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在修仙

作者:蜀山卧月眠霜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原来靳东写错古诗是因为抄了于丹的推送~


      前两天看到靳东上热搜啦。

      起因是他在微博中把陆游的“寒窗月影新”打成了“寒窗月新影”,如此不仅语意不通,还破坏了诗句原有的对仗修辞。于是大家不禁好奇这到底是靳东一时手误,还是他复制黏贴来的?

      你可能不知道,于丹在同一天的早些时候,在她的WX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霜降:“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的推送。

      跟靳东错得一毛一样。(不信你们去度娘)

      为什么八卦号都没提于丹?我猜想是因为八卦号写文太早了,当时还搜不到于丹老师的这篇文章。

      看来靳东同学很可能是于老师的粉丝(现在估计取关了),并在霜降那天点开了推送……

      于丹老师你欠靳东同学一句对不起啊!

      古诗必须对仗?

      言归正传,不管靳东为什么出错,错毕竟是错了,他本人也已在微博说明自己确实“字寫顛倒要改正”。不过我粗粗翻了一下网友的评论,发现批评声中也有表述不严谨的。

      比如有人说古人对作诗的要求很严格,必须对仗,这显然是误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仗吗?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对仗吗?

      其实越来越讲究对偶和声韵主要是南朝以来的风尚,到初唐才形成固定的格式要求,产生了所谓的“格律诗”(或近体诗、今体诗)。

      律诗总共八句。五字一句为五律,七字一句为七律;十句以上叫排律。只有四句叫“绝句”。

      律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第五句和第六句必须对仗。也就是说,虽然陆游的这首《霜月》确实是五律,但理论上它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不必对仗。所以靳东和于丹抄错的版本,主要的错误不在于违反了律诗对对仗的要求,而是破坏了语意和声韵。

      那唐代以后的诗人都只写这种格律严密的近体诗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

      古体诗不如今体诗?

      古体诗可五言,可七言,也可长短错落,犹如诗中散文,其字数句数都没有限制。

      字少的往往空灵有奇趣,字多的则浓烈张扬,淋漓尽致,如“君不见XXXX”的句式,最能抒发慷慨愤郁的感情。小崔若是活在唐朝,也该写几首“君不见”抨击时弊。

      君不见伶人巨富犹偷税,胥吏执鞭向黎元。
      水军尽可花钱买,直士结舌不得言。
      坐看热搜频下架,默对脑残遍粉圈。
      劝君莫道意不适,循环往复只如此。
      慷慨陈词易,从容行路难。
      隔夜但见锦鲤转,一事已忘一事添。(我编不下去了)

      因形式自由,古体诗或有失于精妙,但不难想象它在叙事上更有优势。比如最著名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都是古体。尽管不在格律框架内,但没人能否认这两首诗的艺术成就。

      若要白居易把这两首诗写成对仗工整的排律,恐怕太为难人了...

      再举一个苏轼的例子:

      古驿无人雪满庭,有客冒雪来自北。

      纷纷笠上已盈寸,下马登堂面苍黑。

      苦寒有酒不能饮,见之何必问相识。

      我酌徐徐不满觥,看客倒尽不留涩。

      千门昼闭行路绝,相与笑语不知夕。

      醉中不复问姓名,上马忽去横短策。

      诗人在驿站邂逅了一名冒雪而来的大汉,二人举杯共饮,对谈至夕,最后竟连彼此姓名都没有过问。全诗无一典故,无一涩语,明白晓畅,仿佛武侠小说的片段。

      因诗意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江湖相逢无问西东的豪放,所以诗歌采用的形式也抛弃了格律的束缚,古拙而生动,画面感极强。

      又如苏轼的《舟中听大人弹琴》

      弹琴江浦夜漏永,敛袵窃听独激昂。

      《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

      自从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

      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

      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

      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

      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

      这是苏轼随父苏洵乘舟出蜀途中所作,是夜老苏在舟中弹琴,苏轼兄弟二人皆有诗。

      苏辙诗作如下↓

      江流浩浩群动息,琴声琅琅中夜鸣。

      水深天阔音响远,仰视牛斗皆从横。

      昔有至人爱奇曲,学之三岁终无成。

      一朝随师过沧海,留置绝岛不复迎。

      终年见怪心自感,海水震掉鱼龙惊。

      翻回荡潏有遗韵,琴意忽忽从此生。

      师来迎笑问所得,抚手无言心已明。

      世人嚣嚣好丝竹,撞钟击鼓浪谓荣。

      安知江琴韵超绝,摆耳大笑不肯听。

      苏辙写的也不合格律,属于七言古诗。

      古琴韵律超凡脱俗而不被世人欣赏,苏洵作文纵横驰骤而科举没能考中。用古琴来喻苏洵,用古诗来写古琴,都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

      两首诗的不同风格,亦分别反映了兄弟二人的性格特质。同样是表达古琴遗世独立的寂寞高格,顺便吹捧父亲大人的琴技,苏轼写得纵横奇幻,语毕而琴声再起。苏辙则从容宛转,寓理于其中。

      对靳东的观感

      最后说一下我对靳东其人的观感。

      每次看他因为类似的新闻上热搜我都觉得又好笑又心疼。说实话娱乐圈乱七八糟的人设太多了,某些好男人好爸爸的形象完全是扑面而来的虚假气息,但起码这在表面上还是积极阳光的。至于“持刀向亲夫、铁血张雨绮”,“不怕黑红就怕不红的话题女王”等奇葩设定就更加醉人。而靳东竟然选择了古典文学爱好者这么清奇的路数,首先这一点就值得肯定(我是认真的)。

      说实话,很多人对中国古典文学都有一定程度的爱好,但毕竟课本里教得少,生活中用不到,要钻研之又太费精力,所以大多数人都处在心向往之但不求甚解的门外汉水平(我就是)。我想靳东也是这样。不管他的古文修养是深是浅,至少他(大概是真的)喜欢古诗词的意境,并且想把他在其中获得的(也许是肤浅的)审美享受分享出去,我认为这并没有错。

      当然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犯错时得做好被网友群嘲的心理准备。

      靳东的剧我只看过一部《琅琊榜》,他在其中戏份不重,但他以不太适宜的年龄和体重出演明朗少年居然如此成功,这出神入化的演技令我印象深刻(我真的是在夸他)。

      除了出色的业务能力,他的择偶品位也很有趣...红之前的人生选择不会欺骗观众。从历任女友到现任妻子,都是五官大气乃至有些硬朗,看上去性格相对强势、与之交往还会引发一定争议的女性。这或许反映出他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尊重独特个性且不惧人言的文青气质,这样说来,他倒是挺有诗人的灵魂的哈哈...

      所以呢,本文就事论事没收钱,作者不粉不黑纯路人。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乱世女参军
    努力更新中~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533389/4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