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今天女主掉马了吗

作者:建国前有一只妖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关中之行(3)


      潼关以西是苏家村。

      楚秋让随行的人在潼关待命,除了请命再去黄河口探查的裴先生,只有李振随她前往苏家村。

      调查的过程并不复杂,结果也简单明了。
      到底是地理位置特殊,潼关作为重要的军事阵地,粮食的储备不容小觑。便是多月未曾下雨,村中的吃穿用度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瞧两位公子的谈吐打扮,想来是京中的大人物吧?”

      在茶馆闲坐时,楚秋为了收集消息叫住了店里的小二,顺手给他塞了点碎银。

      这小二不着痕迹地收下,堆起了笑脸。
      他快速地打量了他们二人,不过片刻便认出了楚秋身上价值不菲的绸缎,和李振未收敛的军人气息。

      楚秋笑而不答,“听说苏家村已经多月未曾降水,按理说该严格用水。但看店家……似乎不缺水用?”

      “这就是公子有所不知了。”小二被问到却颇为自豪地笑了笑,“咱们苏家村新上任的村正,是个利民的能人。不仅在上任期间兴修水利,还用了什么、什么灌溉法——瞧我,总记不清名字——但这个新的灌溉方式,给咱们村节省了不少水。”

      “……哦?”

      “这不是几个月没见雨么!”小二给她添了杯茶水,“村民们开始也慌了,但村正大人却说今年存了不少粮,足够撑过大半年。而前些年节省下的水源,也被储存了部分。”

      “这样听来,这位村正倒是未雨绸缪。”

      “可不是。原本我们村就离潼关近,水粮的储备本就比其它村多。最开始村正大人这么做的时候,村民们还心里不解——但您看现在?”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用肩上的白布抹了抹脸,“再者,村正大人说了,朝廷免了我们一年的税收……有这层关系在,咱们才和往常无异啊。”

      楚秋点了点头,放小二走了。

      李振见楚秋若有所思的样子,小声问道,“怎么?”

      楚秋摇了摇头,“无事。”

      小二说的,和听雨给她拿来的情报所差无几。

      想到被她收进系统背包的各种情报,楚秋握着茶杯的手轻点杯沿,到底没在李振面前露出过于冷漠的表情。

      “等裴先生鉴定完,便准备去下一个关卡吧。”

      距离长安越近,意味着中央对其管束力越高。
      楚秋在知道这里没有阴奉阳违的事情发生后,便觉得没有继续呆着的必要。

      但为了掩盖红衣教这股外来势力的存在,楚秋还是在潼关呆了一周。

      一周的时间,足够关中其它人知道左相出行的事情。

      从潼关,沿路探查了武关和散关,最终一路向北,到了萧关。

      萧关围峡谷所建,是借助天险修筑的关隘。

      镇守萧关的是武则天时期便奉命驻守的魏家。
      魏家这一代更是延续了上一辈统领的荣誉,继承了萧关大总管的职责统领重兵,以备突厥。

      楚秋和这个魏统领匆匆见了一面,虽然谈不上不欢而散,但也是话不投机。

      他觉得“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楚秋身为文官他根本无需理睬,就连接待都显得敷衍。
      但到底是阶级不同,魏统领虽然心里瞧不起楚秋这副羸弱的样子,但言语上还算恭敬,至少楚秋想凭此发难,是找不出错的。

      楚秋也不想和他多说。
      萧关作为重要关隘之一,已经阻挡突厥多年,又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处,稳定了每年的贸易安全,自然是军力、物资储备充足。

      就算她知道日后萧关会破,那也不是现在应该担心的。

      萧关地势有高有低。
      高是与高原相接,低则是山险之下的低谷。

      萧关虽然没有潼关那样临黄河而建,但亦有渭河、泾河两河流穿成形成的河谷低地。

      不过和潼关那样平原为主不同,萧关的平地与其说是平原,不如说更偏向荒漠。

      刚进萧关以南的城池,楚秋便注意到城中百姓的不同。
      不论是潼关还是其它两关附近的百姓,都是辛苦中透着盼头,简单来说就是虽然日子苦了点,但都含着希望继续生活——而萧关的百姓,楚秋只能看到疲惫中的哀声哉道。

      有潼关的前车之鉴,楚秋进城时的穿着更为普通。
      也因为这副不出挑的打扮,楚秋在没惊动城中县令的情况下,行走在城镇之中。

      “有消息了。”

      楚秋在小摊面前假装挑选东西,注意到李振的传音,她随手付了银两,将买来的小玩具收进袖中,往无人的小巷走了几步。

      等喧嚣远去,李振已经到了她身边。
      他离她三步远的时候停下,即便已经来到无人的小巷,他还是下意识压低了声音,“县令府有天策出身的士兵,我曾和他见过几面,这次问话他也配合——当然,他被要求对你的行踪保密。”

      “我既然已经着手调查,行踪倒是次要了。”楚秋让他问的,是一年间颁布的所有出自县令的公告。
      “那么,结果如何?”

      “自旱灾起,刘县令为满足萧关所需粮草,让农户加倍开垦荒田。”李振觉得这个举措没什么不对,但又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感,“不过降雨未解决,开垦的荒田成效也不高——虽然保障了萧关的基本用度,但城镇的百姓就……”

      “难怪他们会是这幅样貌。”楚秋眯了眯眼,“荒地全部开垦变为农田?简直是胡闹!”

      过分开垦,只会导致土质变差,还会使原本的农田营养供给不足。如果运气不好,种植的作物“相冲”,那更是得不偿失。

      “萧关有其它地区的补给,粮草的需求较往年减轻了二成,况且今年免了税收,给京中的粮草供给更是少了五成。”
      楚秋直觉这其中有别的隐情,“为何刘县令要下这样的命令?”

      “——这正是我想说的。”李振严肃了神色,“我有侧面问过这个问题,但得到的回答是……刘县令没有颁布大赦的消息。”

      朝廷的圣旨理应被送到关中各州,不存在遗漏。

      既然如此……

      ——欺下瞒上,中饱私囊?

      楚秋心里有了计较。

      “先不要打草惊蛇。”她自然而然地下令,“你先盯着县令府,我先托人调查,收集证据。”

      李振没问她说的调查人选,只是应了声是。

      和潼关时不同,萧关楚秋能用的人实在不多。

      权衡之下,楚秋选择自己亲自动手。

      夜深人静。
      楚秋一个神行去了县令府,又利用武功悄无声息地潜入书房,寻找能用的东西。

      在系统的提示下,她轻而易举地翻到了刘县令藏起的账目本。

      “贪官来钱还真是快。”楚秋看着账目本上的交易数额,不由咋舌,“他一个县令,竟然比我这个丞相还来钱快。”

      「那不是因为宿主你花得也快吗。」系统也看到了账目,「除了拉拢官员的部分,养红衣教就花费不少了吧?」

      「就你话多。」

      红衣教虽然好用,但也需要足够的金钱维持。
      虽然楚秋开始发展红衣教的合法业务,不过只是尝试。虽然没亏钱,但还不到赚钱的时候——可有宰相这个身份便利,日后给红衣教开个后门,赚回来也快。

      楚秋将账本放回原处,又神行回了萧关的住所,没有惊动任何人。

      第二天,楚秋便带听雨和李振找上了魏统领。

      “魏统领,你管辖的萧关有人违背圣旨,你却毫不知情。”楚秋毫不客气地将刘县令中饱私囊的事情捅到了总管事魏统领这里。
      “……也是,魏统领虽然骁勇善战,但对文官之间的阴奉阳违,却是鲜少涉足了。”

      楚秋这话,更像讽刺。
      毕竟魏统领又何尝没在心里唾弃过文官只会文绉绉地说些废话。

      “左相大人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魏统领被她质问,心里也有些火气。但想到左相在外的名声,又瞥了眼武功不俗的李振,他还是勉强保持了平静。

      “刘县令向来热情,近年也一直按时交粮。便是兄弟们有什么难处,他也能尽快解决……又怎么会突然违背圣旨?”

      “陛下体谅旱情,曾说免了关中各州一年的税,更是将本该上交的粮草缩减五成。”楚秋说到这里,看到了魏统领突然变化的脸色。
      “……这是给文官的通文,想来魏统领,是未见到吧。”

      他无法反驳。

      “若是魏统领不信,不妨去县令府看看。”

      楚秋报出账目本的藏身处,微笑着让他派人搜查。

      “是与不是,看了便知道。”

      魏统领在楚秋说的位置拿到了证据,一同随行的还有李振。

      回来时,除了两人,还有面色苍白的刘县令。

      李振将人带到楚秋面前的时候,刘县令已经说不出求饶的话,只是腿脚发软地跪在楚秋面前,不敢看其他人的脸色。

      “……是本将的失职。”魏统领脸色难看,看刘县令的样子,很有可能是在来之前已经被魏统领教训过。

      魏统领不再看刘县令,而是将看过的账目本递给楚秋。
      一旁的听雨在他靠近的时候露出些许不自然的表情,可能是对刚才他的咄咄逼人有些不快,但碍于身份不好发作。

      不过魏统领刚才的盛气凌人已经褪去,现在的他难得露出服软的表情,“这事全凭左相大人处置。”

      “停职关押,听候发落。”
      楚秋毫不客气地让李振将人压下去,“处理完萧关的旱情,本相便会带他回京——至于处置,还要看陛下的意思。”

      即便身为宰相,也不能就这么随意的处置另一位官员。

      楚秋不想给人留下明显的把柄,是以在确认了罪证后写了信,让听雨转交给李振,再由李振传给天策府,最后递到唐玄宗手中。

      如此一来,只需再花些时间调整萧关附近城镇的用水,再改正过度开垦的田地,楚秋便能回京复命。

      为了规划好农田开垦的位置,楚秋特意找系统拿了几本专业书啃。
      当然这些书不可能凭空出现,楚秋假装无意、透露这些书出自左相府,旁人只当楚秋料事如神,便不再多问。

      虽然书十分生涩难懂,但有专业人员的裴先生在,楚秋还是入了个门。

      若说有什么插曲,那就是裴先生看到楚秋的书时神情激动,甚至不顾矜持地请求楚秋看完后将这些书借他观摩。

      她带着微妙的心态同意了。

      又是一日。

      楚秋在屋里看书,听雨在一边候着,而李振则跟着萧关的军队一同巡逻去了。

      听雨烧了水、沏了杯茶,便退到一边。
      她既不打扰楚秋看书,又不准备离开。

      楚秋的目光从书上挪开,定到了她身上,忽而一笑。

      “——你不是听雨。”

      楚秋将她递来的茶水放到一边,一边笃定地指出她不是本人,一边又气定神闲地坐在原地。

      听雨没有惊慌,她只是语气疑惑地反问,“……大人在说什么?”

      “三天前。”
      楚秋没有理会她的装傻,直接点出了她是什么时候替换的身份,“大抵是本相让听雨去给李将军送信的时候,你顶替了她的身份。”

      “……”她不作答。

      “让本相猜猜……”楚秋并不意外,只是故作思考,“你是陛下的人?”

      楚秋猜测听雨被人冒名顶替后,便开了系统的视角。
      只是令当时的她有些惊讶的是,冒充听雨的人并非红名,而是中立的黄名。

      排除了各方势力,楚秋终于确定这个人的身份。

      “凌雪阁。”

      在楚秋报出这个名称后,“听雨”才将目光与她对上。

      她——或者说他启唇,终于不再是伪装的女音,而是楚秋从未听过的男声。

      “不愧是左相大人。”被发现了身份,他依旧不慌不忙,“居然这么早便识破了我的身份——只是我自认将听雨姑娘演得十成十,为何左相大人依旧发现了我的伪装?”

      ——因为眼神。

      楚秋不答,因为这话让她正儿八经地说出来,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排除私下相处时,听雨会不自觉对她产生亲密举动外,听雨对她身边出现的任何成年男性都抱有敌意。

      ——在魏统领递来配合调查的罪证时,伪装听雨的他确实露出了不信赖他、甚至排斥的表情。

      论观察力,这个人让楚秋也得赞叹“不愧是以伪装出名的凌雪阁”。

      但是不对。

      如果是听雨,不会是这样“温和”的表情。

      她会微笑着阻止魏统领靠近她,然后在单独面对她时,不加掩饰地暴露对他的厌恶。
      若是再进一步,譬如魏统领在那时露出质疑她、怀疑她判断的表情,听雨的内心会产生杀意也说不定。

      这是听雨被楚秋放纵的“撒娇”,就像楚秋放任听雨在左相府“欺负”江城子一样。

      ——因为她和众多红衣教女子一样,曾被男人伤得体无完肤。

      无法再以杀止痛的她们,换了种形式平息这份怨念。

      这份痛楚借由对楚秋的敬爱,毫无顾忌地显露,甚至将痛苦以这样另类的方式发泄出去。

      旁人不能理解。
      旁人无法理解。

      所以将听雨作为伪装对象的他,才会这么容易暴露自己。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村正,古代的村长职称。
    魏统领,取自魏元忠。唐武则天时,曾任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统重兵镇守萧关,以备突厥——之后是谁守萧关就不知道了,这里私设他的后代吧。
    刘县令,取自百度游牧民族常用的姓氏(之一),因为萧关的地理位置,人口最多的就是游牧民族(虽然大多是敌人)。实际上,游牧民族鲜少有姓氏,但能坐到县令的位置,肯定是有姓氏的。

    啊,好想快点写到令作者桑兴奋的地方啊……但还有几段剧情。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剑三]她靠话本成为江湖第一
    让开!老祖宗亲自下场写话本啦!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833888/1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