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守(上官婉儿X太平公主)

作者:临安客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五章


      ***
      景龙四年六月,长安酷热难耐。太极宫神龙殿内,唐中宗李显吃过一碗汤饼后,走进殿内的水池泡澡。

      温泉湿润的蒸汽烟雾缭绕,配合着帷帘一侧的丝竹管弦,让人醉生梦死。李显背靠着水池象牙白的池壁,似乎陷入了冥想。

      一滴滴的血落入池水,溅起了鲜红的涟漪。管弦之声停止了很久,七窍流血的李显才被发现死于池中。

      韦后秘不发丧,有条不紊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政权。她决定假造一份天子遗诏,于是很自然地将这个任务,交到了专门负责诏命起草的婉儿的手上。

      在婉儿偏殿,听闻此消息的她显然震惊不已。她一面假意应允,一面寻思着下一步计划。

      晚间,太平的公主府依旧灯火通明,卫队遍布岗哨,进行着夜间巡逻。

      上次来此处,是奉武皇命令为她送桂花糕,细细想来,也不过几年的光景。如今再次站在府邸门前,此去经年,却好似已经过去了几十载春秋。

      太平的寝阁内,挂起了许多帷幔。夏日的风一吹,便随风飘散开来,如同天上的仙宫。

      她在寝阁见到婉儿时,内心自然十分欣喜。自上次一别,转眼数月已过,除了偶尔用那秘语传递消息外,她们已经很久未曾见面了。

      太平将她迎进来,开心之余自然也带了些忧心。她知道若非事情紧急,她断然不会亲自登门。

      “殿下,宫中发生大事了。陛下在神龙殿......暴毙......”

      太平不可置信,“你......你说什么?显哥哥暴......暴毙?”

      婉儿缓慢地点了点头,“是,韦后封锁消息,秘不发丧,从京师附近紧急征调五万府兵进入长安,同时收买了禁军首领,军队在城内巡逻以维护治安,她已然在全面控制政权了。”

      “难怪,近日在长安城内,总是可见全副武装的士兵行走,原来如此。”

      “她命我伪造遗诏,意欲立陛下的小儿子李重茂为帝,自己亲政。”

      “这个疯子,”太平没想到今日来的这样快,“婉儿,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殿下,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和相王联手了,”婉儿一字一句道,“也许只有政变,方能彻底铲除韦后及其党羽。”

      一袭凉风将太平的衣袂吹得飘起来,她镇定片刻,缓缓开口道,“和旦哥哥共同谋事,此事不妥。他淡泊名利、追求自由,对皇位没有丝毫的眷恋和欲望,而且旦哥哥生性胆小怕事,万事退而求其次,他若是忍不住将行动泄露,对我们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

      婉儿知道她说的很中肯。

      太平又思考片刻,“我想到了一人,也许我们可以和他合作。”

      婉儿开口了,语气里夹杂着一丝担忧,“殿下说的是相王之子——临淄王李隆基?”

      “正是。”太平继续说,“他年岁虽小,却遇事果断,有勇有谋。还有一层原因,和旦哥哥谋事,定然是他为主,我为辅,但若是和我这个侄儿合作,就变成了我为主,他为辅,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他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孩子而已,不愁不好控制。”

      婉儿从她的眸光中,再次看到了她对权力的渴求。曾经在洛阳时,在那万象神宫九龙托凤的圆盘前,她看到过这样的眸光。

      “殿下,”她终于轻轻地问出了口,“你告诉婉儿,你对那九五至尊的宝座,是不是也有欲望?”

      太平稍一愣神后,坦诚回复道,“我不想瞒你,我有。”

      “我没有看错,殿下果真像极了您的母亲。”婉儿轻笑一下,随即话锋一转,“可权力并非是个好东西。有时,渔樵江渚,岁晚青山,也不失为另一种好选择。”

      “婉儿,”太平急迫道,“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讨论这枕山栖谷的隐居生活。我会联合李隆基密谋相关事宜,你先替韦后草拟诏令,将她稳住。诏令,就按她的意思起草,立李重茂为皇太子,由她知政事,但是,要增加一条,相王李旦参谋政事。”

      婉儿知道她在为自己铺后路,“这最后一条,韦后定然不会同意。殿下是在为我着想,至少到时候,只这一条,便可证明我心向李唐,或许可以免去一死,对吗?”

      “当然了,”太平语气坚定,“你要活着,给本宫好好地活着。”

      婉儿没有回复,只是看着她时眼中闪过几抹晶莹。她轻轻启唇,有些话欲说还休,但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

      “怎么了,”太平上前一步,离她更近些,将她抱在怀里,“我还有什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吗?”

      “殿下思虑周详,并无不妥。”婉儿伸手回抱她,凉风起,吹来的却是温柔的暖。

      “殿下,我该回去了。”良久,她柔声道。

      “嗯。”太平不舍地放开她,目送她转身离开。

      四周的帷幔轻盈飞舞,遮住了双眼,婉儿在这迷蒙中渐渐远去,身影也愈加模糊。不知为何,太平此刻竟感觉如此伤感,彷佛被困于此,兜兜转转地怎么也出不去。

      走不出的迷局,望不见的归人。

      “婉儿,”她轻轻喊了她一声,想要将她再看清楚一些。

      婉儿回身,隔着千万重帷幕,看向她时泪流满面,却依然带着明媚的笑,“殿下,婉儿还想在上元佳节,陪你出宫去。金吾不禁夜,相伴看灯轮,这一次,我不会再弄丢你。”

      彷佛回到了曾经的岁月。没有权力的争夺,没有苦心的设计,没有杀戮的鲜血,什么都没有。

      只有不谙世事的少女,流光溢彩的夜景,和随心所欲的自由。

      太平真真切切地将她看清了,看清了她的眼泪,看清了她的微笑,听清了她的希冀,于是开口回复道,“我答应你,此事一过,无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陪你。今年上元,我还要和你一起,在火树银花里共赏灯轮。”

      ***
      太平和李隆基很快达成了共识。

      在太平的公主府,他们精心谋划着政变方案,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打磨着细节,想象着一切可能出现的意外。不久,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便出炉了:当日,李隆基先率军进入禁苑,两路万骑卫士突入玄武门,夺取禁军指挥权后攻入内宫;李隆基率羽林军进入太极宫,杀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关闭各道宫门及京师所有城门,整肃后党势力。

      商谋完毕,几名心腹之臣退下时,房间里只剩下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两个人。

      “隆基,”太平的声音带了些苍老和疲惫,“此次起事,万事皆备。但有一事,我必须要叮嘱你。”

      李隆基朝她施礼,“姑母但说无妨,三郎一定照做。”

      “上官婉儿,她是我的人,”太平看向眼前剑眉星目的少年郎,“她是我安插在韦后身边的内应,前几日我还与她共同起草了显哥哥的遗诏,那遗诏里有维护你父亲参政的条目,她是心向李唐的。你率军进入太极宫时,无论无何,千万不可伤了她,要保全她的性命,确保她平安无虞。”

      李隆基眉目和悦,微笑着满口应承,“请姑母放心。您交代的命令,三郎不敢违逆,定然全力保全上官昭容。”

      “那就好。”太平挥挥手,“我累了,你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转身离开之时,李隆基脸上的和颜悦色早已变成了冷若冰霜。

      ***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长安。皇家禁苑。

      潋滟随波的池塘里,玉簪、芍药、蔷薇还盛放着,眷恋着夏日的末尾。申时,乔装的李隆基率军队进入了禁苑,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变就此拉开序幕。

      一切都如计划那般顺利进行着。晚间,火把照亮了整个皇宫,万骑卫士的呐喊声、刀剑碰撞的声音、逃窜人群的呼喊声,交杂在一起,阒寂无声的太极宫“热闹无比”。

      韦后和安乐公主慌乱逃窜,被士兵诛杀。

      婉儿的偏殿内,她端坐在铜镜前,伸手缕着青丝上的白发。

      “春荷,时间过的真快啊。不知不觉间,几十载时光已匆匆过去了,我也这么老了。”她轻笑。

      “昭容,外面......外面兵戈四起,您是不是得考虑避一避了?”

      “避?能避到哪去啊?”婉儿缓缓起身,整理一下衣服,“打开官舍大门,点起灯笼,我们去见临淄王。”

      夜色如斗,月色如银,年轻的将军披戴盔甲,手执长剑,站在婉儿对面。

      婉儿并无慌乱,她命令身后的春荷将那份遗诏拿出来呈递至李隆基的面前。

      李隆基看都没看,他面色如铁,只冷冷道出一句话来,“斩于旗下。”

      一旁的刘幽求看看这诏书的内容,跪下来为婉儿求情,“殿下,此乃上官昭容草拟的遗诏,里面提及了让相王辅政,她与那乱政的韦后是有所不同的。再者,上官昭容才名天下皆知,还望殿下开恩,留她一条活路吧。”

      “本王知道这诏令,不需要刘将军解释。”他照旧冷面如铁,“此刻人心不稳,若不杀她,恐怕难以服军心。所以,此人必须得死。”

      “今日之情形,我早已料到了。”婉儿目光如炬,在暗夜里与灯笼中的烛火相互交错,“殿下杀了韦后,接下来自然而然会将你的姑母看作政敌和对手,当然也不会允许我活在这世上,让她多一个左膀右臂。”

      很直白的表述,句句戳在了李隆基的心窝。

      “上官昭容冰雪聪明,不愧有巾帼宰相之称。”李隆基由衷赞叹,略带惋惜道,“可惜了,你不是我的人。一路走好。”

      “殿下,”一滴眼泪从眼角重重地摔在地上,婉儿开口同他说了最后的话,“我与太平公主相识一场,她又待我情深意重,临走之时尚未来得及告别,还望殿下可以替我传达一句话。”

      “这是自然。”李隆基应允,“说吧,本王定会为你传给姑母。”

      “临兰盛渊思。”婉儿缓缓说完最后的话,再也没有了多余的留恋,转身泰然走向飘扬的旗帜之下。

      一旁士兵的剑在夜里闪着寒光。

      她抬头看向天空,月色是可爱的,四周的星星像是眨着眼在笑。她从怀中掏出太平的那方手帕,上面的字迹有些模糊,凤鸾和鸣的图案还是那样清晰。她将它紧紧地攥在手中,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弄丢。

      本不想流泪,却还是湿了眼眶。

      “殿下,永别了。”她在心里如是说。

      旗帜被飞溅起的一泼鲜血染红,在暗夜里迎风招展。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第十五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836367/1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