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灵界

作者:眉晓晓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七章



      某一天,又做了古怪的梦。梦中看到天花板如同一张白纸,被撕卷了下来,天花板中间的灯就被那卷“纸”包裹着垂下,莫名其妙的梦境让我思来想去不得要领。过了一天,又过了一天,我终于决定找个建材市场逛逛,顺便将现在厨房中银色的天花板换下来。

      因为对济南的建材市场不太熟悉,当初房子装修也是老人一手操办,所以当出租车司机问我时,我只能回答说去最近的建材市场,于是司机将我放到了一家灯具大厦前,我进去看了看灯具,同时心中求观世音菩萨保佑,让我能找到很适合我家装修风格的,可以替代现在的天花板的建材。从灯具大厦出来的时候有些迷路,本来就路痴,完全就分不清楚东西南北。乱走一气,竟然真的给我逛对了地方,找到了专卖建材的大市场。

      基本上我只咨询了三家店铺(完全凭感觉),进到的第一家还是卖壁纸的,老板推荐我买壁纸贴到天花板上,说现在流行的潮流就是这样,厨房只用铝合金板材已经落伍了,壁纸卖的确实便宜,可我打死也不敢尝试贴厨房,油烟一熏不就全都掉了吗……

      接下来在一家商店看到了两款比较适合的铝合金板,老板指着其中一款说每平方米卖90元,又说多少多少大老板都用另外一款珠光白的板材,价格是150元。我一看“珠光白”,就是白颜色,什么花纹都没有,倒是很干净,可是也未免太干净了吧,遂要了名片,离去。

      第三家商铺,我本来是不想进去的,因为那家门口摆放的都是整体的塑钢板,我一看就不喜欢,可是,我竟然鬼使神差的走了进去,还问女老板铝合金板和这个塑钢板有什么区别,女老板很年轻漂亮,也很热情,主要是很和善,她仔仔细细给我将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装修知识,同时也知道刚才那家店铺心肠坏掉,90元的那款没有多要价,但是“珠光白”的那款是铝合金板材中最便宜的。

      聊着聊着,我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店铺的里面,看到一大片堆积的货物,就问:“您这里也卖铝合金板吗?”女老板说她以前是做品牌的,后来不卖铝合金板材了,有些库存,平时只是给一些卖这个品牌的地方供货,不零卖。她还拿了两款样品,让我亲自感觉,我接过外观一样的两款产品,左手的那款明显的单薄许多,右手的则是质量比较好的产品,据说外观一样,但是寿命至少差了一半。女老板穿了一身很素雅的淡蓝衣服,我顺口说道:“您的衣服好漂亮。”说出口还觉得奇怪,自己很少夸人,怎么今天还对一个初次见面的人“评头论足”了?女老板就告诉我是在哪里买的,说是这个品牌现在买的话很合适,打折中。说话间,我忽然就瞄到了她的工作室,信步就走了进去,乖乖,我还真是自来熟啊。果不其然,工作间里供奉着一位菩萨,不过并不是观世音菩萨,是生意人比较喜欢供奉的密宗的财神菩萨。

      其实,从进到店铺里我就曾经怀疑女老板是信佛之人,就是有那种直觉,可是女老板手腕上没有戴佛珠,脖子上也没有菩萨挂件,我还以为是自己看走眼了。没想到,她真的就是个不折不扣的佛弟子,想来当初自己是见识短浅了。

      我跟女老板聊了好几个小时,谈了许多,比方说,现在的人很固执,不愿意相信因果,总说行善未必有好报,祸害遗千年。其实,不管是否愿意承认,人类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并不会因为思想上的否认而不存在,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一张千元欧钞,大约一万人民币,你把这张钞票揉搓了,拿来擦鼻涕了,甚至给孩子抹了屁股,可是,它照旧还是千元欧钞,它的价值不因为你贬低它而有任何真正的改变。同时,如果一心行善,即使没有任何信仰,一样可以改变命运,去世后去往高处的天界。

      针对现今人们对行善积德没好报的说法,我们不得不提一提修桥补路双眼瞎,那个很有名的因果故事。话说北宋年间,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十来岁、腿患残疾、父母双亡的孩子。这个孩子不但孤苦伶仃,而且生活十分困苦,甚至靠乡邻施舍或乞讨活命。这个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往来村民和路人需涉水而过,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十分不便。每当河床涨水时更是无法通行。但年复一年,谁也没想改变它。只有这个孩子天天捡石头,堆在河边。人们看到了,就问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捡石头堆在河边。孩子回答说,要修一座石桥,为乡邻行走方便。众人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说疯话,大多哈哈一笑了之。

      可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石头堆成了小山。乡邻开始改变认识,并为这个孩子的精神所感动,纷纷投入到了捡石、采石、修桥的行动中。乡邻请来了工匠,开始建造石桥。这个残疾孩子更是全身心投入其中。桥尚未建成,这孩子却在一次凿石头中崩瞎了双眼。人们痛惜、怨恨,怪老天不公,说哎呀,这么可伶的一个孩子,一心为大家,却招来这样的报应。可是这个孩子本人却毫无怨言,每天摸索着在修桥的现场上干着力所能及的活。

      在大家齐心合力下,桥终于修成了。众人欢呼喜庆之余,无不将怜惜、赞叹的目光聚向那个孤苦伶仃的原本就一条腿残疾,现在又瞎了双眼的孩子身上。虽然,这个可怜的孩子什么也看不到,但此刻脸上却露出了平生以来最开心的笑容。正在大家欢呼雀跃时,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突然地降临了,似乎要为这座石桥洗去浮尘。可是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雷响过之过后,众人惊愕地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已被巨雷击中,倒地身亡了。众人惊呆了!随后压抑不住的情感喷泻而出,叹息孩子命苦,指责苍天不公……

      就在这个时候,恰巧民间称之为青天大老爷的包拯包相爷一路巡察至此。百姓纷纷拦住官轿为这个可怜的孩子鸣不平、讨公道。质问相爷:好人为何不得好报?今后好人何以做得?一时间,食人间烟火的包相爷也被村民的情绪所带动,挥毫疾书,在这个可怜的孩子手上写下了“宁行恶勿行善”六个字后拂袖而去。

      回到京城后,包拯将奉命巡察之事连同路上见闻奏明皇上,却隐去了自己因愤怒而在那个可怜的孩子手上题字一事。因为,尽管为那个孩子因行善事而得恶报一事,心存十二分的不解,但三思之后还是为题那样六个字觉得不妥。没想到皇上退朝后非要拉他到后宫说些私房话。

      原来前些天,皇上新添了一位龙子。小皇子十分招人喜爱,可就是整天啼哭。于是皇上特意让老包去看看。老拯见那孩子肌肤如雪,嫩白的小手上却有一行小字。近前一看,却惊奇地发现那一行小字,正是自己写在那个可怜孩子手上的那六个字“宁行恶勿行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赶忙伸手向字擦去。包拯伸手这一擦不要紧,小皇子胳膊上的字迹奇迹般的瞬间变得踪迹全无!

      说来有趣,皇子手上的那六个字在包拯眼里是字,在别人眼里却只不过是块胎记。皇上见皇子手上的胎记被包拯抹去,唯恐抹去了福根,便不依不饶的斥责包拯。包拯连忙跪下,口称“罪臣该死”,然后将自己在气头上题字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皇上甚觉蹊跷,命包拯用阴阳枕到地府一探究竟。

      包拯枕上阴阳枕到地府一游,真相尽显。原来那孩子上世做恶多端,罪业甚大。偿还那一世罪恶需三世恶报才能还清。阎罗天子原来安排:第一世以残疾之身孤苦伶仃;第二世以双眼瞎了却残生;第三世遭雷击暴尸荒野。那孩子第一世转生穷困残疾,但痛改前非,只想为别人做好事。于是阎罗天子就让他一世还两世的业。让他崩瞎了双眼。可孩子不怨天尤人,只是默默的为别人做好事。因此,在大桥建成之际,慈悲的阎罗天子就把他第三世的业力也拿过来一世还清,所以雷击毙命。慈悲的阎罗天子问包拯:三世恶业一世还,你说是好还是不好?一世还了三世业。因为他专行善事,心里只是想到别人,毫不考虑自己,某些方面已然达到“不修道已在道中”的境界,积德甚多,故而死后立即转生为当今太子,享受天子福份。

      这个民间流传的小故事。作为一个修道人来看,启示很多。很多听众朋友都知道中国有个成语,叫作“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是一件事的发生,是福还是祸,很难从表面上来断定。进一步说,一件事发生了,是好还是坏,事情背后的甚深内涵才是决定因素。

      我以前听说过人的福德和业力之间的关系,讲吃苦能消业、做好事做好人能积德守德,是让人长远幸福之路。《三字经》里也有“玉不琢,不成器”的教诲,意思是,一块璞玉如果不经过雕琢、磨砺,就不能成为有用之材。当然了,引申一步说,如果不是块玉材,只是一块顽石,那也就不值得去雕琢了。对人来说,吃苦、受累、付出,是消除业力、升华境界、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材的必经之路;可是如果不把自己当成可造就之人,只是一味的随波逐流、贪图享受,那可能就会落到“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结局。因为享受前世积德带来的福报,就像使用银行存款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今生只花费而不懂得继续积累,难免产生透支,乐极生悲。而且享乐还容易让人养成许多不好的品行,不但忘记积德受德的重要,还会变得贪图名利,从而种下人生的祸患。

      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好人吃苦受穷甚至遭难,坏人却发达享受横行霸道,就不愿意再相信善恶有报的的天理。其实这样难免把问题看绝对了。佛教《三世因果经》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佛家讲因果报应,通常的报应分为现报、生报和速报。
      现报就是今世作业今世得报应。这种报应有的报在早年,有的报在中年,有的报在晚年。有的人一生做好事并没有得什么好处,这是因他上一辈干了坏事,这一辈子因他行善积德,抵消前世的罪孽,因善事做多了,前世罪孽抵消了,所以有中年得福报和晚年得福报。早年得福报,一个是前世行善积德,或前世罪孽不多,这辈子行善积德多,很快就抵消了前世的罪孽所以就得早报。如有的人本来前世就有孽,今生又不行善积德,继续干坏事,结果在青年时期就受法律的惩罚或者生大病受伤致残等祸报。有的人,因前世做了好事,象在银行存的款一样,还未用完,今生所做的坏事与前世作的好事慢慢在抵消,如果中年抵消了还不停止作恶,所以中年或晚年就得恶报,或家中其他人遭灾,或自己孤老病重,无吃无穿,无人照管,或老来伤残,或老来坐牢判刑等祸报。
      生报就是前生作孽今生报,今生作孽下世报。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积了德,尤如在银行存的款还未用完,故转到今生来用,所以今生享福。如他今生虽然享福仍行善积德,象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为福报。有的人上一世作的恶太多,或者老来作恶,当世清算不完,这一世就苦。如某人对前世的恶,后世的苦认识不到,继续作恶,那他下一世还要继续受苦难。
      速报就是报应来得快,如昨天做坏事今日遭恶报,上午做坏事,下午遭恶报,或者九点作坏事,十点就遭恶报。因果报应不仅只是恶报,福报也如此,只要你做了善事同样得速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为什么会有的人认为,行善积德的人而没得到福报,干坏事的人而没得到恶报。究其原因,他们不懂得人的命运是自己造就和因果循环报应的道理。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关系。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19581/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