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途

作者:叼不走的肥肉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交易


      永安七年,腊月初九。

      正值隆冬,京城里飘起了第一场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洒下来,不多时就把屋顶和街道覆上了一层白色。

      街上冷冷清清的,摊贩们大多都收拾了东西回家避雪取暖了,只有勾栏瓦肆还在迎来送往,热闹非凡。

      云起楼的三楼上,有阵阵的琴声传来。当今的镇南王府世子祁喻之正坐在塌上,旁边的红泥小炉上正温着一壶酒,他右手拿着酒杯,左手在大腿上轻轻地就着琴声打着节拍。

      弹琴的并不是女子,而是一名样貌清秀的小倌。

      两人并不说话,一人默默抚琴,一人静静聆听,直到一个小厮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主子,有人求见。”那人在竹帘外站定,垂首说道。

      祁喻之抬了抬眼眸,问道:“何人?”

      “顾家当家,顾幸。”

      顾幸?这人祁喻之有所耳闻,但从未有所交集。北方顾家主酒业,江南方家主盐业,江西金家主布业,并称大魏三大总商。这其中,只有顾家的这个顾总商,最为年轻,年少时便父母双亡,竟也没让顾家没落。

      祁喻之又问:“他要见的人,是谁?”

      “他说的是,求见‘蛛网’的领主,蜘蛛。”

      蛛网,整个大魏最大的情报组织,于地下搜集天下情报,蛛网的间谍遍布全国,神出鬼没,大到官宅府邸,小到市井村落,均有他们的踪迹。即便江湖上把蛛网传得神乎其神,却没有人见过蛛网的领主,更不知道他的身份来历,“蜘蛛”这个名号便渐渐地传开来。

      祁喻之很无奈,早知道会被安上这么个名字,还不如自己想个好听的,让人去传一传,也好过这个一听就是个丑八怪的“蜘蛛”。

      若是见蜘蛛便是有事相求了。

      “让他进来吧。”祁喻之挥挥手,弹琴的小倌便停止了抚琴,上前去把炉上的酒取出来,斟进白玉酒壶里,才躬身退了出去,全程都不发一言。

      不一会儿,小厮便领着人进来了。

      “顾总商请在帘外落座,我家主子不便见客。”

      “多谢。”

      一道清冷的声音响起。说了这两字后,便再没有响动了,小厮也退了出去,合上了门。

      祁喻之等了会儿,发现对方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便主动开了口。

      “顾总商,找我有何事啊?”

      帘外的人沉默了一会儿,说:“查人。”

      “何人。”

      顾幸没再说话,半晌,从竹帘下方递了一样东西进去。

      那是一只镯子,银白色,却并不是银的质地。

      祁喻之拿起来,在手中摩挲了几下,不像是常见的饰物。

      “黑市买到的,查来源。”顾幸似乎并不爱说话,总是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偏偏祁喻之这个人,跟谁都爱说上两句。

      他一边端详着手上的镯子,一边问道:“顾总商好像不爱说话啊,这性子做生意可不好,特别是顾家这么大的生意。”这话有些无礼了。

      “……”顾幸本不想答话,但毕竟是有求于人,加上自己的礼仪教养在,只能说道:“在下自会处理。”

      意思就是不需要你多管闲事,瞎操心。

      祁喻之笑了笑:“行,那顾总商找我办事,总要给点酬劳吧。”

      “随你开价。”

      “哈哈哈哈哈”祁喻之笑得更加大声了:“顾总商不愧是北方第一大家,果然豪气。”祁喻之把镯子从帘子下方递了回去:“一千两”

      “好”顾幸似乎并不意外,蛛网的领主是出了名的贪财,求他办事必出重金。

      “黄金”祁喻之接着说。

      顾幸:“……”

      不过是查个东西,要黄金千两,这人摆明了是不想接这个生意。

      顾幸不说话,祁喻之也不急。

      这时小厮第三次敲门进来了。

      “主子,家里来人了,该回去了。”

      “知道了”祁喻之把杯里的酒一饮而尽:“顾总商,考虑得怎么样?我们这做事就是这个价,你不要见怪。手底下那么多人,总得养活不是?”

      “……”顾幸点点头才反应过来他看不见自己的动作,又接着说道:“可以。”

      祁喻之有些惊讶,一千两黄金的生意,能这么快就一口答应下来,看来这个镯子对他很重要,这顾幸也是个果断的人,怪不得生意越做越大。

      顾幸说完又从袖口里面掏出来几张银票从帘子下面递过去,说:“定金”

      “爽快!”祁喻之接过银票,往旁边的小案几上一扔:“五天后给你答复。”

      “三天。”

      ”行,三天就三天吧。“祁喻之懒洋洋地答应了。

      “好。”顾幸也不多说,站起身来告辞。

      他随着小厮往门外走去,祁喻之挑开门帘看了看,只望见了一个一闪而逝的背影。这人竟然穿了一身红衣,头上束发的发带也是红色,随着主人的走动飘起来,分外显眼。

      祁喻之心想,听他说话冷冰冰的,以为是个性子呆板的人,没想到竟如此轻狂。

      雪渐渐停了,整个皇城都像是被埋在了雪里,一片雪白。一辆不甚起眼的马车缓缓地驶入了皇宫的西侧门。皇宫三道宫门,所有车辆马匹只能行至第二道宫门外,因此马车到了第二道宫门外,便停下了。

      一个穿着宫服的小太监恭敬地站在门的一侧等候。

      “王爷,世子殿下。” 小太监微微屈着腰走到马车旁,低着头轻声说:“陛下差我来接二位,说是先去御书房叙叙。”

      “那就有劳小公公了。”马车的帘布被掀开,祁喻之从车内探出身来,对太监说道。他穿了一件深蓝色的披风,上面绣了些暗纹,白色的毛领严实地裹住他的脖子。

      “奴才不敢。”小太监诚惶诚恐地行礼,这哪有主子对奴才说“有劳”的道理:“请世子与王爷下车。”

      祁喻之点点头,便翻身下了车,对着车内行了个礼,说道:“父亲,到了。”

      紧接着出来一位看上去年岁大些的中年男子,约莫已年过半百,但精神矍铄,行走坐立间有一股子武人风范,这就是镇南王府的老王爷,祁垣。先皇在世时,祁垣便是西南军统帅,常年镇守西南,后卸甲归家,封了镇南王。

      两人跟着太监进了宫门,徒步往御书房走去,两名宫女跟在身后撑着伞。到御书房门口时,伞上已经积满了白雪。

      宫人推开御书房的门,祁垣和祁喻之走进去,将一股寒气带进了温暖的室内。

      书房里气氛有些凝重。皇帝拿着一本奏折坐在书桌前,面色不善,看他们进来也没有说话。户部尚书李渡正跪在地上,低着头不敢吭声。

      祁喻之跟着他爹上前去行了礼,皇帝也只是点了点头,随口说了一句“赐座”,便继续看奏折了。皇帝不开口,两人也只能沉默着在座下坐着。

      半晌,皇帝突然把手中的奏折扔向了李渡,砸在了他的头上,李渡的额头瞬时间红了一片,也不敢吱声,只是把头埋得更低了。祁喻之在一旁正襟危坐,却心不在焉,他不太爱参与政事,平日里在军机处行走,就真的是行走,过去行行走走,到了时辰便回府,一刻也不耽搁。

      “南方盐商罢市半月之久,竟无一人禀报,你们户部干什么吃的!”

      李渡连连磕头:“皇上息怒,皇上息怒,江南巡抚瞒情不报,将此事压了下来,是臣失职,直到看到这月上报的盐务税收有异,才察觉此事。”

      “江南巡抚?谁任江南巡抚?”皇帝问。

      “是……是……”李渡吱唔了半天,也没敢说出来。

      “回皇上,是国舅爷的长子,林亟。”老王爷站起来行了行礼,缓缓说道。自家爹果然站了出来,祁喻之叹了口气。

      当今的国舅爷不是皇后的亲戚,而是太后的胞弟,因皇帝孝顺,对太后百依百顺,也就对太后背后的这个家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他们越发目中无人起来。

      但老王爷从年少时便在边关战场上厮杀,从不在意皇城内这一层又一层的裙带关系,再者,不过是太后的胞弟,他这个先皇的胞弟也不怕得罪。

      “又是他!”皇帝重重的拍在桌子上,说道。众人不问也明白皇帝口中的“他”指的是国舅爷。

      “因何罢工?”

      “回皇上,不……不知……”李渡头上的冷汗又出来了。一个时辰前才收到下面的奏报说江南盐商罢工,哪来的时间去详查。

      “不知?!!那你还知道些什么?”皇帝拿起手中的茶杯又想扔,却在这时又有宫人来报,大理寺卿张倾尧求见。

      皇帝把茶杯扔回了桌子上,冷笑一声:“怎么,都来上赶着凑热闹,朕今日这寿宴,有意思啊。传!”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67709/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