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今天女主掉马了吗

作者:建国前有一只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关中之行(2)


      楚秋没有特意隐瞒自己的生死。

      她回到这个世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之前匆匆留给雁河的信,利用系统道具又发了一个相对完整的。

      雁河没有回信,但楚秋知道他有收到,也就放心了。

      雁门关近年没有其它大的战事,但小摩擦还是不少,雁河收到她的信没能及时回复,其实也在楚秋的意料之中。
      之后她忙着解决李振的冤情,又紧张地谋划宰相的位置,稳固自己的权政,便更难有多余的时间接触他们。

      不过信,楚秋还是每年都在发。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楚秋见他愣住,一时还不知道原因,只当是他没认出男装后的自己,“李将军,该上路了。”

      李振回过神来,行了一礼,“宰相大人请。”

      楚秋想,她原本不会这么快和李振重遇。
      但临时被唐玄宗赋予了这么个麻烦的任务,她便以一个合理的理由,将李振拖到了她的出行中去。

      一来想知道他的伤势是否好转,二来也是想通过他,知晓小雁的近况。
      楚秋甚至想过,雁河之所以没有回信,是通过其它渠道知道她以身犯险,才故意对她置气,不理会她的传信。

      如果雁河在她面前,她还有信心把人哄好,但现在这种情况……只怕是见一面都难。

      楚秋出行时带了两辆马车,其中一辆便是她和听雨的。

      但出了皇城,她还是选择了骑马。

      楚秋换下了官服,转而选了相对淡雅的男装。遥遥看去,也是个富家公子的形象。

      除去她和李振,随行的也不过二十人。
      这一行人离开虽然不算声势浩大,但也不会让旁人忽略过去。

      楚秋身为宰相,走在了最前方,而特批的护卫李振,则跟在她身后半马的距离。

      “你伤势如何?”
      楚秋没有回头,她的声音刻意控制得很小,融入风中很快散去。至少荡在他们二人身后、有五六人距离的随行人员,是绝对听不清她的话的。
      “监狱的看守总是捧高踩低,你在那里……应当是极为不痛快的。”

      “多谢楚——丞相关心。”她的态度让李振恍惚回到了两年前,但到底想到她此刻的身份,李振表情带着刻意的疏离,语气却不自觉泄露出些许亲近。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听李承恩将军说……是你在圣上面前为我平反。”

      “我只是适当提出了问题。”楚秋听他这么说,心里有种迟来的得意,“真正为此做出努力的是李承恩将军和王忠嗣将军。”

      “但无论如何,我又被你救了一命。”

      他没有问她为什么女扮男装欺君当了宰相,也没有问她为何会是现在这般异于常人的模样。
      但当李振的视线略过她束起的白发,对上了那双阳光下显露出暗红的眼眸时,依旧觉得心脏像当初被箭射中一般抽痛,让他隐约有眩晕的错觉。

      “……那你呢?”他不敢问她如何从生死蛊中活下来,却又忍不住想知道她的近况,“你这些年可好?”

      有没有后悔救他?
      又或者因此憎恨?

      应当是没有的。
      不然一年前他便问斩,哪里还会再见到她。

      但越是看到她微笑着看自己的样子,他越觉得自己有些狼狈。

      若是没有他,她便不会是现在这般模样。
      当初的少女沉稳又不失活力,聪慧且善解人意,而现在的她却暗疾缠身,就连日常都饱含斗争,稍有不慎便是深渊。

      如果没有他,她应当还是当初那般洒脱,无忧无虑……

      “我很好。”
      楚秋的话打乱了他的自暴自弃,为阴暗的情绪带来了光明,“我也很庆幸自己得到了现在的地位,不然……你不就真的被冤枉死了吗?”

      她朝他眨了眨眼,属于少女的俏皮展现了瞬间便敛去,重新变为宰相该有的沉稳。

      “救你我可没后悔。”她像是知晓他的内心,用笃定的语气说道,“两次都是。”

      李振一时说不出话。
      他张嘴想问什么,却发现在她的注视下无法发出任何声音。

      “……我也是。”
      最终,他放弃般闭眼叹息。再度睁眼时,他的迷茫褪去,变回楚秋欣赏的、李振将军该有的样子,“遇见你,我从未后悔。”

      喜欢你的事情,也从未后悔。
      即便这份喜欢,现在无论如何不能宣之于众。

      “对了。”楚秋见他心情平复,终于问出了想问的事情,“李将军可有小雁的消息?”

      “……雁副尉的?”李振的表情一僵,似乎想到什么往事。

      “我有给小雁写信告诉我的事情。”楚秋简单解释了一下,“但小雁没及时回信,我有些担心。”

      ——雁副尉知道楚姑娘没死?
      李振想到当初,雁河到天策府找他的事情。

      那愤怒不是作假,但既然楚姑娘说雁副尉知道她的事情……

      李振回忆这些年雁河的态度,猜测他是对楚秋差点死亡抱不平,故意迁怒,并不想让他知道楚秋的真实情况。
      他不觉得雁河过份,只是在愧疚之余,又隐约感觉到了庆幸。

      ——还好,他还有挽回的机会。

      “苍云近些年并不好过。”李振想到雁河是楚秋的弟弟,连忙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从朝廷所属化为江湖门派……其中的困难不言而喻。雁副尉被薛帅看重,此时恐怕一起忙着处理此事,这才没能回信。”

      楚秋觉得有点道理,便点头不再问了。

      关中的旱灾在一年前便有人汇报到长安,只是阴差阳错被放置一边,直到现在楚秋的到来。

      关中自然是地名,但并非某一处的称呼。
      它所代表的是“四关”——即东潼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以内的地区,长安城也在四关以内,包含于关中。

      楚秋此行便是准备围绕这四个地点,一一前往探查。

      最优先的,自然是离长安最近的潼关。

      潼关以水得名。
      《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制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按理说,依水而建的潼关是不会遭遇旱情的。

      “这水……”
      楚秋到潼关时,没有马上入城,而是侧身问身后的某位随行者,“裴先生且来看看,这黄河水位可否正常?”

      工部有专设水部,以管理国中各处水源工程。
      但直到楚秋当上宰相后特意询问,才知道整个水部设立的官职不多。就是大大小小的官职加起来,在岗的也不过十七人。
      这么点人管理全国水利工程,自然是人手不足,容易出纰漏的。

      楚秋带的这位裴先生不是那十七人中的一个。
      他并非朝中官员,而是楚秋从朝堂外找的能人。他对各地区的水位监测十分在行,就算对治理旱灾无用,但能以出色的观察力找出其它有益的部分。
      这次随行,也是楚秋以“测试能力再帮助入仕”为由,将人拉拢过来干活的。

      被楚秋问话,一直暗中巡视水源的裴先生脱离了队伍。

      他往黄河边缘走,直到定在某处。
      裴先生看了眼河边用于测量水位的水尺,又观察着水流的走向和力度,这才转向楚秋,不悲不喜地回答,“水位下降三尺有余,想来是多月未曾降雨导致。”

      这个结论在意料之中,是以楚秋的表情未变。

      “看来旱情属实。”她这么说着,将引绳一扯,马匹听从地调头,“这几日有劳裴先生在此勘测了,但在那之前……我等先去潼关支会一声。”

      裴先生没有异议,只是取了容器将水源和土壤各装了一部分,这才回到位居第二的马车上。

      唐朝改郡为州,按理说楚秋这个宰相来了,该有刺史或县令接待。但潼关地理特殊,掌权者并非文官,而是武将。

      潼关的守城大将,是安思顺与哥舒翰。

      安思顺乃大斗军使,哥舒翰是他的副使。
      两人皆受王忠嗣器重,但和安思顺一步登天不同,哥舒翰年初刚封牙将,又因征讨吐蕃有功,前些日子才得以升迁大斗军副使。

      “军使安思顺,参见左相大人。”
      “副使哥舒翰,参见左相大人。”

      虽然行事并不高调,但见到楚秋那头发白,这两人还是知道了她的身份。

      “不必多礼。”面对武官,楚秋没管那些虚礼,“此番前来,是为解决年前的旱灾。”

      安思顺与哥舒翰对视了一眼。

      楚秋的目的,这二人多少是知道的。
      虽然这两人镇守潼关鲜少外出,但长安城离这不远,朝中也有部分亲信任职,宰相出行这种大事,他们还是得到了口风的。

      ——不过这种事,总不好当人面说。

      “不知左相大人有何打算?”安思顺作为守城大将,作为代表开了口,“潼关地位特殊,无法用做参考,若左相大人为旱灾而来……”

      “今日稍作歇息,明日我会去潼关以西的城镇看看。”

      楚秋知道他想说什么,抬手制止,直接说出她的行程。

      “接风洗尘也不必,随意收拾一番,有个住处便是。”

      话说到这种程度,他们也不好再多言,只得顺着楚秋的意思应下。

      “听雨。”

      到了临时住处,楚秋唤来正在打扫的听雨。

      “大人有什么吩咐?”

      “联系潼关附近的教众。”

      楚秋勾起唇角,轻声说出她此行的真正目的。

      “我要安思顺一党手中有关安禄山谋反的罪证。”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裴先生虚构人物,取自当时工部尚书裴伷先的姓氏。

    三尺,等于1米。

    作者桑真的,查疯了……潼关以及其它地区的县令/刺史查不到有没有/名字,所以这里忽略了,只写了确定的潼关守城将领安思顺和哥舒翰。
    历史和地理好难的,特别是地理,作者桑还考过个位数,就别为难她去查关中包含哪些城市/州县,也别想她能准确找出对应的刺史、及监察相关的节度使了。

    写文一小时,查资料三小时,绝了!
    (突然更想写专栏那个想到的“考据党”脑洞了,但三开是不可能三开的)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剑三]她靠话本成为江湖第一
    让开!老祖宗亲自下场写话本啦!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33888/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