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评《□□》
内容标签: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

一句话简介:短介绍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1003   总书评数:2 当前被收藏数:0 文章积分:478,846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评论
  • 作品视角:
  • 所属系列: 恐怖悬疑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2629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评《□□》

作者:凤仪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评论


      从《□□》中,我看到了什么

      在碧水收到这篇文,看完之后,我有一种“我果然很走运”的感觉,因此特别兴奋。真是,好久没碰上这样的文,一气看完,然后有立刻想为它写点什么的冲动。
      这是一篇以08年孟买泰姬玛哈大酒店遭遇恐怖袭击事件作为背景的写实风格短片小说。故事从格林尼治时间 2008年11月26日晚10点08分开始,至凌晨27日5点22分左右结束。作者用了两万余字,以复调的描写手法,分别向读者展现了住在酒店十九楼的中国姑娘李含、住在三楼的新婚夫妇英国小伙爱德华及其印度妻子泰苏、住在酒店十五楼的美国夫妇罗伯特、卡嘉莉,这五个不同国籍、不同信仰的人,在这短短7小时内、足以撼动他们一生的经历。人性的残忍,生命的壮美,跃然纸上。
      这里我特别强调了两点,一点是复调的描写方式,一点是作者对时间的强调。
      点开这篇文,最先映入度我眼帘的,是每个大段落前一排醒目的加粗黑字。它标注了准确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姓名和国籍。而在这些粗体字标注之下,是当事人的独白,直接而有效的描述了事件发生当时的状况以及他们的内心的感受。
      文中五名当事人,分为三组,交替讲述该时间段内各自的遭遇,组成了全文。这种复调写法,有些类似于我们看电视上的访谈,每个当事人出来谈一段当时的情况。有效的将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反应,放在同一平台上做了对比,让读者能够最直观的看到他们各自的感情波动。
      采用这种写法的文在晋江应该还是有不少,我看到过的有4篇,但真正起到作用的不多。当时看到这文第一章中间的时候,我就觉得作者能这么写真是太好了。三个家庭,五个不同国籍的人,在恐怖袭击下,我们能很直观的感受他们当时的状态。同时,这种描写方式,也很有真实感,让我觉得像是在看一部记实访谈片,很快就投入其中。而加粗字地点以及精准的时间标注,则让人有一种紧迫感,把气氛渲染得非常好。
      但我上面说的这些,并不是说作者用这种复调写法很成功。因为在这三组人物分别的叙述之中。我们没有看到“差别”性。虽然作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把三组人的故事放在同一个平台上给我们看。但她对这三组人的叙述,却是“无差别”叙述。
      对三组人的叙述,都是第一人称的直接描写,虽然他们的遭遇各自不用。但不论是语调、说话方式、习惯,甚至于对恐怖袭击的反应以及他们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包括两对夫妇中的丈夫保护妻子的方式、面临离别时候的反应,全用的是同一个行为模式。所以,我在看文的时候,虽然被震撼到了。却总觉得有点别扭。在看上篇和中篇的时候,我基本上分不清当时说话的究竟是那对美国夫妇还是那对英、印结合的新婚夫妇。反正他们的表现都差不多,无从区别。为此,我不只一次,看了看后面,又倒回去瞄前面一眼,以确定我现在看到的,究竟是哪一对。等看到下篇以后,我已经能够区别他们,但仅仅是从他们的国籍和年纪上去区分。尤其是看到后面,英国男子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为妻子制造机会逃命的时候,呃,我感动归感动,但就觉得这场景时曾相似。这种情况、这样的举动,在前面那对美国夫妇身上也发生过。怎么,这三组人,尤其是两对夫妇,好像根本就没有区别?当然,不同的人在面对突发的危险的时候,肯定会有很多类似的举动。但我不认为这个模式从头到尾会是一致的(你看,那两对夫妇听到枪声后都选择留在房间里。被逼无奈都又选择豁出去,逃命。这也都一样。)。并且,我不明白作者把两对行为模式几乎完全一样的夫妇放在同一个平台上描写,有什么对比效果。或许,在读者看来,有一对这样的,就已经够了。
      因而,我得到的结论是,作者是以她自己理想中的思考模式,原封不动的扣在了所有人物身上,尽管他们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性格。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全文中,虽然写了一些血腥残酷的画面。但作者要着重突出的,还是人身上的美好的一面。所以文中有很多让人震撼人心的悲壮场面。比如那对美国老夫妇,丈夫死后,妻子毅然迈出那一步,选择好好的活下来。又比如,爱德华将十字架交给泰苏(这一笔甚妙,在生死离别之际,宗教信仰的某些教条,在此时已经变得不总要了。),自己走向恐怖分子,给妻子创造了生还的机会。而泰苏在此时,也跟卡嘉莉一样,选择了好好活下来。还有三个印度姑娘面对恐怖分子的枪口微笑、一直伪装成□□的李含踢了默罕奈德,大叫,我不是□□。
      这些场面,都打动了我。深深为之震撼。所以在文下留言的时候,我说,作者你写得很成功。
      但如果细看的话,一方面,我认为这是一个“趋于理想”但并不怎么真实的故事,另一方面,我认为你安排的这些情节场景,有很多雷同之处。而且,除了最后默罕奈德站立着,以与被他打死的那三个印度姑娘同样的姿态死去,非常震撼人之外。其他几个悲壮的场面,似乎有点缺乏层次,排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很齐”。(这似乎有些鸡蛋里挑骨头了)
      关于这文的结尾,跟几个朋友聊天的时候。我们一致感觉,结尾部分有点偏题了。原本是写五个人,到最后,主角似乎变成了李含与默罕奈德(我看你的文案下,主角写的是两个人。但你上、中两个部分,都是大角度描写)。虽然后来也加上了其他几个幸存者的感言,但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偏题之后,又被你硬生生扯回主题。因而末尾,看上去有些牵强,与这文开篇给人的震撼力相对比之后,太弱了,配不上。
      看到末尾的时候,我似乎也看到了作者的矛盾和犹豫。你不忍心杀掉默罕奈德,但你的理智和世界观告诉你,这人得死,而且为了这篇文的大局,他也得死。同样的矛盾,我也从李含身上看到了,尽管她极力的否认,但行为与语言是矛盾的。我跟朋友开玩笑说,其实,这文如果写成一篇言情,其实也很吸引人,人物观念的冲突、感情的挣扎,可以写得很好,但也可能写成一篇斯德哥尔摩效应文,但如果是那样,整篇文的层次就降级了,世界观变得狭窄。所表现的主题,也就有所不同。我不确定作者写文的时候是否确实有这样的矛盾,但至少,我认为你“想”过一点,不然我不会凭空感觉出来,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这影响了你文的厚重感,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这也是合理的。
      还有一点,作者用“受到洗脑”这个词来定义默罕奈德他们这些恐怖分子之所以会毫无人性地屠杀“不信道者”的原由。事实上,欧美对他们的压迫歧视从来不会少,他们的恨,绝不可能仅仅因为“被洗脑”。
      最后重申一遍,这文就我看来,绝对是篇好文,虽然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我觉得也已经够好了。其实对人物、对事件,还有很多感慨。因为想写的太多,倒无从下手。可能是对于有爱的文总是特别苛刻,最后写出来的,看上去倒像篇砖评了,见谅。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79643/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