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

作者:段不系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凛凛郭破虏,殷殷念故人(上)


      这些天,甄念远一直躲在韩泗的房中,为冯元因一家祈祷,希望能保得他们平安无事。外界的消息,都是凭韩泗说给他听的。近期唯一的一个好消息,便是韩泗跟他说,代国公郭子仪奉圣上旨意,代平绛州兵变,不日将领军到达。

      原来,当今圣上于今春已患病,时好时恶,倒也能当大权,然自闻太上皇去世,圣上竟一病不起,只能长卧于榻,清醒时间愈来愈少,凡事只能托于李辅国处理。李辅国虽无摄政王之名,但已有摄政王之实,政权兵权一并在握,朝廷官员生死大权尽操其手,可谓一手遮天。他原与张皇后同一阵营,现在权势膨胀,张皇后已成为他继续前进的障碍,他便想扳倒张氏一派,妄想独揽大权,实在是狼子野心。这可苦了朝廷,两虎相斗情势分外紧张,人人不提心吊胆生怕祸事降临。

      其时,驻屯河东道各军行营奉命与安史之乱余党对峙,然朝廷政事风波不断,权力争端更迭起伏,而肃宗之病情虽被朝廷有意隐瞒,却慢慢泄于军营之中,将帅人心不稳,隐隐有叛乱之迹象。当时河中诸道节度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的乃是淮安王神通子李国贞,其人却清白守法,为民效力。他知道军中军粮补给不济,但绛州年成不好,城内百姓皆是饥馑清贫,并无余粮可上缴。他体恤将士和百姓,向肃宗上书陈明绛州情势艰苦,请求打开国库下拨粮饷,然而当时所有奏折与状书皆被李辅国扣下,代肃宗批阅。李辅国乃是大奸大恶之人,毫不理会民生疾苦,不给予李国贞任何回应。李国贞虽性情刚正,却无通变之才,只得不断向上投状,无奈皆如石沉大海。

      军中将士听闻太上皇玄宗已亡,暗中谋合,趁乱夜烧李国贞府邸,起兵造反。左右劝李国贞弃城遁逃,李国贞坚决不肯,大喊道:“我奉圣命持节河中,不能平息这一场动乱,又怎么能够逃跑?”后来军中叛将捉住了李国贞,李国贞仍是向他们劝道:“军中粮饷匮乏,城中百姓又无余粮纳赋,我早已向圣上陈书请愿,想必圣上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期望。”突将王元振上前一步,愤然说道:“时下朝廷各党分庭抗礼,无不为己图谋私利。仅有肃宗稍能体恤将情,爱惜民力。然李辅国奸贼混淆圣听,蒙蔽民意,罢黜郭元帅,无人不对他唾弃憎恨。现下他大权在握,代圣颁旨,颠倒黑白,如何能理会你等请求?果真是一介文弱,外强中干,见识浅薄,又如何能与郭子仪元帅、李光弼将军相比!事情已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你何须多说!”说罢,手起刀落,斩下李国贞的头颅,其余十几叛将也将李国贞身边几员大将杀死,拥护王元振为新的主将。王元振义不容辞,走到李国贞尸身旁,脱下自己的外衣,包好李国贞的头颅,双手将之高举过头顶,向众兵大声喝道:“奸狗贼李辅国,拥明将郭子仪!”众兵见将帅易主,且皆景仰郭子仪之美名,都随着王元振大喊口号,一时之间人心振奋,喊声响彻上空。

      甄念远听了韩泗讲的这些事情,一时之间对代国公郭子仪又敬又畏。王元振等将士从未见过郭元帅的面,只是听其名号便对郭元帅如此拥护,可见郭元帅的为人。他由衷的赞叹道:“郭元帅战功赫赫,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实在为一凛凛大将!”

      韩泗也一改往日的嬉皮笑脸,正色道:“正是。我素不喜为人臣子的朝廷官员,然而郭元帅是个例外。他平定安史之乱,为国为君,实际上却是为民戕灭叛贼。他战功显著,忠诚国家,也懂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理’,进退有度,不卑不亢,有大将风范。”续道:“话说这肃宗,身在病榻,竟也心思明白透彻。他知晓咱们绛州兵乱,若与河南、河北叛军连成纵横之势,则朝廷危矣。当即罔顾李辅国的意见,召见郭元帅,将河东平叛之事委任于他。郭元帅奉命立即赶赴河东。他只带了自己的三子和十几位将士,连夜赶赴绛州,我爹已接到消息,郭元帅明日便可到达,暂时下榻寒舍。届时,我会设法带你去见他,此事若成,则你娘和大伯一家的仇便能得报。”

      甄念远听到韩泗如此为自己设想,不由地眼中一酸,险些掉下泪来。他扭过头,不愿让韩泗看见自己落泪的模样,哽咽道:“韩泗,你帮我做了这么多,我,我真不知如何感谢你。”

      韩泗笑着摆摆手,豪爽地拍了拍他的肩,利落地吐出两个字:“兄弟!”自是相视一笑。兄弟俩又就郭元帅事迹仰慕了一番,在此表过不提。

      次日,韩刺史早早便布置妥当,领着府中一行心腹,并特意也叫上韩泗,守在府邸门口等候郭子仪到来。是时郭子仪已被封为“汾阳王”,手握重权,专平河东叛军。

      韩泗早对郭子仪心生向往,父亲把他叫上甚合心意,也便乖乖站在父亲身后。但时间已久也觉无聊,不再似身旁众人木头人一般的站法,而是一会儿挠挠头耸耸肩,一会儿换换左右脚支撑,一双眼睛左瞅右瞅,脑袋从没停止转动过。忽的,远远望见一支马队,领头之人骑高头大马,身着铠甲,高大威武,距离虽远也能令人望而生畏。韩刺史喜形于色,急急让韩府众人跪下迎接,又交代了几句,才迈步走出队伍,迎着郭子仪的马,恭敬地拜在地上:“下官参见汾阳王,汾阳王下榻敝府,蓬荜生辉。寒舍虽陋,倒也五脏俱全,汾阳王一路奔波,旅途劳累,恳请入内歇息,叛贼事宜巨细容后禀报。”

      韩泗跪在地上早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欣喜,不禁偷偷抬起头仔细的看眼前的汾阳王郭子仪。只见眼前之人年过半百,毛发甚浓,头发雪白如银屑,长髯飘飘若玉带,脸色却红润光亮,无甚皱纹,隐隐也能透出风霜之色。眸子狭长而有神,里面似乎能够射出锐利的银针来。他身形魁梧,着银白色铠甲,虽奔波多日,却毫无倦怠之色,精神矍铄,不掩威武凛凛,不愧为“神勇元帅”郭子仪。

      郭子仪眼扫众人,见韩泗直愣愣地望着自己,眼神在他身上顿了顿,复又看向韩刺史,弯腰将他从地上扶起,声若洪钟:“韩刺史请起。平定叛贼迫在眉睫,何况老夫一路走来也不觉多困顿,待稍整衣冠便请引书房与刺史议事。叨扰刺史,老夫面上甚是过意不去。”

      韩刺史赶忙道:“全凭元帅吩咐。”往郭子仪身后一探,发现竟只有十几个随从,一愣,问:“敢问元帅率领军队现停驻于何处?下官也好安置各位将军。”郭子仪哈哈一笑:“都说老当益壮,老夫却觉自己老来治军不力。率军离盛京后,老夫担忧绛州军事,嫌军马走太慢,将林蔚留下,自己带着十二骑先走一步,赶着来见刺史了。算算马力,林蔚一行总得到明早才能达绛州。”众人皆又惊又叹,郭子仪竟然敢率领十二骑只身闯入绛州,其胆量与武功可见一斑。郭子仪与韩刺史一一将身边之人引荐,郭子仪换下铠甲穿上常服之后,便入书房与韩刺史商量设阵擒贼之事。

      韩泗跟着郭子仪,偷偷溜到书房外往里探,想寻机单独与郭子仪见面,突然屋内闪出一个威猛高大的中年汉子,微皱眉头:“这位小公子,家父与韩公同商大事,闲杂人等还请回避。”韩泗觉得这人面熟,再仔细打量便想起他是郭子仪的三子郭晞,同样勇猛,战功累累,且为人耿直,不甚圆滑世故,只得道:“抱歉,打扰了。”转身便去找甄念远跟他说郭子仪的情形。

      话说郭子仪与韩刺史正在书房之中,忽有下人禀报,以王元振为首的一干叛贼正聚于府外,叫嚷着要面见郭元帅。韩刺史面有忧色,道:“这定是叛军计谋,元帅千万小心。”郭子仪应了一声,拂袖昂首阔步走出书房,向一旁侍立的三子道:“晞儿,将老夫的大刀拿来,今日我要会会这一行人。”走到韩府门口,命令家丁将紧锁的大门打开,两名家丁颤颤巍巍将门打开,显是惧于门外叛军。郭子仪快步走到府外,望见两队人马对峙,一队身着战服,上有韩家军字样;另一队也是清一色的铠甲头盔,却在队首扛一面军旗,上写“郭家军”三个大字,成色崭新,想是刚做成。郭子仪深吸一口气,运起内力向“郭家军”一队传话:“老夫便是郭子仪,各位有何见教?”中气沛然,声音洪亮,即使几里之外依旧能够听清楚。队中一阵窃窃私语,不少人眼中流露出对郭子仪的仰慕。

      领头几人商量了一阵,中间走出一人,向郭子仪拜倒在地:“郭元帅在上,请受鄙人一拜。我们原是绛州城内守城将士,然苦于朝廷压榨,军粮不济,无奈反为叛军。不是有心与圣上为难,实在是朝堂之上小人得志,让我们日子难过,才出此下策。兄弟们都仰慕郭元帅的为人,自愿加入郭家军,为元帅效匹马之劳。”此话说的甚为诚恳,其余几名首领也频频点头,持军旗之人将军旗挥舞地飒飒作响,士兵们也高声应和欢呼,放下手中的兵械,自发大喊:“自愿投降!““愿为郭家军,誓随郭元帅!”“效忠郭子仪,生死不相离!”一时之间情绪高涨,兵械落地之声与喊叫声交织夹杂,整个队伍沸腾一片,对面的韩家军拿着手中的兵器面面相觑,都想从未遇见过这种还未开战敌军便放下武器自愿投降的情形,不由万分佩服郭子仪的神勇。

      韩刺史见叛军首领说的诚恳,其余士兵皆真情流露,此景不似造伪,终于放下心中的大石头,这几日为叛军之事实在忧虑太多。他转向郭子仪:“叛军愿投为元帅军中,此心可鉴,元帅何不给他们一次机会,一来绛州兵乱可不费匹马便平定,二来元帅军中如虎添翼,皆大欢喜。”

      郭子仪心中计较一番,问刚才开口说话之人:“你叫王元振?”

      那人答道:“是!鄙人不才,蒙兄弟们爱惜,举为主将,率大家投靠元帅。”

      郭子仪续问:“老夫所治之军,主将须有大局意识,察情之明。然尔等造反,与朝廷为敌,乃是公然违反郭家军忠心不二之军纪。除此之外,另有两条罪令,尔等可知?”

      王元振道:“小人惶恐,还请元帅明加指示。”

      郭子仪凌厉的眼神一一扫过叛军一队,字字掷地有声:“其一,当下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尔等养为朝廷兵马,却犯上作乱,杀害主将,分裂军队,致使安史余孽有可趁之机,绛州危矣,此为‘祸国’;其二,据报,尔等私会河南、河北叛军,歃血同盟,妄举大事,改朝换代,此为‘通敌’。老夫所言可有半分虚假?”

      王元振神态丝毫不畏惧于郭子仪的质问,昂首道:“兄弟们敢作敢当。当今朝政被李辅国区区一宦官把持,蒙蔽圣听,昏庸无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若不趁机反抗,则我等亡矣!李国贞一介顽固书生,只知之乎者也,不知筹措军粮,爱惜军力,以纸上之法治军,一味严苛,不知体恤军心,死有余辜!我等率军投于郭元帅,乃是希望拥护元帅为主将,与河北、河南军队结为横纵,攻入长安,擒住李辅国一干奸臣,余下大计慢慢商讨,若元帅想争得一统天下的那个位置也未尝不可!”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772394/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