丰腴,衣上绣着大朵华贵的牡丹,头戴金饰,更添几分雍容华贵。年虽已过而立,却依稀能辨得出当年风韵。不用说,冲那身行头也能看得出这是当今太后,刘辩生母,何氏。

      刘协看了看何氏,又看了看从另一辆马车刚下来的刘辩,忽然觉得差距很大。刘辩的性子可一点也不随何氏,刘辩虽表现的切切懦懦,但何氏一看就是那种很强势的人,这点刘辩倒是半点没有沾染。

      “陛下回来了。”何氏看到刘协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却也只是瞬间,便恢复如常的墨色瞳孔。当她看清来的一行人,面上的镇定却开始一点点崩裂。何氏的指甲几乎是要掐入肉里,才逼自己挤出一个微笑,“能再见陛下一面,吾已是心满意足。今日身子有些不适,怕是不能继续迎接陛下了,自请先行告退。”

      刘协站在一旁远远地望着,刚才何氏看他的目光还让他有点不舒服,这会儿看刘辩眼神已经是温柔得像是漾出水来般,刘协打了个寒颤。随着刘协身后的那些人都下了马,走近时何氏脸上颜色可谓是变化万千,一时间难看得要命。刚才还维持着矜贵顷刻间烟消云散。

      没有什么形容词可以描绘刘辩看到何氏时的激动,虽然他不是很清楚为什么母亲脸色忽然这么苍白,但一听到何氏这么说,还是立马回道:“还望母后以身体为重,万不可因朕的事情而操劳过多,那可就是朕的过失了。”

      那边何氏上演完一出“母慈子孝”的好戏后行了一礼便带着人退下了。临走时,似还丢给刘协一个含着三分警告的意味,看得刘协万分莫名,这何氏跟他是有什么仇吗?怎么看他的目光一副苦果大恨的模样。

      好在他也没被何氏的目光困扰太久,就被眼前景象吸引了兴趣。刘协有生之年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奢侈的地方。光是入了宫后才绕了几圈,领略的奢华物件就不计其数。一路假山环绕,亭台流水,宫娥如水娇媚,自成一道风景。

      湖上氤氲出淡淡的雾气,滋养着千娇百媚的花朵。已是入秋,本是肃杀的季节,此景却平添几分闹意。远处高楼四角小亭无数,水上石阶林立,假山上缓缓的流水一直注入水里,漾开几点水花。

      一切风光尽收刘协眼底,这时刘协忽然有点开始理解诸葛亮了,难怪诸葛亮要在出师表中痛斥桓灵二帝。这般奢侈,又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恐怕消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唔,他当年的出师表,真是一道血泪史啊,他默完之后,作为反面教材接受批评和教育,被罚抄抄到凌晨啊。过了三年后,却是生疏到只能记得几个零星的句子了。

      不过说到底,还是汉朝的腐朽不堪,不然怎么会让董卓这样的人趁虚而入。从前听史书中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如今他倒是成了那鹿。

      也好,那就让他刘协来会会这些诸侯。谁是鹿,尤未可知。刘协低下心思,敛起一个笑。他不是什么救世主,可他既然成了史书中的献帝,那这天下,他就不能袖手旁观。

      “殿下,到了。”旁边侍女出声。

      刘协细细抬头打望上面的牌匾,上面刻着三个字,好在文字与楷体还有些相近,并不难认出,长秋宫。

      周围人基本都散去了,连董卓和天子也去了别处,一时间长秋宫外倒有些清寂。

      永乐宫内沉香袅袅散着,转瞬,美好氤氲开来的雾气似是被一声清脆影响,偏了方向。一盏青铜樽静静地躺在地上,脚口似被刚才摔出裂缝,残缺着一角,里面的酒水尽数洒到了地上,润湿一片。

      “怎么回事,刘协怎么还活着?”何氏面上愠怒,再不复刚才的平静,“还有董卓进京的事怎么没人告诉吾,吾养你们是干什么用的?”

      如今的何氏,再也不是当年任人嘲笑的屠户女儿,而是当年那个凌驾六宫的何皇后。凭借敏锐的第六感,她感觉这次董卓入京,于她还是天子,都不是一件好事。何进这个蠢货,居然敢跟她玩这一手,还真忘了自己姓什么。何氏冷笑一声。

      “这……何将军好像对您特意有所隐瞒,将宫中消息封锁。何将军势大,更何况是有心封锁,仆也是刚才才接到消息。”被何氏这么一砸,匍匐在何氏脚边的人抖得更厉害,努力从脑海中搜索出措辞避过何氏的责骂,“按理说这陈留王是应该死了……可……可谁也不知道这之间发生了什么啊。”

      “不过仆倒有一计。”跪在何氏脚边的人继续道,“董卓刚进京,朝中势力不稳,而太后您在宫中根基深厚,不是董卓可比的。董卓现在连夜进京,能用的兵力肯定不多,我们若是能在他反应前现做掉他,兴许还有机会。”

      何氏皱着眉,不悦地看着他,对他的说法有些将信将疑:“你有把握?”当年董卓连朝廷的命书都不理,俨然已经形成了军阀之势。董卓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人,想要杀了此人怕是要费一番功夫。

      见到何氏的态度松动后,那人知道现在八成有戏,于是更卖力地说,尖着嗓子:“就说是这董卓欲废帝自立,谋害陛下不成,却让陈留王平白无辜遭了此祸,陛下顺应民心已派人将其诛杀。”

      “难怪先帝倒是对你颇为倚重,他当年可是常说张常侍就是他父亲呢。”何氏立刻明白张让的话中之意,看着张让也跟着一声冷笑。她自然是明白张让的意思。三人成虎,即使是董卓没有这个意思,但风言风语传得多了,无中生有未尝不可。况这世间哪有什么罪名比谋害皇帝要大呢。即使事不成,说是误杀了刘协也好。总之,董卓刘协是一个逗留不得。

      张让埋着的脸幽幽抬起:“承蒙太后看得起。”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汉代的宫名和礼节好像很有讲究···?但我又不知道怎么个讲究法···
    _(:зゝ∠)_我觉得长秋这名字蛮好听的,用一用。
    永乐宫是当年董太后住的地方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8840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