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个失踪的皇后

作者:丁檀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一点余论(完)


      高氏那一次因为李适已经宣布过,非常公开,细节也很清楚,两相印证下来,765年那一次寿州广澄冒认案就很有点问题了。

      当时是代宗初年,李豫四十岁左右,沈氏年纪应该差不多,离玄宗出奔有九年,离她在洛阳出现有八年。从高氏那次的查验过程来看,应该也是找曾见过沈氏或是相熟的宫女近侍当面认上一认。沈氏在东宫生活过十五年,见过她的近侍应该不在少数,即使经过离乱有所散亡,也总还有人在。最后说查出的是以前东宫的乳母,这就有意思了,基本的生存常识总该有吧,丈夫近侍俱在,这种冒认在哪一关可能成功呢?要是民间妇人道听途说了些宫中事,一时糊涂还有可能,但既然做过东宫乳母,多少总了解宫中体制,在当事人至亲俱在的情况下冒认皇后,实在太出乎情理之外。多年后高氏那次,已经没人认识沈氏了,高承悦兄妹还是明白只要出现一个例外,就难免会被揭穿。这就是很合乎情理的判断,何况当年李豫仍然活着的时候。

      如果广澄是假的,那么这个旧日的乳母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她冒认一个很可能连她自己也未必多么熟悉的当年的广平王侧室,而且当时她的丈夫和近侍大多健在,这几乎就是自寻死路。

      但如果她是真的,那么就是沈氏在经历了战乱之后栖身佛门,等到皇帝寻找皇后的事广为人知,她决定现身。但是却被应该认得出她的人当作是假的,这自然就比较复杂了。

      如果将真的沈氏判为假,区区近侍怎么敢在这样的大事上自作主张?能做这件事的人,至少第一要有权,才能指挥得动他们。第二要有利,能够让自己从这个结果中得益。

      沈氏在安史乱前只是广平王侧室,在皇族中无足轻重,如果不是生了李适,她在历史上可能连一行记载都没有。沈氏一门并无实权,族人大多在湖州,和长安的皇室没什么关联,即使有这么一位名义上的皇后,沈家在代宗朝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倒是德宗即位之后对外家比较照顾。沈氏宗族跟这件事应该无关。

      李豫即位以后,宫中最重要的是独孤贵妃,宠擅一时,连她生的儿子也有特别的恩泽。因为太子之母不在,独孤贵妃才可以主理后宫。如果沈氏出现了,至少名义上她的地位和权力都会有损失。

      独孤贵妃或许有动机,但是也有很大的阻碍,因为当时太子李适已经24岁,不是不懂事的幼儿。李豫和太子的感情又相当不错,也许是天宝年间目睹父亲的遭遇,李豫非常照顾这个儿子,交托兵权、立储都都很用心。贵妃的儿子年纪小得多,在中唐那种复杂的时局下面,根本不可能用任何年幼皇子来取代李适,这还不像是太平时节,可以在后宫玩玩争皇位的游戏,所以李适的储位是非常有保障的。类似这种情形,贵妃最有可能也是最聪明的做法应该是交好太子,以换取李适登基之后对自己儿子的照拂。所以贵妃出面对付沈氏实在没什么必要。

      代宗即位之后,宫廷构成很简单,皇帝的生母早就去世,当年的肃宗张良娣后来的张皇后也死在肃宗生前,一度擅权的宦官很快就被李豫派人清除,所以代宗初年,除了皇帝,宫里并没有什么执掌大权的人物。

      所以,我是在说,如果广澄是真的沈氏,却被判定为假的,唯一可能的指示者只能是李豫本人。

      他是唯一在安史乱后见过沈氏的家人,虚后位以待是一回事,当真把十年左右行踪不明的女人迎回来母仪天下又是另一回事。何况他是最权威的判断者,如果做丈夫的都说是假的,还会有人敢说是真的么?果真如此的话,后位永远虚悬,对太子、对他本人,对皇室都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当然,这不过是可能性之一。

      八卦完毕。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374864/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