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

作者:铜钱会头目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二姐回门


      刚过完大年,正是正月里第五个日头,大清早,夏服的大门便开了,门房忙着把门前的鞭炮扫干净,搓搓手哈口气,把门上被风吹起边角的春字儿给展平。院里的丫头小厮们也已经起了,管家早早吩咐了厨房,备好中午的饭菜,厨房里大锅开启,热气腾腾,小厮们端起热水,就往各方走,伺候老少爷们起床。
      初五,夏家二小姐要归宁,夏夫人鸡还没叫就醒了,又怕搅醒了老爷,也不叫丫头,蹑手蹑脚地翻箱倒柜找衣服,这套不对,那套也不好,这一番折腾,弄的夏老爷也醒了。
      “你倒腾个什么呢?我好不容易休几日,全被你给折腾完了。”声音还没说完,夏老爷已经坐了起来。
      夏夫人一听老爷醒了,也就撒开手来,使劲翻衣服,“今日菡儿回门,我得好好拾掇拾掇,让姑爷看看我们夏家气派。”
      “拾掇个什么,我本就不喜那程景山,一介武夫,不堪大用。”夏老爷穿上鞋,起身走到桌前,翻了翻案上的文纸,边翻边嘀咕,“知临昨天晚上是不是没把写好的文章交过来。”
      夏夫人开始梳头:“我觉得姑爷不错,虽说人是长得五大三粗,又舞刀弄枪的,可老实,关键是菡儿看上的……”
      “我说知临的文章呢,他昨天是不是又出去玩了?”
      “老爷,临儿已经考上了举人,这孩子最近闷得慌,是我让他出去散散心。”
      夏老爷一拍桌子,“马上要春闱了,临考在即,他还只知玩乐!”说完往窗外一喊,“福平,福平呢!去把四少爷给我打起来!让他赶紧滚过来,文章写了才许用早膳!”
      夏夫人立马不干了,“写文章写文章,现在还不让吃饭了!”
      门外福平怕这两位又吵起来,一会拿他作枪,两边吩咐,夹在中间实在难受,一听夫人开始呛声,趁她还没吩咐,赶紧领了老爷的命,跑去找四少爷。
      四少爷的崇信园也不远,福平没多久就到了,通报了四少爷的小厮子鲁,谁知道这小子吭吭唧唧,只说少爷现在不舒服,不能起来。福平到底是夏府老人了,被这位小少爷整的次数也不少了,立马明白了。说吧,少爷是不是一整晚都没回来。
      这下好,老爷要见人拿文章,现在别说文章了,人都不见了。福平没办法啊,只能帮着四少爷瞒着,吩咐了三个小厮去街上找,二小姐和姑爷又快回来了,福平两头忙活,又被拉去前堂理事儿去了。这被派出去的三个小厮也是老将了,立马分头行动,一个去了韩公子府上,一个去了冉公子府上,另外一个赶往山上寺庙,找找华严寺的小沙弥,看看是不是又跑到和尚堆里看星星了。
      而夏府的四公子夏知临,此刻正躺在韩府大少爷书房的地上打呼呢,突然一阵冷风透过窗户吹过来,这位大爷打了个喷嚏,给哆嗦醒了。一睁眼,看见书桌子的木腿儿就在眼前,着实吓一跳。皱着眉爬起来,头胀如牛,差点没又摔下去,再看房内,两个好友喝过去了,一个趴在书桌上,另外一个躺在长椅上。
      得,就他睡地上了。
      一看天,外面已经亮了,夏知临猛一反应,立马开门往外头跑,外头几个丫头已经准备好了,捧着醒酒茶和面盆,正准备往里面去呢,猛不丁被夏少爷这么一冲,立即人仰马翻。有丫头被淋了一身,对着那个狂奔的背影嗔道,“哎呀!夏少爷!”
      夏知临头也不回地往外头窜,边跑边喊,“对不住对不住,跟你们爷说,我走了啊!”
      这下大祸临头了,大年初四不回家,在外面喝酒,父亲规定的文章也是写给了周公,不用说,夏四郎已经知道自己皮又要没一层了。
      果然,到了夏府偏门,正要进门,突然他一个激灵,准备先翻过墙头看看里面情况。夏知临长手长脚,虽然不会功夫,但小时候爬树下河的事儿没少干过,一伸手就够着墙顶,探了个脑袋去看。不看不知道,下面门口夏老爷正带着管家福平和一杆子人等着他呢。就等着他一进门,立马给打跪下。
      夏知临吓得一个哆嗦,赶紧翻了下来,跑到东面,又翻了墙,这下总算是安全着陆了。谁知道刚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整了整领子准备回自己老窝,还没走出两步,从旁边的假山突然跳出了两个彪形大汉,驾着夏知临就跑。
      这下好了,没被老爹抓住,道被活阎王给抓住了。

      这位活阎王正是夏知临的大哥,夏知安。
      说来奇怪,夏家世代都是读书人,但到了夏老爷这一代,夏老爷考上了进士,虽说仅在三甲,到了江陵做了个同知,混了几十年,仍然是个正五品,但好歹也是个入过金銮殿,满身书香的读书人。问题就出在夏老爷的弟弟,夏二老爷身上,这位二老爷也是读书人出身,还考上了举人,再考进士,连考三次都没考上了,这位爷脾气比较暴躁,此处不留爷,定是此处留不了,夏二老爷脑子一热,从军了,如今已经做到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正二品,封了将军,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但是二老爷惭愧啊,几代读书人,到他就丢了笔杆子,夏大老爷听说他从军,更是叫来二老爷愣是打了一顿。打也打了,二老爷表面上很惭愧,很服气,但还是不想读书,那就滚得越远越好,干脆在云南呆着不回来了。大周朝向来喜文抑武,夏老爷觉得脸上面子过不去,把三个儿子叫到祠堂,其中夏知临才四岁,也被奶妈抱着放到祠堂的跪垫上了,吮着手指头听夏老爷训话。说来说去就是要读书,夏家老大和老三当然好好跪着,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
      那时夏家老大夏知安才九岁,老三夏知愚六岁,反正都是听得懂的,回去之后两人还主动写了一篇文章立志要好好读书,考个状元。同科两个状元是不可能的,为了争状元,两人还吵了一架,后来二小姐夏知菡从中调解,这才同意,老三完一年考,两个都是状元,真是两全其美。
      结果呢,老大读了十几年,秀才一直考不上,等17岁了,跟老四夏知临一起才考了个秀才,彼时夏知临才十二岁。之后的秋闱更别说了,举人的帽子沿儿都没摸着,后来干脆瞒着夏老爷报了个武举,一飞冲天,得了个全国第六,直接给了个六品官派到绍兴当小兵头子去了。
      老三更不得了,早早的考了个秀才,连秋闱都不参加了,直接跑去打铁了,气的夏老爷把他轰出家门,至今也是见一次打一次。
      就算是轰出门,那过年也得回家啊,夏老爷看见老大就来气,看见老三更是火冒三丈,两个哥哥这么折磨人,加上夏老爷是个炮仗脾气,一点就着,有着两个不孝子的前车之鉴,面对夏知临这个小儿子,他更是尽心尽力在管。
      本来君子习六艺,夏家的孩子从小也学点射箭,加上二老爷从军队里派了个老师父过来,硬要交几个小娃练武,美其名曰强身健体,没想到又练出了一个丘八。眼见着夏知愚打铁去了,夏老爷直接把夏知临的武艺课给停了。
      为什么要停呢?还有个原因在于夏府二小姐夏知菡,也就是今天要回门的那位姑奶奶。
      这位二小姐不是大房的,二老爷膝下无子,只这么一个女儿,奈何夏知菡的母亲早逝,二老爷常年镇守云南,想着养个女儿还是要跟着长辈学学三从四德,好歹读读书,不能在云南当蛮子,于是自小就养在夏夫人郑氏身边。
      郑氏生了好几个儿子,可是喜欢知菡,万般宠爱,当作自己的闺女养。夏知菡在府内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于是不出意外,养歪了。
      原因还在夏二老爷派来的那个教功夫的老师父身上。这位老师父不仅教了夏家三兄弟,还偷偷教了夏知菡。她继承了夏二老爷的武学天赋,瞒着大老爷,在郑氏的包庇下,打遍夏府无敌手。
      夏知菡比打铁的夏三郎大十天,胆子比他大了十倍。十四了,为了躲避郑氏给她说亲,她模仿父亲的笔记来信,找了夏知愚帮忙,找人做了私章,又勾结她爹派来的那个教功夫的老师父,跟夏老爷说,二老爷想她,要接她去云南住一阵儿。
      夏老爷当时因为一些政务忙得不可开交,只怀疑了一阵儿,就相信了,让夏家老大和老三一起把千金小姐送去云南。老大啥都不知道,谁知道去云南半路上被夏知菡绑了,威胁他,如果不合作,就把他想考武举的事情告诉夏老爷。夏知安在江陵城中称王称霸,在家却永远打不过这个妹妹,而且这个妹妹还比他聪明。没办法,只能妥协。
      于是夏知菡瞒天过海,女扮男装,三个人一块改道,到了杭州,吃吃喝喝玩了半个月,夏知菡觉得没意思,她把袖子一挽,头发一扎,跑去海边玩儿。没想到刚好遇到倭寇,还好夏家四兄妹中,除了夏知临这种一根手指头就能撂倒的人,其他三个都不是好惹的。三人热血一上头,拿出配剑就跟着民兵一块上去干。
      原本以为倭寇不过匪尔,没想到民兵居然全军覆没,三人灰头土脸得逃了出来,到了城里,三人沉默不语,饭也不吃,就在城墙脚跟下蹲着。
      突然夏知愚哭了,夏知菡一听他哭,立马跳起来扇了他一耳光。
      “匹夫尚且知奋起报国,尔读圣贤却作小儿状,邻人愧也!”
      说完自己也哭了。
      于是三人在人来人往的城门口抱头痛哭,搞得守城的将领都莫名其妙。
      大周朝建国已三百年,倭寇侵袭沿海一带历史已有数十年,应天、杭州两府深受其害,朝廷命令左军尽快消灭倭寇,左军都督换了一个又一个,情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改善。
      三人年纪还小,于是深觉朝中无人,官员昏庸,于是一拍大腿,三人都准备立志从军。夏知安不用说了,很早之前就一直蠢蠢欲动想考武举,夏老三也不用说,从小读书就不行,貌似还是个出路。夏二小姐就不同了,一个女的,怎么从军呢?
      夏知菡不是普通女人,她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跑去找了她在金门当参议的表哥,偷了表哥的信物,又模仿字迹写了封介绍信,然后女扮男装,一溜烟跑到绍兴司,拿着她表哥的信说要参军。
      管事儿的兵马指挥本来心存怀疑,结果当时刚好倭寇来了,这位兵马指挥也就直接把夏知菡收编了,反正是赶来送死的,多一个也能多一个挡刀的。
      于是夏知菡就开始瞒着她表哥、她大伯夏老爷、她爹夏将军、她大伯姆郑氏、还有在家里辛苦背书的夏知临,女扮男装跑去当了兵。
      夏知安和夏知愚知道了,那是冷汗直冒。夏知菡这效法木兰,要是被发现,说小了,以后嫁不出去,说大了,那可是欺君之罪,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他俩打又打不过夏知菡,只能跑去军营劝她。但是虽然当时军营散乱,普通百姓也不能在军营多呆,三个人纠缠许久,夏知菡被劝烦了,见他俩一次打一次。加上归期将至,如果再不回家,夏大老爷是要把两人皮扒了的,在各种威胁之下,两个兄弟只能当从犯,表面上顺从了。
      临走,夏知安跑去找了夏知菡的表哥,表哥一听,表妹女扮男装混进军营,那还得了,于是带着亲信去绍兴抓人了。结果夏知菡还没打着几次倭寇,就被表哥给抓了,几番劝说,她居然说服她表哥,当了其身边亲兵。
      过了大半年,家里读书的夏知临和大哥一起去参加院试,才12岁就考了秀才,他大哥也在同年考了秀才,并且悄悄准备考武举。这时夏二老爷夏将军派真正的亲兵来接夏知菡去云南过年,顺便商讨亲事。
      事情一下败露,夏知安立刻脱了层皮,跪在院子里被夏老爷拿着棍子打得只剩一口气,夏夫人哭的都晕了过去,夏三郎一看夏老爷打了大哥,准备收拾自己了,立马卷了卷细软,留了封信,离家出走,去学打铁了。
      夏家内宅算是翻了天了,夏将军的亲兵知道了也是吓个半死,招呼都不想跟夏大老爷打了,一个回马,就往杭州府跑,找夏知菡。
      夏知菡总算是被逮回了江陵,却打死不想嫁人,哭着喊着差点上吊,说要去云南,好好侍奉父亲两年。成吧,今年才十五,过两年十七岁再嫁也可以。夏老爷头发都白了不少,终于把这尊大佛给送到了云南让她亲爹好好调教。
      谁知道她亲爹比她表哥还不靠谱。
      去了云南,这位姑奶奶开始跟着她爹读兵书,时不时还上场打那么两下子,最后他爹还让她带那么一小撮兵。云南部族女首领也多,大周朝的男人普遍不好意思打女人,夏知菡来了,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朝廷内部正闹腾,没功夫管这蛮夷之地的小事儿,于是上下也就默许了。
      这下是真嫁不出去了,要成老姑娘了。
      可偏偏四年后夏知菡嫁了,嫁给了一个浙江司的一个从五品的卫所镇抚,名叫程景山。

      两年前,夏家老大中了武举,也被派到左军,这下好了,两兄妹终于有机会实现昔日报国除倭的誓言了。夏老爷气不打一出来,只能在夏知临身上发泄,天天让他读书,一犯错就让写文章,不写好不能吃饭。偏偏夏知安觉得对不起父亲,也希望弟弟能够听话,管夏知临更凶,不对就是一顿揍。夏知临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活阎王。
      等他大哥考上武举,去了浙江,夏知临也总算是解放了。但今年过年,受陛下恩德,夏知安向上级求了个回家的名额,这次又回来了。
      夏知临夜不归宿,被抓个现行,马上要被大哥揍,揍完之后还要跪祠堂,还要给父亲认错,写文章,今天刚好又是夏府女霸王回门的日子,指不定还要被姐姐揍,姐夫是个粗人,保不齐要跟着姐姐一块揍,夏知临觉得大限将至,差点哭出来。
      只有三哥了,只要三哥回来就能救他一命。
      倒不是说夏知愚能帮他揍回来,主要是夏老爷一见打铁的夏知愚就开骂,一骂就骂一天,又要拖出陈年旧事,到时候三人瞒天过海跑去打倭寇的事儿被翻出来,大家都忙着检讨,也就没功夫搭理他了。
      谁知道夏二小姐早就得了信,也准备把夏四郎夜不归宿的事情闹大,让夏老爷专心收拾他,免得自己回门还要挨骂。
      这边夏知临被大哥的两个手下驾着就往祠堂拖,那边夏知菡的轿子也还差三条街就到正门了,夏老爷听说夏知临被抓到了,也就去正门等着给新姑爷下马威了。
      夏知临跪在祠堂,听着外面闹哄哄的,撇了撇嘴,估摸着二姐姐他们也快到了,果然不一会鞭炮就噼里啪啦响了,一盏茶的时间,他就听到二姐姐俏生生的声音了。
      “知临呢?去哪儿了?”
      糟了,三哥呢?
      一想起夏知临,夏老爷气就来了,新姑爷在这,也没好发作,领着新人进了祠堂准备拜祭列祖列宗。一开门,夏知临已经跪那儿了。
      “你杵在这里干什么!还不来见过你姐姐姐夫!”
      夏知临立马爬起来,过来给新人作揖。
      “见过姐姐,见过姐夫。祝姐姐姐夫举案齐眉,鹣鲽情深。”
      程姑爷立马前来扶,“多谢四弟,早就听说你年少有为,是荆州有名的才子,我观你一表人才,将来定是腰玉之臣啊!”
      夏知临立马回道:“不敢不敢,竖子哪敢称才,姐夫才是人中龙凤,他日必当拜王封侯。”
      程景山又忙道:“谬赞谬赞。”
      “哪里哪里,姐夫面大而方,广额疏眉,两颊甚丰,目圆鼻尖,我读书中,名将岳飞乃有此面象。”
      “……”这下程景山只知道干笑,不知道怎么接话了。
      夏知菡知道程景山也就背了夸人的那么一句,立马出声帮忙,“我看你今日仪容不整,两眼无神,满身酒气,如此沉迷玩乐,别作那劝上诏岳飞人。”
      这可不好,夏知菡嘴巴毒,一下把夏知临昨天晚上夜不归宿出去喝酒的事儿跟秦桧扯到了一起,不好好读书就会变成害国之人,这下算是把夏老爷的炮仗脾气又给点着了。
      “跪下!”
      夏知临又被他二姐给整了,夏父火气一上头,全然不顾姑爷在此,又开始数落。
      “过了年就要进京参加春闱了,还是如此不成气候!你也要学你大哥吗?”
      夏知安:“……”
      幸好门房来报,三少爷回来了,夏父一下来了力气,转了方向,“让他滚过来!”
      于是这一天,大年初五,夏家四兄妹又开始互相揭老底儿,最后四个人连带着新姑爷都跪在祠堂听夏老爷数落了。
      顺道还数落了一下远在云南的夏将军。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日更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729680/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