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凰梦

作者:短歌夏商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三总管叛乱终


      呼啸而起的尉迟迥兵变,造成大周上下瞬间风云骤起,好似一夜之间遍地烽火。
      领兵的元帅韦孝宽如今已经七十二岁,身体大不如前。
      这段时间他一直帅兵住手在沁水以西,似是未有进攻打算。
      郑译以此上奏,认为韦孝宽有通敌之嫌。
      不过普六茹坚心中清明,对于郑译的上奏一笑了之。
      韦孝宽之所以未急着出兵,除了为了避开敌人锋芒之外,还有一层顾虑。
      若是沁水以东皆是敌阵,那么他如何行军便就有所不同。
      反之,若是仍有人忠于朝廷,于东岸与之呼应,想必韦孝宽便可随机应变。
      自从那次之后,我便有了机会日日在天德殿偏殿陪伴普六茹坚。
      他命人在偏殿内放置了一副巨大的行军图,如今上面密密麻麻的标记着,我着实不太明白。
      只是看着那成堆的战报,每日便都有几处举兵响应尉迟迥,便就越发的担忧。
      不过我与普六茹坚面上从未表现出忧虑,只是为了让对方不要担心,也是为了给对方信念。
      “左丞相,这些是昨日的密奏。”
      夜以深了,普六茹坚仍在埋头批改公文,而我则拿着烛台仔细的瞧着地图。
      如今他们对峙在沁水,其实离邺城并不遥远,若是能攻破尉迟惇便可成直捣邺城。
      如此看来,纵使如今烽火遍地,他们并不是毫无忌讳。
      我不由得也开始钦佩起韦孝宽,此人眼光精准,便就钉在敌人的咽喉,让其无法动弹。
      普六茹坚些许的疲累,让长孙平将密奏放下,便抬手让他出去。
      他放下笔,揉着眉心,显得憔悴。
      我回过身,看到他如此这般,很是心疼。
      于是走到他身边,放下烛台,说道,
      “若是乏了,便回去休息吧……”
      他听罢抬起头,微笑着摇摇头,说道,
      “这些密奏必须看完,你先去休息吧,你的身子抗不得累的。”
      我听罢摇摇头,说道,
      “我不要。”
      “听话……”
      他微微蹙眉,摸着我的头说道。
      我不理他,拿起密奏说道,
      “要不,我帮你读奏折吧?”
      他看着我,眼里有隐隐的责备。
      可是我全然忽略他那些许甜蜜的小负担,打开放在最上面的一本密奏。
      “此密奏乃是长史李询奏报,”
      我读道,
      “臣李询密奏‘大将梁士彦、宇文忻、崔弘度并受尉迟迥饷金,军中慅慅,人情大异。望左丞相明察。’”
      这是说,梁士彦、宇文忻和崔弘度私下里收受尉迟迥的贿赂,已被策反?
      我看向普六茹坚,果不其然,他无法将此事当做耳旁风。
      我道,
      “可是接到过其他奏报?关于这几人的?”
      普六茹坚摇了摇头,神色清冷的眯起了眼睛。
      “来人,”
      片刻,他唤道,
      “李德林可是还在宫中?”
      何泉进殿回禀道,
      “还未曾离开。”
      “寻他来。”
      普六茹坚吩咐,何泉听罢告退。
      李德林很快便随何泉进殿,他方才想行礼,便被我打断道,
      “李使君免礼,看看这个。”
      他见我如此,还是作了一揖,上前接过李询密奏。
      他的神色微变,却不似我与普六茹坚那般阴沉。
      他微微一笑,合上了奏折,上前放到了普六茹坚面前的几案上。
      “请问左丞相,可是有何决断?”
      李德林问道。
      “以防万一,可是能将此三人召回?”
      普六茹坚手撑几案,身子前移,问道。
      “臣以为,不妥。”
      李德林扶着胡须,道,
      “您和这三位将军,都是国之重臣,不可能相互宾服。现在他们手握重兵,自然会如此。臣以为,就算是您换了别人去,您怎么就能断定再派去的人会衷心于您,而这三位大将,便就偏偏与您离心离德呢?况且,所谓收受贿赂之事,没有证据,便难以辨明是非。若您真要撤换他们,他们必然惧怕获罪。为了防止他们逃跑或者举兵叛乱,就必须将他们监禁。若是您真的如此,怕是会令郧国公极其部下产生防备之心,此举恐怕会引得人心惶惶。更何况,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若是临阵换将,恐怕会引来更大的动乱。自古以来,阵前换将乃是兵家大忌,这便是乐毅离开燕国,赵括葬送赵国四十万大军的原因。依臣看,左丞相只要派一个精通谋略,且有声望的心腹前去军中,让他去考察实情。就算是诸将心有所异,怕也不敢轻举妄动。”
      李德林一番话,便解了我与普六茹坚心中的疑惑,恍然大悟。
      他听罢,神色安然了不少,问道,
      “那依李使君的意思,派谁去合适?”
      “臣以为,昭玄兄便是最合适的人选。”
      李德林道。
      “妾身亦以为昭玄是不二人选。”
      我听李德林如此说,心中倒是有些个骄傲。
      他这便是说高熲心有谋略又有声望,毕竟是我身边出来的人,实则是让我心中雀跃。
      普六茹坚未曾多言,而是沉静的思考了片刻,心觉有理,对李德林点了点头,道,
      “多谢李使君教我。”
      “臣不敢。”
      李德林道。

      *****************************

      送走李德林,普六茹坚便抬手开始写诏书,任命高熲即刻出发入阵前督导。
      而我,则是打开了第二份密奏,看了起来。
      这……
      我读罢,脸色微变,渐渐的冷了下来。
      普六茹坚看出了异样,问道,
      “何事?”
      “……”
      我叹了口气,合上奏折,说道,
      “郑译与刘仿暗地里给尉迟迥去了书信,与其暗通款曲,怕是在为自己寻后路。”
      普六茹坚听罢并不意外,点了点头,道,
      “原是如此,无妨。”
      “你不生气?”
      我问。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还能逼着他们跟我们同生死么?”
      普六茹坚似是全然不把这件事放在身上,随口道。
      “这倒是奇了,郑译与你多年同窗,这交情看起来很是深厚。这另外三人都让你如此警惕,可如今郑译背叛你,你却不生气?”
      我疑惑道。
      “他本就是这样的人,实则做生意倒是不错,可是为官还是差了些觉悟。”
      普六茹坚道。
      “那你打算如何处置?”
      我问。
      “毕竟他们有恩与我们,不能做的太绝,”
      普六茹坚眼中微凉,面无表情的说道,
      “只要他们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渐渐疏离便是。”
      看来他早就想好了,如此我便也没有必要为他操这份心。
      我微微一笑,道,
      “倒是可以让他陪他夫人回兰陵。”
      普六茹坚看着我,微微一笑道,
      “你是让他去做倒插门的女婿么?”
      “左丞相,”
      我合上密奏,还没打开下面一份,便听到门外有人唤普六茹坚。
      他听罢说道,
      “进来。”
      那宦者听罢而入,手中拖着个木盒子,道,
      “回左丞相,夫人,并州刺史李穆送来书信以及这个漆盒,还有逆贼尉迟迥的使者等在殿外。”
      “哦?”
      我一听,心觉与众不同,起身接过漆盒,放到了普六茹坚面前的几案上。
      普六茹坚摆手让宦者下去,也来了兴致。
      他将书信打开,看完以后倒是面露喜色。
      “怎么了?”
      我问。
      “这是尉迟迥招降李穆的文书,外面的想必是招降他的使者。这李穆想必并未放在眼里,竟是抓了使者一同送来了长安。”
      “真的?”
      我很是开心,急忙拿起烛台,走到了地图前,
      “并州刺史,并州在何处?”
      “此处。”
      普六茹坚走上前,抬手一指,便是并州。
      “太原……”
      我瞧见,发现约是如今的山西境内。
      “原是太原……”
      我眼前一亮,道,
      “此处似是绝妙之地啊!”
      我回过头,兴奋道,
      “此处北临长城,南依沁水,与韦孝宽正成掎角之势,直指邺城。也堵住了尉迟迥西进之路。若是此处归顺朝廷,那么此战必胜。”
      普六茹坚未曾多言,只是微微颔首,面色冷静,却是掩盖不住内心的兴奋。
      我与他皆知,若是并州归顺,那胜利的天平,就已然倾斜向我们了。
      普六茹坚负手而立,微眯着双眼冷静的盯着地图,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半晌,他沉声轻言道,
      “再等等……”
      “……”
      我本是想问,却突然心下了然,
      “你是……担心其中有诈?”
      “……此役事关重大,决定着你我的生死,不可不谨慎。”
      普六茹坚看向我,认真的说道。
      “那……你打算如何?”
      我问。
      普六茹坚垂目思考片刻,回身回到了自己的几案旁,扬声道,
      “长孙平。”
      长孙平闻声而入,行礼听旨,
      “将尉迟迥的使者送入大理寺,听候发落。宣李德林,崔弘度,鱼庆则进殿。”
      “崔弘度?他不是在前线么?”
      我听到此人姓名疑惑道。
      崔弘度出身博陵崔氏,说到底,与我也算沾亲带故。
      此人出道便跟着韦孝宽,经略淮南,进攻寿阳,功勋卓著。
      最重要的是,他的妹妹,是尉迟迥嫡长子之妻。
      此役,普六茹坚便对他心有猜忌,可是韦孝宽对他颇为信任,执意带其出征。
      普六茹坚信奉用人不疑之策,便随他们去了。
      可是……他是什么时候回京的,我倒是从未听人言过。
      “韦孝宽派他回京述职,历数前线近况。”
      普六茹坚支颐道,
      “他也算是你的远房表兄,怎的,你们好似不是很熟?”
      “你知道的,我与清河崔氏并无过多往来,”
      我走到他身边坐下,
      “只是此人对韦孝宽颇为衷心,再说他又与尉迟迥沾亲带故,我心里总是有些不放心他。”
      他抚摸着我的脸颊,道,
      “既是用了,便信之。”
      我微微一笑,轻轻点头。
      普六茹坚将三人宣入进殿,三人或多或少,都对李穆以及尉迟迥有些许了解,于普六茹坚细细将来二人作为。
      这一聊,便是一整夜。
      我在一旁听着,深觉李穆此人功勋卓著,实则是个厚道之人,并不像是会以此使诈的奸佞之徒。
      只可惜,终究是抵不过睡意袭来,不知何时,竟是悄然睡去。
      第二日,普六茹坚听从李德林之建议,派柳裘和李穆的第十子李浑前去并州劝说与他,让他无后顾之忧,倾心归顺普六茹坚。
      过程很是顺利,虽然李穆之子曾劝李穆趁机起兵,为自己某得一席之地。
      然而李穆心知普六茹坚有帝王之相,天命不可违。
      不久之后,派李浑回京,还带了十三环金带,赠与普六茹坚。
      十三环金带,乃是天子规制,如此便是认普六茹坚为天下之主。
      李浑同时送上尉斗,意预普六茹坚如这尉斗一般,荡平天下。
      不过两日,李穆又派人进京,将尉迟迥之子尉迟谊押入京城,听候普六茹坚发落。
      如此举动,普六茹坚彻底安心,派崔弘度回营,将并州之事悉数告知。
      李穆似是给天下之人起了个好头,随后便纷纷有人拒抗尉迟迥招降。
      徐州总管源雄寄东郡抬手于仲文便是如此。
      尉迟迥知晓后一怒之下派宇文胄宇文威南下分两路进宫于仲文。
      于仲文无奈之下放弃东郡逃回长安,尉迟迥将其妻儿尽数斩杀,与阵前示众。
      普六茹坚并未苛责于仲文,反倒是重重的奖赏了他啊,并且任命他为河南道行军总管,统领一路大军出征洛阳讨伐据守洛阳的檀让,同时命令杨素挥师南下讨伐宇文胄。
      自从三总管造反开战,普六茹坚日日忙于军务,国内琐事,便无心力再多管。
      于是,为了帮他减轻负担,我便开始帮着他处理一些日常琐碎政务。
      索性这些事情,虽然繁杂,但却不是过于难以应对。
      在李德林,杨惠的帮衬之下,我倒是上手的很快。
      我向来是眼里揉不得沙子,普六茹坚处理政务,向来于亲贵从不手软,而我似乎在这一点与他颇为相似。
      方才主政不久,便下旨抄了京城两个巨贾府邸。
      此二人趁着国难之时,趁机倒卖军械,囤积粮草,抬高物价。
      官府曾上门搜查,竟是被他们硬生生的堵在门外,无法入门。
      如此明目张胆,怕是上面有靠山。
      长孙平来报,他们的靠山不是别人,正是长史郑译。
      这二人真可谓是富可敌国,早知如此,我真是不用去得罪大周上下那么多亲贵来筹措军粮。
      如此,就算再打上一年,粮草也是足够了。
      可是,郑译却并未曾来向我求情,也未曾为自己说过一句话。
      我心下了然,这战事若是不分出个胜负,郑译怕还是看去不清自己的前路。
      七月,韦孝宽出兵渡过沁水,尉迟惇于沁水西岸布兵二十里,严阵以待。韦孝宽渡沁水,他竟是为让军队出兵以乱其阵,反倒命令军队退后,想等韦孝宽渡水途中发动突袭。然而韦孝宽兵出奇招,趁尉迟惇后退之时,突然阵鼓齐鸣,整军扑向尉迟惇。尉迟惇措手不及,打败于沁水。韦孝宽乘胜追击,一路直捣邺城,杀至邺城城下。尉迟迥整军备战,出动全部十三余万兵力,于城南列阵。又令尉迟勤帅青州五万兵力火速赴邺城驰援,号称二十万之众。尉迟迥部下对他极为忠诚,他虽然年事已高,然而却披甲上阵,与将士们一同浴血奋战。此等惊人气魄着实乃威武之师,韦孝宽深知尉迟迥气势正盛,正面冲撞并非良策,于是且战且退。准备退兵二十里,整军卷土重来。
      邺城中的百姓未曾见过如此大战,纵然当年宇文邕出兵伐齐,到邺城之时,齐国也已是强弩之末,未曾大战邺城便已然归降。
      如今,当世两大名将尉迟迥与韦孝宽对阵与邺城,着实燃起了邺城百姓看热闹的兴趣。
      邺城男女老少竟是不畏惧大战,反倒前去观看,将这决定历史走向的大战,当成了戏台上的戏,看的津津有味。
      退兵之时,高熲看到此情此景,心生一计,与李询一同整军,带着骑兵冲入百姓人群。
      邺城百姓从未见过如此气势汹汹的骑兵军团,吓得慌乱间四散而逃,刹那间将尉迟迥的军队布阵冲乱。
      而韦孝宽早已有防备,军队齐备,趁着尉迟迥军心大乱,乘势而出,反杀而回。
      如此,尉迟迥大败,退守邺城。
      尉迟迥于邺城之中多次强攻想破阵出逃皆失败。
      最终被逼入绝境。
      韦孝宽命李询、贺娄子干率军攻破邺城,尉迟迥于邺城城墙之上举刃自尽。
      尉迟迥头颅被崔弘度之弟崔弘升取下,带回到了普六茹坚几案前。
      普六茹坚下令,追杀出逃的尉迟勤、尉迟惇,其余部众就地革杀,其军队二十万当即活埋,不留活口。
      王谦部下见尉迟迥兵败,大势已去,不久之后趁王谦不备,将其斩杀。
      而司马消难叛逃南陈,苟延残喘。
      如此,风云骤起的三总管叛乱,从尉迟迥起兵到兵败被杀,总共只有六十八天。
      如此,短短数日,这声势浩大,遍地烽火的叛乱,便在普六茹坚的完胜之下,悄然灰飞烟灭。
      自此,大周境内,再无人敢质疑普六茹坚的权威。
      上下拥戴,从此大权在握。
      十月,大军胜利班师,我与普六茹坚出城二百里相迎。普六茹坚对韦孝宽极尽礼遇,以后辈之资敬重韦孝宽以前辈。
      韦孝宽老成持重,未曾接纳,当即献上兵符,辞去一切军职,告老还乡。
      十一月,韦孝宽病逝,时年七十二岁。普六茹坚悲痛不已,下旨赠其太傅、十二州诸军事、雍州牧,谥号襄。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结束了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皇凰梦
    自己推荐自己的会不会有些自恋?虽然文笔差,但还是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谢谢!



    隋宫烟云(上部)
    从北周宇文赟开始,文笔很好,剧情跌宕。因为我也在写隋朝,因此特别关注,特别推荐哦~~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272510/32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