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臣

作者:零九一七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夜色


      洪宁清弯腰想要将小人抱起来,刚伸了个胳膊,小人就被严煜拎走夹在了胳膊下。
      “宁清平日里读书已经很辛苦了,我觉得还是不要把这孩子放在宁清身边,我亲自带着,也比较方便。“严煜的出身在锦衣卫里算是格外高贵,加之人如其姓,严厉严格严酷有加,即便是官阶一样的同僚——如吴敬玄一类,都对他礼让三分,故而他身上上位者的威压很重。
      严煜一开口,绝对不会有人敢说不,便是有异议,在他这儿还不如一个屁来的有分量,好歹后者还能听个响。
      洪宁清无奈地看着他居然幼稚到要吃一个小孩子的飞醋。
      “没事,让她跟着我吧,我可以照顾好她的。”在场的众人,也就洪宁清敢这么直截了当地反对严煜的命令。他伸手将朱遥遥从严煜身上抱下来,而严煜除了面色不虞外,居然也没说什么。
      严煜深深看着洪宁清,剑眉皱在一起,格外无奈,他似乎天生就缺少一根在洪宁清面前说不的弦儿。
      他对于洪宁清的宠溺就像人要吃饭喝水睡觉一样,顺理成章习惯自然。
      也就是朱遥遥看热闹不怕事大,还敢回头冲着严煜吐舌头。
      既是洪宁清开口,严煜再不情愿也会答应,朱遥遥顺利成为州府衙门第二个不速之客。
      “丫头,我问你,你说的一帮吃不饱肚子的人在哪里?”色令智昏的严煜还没忘记自己来此的目的,临走之前决定抛下个人恩怨,枪口一致对外扫除山西府的流民之患。
      朱遥遥还算要比同龄人稍稍成熟些,闻言立刻收起自己玩闹的模样,沉着小脸,看着严煜的眼睛认真道:“在城郊外向西二十里,有个不太高的小山,山顶的庙里有不少人。”
      严煜问:“有多少人。”
      朱遥遥:“我出来的时候庙里有大概好几百人,这还不算那些大和尚小和尚。”
      严煜和容誉叫唤了一下眼神,随后严煜示意吴敬玄,后者立刻心领神会的带着人往门外走。
      几个大人奇异的沉默下来,朱遥遥懵懵懂懂不太明白,最后还是洪宁清开口对她说:“遥遥你跟哥哥们说说你还知道些什么?”
      不知是洪宁清太有安全感,还是小孩子心里莫名的明白这些看着没什么表情的哥哥们是好人的缘故,她一路上都不肯对旁人透露的情况,此时说起来倒是知无不言。
      严煜听罢,眉头皱的更紧。
      “不行我亲自带人去一趟。”他话音刚落,立刻有两人出言阻止。
      容誉冷冷淡淡,“恐怕不妥,你现在是钦差容誉,是个功夫一般的书生,你若是冲锋陷阵在前,被杨骁逸的人知道了恐怕我们也要结果于此了。”
      他一双桃花眼无甚感情地看着严煜,又瞅了瞅一旁地洪宁清,见严煜一脸不肯罢手地坚持样,他继续说道:“你别忘了宁清也还在这里,还有这个小丫头,你现在不是一个人。”
      洪宁清:“......”
      这话说的怎么好像很耳熟,但他总觉得好像这并不是一句应该出现在这里的话。
      提别的不行,说到洪宁清,严煜立刻就松了口,他长舒了一口气,“容公子说得对,我们现在不能莽撞,只是不知此番困局何解。”
      房间里瞬间安静下来。
      如今的当务之急倒不是要找寻证据,令人头大的是这遍地流民如何安置。杨骁逸不轨之心昭然若揭,但他们的人员配置却不得与这些人虚与委蛇。
      严煜手下只有几十个锦衣卫,一个书生钦差,还有一帮督察院的老酸儒,外加家眷一人,路上捡的丫头一个。
      老凶器凶名在外,但双拳难敌四手,何况杨骁逸手下数万之众,真是伸手可遮天,硬碰硬实非明智之举。
      众人一筹莫展地沉默着,洪宁清忽然说道:“我有些想法不知道对不对。”
      严煜点头,“宁清说说看。”
      洪宁清垂着眼帘细细地将自己的话在心里打了个腹稿,“杨骁逸若是真的要反,恐怕没有三两年的光景根本就准备不了这么充足。我不太懂造反是个什么流程,但我也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
      他的话犹如一颗不起眼的小石子,瞬间击穿了平静的水面,方才令人窥破了水下的暗潮涌动。
      容誉端着茶盏不慌不忙道:“如今杨骁逸之手段如司马昭之心昭然若揭。中原军虽说都是少爷兵,不善战,但他杨骁逸时至今日尚没有动手,除了缺少一个理由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中原军的威慑。”
      严煜站在原地跟尊雕像一样没说话,洪宁清悄悄与他对视了一眼,两人当着外人和孩子的面,格外不懂收敛自己,明目张胆的令人神共愤。
      容誉被他们这时时刻刻恨不得长在一起的视线酸的牙疼,没由来的思念起远在京城的素衣男人,格外怨念地将所有地心思都集中到案情上来。
      “还有,既然他已经准备利用蒙古人犯上作乱,那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他跟蒙古人达成了某种约定,譬如互相之间许诺了何种好处。蒙古人不事生产没有粮食,除去战乱时候,纵兵抢粮之外,和平年间所有口粮皆要从我大昱边境购买。”他随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小楷“财”。
      “杨骁逸在边境多年,同蒙古人来往必然不少,这条线上他不一定会干净,此为一。”
      这话倒是让严煜想起了一桩旧事。
      前些年锦衣卫奉命提领全境守军,背着各方驻军,在军营里安插眼线,美其名曰为暗访,实则也是老皇帝加强自己对于军权的一种管制。
      杨骁逸那里也不例外。一开始那人传回来的情报里,偶尔还会有些他无意发现的军情赋税含糊其辞的情况,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人传回来的消息就全是安好无恙,没有异常之类的。
      那个时候没人感觉到不妥,现在想来倒显得不正常。
      也不知是不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后,本能地将所有不太平不正常都算在其中。
      “其二,他既准备谋逆,为何不将自己的十五万北方军全都调来,而要带着一部分南下,期间招兵买马甚至还要收拢流民。依我看,北方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他恐怕自己的位置也在摇摇欲坠,所以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让这些流民来当炮灰。”
      严煜越听眉心越发舒展。既然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那事情就容易多了,杨骁逸这场反叛谈不上错漏百出,充其量也就是个小打小闹。中原军实力再弱,也不会比不上饭都吃不饱的流民。
      他当下心里就有了计算。
      洪宁清在一旁,看着严煜和容誉两人配合默契的样子,不知为何,心里有些不舒服。
      他被严煜保护的太好,而严煜这人也公私分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除却必要的公务,他在家里几乎不会谈及这些。尤其他不是普通的闲职,平日里能在家的时间也是少之又少,而洪宁清除了大道之道的那一亩三分地必须自己种之外,别的严煜恨不能一气儿都帮他做了才好。
      平日里不曾面对面就算了,如今这种他和严煜之间的差异,被容誉凸显的格外扎眼。
      他不禁在心里想:只有容誉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他的煜哥吧。
      自家孩子忽然情绪低落,这自然瞒不过严煜的眼睛,他一边跟容誉说话,一边不着痕迹地挪到了洪宁清身边,握着他的一双手,放在手心里暖着。
      “山西府不比京城,天凉的早。”说完握着人家的手就不肯松了。
      “我马上给京城去信,这天下到底还是大昱的天下,他杨骁逸想一手遮天简直做梦。”
      当晚两个身着便服的男人从州府衙门的角门里低调而过,朝着相反的两个方向走去,躲在不远处的眼睛立刻随之而去。
      等他们走后不久,抬着钦差的官轿出了州府衙门的正门,一路往城门而去。
      如今已经落钥,钦差匆匆驾临城防巡查,城防军将领立刻出来迎接。
      城防将领带着钦差上上下下巡查了一圈,未曾发现异样。随后严煜提出要出去看看,城防将领没拦住,只能依言开了城门。
      一行人在城墙根下站定,严煜随手指了指不远处一个发光的亮点,趁着那将领转头看过去的同时,一个身穿夜行衣的锦衣卫,猫着腰顺着墙根快速溜走。
      严煜的余光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后,方才转了心思,在城防将领的闪烁言辞中,大发慈悲的放过了其中几项越制,颇好说话地班师回府。
      书房里火光闪烁,容誉难得的皱了眉,“有问题吗?”
      严煜摇头,“问题不大,人已经送走了,我们已经尽了人事后面的就只能知天命。”
      窗外寒风瑟瑟,红烛的火光被吹得仿佛很快就命不久矣。走廊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吴敬玄一头热汗,浑身都散着血气,眼睛里溢满了惊惧,泛着血丝。
      他就跟个乌鸦一般的报丧鸟一样,开口就是,“不好了,出大事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夜色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56206/17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