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一代权臣,美貌和珅,
少年得志,倾倒众生。

每一个人成功男人背后至少都有一个聪明的女人。
在古代,当然是越多越好……

收藏此文章★~点我收藏我吧~★

评论收藏皆多福哦O(∩_∩)O~~~~




【穿越长篇】

【有爱短篇(完)】


点击穿越,进入专栏。


内容标签: 宫廷侯爵 平步青云 青梅竹马 正剧
 
主角 视角
和珅
互动
苏卿怜
配角
冯霁雯

其它:干干净净的文

一句话简介:风流和珅正少年

立意:立意待补充

  总点击数: 3530   总书评数:6 当前被收藏数:11 文章积分:476,299
文章基本信息
  • 文章类型: 原创-言情-古色古香-爱情
  • 作品视角: 女主
  • 所属系列: 短篇集锦
  • 文章进度:完结
  • 全文字数:6194字
  •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 签约状态: 已签约
  •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爱TA就炸TA霸王票]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盛世权臣之付余生

作者:尘埃落尽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付余生(已完结)


      乾隆三年,公元一七三八年,皇次子永琏死,追封皇太子,辍朝五日。
      乾隆十一年,公元一七四六年,皇七子永琮死,深为轸悼。

      至此,乾隆初政时两位最为属意、深爱之皇子相继辞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东宫之位悬空。

      乾隆二十五年,公元一七六零年,十月初六日,风雨大作之夜。乾隆下朝后于养心殿批阅奏章,神色稍变,不同寻常。突然,大太监从门外飞驰而入,跪地喜报,“恭喜皇上!贵妃娘娘顺利产下小皇子,母子平安!”

      乾隆大悦,双手合十奏章放置桌案左边未批阅完毕的奏折处,面色红润,英姿勃发,阔步走出乾清宫大门,登上八人抬的龙辇。

      “爱妃辛苦了!”乾隆走到奶娘身边左手扶住小皇子头下颈部,右手托起幼小娇嫩的身子,双眼直视这刚出生的婴孩儿。“不错,不错!朕之幸也!”

      进门至今,乾隆仍未看过自己一眼,但令贵妃魏氏的脸上丝毫没有不悦,只用尽自己余下的所有气力对着皇上笑道,“皇上喜欢就好,请皇上给小皇子赐名。”

      “朕的十五阿哥,朕的爱子,就赐名永琰!”

      令贵妃硬撑着被宫女扶起,笑靥如花,额间汗雨晶莹,“令妃代十五阿哥谢皇上恩典!”

      三日后,京城一街巷深处传出一连串声嘶力竭地叫喊声,路过之人习以为常,皆嗤笑不已。此院不大,乃满洲钮祜禄氏祖上传下赏赐偏房的小院,四四方方,门口无把守,人丁也不兴旺。

      堂上坐着一名美妇人,穿戴简朴,神色凝重,望着堂下被鞭笞的已见血痕年轻俊秀的男子,眼里充斥着不舍愁绪。

      “兄长!我错了!”

      “你是谁!”长鞭落下。此男子手持长鞭,双目炯炯有神,肌肤结实而白皙,俊朗不凡。穿一身青色长袍,却染满血痕,腰间的半玦玲珑玉璧温润通透,修长的身型透着刚毅和坚强。

      “和琳错了!”和琳眼中已布满了血丝,望着手边被兄长踩烂的蝈蝈笼,忿恨而后悔。

      “我是谁!”长鞭落下。

      “您是我的兄长和珅!”

      “长兄为父,父亲死时让我好生教导,而你却刚过守丧之日不久便如此任意妄为!”长鞭落下。

      “和琳愧对父亲!愧对兄长!”

      “堂上的是谁!”长鞭落下。

      “母亲大人!”望着堂上满脸不安且担忧的美妇人,顿时,和琳湿了眼眶。

      “母亲受尽煎熬欺侮,抚养你我长大,是为了让你玩物丧志!?”长鞭落下。

      “和琳混蛋~~!和琳该死!”

      和珅停手,将长鞭往手中狠狠一摞,划破自己的手掌,兄弟二人的鲜血同流于鞭上。霎时间,和珅连续挥动冰冷的血鞭往和琳后背狂抽三次!

      “皇上有圣谕,八旗子弟不可玩物丧志,要善骑射,通汉学,而你!竟然敢伙同那些终日游手好闲的鼠辈学上了斗蝈蝈这种烂事!今天就是打死你祖上也不会怪罪于我!”

      和琳满面涕零,他深知自己的兄长是最忠君父的,更不敢多言。只是堂上的美妇人看不下去了。

      “致斋……”

      和珅收鞭截断美妇人的话,平静的让人害怕,“母亲,我知道您心疼,可是一步错步步错,和琳是我唯一的弟弟,我定要教好他的,也是让您安慰。”

      美妇人微微闭眼,脸色略带悲伤,“你们都是正室所出,我一个偏房,带大你们只是本分……”

      和珅闻言跪下,“母亲休要生气,没有您,哪有和珅和琳!您说不打那便不打罢,但还是要罚他在祖先灵位前跪足十二个时辰。和琳,你可心甘情愿?!”

      “和琳甘愿!”

      和珅将鞭子卷起,擦拭完手中血痕,背手出了内堂。管家刘全迎了上来,接过血鞭。

      “爷,您也太狠心了。”

      “废话……,宫里有消息么?”

      刘全一改刚才的低语,神色飞扬,“您猜怎么着?令贵妃生了十五阿哥,赐名永琰。”

      “鬼灵精,还有呢?”和珅越走越慢,慢慢卷起衣袖。

      “这两日的奏折御批,全是好、准!”刘全瞪大了眼睛,竖起大拇指,尖利的下巴显得更加突兀,不过就长相而言五官尚算端正,只是身材不高,刚过和珅的肩膀。

      “消息确实可靠?”

      “令妃娘娘宫里的人。”

      和珅眉眼太高,嘴角上扬,笑了一声,“总算来了!”他推开大门,迎着深秋的日光,“晚上我留在官学,让厨子加个菜,在后院宰只鸡给母亲调理身子。”

      “二爷呢?”

      “该跪的不能少,给他留只右腿吧……”

      说着,走下台阶,融入人流中,路人见到皆借机问他“和爷,二爷这又是怎么了?”,和珅正面对人便笑言,“多谢关心,早上没有请安,身为人子不该有违孝道。”“公子真是当今至孝之人!”就这么一路过去,逢人便是笑脸相迎,直到转入后巷,才松下脸。

      当今皇上以孝治天下,爷乃崇尚皇上之天下第一人,当然效仿。刘全看着远去的大公子,哎,老爷过世后,三年来就没见过爷吃过鸡腿的……这二爷有时也真是不懂事!

      正值深秋,从香山南麓一眼望上去是刹红一片的枫叶。黄叶村的屋舍依着平缓的山路,环绕清澈碧颜的溪流,一路朝山里坐落。临近正午,各家炊烟尽毕。唯偏西处,一清雅小筑旁的屋舍还绕着轻烟。

      身着宝蓝色缎面凤尾长裙的卿风在小筑前放下卷袖稍稍抖动,从下端轻迅卷起竹帘。曹先生见阳光射入,便抬头以左手遮掩,右手还执笔难放。指缝中透着光,映照着卿怜的清秀容颜,如今眉如远岱,眼泛清泉的水灵女子,不似昨夕的娇小了。转眼,在此已历三载。一失神,笔尖滴落的墨汁染了新成的稿纸。曹先生皱眉,“又要重抄一遍了……”

      卿怜捧起稿纸,再夺过曹先生手中的笔,“先生,只写到这儿吧,再等便要糟蹋饭菜和怜儿的手艺了。”

      “也罢,”曹先生自知犟不过卿风,便抬头凝神闭眼,以初现皱纹的手紧紧握拳,敲击眉间穴位三次,“仁儿也回了么?”

      “还没,想是又在那儿做着官样文章呢。您不是还得再看两遍今早书写的文稿么,趁着这段儿我便去叫他。等摆好饭菜便过来先帮您抄好这一章,您就别再握着笔不肯放了。”

      语毕,顶着北方深秋的寒气,系上银白色底苏绣过膝的披风,便往东面的静竹雅苑去了。

      静竹雅苑大门敞开着,内设四堂八院,清雅别致,传闻是朝中某位王爷所建,专门为八旗中爱好汉学诗赋的子弟谈诗论道所建的别苑。苑门大开,只两名守卫,不让乡野村民入内惊扰而已,平日只男子入内,只是雅苑之人常常求学于曹先生,便也不拦着卿怜了。

      她穿过前堂,来到挂满厚重竹帘的门前,此时,今日的论还没有结束。堂内说话的,正是和珅和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福康安。

      “礼乐为何而生?”

      “礼与乐相配合,使得暴民不作乱,天下归顺,四海臣服,兵戈不起,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

      “是么?”

      “教化人心而已,仁者人也,天下人因礼乐之行而了解仁义,便教化成也。”

      “礼是当奉的,乐竟然如此可悲……”

      卿怜在帘外听此一论,便叩响竹帘,“礼乐之于天下,我看解忧开怀就可以了。”

      听见卿怜的细语,曹仁顾不得屋内众人起身走出帘外,“想不到父亲今日结束的这么早,致斋,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家父的新作?”

      和珅从内堂跨出,“也好,几天没有拜读师傅的文稿,心里也有牵挂。”

      卿怜转头走在前面,曹仁和和珅随后而去。

      “几天不见还不赶紧跟她聊聊,之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山来一趟的。”

      “她分明是不想搭理我,即便我硬是跟上去也不见得会领情。”和珅向着曹仁说着,眼角的余光却死死盯着惊世才女苏卿怜。

      “枉你们跟曹先生学问,还成了背后议论的小人了。”她停下来,微微抬高雪白的下颚。

      曹仁闻言赶紧向前跑去,“我先回小筑帮家父,你们的事,我不参合。”

      和珅牵起卿风的手,望着她清泉般的眼眸,许久才说出,“我自命能看透天下事,却从来都猜不透卿怜在想什么。”

      “你总是想得太多,以后定变得圆滑世故。到时我便不待见你了。”

      “这话从何说起?”

      “若是下次你先一句说想我了,我便宽心。致斋,太复杂倒不如简单。”

      慢慢放掉卿风的手,两人共同向前迈进。“卿怜你聪明如此,早该知道世上分不清清浊,更分不清善恶!当今天下正是盛世尚且如此,不复杂如何在官场明哲保身。”

      卿怜止步,沉默,“既然如此,你何苦踏入官场?”

      “你知道,此生夙愿我定要一睹天颜。当今圣上乃千古一帝,无人能及,若我能侍奉左右,肝脑涂地亦此生无憾!”望着和珅,她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无用。就算余生错付,早已心甘情愿。

      回到小筑,吃过午饭。和珅请教于曹先生。“先生可知当今之事。”

      “不知事,但……我,知你。”

      “和珅请先生指点。”

      “你我注定此生道不同,你天生适合官场,将来必纵横驰骋无人可挡,而老朽只能是乡野村民编编闲书罢了。”

      “先生之恩,他日和珅定将涌泉相报。”

      “老朽不图其他,只希望他日你保仁儿周全。”

      “曹仁与我兄弟相称,这是当然。”

      曹先生对此但笑不语,只点了点头,“你可知当今圣上最缺的是什么?”

      “我国四方臣服、国富兵强,皇上睿智宽厚,当是什么也不缺的。”

      “你错了。”

      和珅心中思索,其实早有些计算,只装作全然不知,“哦?”

      只见曹先生从袖中摸出一枚铜钱,放置梨木桌上。和珅依然假装疑惑,“真是如此?”

      曹先生阅历深厚,即使和珅善于伪装但还是透不过他的双眼,只是不愿戳穿。“皇上自登基以来巡幸天下,自然是无几日在京的。这一点你我心知,你日夜想问的不过是解决之法而已。今日提起,必然是时机到了。”

      “先生大智,弟子羞愧!”

      “你伸出手来。”曹先生在其手上来回比划,只一字,共八划,“你现在未必能够想透彻,当你夙愿得成之日,便会豁然开朗。”

      “谢先生指点迷津。”

      “是时候了。当今圣上之作你已烂熟于心,即使是圣上所涉猎过的任何古籍爱好你也悉数能学以致用,能否成功就要看你的分寸把握了。”

      “弟子懂了。”

      “你是时候回官学,以后这小筑你就不要来了。你们需要的时候,我会让卿怜陪在你的身边。”

      和珅退拜曹先生,与曹仁一起,回到咸安宫官学,并向师傅报告和琳告病之事,等待第二天新老师来授课《中庸》。

      第二天清早,和珅便被吴省兰叫到一旁。吴省兰早知道和珅不是池中物,因此一直暗中给予帮助。“英廉曾是皇上贴己的人,虽然这两年不受重用,还位居大学士之位,且与傅恒大人相交甚好,这次来讲学你要好好把握。”

      “学生谢老师栽培。”

      卯时刚过,门外传来马车压过的声音,稍过一会儿大门被打开,走入一名年过六旬的老人,神清气爽,双目犀利,身旁跟着一位青衣少年,后面还有四个随从。清朝有很多显贵身边都喜欢带着拿烟具的侍童,当中的污秽之事人尽皆知。

      慢慢走近,和珅被那名青衣少年所吸引,绝不是先前自己所想那般人!此人最多不过十三岁的样子,透着贵气高雅,步子很小,十指芊芊,头上的帽沿压得很低。一番打量,心中已经有了定论。能跟在英廉大人身后,出入咸安宫官学这八旗子弟中最高学府的,只能是其最宠爱的孙女,冯霁雯。听闻此女多才多艺,聪慧敏捷,很受太后喜爱,所以时常出入皇宫内苑如入无人之境。

      “学生和珅受吴省兰吴大人之命前来迎接大人。”

      英廉看了一眼和珅,老谋深算如他,总觉得透着点不同与寻常学生的气度。“可有官职?”

      “只从祖上袭下了三品轻车都尉。今天得见大人,是皇上天恩浩荡,才让和珅得到如此良师,他日学有所成必不负于圣恩,负于大人。”

      “家中该有妻室了吧?”

      “父亲早逝,守孝三年刚满不久,当今皇上崇尚孝道,古训亦是如此,学生怎敢在守孝期间犯此大罪,因此至今尚未娶妻。何况学生尚有小志,愿寻得贤妻共成夙愿。”

      冯霁雯一直跟随其后,眼见这男子刚毅俊朗,举止不失体面,且言语对答如流。举手投足间,声音谈吐都使人欣悦,顿时生了好感,从后面拉了拉英廉的衣角。英廉会意,却故作不懂,傅家三公子福康安早有意于雯儿。眼前的和珅虽可堪日后大用,但如今皇上如此荣宠傅家,更喜爱福康安犹如亲儿,不能得罪。

      和珅早已将一切了然心中,只在心中盘算着得失取舍,更想着与卿怜的白首之约。但放眼当今圣上,满朝文武皆不专宠一人,他自然是做不了这一支清流的。何况,卿怜父辈曾获罪被罚在曹家为婢,更不能扶作正室。左右为难,情何以堪?

      早课结束,在吴省兰的引导下,英廉十分满意和珅的每一个对答。无论是治国之法,抑或诗词文章,无一不是皇上的喜好。他日找个机会将其推荐给皇上,平步青云,官爵俸禄是享用不尽的。只是这样一个人,看似忠直稳妥,其实内心无法猜出个万一,怕是不好驾驭和联合。英廉的脸上有些犯难,吴省兰见了,便相邀他到咸安宫后殿小酌。

      于是和珅按礼将其随扈安置到东园小屋内,置了些酒菜。一进东园,冯霁雯示意随扈退下,掩上房门坐定,开始认真仔细地打量起和珅。

      “小人冒昧,刚见和公子对皇上诗词如此熟悉,不免让人对此心有疑惑。吴大人似乎对您很看重,其中……”

      “请问阁下怎么称呼?”和珅假意试探。

      “济世为怀之济,千古文章之文。”

      “济文贤弟,如此称呼有些唐突,不过发自肺腑。愚兄对皇上的敬仰天地可鉴,皇上诗词文章千古叹绝,怎敢糊弄?”

      冯霁雯闻言起身,抿嘴浅笑,灵动的神情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她的才思无竭。“皇上书法你可通晓一二?”

      “皇上最爱书生王羲之,各宫殿内堂均有书画为证。愚兄常爱临摹圣上作品,每每生敬。”

      冯霁雯转身到书案上拿来一卷宣纸,精心挑选一支狼毫,递予和珅,“写来看看!”

      和珅思索片刻,挥笔而就一个福字,无大气磅礴之势,却让冯霁雯满脸惊喜!

      “妙!实在难解难分!爷爷……”冯霁雯见口误已出,不再挽回,“算了,反正你不可能没看出来我的身份,否则就不是我今日所见之和珅。”

      “贤弟所说,愚兄一点儿也不明白。”和珅故意拖长音调,走到冯霁雯身边,四目相对,情意相传。“前年春节,英廉大人得到圣上赐福一张,想必你也在身旁。”

      “你知道?”冯霁雯一点也没有害羞之意,比和珅更往前一步,鼻尖前额小半只一指之隔。

      “贤弟,这福字可有丝毫偏差?”

      “你的字和你一样。”

      “哦?”和珅抬眉淡笑,右手抬起食指从霁雯帽沿正中开始滑到耳垂之下。冯霁雯随素来大胆,却也经不起一丝挑弄,毕竟是女儿家,绯红了脸颊。和珅原以为她会后退一步,谁知她不退反进,用淡淡樱桃小嘴和上厚实的男子唇边,迅速退开。和珅脸颊上余香残留,不同于卿怜的灵气,而是一股细腻芬芳。和珅顺势拉住她淡青色衣袂,袖间一块方帕滑落,只一朵兰花却优雅非常。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说话间一面拾起方帕,交还霁雯手中,十指相扣。

      “知道福康安么?”冯霁雯突如其来的一问,让和珅有些顾虑。

      “福将军深受圣宠,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他想娶我。”冯霁雯说的干净利落,和珅松手之间也利落的很。

      “你害怕了?爷爷都愿随我心愿!”

      “不是怕,皇上的意思如何?”

      冯霁雯心中暗许,和珅,你果然聪明绝顶,不似福康安,虽勇猛刚强但细腻不足,值得我冯霁雯交付终生。想我聪明如是,决不能嫁一个靠祖上荫庇的莽夫。

      “圣上的心意可是谁猜的透的,但是我的心意连皇上也无法改变。”

      “贤弟小心说话。”他还有顾虑。

      “若你是我夫君我便听你尊你,一生一世。”

      “世上哪有你这样的女子,竟大胆求亲。”

      “霁雯起誓,无论艰难险阻,贫穷富贵都甘愿于君同往同受,且绝没有小姐意气,遵从夫君,一切以大局为重,万事以夫君喜乐为先!”

      “若我早有竹马青梅……”为何世间的奇女子都付我终生。这是和珅的心底话。

      “那我便可效仿娥皇女英。我不是妒妇,更不妄图独享。我只要我嫁的男人,拥有让我足以一世倾心的豪情与智慧!”说完,便倾倒在和珅的怀中从此不可自拔。

      这一年,和珅得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才华横溢,一个胆大高贵。通往权势的路凶险非常,一代权臣和珅的长成计划中,相随一生的女人自然至关重要。
    插入书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211673/0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