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以作夜

作者:脉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十一章


      刚踏上红地毯的瞬间,尖叫声山呼海啸一般地响起,“何攸同”或是“攸同”炸雷似的一团团此起彼伏,闪光灯立时化夜为昼,映亮了天幕的一角。

      直到身历其境,穆岚才体会到这如在云端的眩晕感,直叫人热血沸腾又志气高昂。尽管记者和影迷们一声声叫的都是身边人的名字,但这样的气氛感染之下,她反而是一扫最初的僵硬乃至微微的怯场,连指尖都禁不住地发烫起来。

      何攸同极有风度经验地伴着穆岚走在红地毯上,间或对着激动得无以复加的粉丝一招手,又或是听见摄影记者的请求后欣然停步,摆出合适的姿势入镜,但就算是这个时候,他也始终没有放开穆岚的手。

      这样的情况上演了好几次,穆岚才蓦然意识到何攸同是什么意思。她有些吃惊地看着他,何攸同却在微笑着看向镜头的同时目不转睛地轻声提醒:“不必说话,只管笑。”

      这时摄影记者们要求何攸同独照的呼声越来越响,摄影区简直都要乱开了。穆岚有点尴尬,但前一秒刚把手从他臂弯上移开,不防何攸同反而顺势揽过她的腰,侧过头低声说:“别走开。”

      背后的尖叫声堪称震耳欲聋,眼前的闪光灯却闪得穆岚眼睛都要失明了。她下意识地要避开眼,耳边的声音又响起:“唐恬没教过你怎么走红地毯吗?只管笑,不要闭眼不要躲,要是实在不舒服就开口说话,分散一下注意力。”

      “我眼睛不舒服……”

      “习惯了就好了。”

      两人的姿势虽然亲密,但并不私怩,落落大方之下,很有亲友故旧携手出席的坦然,而彼此间轻声交谈的景象落入镜头里,何尝不是一双美玉般的佳人。记者乐得素来是圆滑老道的何攸同的配合,身边的女伴还是这段时间来绯闻多多的穆岚,这样的“引爆点”平白送到眼前,如果再不知机地抢下新闻,那倒反而是笑话了。于是渐渐的“攸同,给张独照吧”的呼声,不知不觉中,已经被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响的“两个人再挨得近一点”之类的要求所淹没了。

      穆岚心中雪亮,对面疯狂地按快门声,她脸上笑得愈发自然,又感激地说:“何攸同,你这份情谊,我怎么还得起。”

      何攸同笑而不答,引着她继续往前走出一段,也还是维持着闪亮的笑意,回答说:“我说过的,既然都闹到这个份上了,索性来过来给我们用。再说,这是你第一次亮相,怎么也要风风光光才好。输赢不论,出场一定要漂亮,不然给他们折腾了这么久,一点回击都没有,你甘心不甘心?要是我,那是不甘心的。”

      他说完转过脸来,对穆岚投以含笑的一瞥。穆岚回望,也知道此时再说什么,不仅是看轻了自己,更是看轻了何攸同。于是她收起道谢的心思,同样报以一笑,然后才说:“那我觉得我的鞋子还是穿低了,得再高几寸才好。”

      “不怯场不畏缩,平常心最好。我倒希望下一年你要是再站在这里,能让鞋跟矮下去。”何攸同再看了穆岚一眼,“来,转个身,这件裙摆的设计很有意思,本来就是该好好亮相的。”

      说完也不等穆岚答应,又一次轻轻搂住她的腰,带着她转了半圈,眼看那鲜红的裙摆,如云如水荡漾开,暄腾逼人。穆岚再一看,原来他们已经走到红地毯的最尽头,把所有的观众记者统统抛在身后。此时此刻,这个城市的这个角落,亮若白昼,无数人为某一个人或是某一群人的出场亮相,乃至一颦一笑欢呼沸腾,那些随之而来迷恋和欢喜,忠诚和执着,即便不能天长地久,但至少在眼下,是再真实也没有的。又是多少人为了无数个这样的真实的叠加,心甘情愿在这圈子里沉浮一生。

      她眼前有些发热,所见所闻反而模糊了,暗中咬住嘴唇,依然维持好笑容,任着那声音和灯光的潮头打向自己,她被这并暂时还不属于自己的名利声色暂时地灭顶,又最终从中挣脱出来。程静言也好,何攸同也好,又或是唐恬,周恺,孙国芳,许许多多人对她说过的许许多多的话这个时候一下子历历在目,清晰如昨,直到今天,站在这个地方,她终于懂了。

      她不会走开。

      于是穆岚又一次看向何攸同,无畏镜头和闪光灯的洗礼:“何攸同,我好了,可以进场了。”

      他便挽住她,沿着红地毯继续拾阶而上,走向颁奖典礼的大厅。

      直到走到嘉宾的签名版前,何攸同才暂时放开穆岚的手,先走过去签名拍照。穆岚看着他轻快的步子,依稀有些愣神,但很快被叫回来:“小穆岚。感觉怎么样?”

      周恺满面喜气地站在她身后:“我看攸同带你上红地毯,亮相得可真威武,就没叫你们。”

      “咦……我以为你不来的?”

      “哦,本来是不打算来,但程静言的航班耽误了,赶不回来,临时打电话叫我们替他出场。”

      穆岚听到这句话,心尖一条绷得过紧的弦一下子松开了——她鼓足了所有的力气和精神出场,除却有何攸同的鼓励,其实私心里更有不能在程静言面前认输的念头,也不是没想过如果和他撞上要怎么样才能淡定从容地周旋,种种对策都在心里头拟好了,没想到周恺却忽然和她说,他不来了。

      她复杂的神色叫周恺看见,又说:“所以也是不凑巧。不过接到他从飞机上打来的电话,是说颁奖后的酒会还能赶上。要是,我是说如果啊,你们都得了奖,也算是一个善果,怎么样,几个月了,是可以相逢一笑泯恩仇了吧?”

      “程先生是我的恩人。”穆岚笑得又有点勉强起来,“哪里有什么仇可言。你这话我听不懂。”

      “听懂听不懂都好。一个圈子里,不能绕开一辈子……你快去签名,等一下我们坐前后排,落座后再说。”

      穆岚调整一下步伐,仪态自如地走向签名板签名,她的手有些发抖,穆字写得七扭八斜,到了岚字才好了,签完后她正要找何攸同的人影,谁知道却和倪珍珍的视线对了个正着。

      自从片场一别,穆岚就再没有和倪珍珍碰上过。如今同一个公司出品的不同片子,又是拿一样的提名,颇有点狭路相逢的味道。而很多报道也不止一次拎她们两个人出来做比较,一个是全方位发展的清纯玉女,另一个是绯闻缠身的青涩新人,怎么看都是前者的人气和呼声更高一些。

      见到穆岚后倪珍珍眼底闪过一线光,就像猫儿看见了小耗子,原本已经要往大厅走的脚步停住了,顿了一顿后,倒朝着穆岚走过来。穆岚对这样的相见一无预料,二来也无兴趣,本来是想绕开来,没想到倪珍珍打定了主意要与她一见,竟然一边走一边扬声说:“啊,穆岚,你来了,见到你真好。”

      她这亲热神色弄得穆岚一愣,等反应过来之后已经成功地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不少人围过来抢拍倪珍珍满脸甜美的微笑着拉住穆岚的手的镜头,于是就有记者趁机发问:“倪珍珍,穆岚,今年你们都拿到最佳新演员的提名,有什么话想对对方说?”

      穆岚心想认也不认识的人,又出过那样的尴尬事,能有什么话说,于是不过微微笑一笑;谁知倪珍珍倒是一边牢牢握住她的手,一边继续笑逐颜开地说:“我在演戏上还是个新人,也不懂什么。这次提名,多亏导演指导得也好,更是评委会给我的天大的鼓励。不像穆岚,到底是生活过的地方,天天看着听着,难怪《长柳街》里演得活灵活现的,我怎么比得上呢。这次我就是凑个名单的嘛,大家还是多问问穆岚有什么话说。”

      说话的一方分明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记者们谁又是省油的灯,怎么会听不出倪珍珍爆的这个料意指何方。马上就有人跟进:“穆岚,这是真的吗,你在长柳街一带生活过?”

      没想到倪珍珍会在这个时候猝然发难,还做得这样不好看。穆岚觉得齿冷,定一定神,把自己的手从倪珍珍手里抽出来,倒也不着急,徐徐环顾一番四下,直到所有的记者都静了下来,这才说:“是的。说起来我是个普通人,知道择邻而居向善而徙,在公司给我安排宿舍之后,我就很快地搬离了出来。但我也听说过‘出淤泥不染’的道理,所以我很佩服那些至今依然住在长柳街上的旧邻居们。他们常常因为街名的干系承担着莫名的眼光和偏见,却依然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生活,不为外界的眼光所屈服和动摇,这点我做不到,他们做到了,我倒是很惭愧。”

      这番话既直面了提问,又在不动声色处发力,把所有的难题又推还给了记者和倪珍珍——如果再以生活在这条街上便暗示着“所行不良”或者“有涉风月”做文章,就很容易陷入牵连面过广乃至引发长柳街一带普通居民抗议的泥沼里。果然等她一番话讲完,不仅记者们换了切入点,很快闻讯赶来的倪珍珍的经纪人也跑来拉走还没把话听明白的倪珍珍,也顺带结束了这场并不成功的挑衅和刁难。

      目送着对方经纪人皱着眉头把人拉开,穆岚刚松一口气,周恺已经无声地走过来:“答得不错,借力打力,还顺便金蝉脱壳。不过要我说啊,你还是太客气了,最轻最轻,怎么也该说一句‘哪里有倪小姐演技出色,不食人间烟火的青春玉女做得这么好’。”

      她听见声音一回头,不仅周恺在,何攸同在微笑着静立一侧。穆岚就说:“哦,你们看了半天戏,事后还说风凉话?”

      何攸同只笑:“男人说女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失风度,当然不能出面。”

      “照你这样说,女人只能和女人作口舌之争,那男女之间出了问题怎么办?”

      “我好像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何攸同笑得很是无辜,“反正男人之间的问题,大抵还是拳头比较直截了当。”

      周恺喷笑,指着他说:“你这个讨人喜欢的家伙,说这种话,可不是两边不卖好又找打吗?”

      穆岚就说:“谁舍得打他。”

      三个人说说笑笑一阵,看其他人都已经陆续准备入场,也各自收拾好神情,按大会安排好的位置入座。何攸同是今晚的颁奖嘉宾,坐在另一边,穆岚和周恺本是同一剧组,本来前后排就座,但后来索性坐在隔壁,也方便交谈。

      待到落座之后,见四周暂时还无人,周恺收起之前的笑脸,压低声音对穆岚说:“倪珍珍已经好几次这样了,仗着后台硬,向记者爆料,明里暗里踩你几脚。刚才我就说不该放过她。”

      穆岚不由得惊讶了:“我何德何能,值得她这样记挂?我又是什么时候和她结了仇?”

      “什么时候并不重要。但有人踩你,使绊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你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话听起来很新鲜,周恺,谢谢你好心安慰我。”

      谁知周恺一脸严肃地说:“不。有人踩你,说明他们觉得受到了你的威胁,你挡了他们的路,这才要费心在你羽翼未丰前把你拉下来。你如果一点价值都没有,就像路边的一粒沙一株草,谁又会正眼看你?我说对你来说是件好事,就是这个意思。”

      “这我就不懂了,”穆岚微微惊讶地说,“这又不是独木桥,这么宽的一条路,青天大道,哪里说得上挡道不挡道?她怕是想多了。”

      “你这样想,是你自己有底气,不心虚,这当然好。但你也要晓得,总是有人看见走在前面的人,不是敌人就是障碍,要是出不了头,不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好,而是别人从哪里得来的捷径。人没出息,不就是这样,借口都在别人身上。”

      说到最后周恺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又见穆岚若有所思许久不接话,只当她被自己这番话给说愣了。而眼下欢天喜地的情景也的确不适宜这冷冰冰的话题,轻轻咳嗽一声,暂时把这个并不令人愉快的主题压下去了。

      穆岚以前只看过金像奖的电视直播,如今身在其中,更是新鲜又刺激。她亲眼目睹着一个个的奖项颁下来——得奖的哭,落选的反而笑;而无论是在这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常客还是一朝蟾宫折桂的新人,又无人上台不是激动得如同初次登台,致敬答谢,自有一番既定的程序在;司仪和嘉宾对答间常有妙语冒出,惹得全场欢笑声不断,一派的欢乐祥和气象,哪里看得出一点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的意思。

      《长柳街》拿到的第一个奖项就是最佳剪辑,接着又把最佳原创剧本收入囊中。程静言是剧本的撰稿人之一,按理说也应该他上台致辞,只是此刻他因为航班缺席,就由周恺代领,周恺上台之后笑眯眯地道谢,玩笑一般说:“程静言拟了致谢词,不过是看起来是留给别的奖的,所以我替他留一留,如果没用上,只能怪他太贪心”,引得全场又是笑声又是掌声,把全场的气氛更是掀高了好几分。弄得周恺下场之后,前后排的人都笑着问——“程静言是要最佳导演还是要最佳剧情长片,不是两个都要要吧”,周恺统统笑而不答,先把第一尊奖杯抱在怀里。

      当最佳新演员的相关影片片段出现在大荧幕的一刻,穆岚感觉到自己的脊背僵硬了。并非因为她紧张,而是为了选用的片段。

      程静言把当初还在《倾盖如故》那个剧组里拍摄的她被抓进警察局审问的一场戏也剪进了《长柳街》,并且用得严丝合缝,如果不说,没人能看出来这个片段本来是为了另一部片子拍的。当穆岚第一次看到《长柳街》的样片,曾经被这组镜头的陡然出现震得手足无措,心慌意乱地看向不远处的程静言,可他那样专注地看着屏幕,英俊沉默的侧脸让她忘记了去看电影;如今这个哭泣崩溃的镜头再一次出现,这么多圈内的同行,还有圈外的观众,和她一起观看她最初的表演,穆岚忽然觉得难以承受起来,像是羞于直面大屏幕上自己的脸,她悄悄地低下了眼。

      可是灯光明亮之后,颁奖的嘉宾却在喊:“穆岚。”

      被叫到名字的一刻,穆岚简直是条件反射一样地抬起头,极度的难以置信之下,面孔上倒是彻底空白的。直到周恺在大力鼓掌的间隙对她说“小穆岚,快,别发呆,上台了!”,穆岚整个人才猛然警醒似的,弹簧似的从座位上竖起来,恍恍惚惚地接受了周恺一个大大的拥抱,又被他用力一推,示意她上台领奖。

      这短短的一程路走得穆岚是跌跌撞撞,如在云端,好在在场的观众都很习惯新人第一次得奖的反应,不仅不以为怪,反而在掌声之外报以善意的笑声。奖杯重而凉,接过之后穆岚看了好几眼,还是没有任何真实感,就又反复去看,到后来还是主持人把她领到话筒前,请她作得奖感言。

      她根本没想过能有得奖的机会,所以哪里有什么得奖感言。心情在激动和难以置信两端游移,穆岚只觉得脸颊火热,眼前也像罩了雾,根本看不清台下黑压压的人群。

      终于那掌声和乐声都停歇下来,全场寂静,只等她开口说话。穆岚紧紧把奖杯捏在手里,仿佛这冰冷的金属能帮她稍加镇定下来。

      “我……”她试图开腔,声音却嘶哑了,心跳于是在瞬间简直要破表,穆岚不得不强迫自己深呼吸,而这手足无措惊喜万状的模样又引来一阵鼓励的掌声,她只能一再鞠躬,等掌声再一次平息,才尝试着再次开口:“真是……太谢谢大家了。”

      说完这句话,那澎湃的心潮倒是镇定了一点点。双眼雾蒙蒙的,只能过分明亮璀璨的光,无边无尽地投向她。穆岚索性也不去看了,把脑子里正飞速闪过的话一古脑地倒出来:“以前我还在电视上看到前辈们作得奖致辞时,有些人会拿小纸条,或者把一些话写在手上,那个时候我觉得好玩,总是忍不住笑。现在直到我自己站在这里,才知道原来是真的要带小抄上来,因为无论你事先想好什么,当你站在这里的一刻,其实是无法理智思考的……我现在已经开始语无伦次了,可惜也没带小纸条,只想感谢和我在《长柳街》这个片子里一起工作的所有人,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正是有了你们,我才可能站到台前来领奖,这个奖是你们给我的,我真的非常非常感激……”

      说到这里穆岚有些哽咽地停下来,深深地朝着剧组所在的一块鞠了个躬,又飞快地抹了把眼角,才继续说:“最后,请允许我特别感谢一个人。”

      她微笑了起来,视线也逐步清晰,最终定格在有些错愕甚至开始朝她摇头的周恺身上。可是穆岚还是说了下去:“我想谢谢新诚的周恺先生。如果不是你在地铁口拦下我,问我是不是想做演员,现在的我可能还在不知道什么地方,不,我可能永远只能在电视上收看颁奖典礼。你是我生命里的贵人,谢谢你。谢谢评委会,再次谢谢大家。”

      在观众再一次的掌声中穆岚回到座位上。周恺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拍着后脑勺说:“你这个小穆岚,真是忽然来这么一招……”

      穆岚眼角发热,不好意思似的抿起嘴角,好一会儿才说:“周恺,这一年来你对我拂照、顾全良多,我知道的。而且刚才那句话,是我的真心话。”

      周恺看着她,好半天叹了口气:“你啊,做人不要太老实。要会说场面话,而且你也谢错人了。”

      “我没有。“她固执地说。

      “你看,都得奖了,还没放下……”

      这时又一个奖项颁出,他们的交谈不得不再一次中断了。

      那一年的金像奖上,《长柳街》没有得到最佳剧情长片的奖项,但大会却把最佳导演颁给了程静言。这也是程静言得到的第一个最佳导演奖,所以当他的名字被念出的一刻,《长柳街》剧组和新诚这一片,简直是轰动了,每个人都在大笑着站起来拥抱身旁的同事,又不停地接受旁人的祝福。周恺再次代表程静言上台领奖,这次他把程静言早些时候在飞机上口述给他的致辞一五一十地念了出来,除了不畏琐碎地感谢所有的同僚赞助商和公司,致辞的最后,他是这样结束的——

      “……对我个人而言,这部电影最重要的收获是让我学会了从一个与以往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电影。而这全新的灵感和动力,是我这十多年里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也相信,这必将在我的电影生命里长久而鲜活地存在下去。谢谢。”

      这短短一段话事后被各大主流电影媒体试图解读其中那云遮雾绕的弦外之音——《长柳街》至今没有上映,看过电影全片的人少之又少,但既然导演本身提到“不同”,想必片子本身别有一番新意。所以一些消息灵通,或可说性急的记者们,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酒会上,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找任何有可能事先看过片子的人,想从中获得一点最新的内幕消息。

      穆岚自然也在被追逐之列。《长柳街》一共拿了四座奖,只有她这一座是和表演有关的,加上崭新面孔,一夜之间成为媒体的热门。唐恬在颁奖典礼结束之后也进入了酒会现场,除了替穆岚保驾护航,也开始为她乘热打铁地安排好几个专访的具体预约事宜。

      这忽如起来的忙碌让穆岚有些措手不及,更没什么真实感,晕乎乎地接受熟悉和不熟悉的面孔的祝贺,又被牵扯来独照或是合影,到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被知名的《电影丛刊》的特派记者拦在角落里,见缝插针地来了一场毫无准备的采访。

      好在《电影丛刊》派来的记者白晓安之前和穆岚合作过,两个人年纪相仿也颇投缘,加上这次穆岚出了这一系列状况,《电影丛刊》也是为数不多的从头到尾始终不曾落井下石的杂志之一,所以穆岚尽管一点准备都没做,还是和白晓安找了张相对僻静的桌子坐下来。

      白晓安是个圆脸圆眼睛的姑娘,一笑两个酒窝,俏生生的。她恭喜完穆岚之后,直接说:“穆岚啊,你的时间很紧,我也不好久占你的时间。我们上次的采访里,谈了许多关于你这个角色的身份的话题,现在我还是想从这个角度来入手,第一,你以这样一个身份特殊的角色获奖,不担心以后被定型吗?第二,我刚刚从新诚的高层那里得到消息,这片子很有可能正式上院线,对此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第一个问题,”穆岚稍微想了想,很清晰地给出了答案,“我是个演员,演好每一个角色是我的工作,我只能保证把自己这一块做好。而创造角色,选择合适的演员来诠释角色,这些是制片和导演的工作,所以会不会被定型完全不在我,我也不能越俎代庖,为导演和制片人担心啊。”

      听到这里白晓安双眼一亮:“所以你也不介意再接类似的角色?”

      “如果剧本合适,角色性格也有创新,我不介意。”

      “说起来这次《长柳街》也拿了最佳原创剧本奖,就算抛开记者的身份不谈,我也很好奇程静言写了个什么样的本子出来,成片只有一个半小时多一点,对吗?”

      “一百分钟左右。剧情的话,上次你来采访的时候不是大致提过了吗,反正就我所知道的,目前没听说有任何的变动。”

      “穆岚,我们这一行都说,演员的第一个主角很重要,因为这可能决定了你的起点,和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一辈子的定位,很多人直到最后,也没有走出他们的第一个角色。我是真的蛮佩服你的。你对于你第一个角色是个流莺看起来一点也不介意……”

      “我觉得电影和文学作品一样,不在乎披了什么样的皮,重要的是故事本身的‘核’。如果把《长柳街》那些最容易受到大众关注的卖点剥掉,这片子本身,说到底其实是一个误入歧途的普通女孩子怎么因为爱错了人,一步步走向绝路的故事。角色的身份或许不具备任何的代表性,但就人物性格来说,未必没有警醒的意义——有些路是不能踏错的,洁身自爱,慎始慎独,放到哪里都是一样。”

      于是白晓安顺势追问:“所以你觉得,《长柳街》意在向观众说教道理?”

      穆岚缓缓摇头:“说教这个词太严重了,我虽然不是导演,但大胆猜测一下,他也无意于此。千人千面,一本书一部电影一张唱片,都能给人不同的印象和收获,何况现在我是局中人,立场不一样,恐怕很难再以单纯的观众的身份来告诉你这个片子到底要说什么了。”

      “你还这样年轻,说出来的话倒是很老成。”白晓安收到这样老道的应答,心里连呼厉害,嘴上却不肯认输,“说点轻松的吧,你说这是个爱错了人的故事,那你是不是有爱错的亲身经历,推己及人,才能在没有表演基础的情况下出色地完全了角色的诠释?”

      这个问题的尺度有些微妙,只是因为问话的人天生有着诚恳的坦率,穆岚定定直视了她一瞬,才绽开一个平静的笑容:“从来没有。”

      话音刚落,酒会的入口处忽然一阵哗动,穆岚和白晓安不禁一并朝着声音最热闹的地方望去。

      在起起落落的闪光灯里,围成一围的记者们渐渐又散开,自动地为门口的来人让出一条道来。
      而这人潮的夹道的尽头,正是今晚这一电影界最大盛宴中理应获得最热烈的掌声和最隆重的注目、却同样也是缺席整场晚会的人。

      程静言风尘仆仆地走进了晚宴的大厅。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1章 第十一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728628/1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