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瀛洲东陆]国舅爷

作者:承君诺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13 章


      经过这一闹,御史台在夔都百姓心中的印象完全变了样儿,至于是好是坏,御史台里没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就连颜九歌自己也琢磨不定。要说百姓对御史台的固有印象是变了,可是颜九歌又没听见什么夸赞的话,上朝的时候又见诸位大人们都奇怪地看着自己,颜九歌兀自翻了个白眼,心想不管成与不成吧,至少今年秋闱之后,御史台的存在感是有的了。

      不过,卢太幽自那日后就上了辞呈,要求远调去地方上当个知府,皇帝御笔一批,连挽留的意思也没有就同意了,还直夸卢太幽懂得进退,自几日前在御史台红榜前站了那一次,卢太幽就知道陛下越是夸赞自己自己就越该躲得远远的。所以越古灼刚给卢太幽定了个地方,卢太幽也不管是否是苦寒之地,连夜准备了行头,第二日一早就出发上任去了。

      卢太幽这一走,御史台的人手就更不够了。

      颜九歌这几日一下朝就坐在御史台里,比齐衡都勤快,看得齐衡和甄凡仁心生古怪。两人思索再三,终于开口问颜九歌:“大人近日可是有事?”

      正埋首书卷中的人迷茫地抬起头来,不解地问:“没事啊。”

      “大人可有什么需要下官做的事情?”

      颜九歌摇头:“也没有。”

      “那大人您怎么日日来?”

      这话问得颜九歌就很奇怪了,他眨了眨眼睛看着齐衡和甄凡仁:“作为御史台的台首,不是你们要我日日都来的吗?”真是奇了怪了,自己不来的时候被人贴在耳边吼着赶着来御史台,自己日日都来了,这些人还不乐意了?那到底是要他来,还是不要他来?

      甄凡仁反应比齐衡快点,他笑着说:“下官们的意思是近日秋闱,陛下点名台首您批阅夔都士子试卷,您这几日该去礼部,而不是御史台。”

      “不去不去,那帮老学究吵得我头疼。第一天就在吵了,谁都不让谁,一个说这个文章好,一个说那个文章好,谁都说服不了谁,到最后要我来选。好嘛,我选了一个,另一个不满意,然后就开始数落我,说我不懂文章,难怪当年被齐衡骂得那么狠。”颜九歌说起来就委屈,还不忘瞪了一眼齐衡。

      齐衡莫名其妙被礼部的那些老头子做矛去刺颜九歌,齐衡也觉得很委屈,不过这也不是颜九歌连日不去礼部的理由:“陛下钦点您为主考官,您不去就是抗旨。”

      颜九歌最烦齐衡说自己,一听“抗旨”就头疼,再加之对方一副“抗旨乃谋逆之罪”的态度,颜九歌着实不敢再为自己辩解。

      甄凡仁倒没齐衡那般直来直去,而是哄着颜九歌:“台首,您不是说御史台缺人吗,您借此机会看看那些文章,物色物色有无适合御史台的士子,不是一举两得吗?”

      颜九歌一听,这倒是有理,不过一想起来那些老学究,颜九歌就泄了气。

      “大人,还请为御史台和我朝未来考虑啊!”甄凡仁声泪俱下,看得颜九歌有些动容。

      “好吧,我去还不行吗。”颜九歌丢下毛笔,叹息着站起了身,在齐衡和甄凡仁的注视下,走出了御史台。

      今年阅卷的地方还是设在了礼部。平日里威仪的礼部大堂内,此时正吵得不可开交。赵、李两位年过半百,胡子花白的考官,一人手里捏着一张考卷。

      赵考官手里的考卷被他抖得“哗啦”直响,颜九歌真当心赵考官一不小心就把这份考卷给撕了。

      “此子下笔酣畅淋漓,文章荡气回肠,引经据典,字字珠玑,比你手里那篇要有灵气得多!”

      李考官不甘示弱,也像赵考官那样“呼啦啦”抖着手里的考卷:“此子文章切中肯綮、锋芒内敛,大巧若拙,比你手中那跋扈的文章要温润许多,可见写这篇文章的学子为人温和,不展锋芒,是个当官的好苗子。”

      “一派胡言!”赵考官愤然拂袖,指着李考官鼻子就骂,“我越朝开国不足二十载,朝中大半官员温吞墨迹,毫无进取之心。我朝虽列为东陆□□,可四夷蛮族仍屡屡扰边,朝中大将几次请战,陛下都被你们这些温和派给劝回去了,简直丢进我大越脸面!”

      “呵呵,”李考官冷笑,“我越朝开国不到二十年,又经内乱,屈指算来,休养生息也不过十来年,仍不足以举国而战,你们主战派一个个都嚷嚷着要陛下出兵征讨四夷蛮族,可曾想过百姓的诉求?”说着,李考官不忘转头瞪了一眼坐在主位,正埋头喝茶,一副事不关己模样的颜九歌。

      颜九歌早听出李考官话里有话,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暗自哀叹,好在今天在场被骂的也不是他一个人,刚赵考官也是意有所指,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位主考官面色也有些难看。没错,越古灼除了让颜九歌任此次秋闱的主考官,也让练栖威担任另一个主考官。

      练栖威睇了一眼颜九歌,见对方只是憋着笑看着赵、李二位大人吵架,好像没有要劝说的意思,练栖威也索性什么都不说,与颜九歌一起看热闹。

      然而,有两个主考官在,赵、李二人又不是颟顸之人,自然将所有问题都抛给了颜九歌和练栖威。

      “两位大人觉得哪篇文章比较好?”赵、李二人一齐把手里的考卷递到了颜九歌和练栖威眼前。

      练栖威抢先道:“我觉得两位大人说得皆有理,不过我年纪轻又是武将,远不及颜台首造诣高,这事还得请颜台首定夺。”说着,他笑微微地看向了颜九歌。

      颜九歌吃瘪,本以为练栖威这年轻的小子会直肠子地说出来,没想到他倒是拐了个弯儿,把问题抛给了自己。

      赵、李两位考官显然被练栖威说服了,齐刷刷转身把手里的考卷伸到了颜九歌面前,两人目光灼灼,颜九歌觉得他俩人再看下去,说不定自己身上就要留下四个窟窿了。唉……颜九歌又在心里叹了口气,只得硬着头皮拿过两封考卷粗略地看了一下。

      说实话,赵、李两位考官的评价都不错,这两封考卷,一者潇洒恣肆,一者内敛含蓄,但文中所言皆针砭时弊,皆是好文章。

      颜九歌抬起头,拿着两封考卷问赵、李两位考官:“据我所知,我朝各州府秋闱前二十者可参与明年夔都会试,这两位应该是夔都秋闱的佼佼者,没必要争第一第二吧。”

      “话不是这么说的大人。”赵考官性子急,抢先道,“虽各州府秋闱前二十者可入学国子监,但夔都天子脚下,秋闱头筹者是何等的荣耀,自然要比别人优秀,在国子监也自会被人另眼相看,故而历年夔都秋闱头筹者都能受天子青睐。就拿陛下登基第一年夔都秋闱头筹曹思礼来说,他当年可是得陛下与孟老台首盛赞,最后入御史台为御史中丞,何其风光。其他州府的秋闱可以不排一二等,但夔都一定得排!”

      “对!”李考官也点头,难得同意赵考官的意见。

      “原来曹思礼这么厉害啊。”颜九歌显然听岔了。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赵、李两考官今日就要颜九歌分出个一二来,所以又一齐提醒颜九歌快快评出来。

      颜九歌看着手里的考卷,有些无奈:“这两位学子都答得不错,没必要分出一二来吧。我若选此子为第一,赵大人不高兴,选另一人,李大人又不高兴。不如这样,今年这夔都秋闱就不公布排名罢了,按姓氏笔画排出前二十人如何?记得张榜时,旁注下是‘按姓氏笔画排序’。”

      “啊?”赵、李两位大人面面相觑,没想到颜九歌是这么个解决办法。

      “哈哈哈哈,妙哉!”而另一边,一直在看戏的人忽然鼓起掌来,练栖威竟然夸起了颜九歌,当真是难得一见!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224297/1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