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你语

作者:黑鱼儿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碎片化(泰姐)


      周日的早晨,照例是我与闺女睡懒觉的时间,醒来后的半小时基本都心照不宣捧起手机,刷微信、看微博、玩游戏,不亦乐乎。等好容易爬起床,洗漱完毕,开始吃早饭的时候
      已经是九点半多了。闺女一边嚼着面包,一边问我,你们这一期的题目写啥啊?听说要写“碎片化”,嘿嘿直乐----啥叫碎片化,没事就睡懒觉玩手机的人就是把时间碎片化的废人,比如你和我;能把可以睡懒觉玩手机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的就是能人,比如XXX、XXX…,经她这一说,原本一团浆糊的脑子瞬时间有点茅塞顿开的意思,所谓碎片化,咱得两面说啊。
      先说碎片化的时间。关于这一点,从小到大,我们是无数次被老师及家长教育训诫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同样的,我们也无数次被鲁迅先生的名言所提点—“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以及那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珍惜时间,尤其是要珍惜每一点零碎时间,现在叫碎片化时间。据说,所有成功的人士们都有一条定律---碎片化时间利用的非常好。似乎看过这样的文章,论点突出,中心明确,有数据有事例,看的人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不眠不休,把所有的时间掰成八瓣,头悬梁锥刺股,也就立刻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必须要承认,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份子。总结了一下,自己的这个阶段一般是这样的,先是自我鄙视阶段---咋能这么不珍惜时间呢?然后是意气风发阶段—咋的也是不能这么继续浪费了,接着开始定计划,见缝插针,把时间恨不得精确到每一秒,啥时候要看XX页书、啥时候要锻炼XX分钟,就连上厕所也恨不得要干点啥……再往后是全情投入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不会持续多久,最后就是逐步放弃乃阶段----今天太累了不看书了,今天太冷了不锻炼了……终于,在不知道的某一天彻底放弃---还是当咸鱼吧!豪情壮志烟消云散。
      慢慢年纪大了,对碎片化的时间的认识似乎也有点自己的小想法了,为啥非要把碎片化的时间固化下来呢?前几年,一直坐地铁,大约每天来回三个多小时都在地铁上,很多文章都曾赞扬过那些在地铁里看书、学习的人,说他们如何努力如何坚持如何如何。我也曾无数次在地铁里见过捧着一本英语、法律、会计师之类备考书的人,姿势大致相同,一手拿着书,一手拉着扶手,嘴里念念有词。坐过早晚高峰地铁的人都知道,被挤成照片基本是常态化,时不时还得被你身边上车或者下车的人碰一下,踩一脚,这个状态下,我不知道他们所看的、所背的到底能记住多少,这样的效率到底有多少?没有调查过,也就不敢随意说。我对这样的人是很敬佩的,因为我做不到。年纪大了以后,在这样的时间和地点,我似乎更愿意两眼呆滞,放空自己,发发呆,愣愣神,天马行空一般,想一些或者鸡毛蒜皮或者感悟颇深的事情,也偶尔会看看小说,刷刷新闻,但已经不再刻意去想这些碎片化的时间到底要干什么。
      写到这,想起了一个这几年流行的新词---碎片化阅读,社会对这个词褒贬不一,说它好的,就是“秀才不出门,就知天下事”,说它不好的,“浅尝辄止”“终非正途”。你若问我,碎片化阅读是好还是不好?我说不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曾指出,任何事物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有些拗口且矛盾是不?碎片化的阅读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我们与社会不脱节,比如前几分钟发生的大大小小国内国际的风云大事,甭管是社会经济、民生热点,还是八卦新闻、桃色事件,绝对是热乎劲十足。还有的好处就是让你那随时与天涯海角的人互联互通,你抛出一个观点或者一个想法,立即会有人来回答或者呼应你,当然这份立即性也体现在自己身上,时不时刷微博看微信就是最好的证明。它的坏处是什么?有人说,让人再也读不进长篇大论,再也不愿意深入思考,说到底就是放纵了自己,让自己身子越来越懒,脑子越来越浅,有没有道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有时间踏踏实实把一本大部头的书看完?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关键还是要解“其中味”,还是要沉下心来,慢慢读,细细品,或许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处,而碎片化阅读明显是与这个相悖的,碎片化阅读就像我们经常吃的快餐,关键是方便快捷,不需要动太多的脑子,而真正的阅读就像做一道大餐,从采买、洗刷、烹制、调味、上桌,这需要的是时间,还有耐心。你不能因为喜欢吃快餐就否认大餐的繁杂与琐碎,也不能因为大餐的精致和美味就看不起快餐的便捷,各有各的好处。
      再说,时间碎片化。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一个词组换个位置,意思大不相同。我的理解是,如果碎片化时间讲的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的话,那时间碎片化就是“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最后啥也没有。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无论是职场还是家里,场景都很常见。先举个工作上的例子。比如,你计划上午要写出一份计划,结果一会电话响了,让你赶紧去领几本书,还没坐下五分钟,领导告诉你,赶紧去复印份材料,等等等等,等你好容易消停下来,发现该吃午饭了---一上午只写了四个字“工作计划”,咋办?回家加班吧!。这样的时间碎片化,很多东西不是由于咱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这些年,我养成了一个怪毛病---凡是大稿件,基本全是在家完成的。为啥?心静啊!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能在单位一撂下电话,瞬时就能立刻整理思路重新投入文稿写作的人,不是一般人啊!当然,也要承认的是,有很多时候明明是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掌握的,却依旧是鼓捣鼓捣这,看看那,大把的虚度时光,在这就不再自我检讨和批判了。我想说的时间碎片化更多的还是在家里。如同我在第一篇里说过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单位事情不多,家里也是常规事务,空闲的时间很多。给自己定下很多次计划,比如今天晚上一定要看看哪本书,或者是一定要把XX事写下来,又或者是今晚一定要运动一下,豪情壮志满怀,但是,吃完饭一窝进沙发,一拿起手机,这一切似乎就远去了,看看朋友圈里谁又有新动向,看看淘宝买的东西发货了没,看看关注的公众号有没有新推荐…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中了魔咒一般,文章翻过一篇又一篇,东西看过一个又一个,一转眼,哎呀,该洗漱睡觉了,上床睡觉的时候,还暗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结果明天依然故态复萌。这样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自己的日渐颓废,更重要的是让闺女玩手机有了更大的依仗,我曾在某一次批评她玩手机的时候,她一脸不服“你不是也在玩吗?”当时的我无言以对,是啊,“身正则不令而行,身不正则令而不行”,身为父母,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连自己都管不好,那里还能说别人?所以,这也算是继续写文给自己找点事做的动力。
      是谁让我们把时间碎片化?我估计最大的制造商就是网络了,为啥这么说?君不见,满城尽是低头族,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时间场合。刷视频,看新闻,玩游戏,特别是一些娱乐化的APP, 如同上瘾一般,让人欲罢不能。很多人沉溺其中,在一个个停不下来的视频中浮沉,而最可怕的是这里面宣扬的很多内容,一味迎合着人们“新、奇”,爆猛料,没有规矩,没有底线,创造一个个虚拟的世界,消耗你的时间。它带来的好处就是很容易戳到你的满足点,你的满足点越来越低,你的思想就会越来越懒,你的自制力就会越来越差,我想这才是最可怕的。尤其是对年少的孩子们。三观尚未形成,一旦被乱七八糟的思想占据,他们的未来乃至我们的未来又会是怎样?想想不寒而栗。
      最后,想把一段网络上的话送给大家:“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淘汰机制,而现在的时代,会根据自制力和信息筛选能力对人进行淘汰。但总有一些人是不愿惊醒的,等他们发现自己一事无成时,会选择抱怨别人、抱怨社会、然后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在这群人眼里错的不是他们,而是社会。希望这个人不会是你。”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24515/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