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你语

作者:黑鱼儿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细节(泰姐)


      “细节”一直是个热乎词,特别是这些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鸡汤文把“细节”炒的热火朝天。什么 “细节是检验一个人是否爱你的标志”,“细节的背后是人品”等等,一时间,我有种这样的感觉,像我这样的“糙人”—事事不太讲究细节,都大而化之的,难道这些年是白活了?莫名的就有点恐慌。不过话说回来,我可能唯一比较认同的估计还是那句最经典的-----“细节决定成败”。为啥?古往今来,无数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已经无数次验证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咱们的大学者---老子说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一样,所谓细节,既可以让你名垂青史,也可以让你被人唾骂百年,这其中的例子一说一大把,咱就先不举例子了。
      先说两件小事,这两件小事也是这次题目的来由,按照惯例,做个解释。半月前,我的同屋来了一个新人---XX大学研究生毕业半年到单位来实习,女孩,25岁。第一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打了满满一盘菜,荤的素的,(我们都是自助餐),结果吃了不到五分之一,剩余的全部倒进垃圾桶,让坐在她身边吃饭的我和老哈还有其他人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第二件,上周,领导让她给几个人打电话,征询对某个文稿的意见,结果一直不见回复,领导着急来问,她回答说“有人不接电话”,领导问“你再次打过或者发短信问过了吗?”,她回答 “没有,我觉得没必要”,这个回答让当时的我目瞪口呆。这两件事或者在有的人眼里认为简直不值一提---不就是浪费了点粮食,不就是电话没打通吗?NO!NO! 作为一个在职场混了二十多年的“老油条”来说,这两件小事,或者说这两个小细节,都很有含义,我绝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危言耸听,听我一一道来。
      如果“细节”可以分类,我觉得其实就两种,一是做人,二是做事。做人的细节反应出你的素质,或者说是教养,做事的细节反应出你的用心与否,或者说是职业素养。上面说的第一件小事—倒饭,在今天这个各类物品极大丰富的时代,浪费粮食似乎早就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被祖祖辈辈教导过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曾经在很多杯盘狼藉的饭桌上都觉得是一种讽刺,大量连筷子都未动的食物被直接弃至垃圾桶。记不清是哪一年,大约是2013年,电视上的新闻出现了一个词“舌尖上的浪费”,配上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画面,震撼力十足。也大约就是从那年起,出现了一个新词“光盘行动”,让浪费变成了全社会的公敌,效果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浪费粮食对于我这样的“70后”是挺不能忍的一件事。从小在农村生活,虽然没干过多少农活,但是该经历的还是一点没少的。曾跟父母去地里割过麦子,那个时候,割麦子全是手工作业,父母在前面割,我拎着小筐在后面捡麦穗,骄阳似火,口干舌燥,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还有扎在手上钻心疼的麦芒,让小小年纪的我印象深刻,就是现在一想起来也很打怵。再加上那个时候,温饱刚刚解决,白面馒头都是过节才有的东西,还敢浪费粮食?那明显是找揍的节奏了。我们的父母大多数是40、50后,经受过59—61年的□□的他们,对粮食的那份刻骨渴望和膜拜是我们这个年纪无论如何也无法体会的。所以,我前面曾经写到老爹老妈对长着白毛的馒头熥一熥揭了皮再吃,也绝对是理所应当。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浪费粮食是要遭天谴的”,所以,我与老哥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敢浪费一点粮食?慢慢大了,见识的多了,父母说话的威慑力也没那么大了,但是浪费是可耻的理念却深深灌在脑海里,也一直贯穿在自己的行动里。有了闺女以后,在这方面,对她耳听面命的同时,更是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之所以说是尽量,是因为的确也曾干过浪费粮食的事,深刻检讨。幸好,目前还好,带她去吃自助餐,她知道宁可多跑几趟,绝不贪多,拿到盘子里的一定要吃光。写到这,想起看到的一篇小文章—别人眼里有教养的细节,其中一个写的就是吃自助餐不浪费。里面分析说,那些多拿却又吃不完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贪念”—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宁肯自己吃不完也不让别人吃。这话说的或许有点过,但是却真的有“窥一斑可知全豹”的意思。特别是作为新人来说,这一“斑”所代表的含义就更重要了,往大了说,这就是人品的问题了。
      再说第二件事,打电话。我们都知道,新人入职,一般是从打杂开始的,接电话,印文件,跑个腿啥的。记得曾经看过文章,批判说这些行为都是陋习---言里言外的意思就是你当初经历过,凭啥我也得经历?咱们中国有句古话“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还有句糙话“要想当爷爷,先得学会当孙子”,啥意思?走出校门,你得从头一点一点积攒你的力量。一进公司,基本是两眼一抹黑,谁是谁都分不清楚,更别说工作流程、规矩以及其他的枝枝叉叉,哪个领导敢立刻把非常重要的工作交给你?或者你说你是天赋异禀,能力超群,但是你知道一项工作的完成需要多方配合,这些需要配合你的人能一个个热情似火、事无巨细的帮你吗?实话说,很难。而你最开始打杂的过程,就是你积攒人脉和力量的过程。打杂的过程,往往琐碎且无趣,但一个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能决定你日后的状态。你一个不注意的细节,或许就是你以后路上让你摔倒的大坑。打个比方,领导让你去复印几份文件,你会在复印完后,一份份对照原稿校对看看有无错页漏页吗?在你看来或者这是多此一举的事,你认为即使出问题也是机器的问题,跟你没有关系。错了,正好相反,这恰恰是你的问题。不用狡辩,遇到这样的事,首先认错,态度要好,而最关键的是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尽量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为啥?一次失误尚可原谅,三次五次以后,你就会被扣上“做事不靠谱”的帽子,而这顶帽子一旦被扣上,你要想摘下你要付出不知多少的努力,最关键的是可能很多本来属于你的机遇就这样悄悄溜走,你想,谁还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无数的前辈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小心无大错。类似这样的事我曾跟闺女无数次讨论过,目的只有一个,我得让她知道,所谓做事,还是要用心才行。用心,你才不会凡事毛毛躁躁,顾头不顾腚;用心,你才可以考虑的尽可能完美,尽量不出现纰漏,何为纰漏?就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小细节。
      当然,还有一点要申明,注意细节,不是让你吹毛求疵,事事都得完美主义。你还别说,身边真有这样的人,对于一些事情,只追求细枝末节的“细节”,对于本应重点关注的主干,却置之不理。我与老哈曾经无数次吐槽过彼此遇到的这样的领导。举个例子,我与老哈都是机关工作,文稿写作那是家常便饭。写稿的规矩一般是我们先出草稿,然后经一级一级领导审阅,提意见,反复修改,最终成文。常常会有这样的领导,对你的文稿立意、框架、表述啥都不提,单单对你文中的标点符号、“的、地、得”提出一堆,比如,这个应该是句号,不是逗号,这个应该是“的”,不是“得”……等等诸如此类意见,让我与老哈甚是恼火,不是我们不谦虚,而是这些远不应该是你这个级别要做的,你要做的应该是看我的框架是否合适,立意是否准确,逻辑是否严谨。但这样也好,在这样领导的锤炼下,我与老哈在自己给自己管大局、定目标的路上奔跑的越来越欢畅,这也算是天道酬勤吧。
      说了这么多,你若问我是“细节决定成败”还是“行大事不拘小节”?我觉得都有道理。关键在哪?我的理解,如果你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甭管是高级打杂还是低级打杂,还是要时刻记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小心为妙;但若你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的干大事者,还是尽量要站得高看得远,谋大事,定大局,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不要挂在心上。千万别弄反了,千万别“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好高骛远,事事标榜“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一味放纵自我;也要千万不要身居高位,事必躬亲,像诸葛亮先生那样,“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太累啊!所以,时刻提醒自己,做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做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我想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就是对细节最好的回答。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24515/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