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非cp,重度ooc。可以看作《我执》李维民出院后续。这么一段居然把我写哭了。

北方人,南方的事儿全靠编。只去过一回潮汕,但是印象深刻。
内容标签: 正剧
 
主角 视角
李维民
配角
赵嘉良


一句话简介:三江出海,一纸还乡

立意:李维民完成了一个约定

  总点击数: 684   总书评数:1 当前被收藏数:4 文章积分:88,232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衍生-无CP-近代现代-轻小说
  • 作品视角: 男主
  • 所属系列: 无从属系列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3306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未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李维民/赵嘉良]还乡

作者:红泥客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一发完


      盛夏的潮州,夜色还没有将这片土地压实,暗淡的天光昭示着最后一个小时的热意。李维民用挂在镜子边上的白毛巾擦了擦手,关掉洗手间的灯。他没有着急出去摊开行李箱,而是两手松松地撑在洗手台上,在黑暗中看着自己模糊的轮廓。

      那双眼睛有些漫无目的地逡巡着光与暗的分野。白色的方框眼镜有些微反光,额头上的一层薄汗也是。调到了20度的冷气嗖嗖地从门缝里钻进来,拍打他已经湿透了的T恤衫。

      李维民偶尔一个人的时候不爱开灯。黑暗有一颗很包容的心,有利于思考,有利于警觉,也有利于休憩。他是一个罕见的可以同时在人群中和独处时都可以积蓄能量的人,就是处了很久的朋友、同事,都难以将他划归在内向或是外向的范畴,从而不无羡慕地称赞李局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只有李维民自己,能够察觉到一种深埋的混沌,一种撕扯的边界。他这个人就好像黑暗与光明的孩子,光的父亲给了他一条阳关大道,在世俗之中畅通无阻,暗的母亲给了他一种隐秘的自省,让他向前走的时候频频回望,目及曾经的鲜花与烈火,暴雨和晴空。

      这不好。他从发呆中回过神来。快六十的人了,要是像李飞那样吹空调,难保不把自己再冻进医院。

      消过毒的功夫茶具和免费的功夫茶包,是潮汕宾馆的特色。煮一壶水,烫一泡茶,刚刚好可以暖李维民有些瑟缩的胃。两个茶杯。李维民在手里攥了一个,另一个空空地摆在那里,总觉得不像话。他把壶一倾,茶香又多了一份,里面映着一轮将满不满的月。伸手,仰脖,第二杯茶下肚。

      潮汕功夫茶,应当有三杯,一杯天,一杯地,一杯人。一品一泡,天地人和。三杯茶在客中轮转,添茶人乡音婉约,品茶人轻敲台面表达谢意,满座其乐融融。

      斜斜地靠在椅背上,两个茶杯在手里把玩,轻轻地一磕,带着湿意的脆响打破了愈来愈浓的静谧,把李维民从思绪的漫游中敲醒了。

      今天怎么这么爱走神?或许是因为大病初愈吧。

      他站起身来,打开随身的小行李箱,从侧边取出一个小小的纸包,左右翻翻,拎出一件带着兜的薄外套,换下已经湿透了的T恤,把纸包小心地装在口袋里,将拉链拉紧。他将一张地图放进背包,把茶壶里剩下的茶一股脑倒进了保温杯,收好宾馆的房卡,走出了房门。

      乡间的路并不好走。近几年潮汕的经济发展势头还不错,给不少老旧的农村换了新颜,不过如果不是从小长在这里,很容易在纵横交错的乡间小道里绕迷了路。李维民立在路灯下,拎着眼镜,看一眼手里的地图,抬头望一望周围,极其挫败地发现他已经搞丢了自己的坐标。

      更要命的是,他听不懂潮汕方言。这次难得的假期,仓促买票坐车前来,基本上什么都没有准备。看看手机,信号格上面只有一个凄凄惨惨的E。这个时间,路上基本没有什么人,他又不愿仓促地去敲人家的门——万一人家已经睡了呢。

      一线缉毒警出身,实在是不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坐办公室久了,真是没有什么好处。三高,加路痴。

      李维民无奈地转身,准备原路返回到认识的地方,重新再走。这一转身不要紧,余光扫到了一片红色的瓦顶,上面匾额写的四个大字,大老远就能看得清清楚楚。

      李氏宗祠。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李维民心里涌上来一点雀跃的情绪。这种情绪在看到宗祠掉了漆的大门里亮着灯时,被成倍地放大。他把地图叠起来放进背包,用手背抹了抹鞋上的灰,整了整衣领,迈步上前敲了敲门,眼神已经开始职业病地到处瞟。

      蛛网,灰尘。对联上写着大前年的生肖。

      门开的时候带了一地的灰,李维民微微屏住呼吸,有点翻开20年前卷宗时的感觉,那种紧张和兴奋如出一辙。一个戴着红袖章的老人拄着拐杖,探了半个头出来,打量着夜闯宗祠的不速之客。

      “找谁啊?”谢天谢地,说出口的是港味十足的普通话。

      “大伯,您认识李建中吗?”李维民很诚恳地问。大晚上的打扰人家,实在不好意思。

      “李建中?”老人歪了歪头,皱着眉想了半晌。“不认识,但是名字有印象。你找他?”

      “不,不,不找他,是李建中让我来的。您是李家人?”

      老人摆摆手,拽了拽胳膊上的红袖章。“我是村委会的,在这里看门。”他犹豫了一下,把门拉开,又一堆尘土扬起来,李维民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进来吧,我给你找找,看有没有这个人。听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呢……”他拄着拐杖晃晃悠悠地走在前面,自言自语地嘟囔。

      李建中还叫李建中的时候,跟李维民说起过自己家里的祠堂。

      潮汕是一个宗族观念极重的地方。家家户户做生意,每个姓氏都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潮州李家就算是当地比较小的家族了,可还是有几十号人都在做着渔业生意。李建中子承父业做着产业中游的货运,还是毛头小子时,就驾着货船风里来雨里去。潮汕孩子的教育,来自家族甚至多于来自学校。每年清明,祠堂都会点上蜡烛,摆好瓜果,小辈跪在长辈身后,听他们大声念着几辈前留下来的家训。

      以茶会友,以诚待人,勤恳耕耘,童叟无欺。

      年轻的李维民挺羡慕。他是独子,没有那么大的一家子亲戚,还能在同一个事业中相互帮衬。李建中一脸骄傲:什么时候到我们潮汕来啊?阿妈给你做一整桌的菜,放糖多,和你的舌头很配啊!

      于是祠堂给李维民留下的想象,就是蜡烛烧完的焦味,瓜果切开的香味,和潮汕菜的甜味。

      说实话,真正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祠堂里,李维民感到有种小朋友梦想破灭的感觉——好像生日蛋糕不是看上去那样全是奶油做的,切开看里面就是些寡淡的面饼而已。他暗暗笑自己矫情,什么岁数了,对这鸡毛蒜皮的小事感到失望——可是内心里总感觉,这失望是理所当然。

      老人拄着拐杖,从祠堂排位旁的一个老式红木柜子里,抽出了一份泛黄的文件,抖着手轻而又轻地打开,嘴里还在嘟囔:“这家谱起码有十年没见过天日喽……现在的年轻人啊……”

      李维民从后面轻手轻脚地凑过来看。老人忽然有些兴奋地指着家谱下方叫他,但是在那之前,老警察鹰一样的目光就已经牢牢地盯住了那个地方,眼中除了一瞬间亮起的光芒,还涌上了一些湿润的东西。

      潮汕人多,个个血液里流淌着经商的天赋。然而地方不大,资源不多,想要混口饭吃就只能离开故土出门闯荡。韩江、榕江、练江上,千年来都有扬帆出海的航船,载着希望奔向大海。有多少人就此扎根在茫茫的天地间,可他们从来都不忘自己本姓的由来之地,即使那片土地,贫瘠、拥挤、偏僻。

      宗祠中央,每个牌位前都放了一只瓷做的小船,做工不算精致,有些已经落了满满的灰。但是那些船里,无一例外地都放了一个小小的纸包。

      李维民当然知道这里不可能有李建中的名字。在家谱上,李建中的名字就排在某一个分支的底端,旁边也没有记录有兄弟。其余的旁枝,即使有往下写那么一两代,也都断在了最近一二十年。

      他左看看右看看,挠了挠头,思忖半晌,最终在老人的哈欠声中,做了决定。

      他伸手珍而重之地从口袋里捧出那个纸包,在无数的排位中找到了家谱上李建中爷爷的名字。握过枪的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洁白的纸包,感受着里面一吹就散的分量,却好像有千钧一般,不舍地将纸包放在了那名牌前的小瓷船里。两个纸包交叠在一起,中间隔了一层厚厚的、经年的尘。

      后撤一步,双膝跪在坑洼不平的泥土地面上,李维民摘下眼镜放在一旁,冲着李家的先祖,磕了三个头。微卷的额发上,沾了一点灵前的泥土,可是李维民没有伸手去将它掸去。

      祠堂的门再度吱吱呀呀地关上,老人向李维民摆摆手,迈着悠闲困倦的步子向巷子深处走去。一脚踩在阴影中,一脚踩在灯光里,李维民回头看看那祠堂的轮廓,停了半刻。乡间曲折的道路边,青草和露水的香气钻进李维民的鼻孔,头顶上星子正与华灯比美,倏尔一声鸟啼蛙鸣,被静谧与黑暗无限的延长,温柔地将旅人裹在暖洋洋的夏夜里。

      时近九月的时候,乌鲁木齐公安局禁毒大队的传达室收到了一封薄薄的信。信上没有署名寄件人,只有一个潮州宾馆的地址,信封中央“李飞收”三个大字遒劲漂亮。

      信封里躺着一张不大的白纸,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了密密麻麻的几十个名字,父子相继,脉络分明。最右侧的一支,“李建中”三个字似乎格外着了些力,那下面,一道竖线,把他与这封信收件人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一封短短的信笺藏在信封深处。那甚至算不上是一封信,更像是一段抄自地方志的简短介绍。

      “从古至今,潮汕人中有很多都生活、工作在外。他们或许终其一生都没有办法回到故乡,可是在去世前,他们都会托可以信赖的亲朋好友,用一张纸包起自己的一点骨灰,不远万里送回家去,求得落叶归根。

      “这个传统被历代的潮汕人总结成了八个字,即——

      “三江出海,一纸还乡。”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762718/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