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种地小游戏穿三国

作者:屏娘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8 章


      曹德等人浩浩荡荡抵达兖州时,在距离兖州范县城外二十里时,就已经有人前往营寨禀报主公,又走了些路程,还没进城,众人就见着驻扎在城外的曹营,曹德瞬间精神一震,连忙探头从车窗往外看去。

      即便是相隔有段距离,也能听到战鼓擂动的声音,数万的士兵在排兵布阵,曹德一眼望过去,只觉得好多人啊。

      曹德感慨出声,此时距离进城还有些时候,他便将窗帘放下,外面尘土飞扬,不过是看了几眼的功夫,他就吃了好几口的土。

      然而车辆没走多远很快停了下来,曹德一头疑惑,不等他开口相问,就听到外面的高声呼喊,“父亲,阿瞒给您见礼了。”

      曹德:“!”该不会是他那尚未谋面的大佬亲哥吧。

      曹德这下也不顾吃不吃土,连忙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就见在车队前面一段距离的地方跪了乌泱泱一片人,曹德吃惊,恨不得身子都探出车外看个清楚。

      他探出头来,就见外头跪了乌压压一片人,有男有女,还有几个小孩,曹德估摸着这些人应该是他大哥的妻妾子女,只是在他们旁边却还站了不少人,瞧着倒不像是一家人?

      从那几人的衣着来看,其中几个文士羽扇纶巾,风度翩翩,而另一侧几人却魁梧非凡,其中一人还脸上带疤,瞧着十分刚毅勇猛。

      这应该是亲哥的谋士与武将吧。

      曹德嘀咕两句,而下一刻目光就被人群中一人吸引住,只见此人身长七尺,生得细眼长须,瞧着也似一武将,但又与旁人不同,在一群彪形大汉与文雅儒士当中,此人气势凌然。

      瞧着便是个英雄人物,不是常人。

      那人似乎是察觉到他的目光,一抬头,目似闪电,直直朝着曹德的方向望来,他下意识就将窗帘放下挡住。

      曹德随后懊恼,他干嘛要心虚,他可是跟着亲爹来投靠亲哥的,是未来大佬的亲弟哎!

      紧接着就听着旁边车厢里传来一声轻咳,他娘扶着老爹从车上施施然走了下来,路过曹德车窗外时,还不忘瞪他一眼。

      曹德:“?”

      曹德觉得自己很无辜,但还是赶紧从马车上下来,快步走到他爹另一侧,当个安静的拐杖。

      果然,站在亲爹身旁,落在自己身上审判的目光立刻少了大半,曹德内心轻呼一口气,老老实实跟着亲爹望前走,径直走往其中一人面前停下。

      曹德悄悄抬头,发现眼前这人竟就是方才震慑住他之人,连忙眼观鼻鼻观心,再也不随意乱看,一副十足乖巧模样。

      曹太公望着眼前这个数年未见的长子,虽已收敛几分,但桀骜霸气却是更甚,心中叹气,竟不知者这究竟是福还是祸。

      “何必劳师动众,快让他们都下去歇歇吧。”

      曹操却道,“父亲与阿瞒多年未见,卞夫人与其子都未曾见过你老人家,是该亲自来迎……”至于身后的武将与谋士则是随他一起同往,但曹操并未觉不妥。

      他曹孟德只有一个阿父,若是他们不看重,岂不是也在看轻他。

      曹太公看了一眼地上跪着的女人幼子,发现除了丁夫人外,还多了好些个生面孔,只怕是不止卞夫人一人,他也未多言,并不过问儿子房中事,而是让曹德上前给亲哥见礼。

      曹德行了标准的礼,“阿疾见过兄长。”

      曹操居高临下打量了这个从未见过的幼弟几眼,察觉到这就是方才在马车中窥探自己之人,眼睛微眯,好半晌才道,“瞧着是个机灵的。”

      曹德浑身一激灵,这种感觉仿佛是抓了坏事被教导主任抓住,不,教导主任与他哥相比都已经是和蔼可善,而他大哥是大魔王。

      曹德连忙抬头,试图抱大腿,“兄长,我为府上众人略备薄礼,可要此刻取来?”

      曹操挑眉,没想到这幼弟还是个趣人,年龄不大,处事倒是周到。

      “不急,我为父亲安排了接风宴,先去歇息一二。”

      曹德连连点头,大佬安排妥当,他恭敬从命。

      曹操给亲父安排的接风宴,不仅曹氏众人都赴宴,就连曹操在军中的一些文臣武将也露了面。

      夏侯惇与夏侯渊兄弟俩人,曹洪曹纯与曹休则是堂兄弟三人,加上去接曹太公来兖州的曹仁,这些都是曹家的姻亲、兄弟,关系亲厚,而荀彧、乐进、于禁等人虽不是曹家亲故,如今也是曹军得用的大将与文臣,曹德更是在《三国》中见识了众人的风采,如今则是线下认认人。

      不过有点可惜的是,郭嘉、贾诩、许诸、典韦这些人如今都没出现,曹德本来还想都见见的,不过没关系,这些人终归还会到他哥阵营中来。

      曹德重新精神抖擞,等从接风宴回去后,就开始整顿行李,然后将为他亲哥以及家眷的见面礼拿出来。

      兖州对于他们来说人生地不熟,他们又是初来乍到,所以曹老爹决定他们一家三口暂时先住进他大哥家,在抵达兖州之前,他就找曹仁做足了功课,对曹操如今的子女妻妾情况有个初步了解,为了拥有良好和谐的居住环境,曹德特地给曹操及其家眷都各自备了一份礼。

      其中为亲哥曹操与大侄子曹昂准备的礼物比较特殊,是两本书。

      一本《三十六计》,一本《齐民要术·卷一》。

      前者是给曹操的,后者是给大侄子曹昂的,如今曹家就这两个算是主力,剩下都还是小豆丁。

      当然,《三十六计》中一些尚未发生的事件背景与时间都被他改了下,但是不改计谋本身。

      毕竟曹德特地将这本书肝出来,就是为了给他哥做个提醒,虽然如今距离“草船借箭”还有些年,但先将书送过去,他哥日夜诵读,日后必定不会忘记吧。

      信心满满,曹德抱着两本书就去找他哥,而等到了曹军营寨时,却被拦了下来。

      “小郎君,主公正在议事,还请容属下先去通报一声。”

      “我哥如今在议事?”曹德一愣,转念一想也多,他哥可是要做未来霸主的人,可不得好好发展事业,他摆摆手,示意小兵不必麻烦,“这两本书是我特地为兄长与曹昂准备的,你帮我送进去就行。”

      曹德将书交给小兵,见他一副小心翼翼模样,笑了笑,“快些送去吧。”将书交出去后,曹德将手背在身后,心情十分愉悦。

      好耶,送礼任务已完成。他果然是最会处理家庭关系的大聪明!

      在他走后,小兵捧着两本书就要送给主公与大公子。

      “张大奎,哪来的书?”此人边说着话,边要伸手去拿来看看。

      “小郎君送来的!”张大奎连忙开口,然后急忙避开同伴们的手。

      听到是小郎君送来的书,来人脸色讪讪,顿时不敢再造次,张大奎松了口气,赶紧将两本书收好,立即给主公与大公子送去,可别再出岔子了。

      诶等等,方才是哪本书在上头来着?

      张大奎看着手里的两本书傻了眼,他可不认字啊,总觉得一开始在上头的好像不是这本书。

      纠结了老半天,张大奎拍板决定,干脆就将上头这本送给主公。反正都是书,而且又都是小郎君送的,主公与大公子还是亲父子,即便是送错了,影响应该也不大吧。

      当晚,曹操看着放在自己案桌上《齐民要术·卷一》,眼里十分不解,翻看一页,只见上面,“耕田: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

      曹操:“?”

      好怪,再看一眼。

      曹操皱着眉盯着书页,还是种地的。

      所以阿疾为什么要送他本农书?

      而另一厢,曹操长子曹昂也从小兵那里得了一本书,据说是他那个八岁之龄的叔父所赠,想起那个个头才到自己腰腹的叔父,却喜欢板着小脸一副小大人模样,曹昂眼睛弯弯,随手将案桌上的书捞起。

      定睛一看,《三十六计》。

      嗯,是本兵书,曹昂漫不经心地点点头,手指一挑,翻开一页看看。

      半个时辰后,曹昂如痴如醉抬起头,“好书,妙计!”

      感动,没想到叔父赠我如此佳书!

      *

      曹操并不知原本该给自己的兵书,一不小心就去了长子那里,不过他的心情依旧颇好,尤其是在见了曹仁押送回来的好几车土豆。

      曹操眼里冒着精光,“这些都是在琅琊山间种出来的?”

      “对。”曹仁此刻也十分激动,“主公,听小郎君说,此乃土豆,虽是番外之物,却极高产……”

      而这土豆留作种也极其方便,若是他们在兖州种土豆,以其作军粮,行兵打战也方便得很。

      “好!好!”曹德连声喝彩,看向这十几车土豆的眼里异彩连连,“子孝此番辛苦了。”

      听着主公夸赞自己,曹仁骄傲挺胸,但是却也知道,他其实主要就是负责押送,“还是小郎君机敏,竟找寻到如此高产之物,是我们曹军之幸!”

      曹操闻之高兴,曹德是他幼弟,原先他也只当这是个寻常幼子,虽有几分机敏,但也不足为奇,没想到他竟有这般气运在身,若不然怎会得此良种?

      曹德既是他幼弟,那也就是他气运好,曹操为此高兴。

      又想到昨夜在案桌上见到的那本农书,也是阿疾赠与他,曹操心底一软,感叹一声,没想到他这个幼弟竟是喜爱稼牆之人,如此也好,将来有他照看,阿疾可尽情于此,若是有所作为,也是利国利民之事。

      曹操父子二人对曹德所赠之书非常满意,虽然他们并不信年纪不大的弟弟(叔叔)能写出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这份心意让他们很受用,所以两本小册子,都被各自珍惜收起。

      而曹德并不知道,他送给曹操的这本《齐民要术》手抄本,还被带到曹营中狠狠夸耀。

      曹操在见到曹德之前,并未对这个弟弟有多上心,毕竟他们岁数相差太大,阿疾比他长子还小好多岁数,但自从见过曹德后,曹操立马变了想法,只觉得这个弟弟乖巧又贴心,与他的几个儿子不一样。

      不仅对自己十分孺慕,还亲手写了书来献上,而他的几个儿子,曹昂岁数最大,虽然也孝顺,但还是呆板了些。卞夫人生的长子与二子瞧着虎头虎脑,将来想必也是带兵打仗的料子,只是都不抵阿疾聪慧。

      虽然他幼弟年岁不大,但听闻极擅治田之事,这农书也写得非常好,至于书中内侧写的“贾思勰”,曹操选择性地视而不见,总而言之,直接化身为“弟吹”。

      夏侯惇等人表示简直没眼看,也没瞧见主公平时对几位公子有多看重,怎么对着幼弟倒是一副慈兄模样。

      若是曹德在此,必然要大喊:只要大腿抱得好,我就是哥哥唯一的宝!

      倒是荀彧在接过这本《齐民要术·卷一》,翻看了几页后若有所思,只是并未多言,而是含笑问道,“不知主公可否将这书借我观之数日。”

      曹操眼里闪着精光,“既然是文若想看,孟德怎会不肯,这就令人誊抄一份送你宅邸。”
      至于手头这份当然是留给自己的啦。

      在与诸位将领谋士夸完弟弟之后,曹操则是讲起了正事。比起曹德赠送他的小册子,真正让他感兴趣的其实是曹德一行人带回来的十来车土豆。

      兖州北有并州、冀州,南有徐州、豫州,左侧还有一个直隶,被各方势力包围夹击在中间,地盘面积并不大,而在右侧还与泰山相接,光是山脉就占据了兖州三分之一的地盘,所以州内的耕地面积并不多,根本没法与旁边的徐州、豫州这些好地方相提并论。

      曹操如今虽拿下了这块地盘,但也愁着要如何发展好它,首先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粮食问题,要想在乱世中做大做强,那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粮草,才能养活更多的百姓、将士与战马。

      而曹德带来的土豆无疑是缓解粮草问题的良方,高产耐旱,即使是在山坡上也能种植,太适合兖州之地了。

      曹操当即安排人在兖州推广土豆种植,派人在各个府县讲授种植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这土豆虽食之味善,但发青的却会让人中毒,不可小觑。

      然而曹操在兖州推广土豆种植计划并不顺利,兖州虽地盘不大,但有多个世家大族盘踞其中,并在此地经营数百年,势力庞大,而兖州的多数良田都是被这些大族占据,曹操想要在兖州推行土豆播种,但这些大族却根本不卖面子。

      在曹操进入兖州之前,兖州大事都是由刺史与世家大族共同商讨,甚至很多时候是由世家说了算,在前任兖州刺史刘岱身亡后,曹操被兖州东郡人士陈宫等人迎入兖州,但这只是想曹操代行刺史之事,镇守兖州,至于兖州真正大权,世家大族却是无法接受曹操染指。

      曹操与这些世家士人不对付,自从灵帝以来朝政被宦官把持,而宦官擅权打压与其为敌的世家,偏生曹德之父曹嵩还是宦官曹腾养子,所以以曹操的出身,生来就受世家士族阶层轻视,如今又怎么会听他调令。

      曹操拿这些傲慢的世家根本没有办法,既气闷又无可奈何,早晚有一天,他要将这些世家都收拾了!

      曹德得知他哥这土豆推行计划受阻,挠了挠头,他怎么记得《三国》里有提到屯田之事,难道是现在还没开始?

      摸不清时间线的曹德直接跑来问他哥,“咱们没有屯田吗?”

      屯田?曹操若有所思,昔日汉武帝派人开拓西域,就曾调发戍卒到边陲,与当地的农民和士兵一起开垦荒地,实行屯田,屯田所得可解决边陲士兵的用度,既减轻了朝廷的负担,也避免了长途运粮的损耗,可谓是一举多得。

      听了曹德的提议,曹操觉得思路一下子打开,当即决定要和将领谋士好好商讨一下屯田的可行性。

      曹操如今虽成了兖州之主,但与相邻的冀州、徐州之主相比,他们曹氏底蕴差了几分,本就被世家看轻出身,若是再带着军民开荒屯田,确实有失体面。

      但是自从黄巾起义之后,年年大战,他每年都要为军粮发愁,若是这屯田能搞起来,日后将这兖州当作大本营,能源源不断为军中提供粮食,到时候只顾行兵打战,而没有后顾之忧。

      曹操心中其实已经拿定了主意,将这事与几位谋士和将领一说,果然众人也纷纷点头赞同。

      “主公,如今咱们虽入驻兖州,但如今境内仍有不少青州黄巾,若不将其剿灭,只怕还是会卷土重来……”

      这青州黄巾本是想北上太行上与黑山贼会合,所幸是被幽州公孙瓒所截,后来他们主公又大败黑山贼,青州黄巾就流入到兖州境地,若不将其剿灭,只怕是会自扰生事。

      前兖州刺史就是为了剿灭青州黄巾军而被杀,此后还有兖州济北相鲍信同样是折在这青州黄巾军手中,如今他们接手了兖州,那必须得把这些黄巾军解决才得以安生。

      荀彧开口,“主公,文若以为,此时正好是出兵黄巾军的良机……”

      几个月前他们刚刚大败黑山贼、南匈奴,正是士气大涨的时候,又入主了兖州,而青州黄巾军不仅长途跋涉、粮草不济,先前还遭到公孙瓒的围追堵截,正是多处受挫人心惶惶之时,他们可以一举将其拿下。

      更重要的是,这些黄巾军大多数都是农民出生,若是能将其降服收编,届时他们的实力必然大涨,既多了可以屯田的人力,同样也向这些兖州士族展示下实力。

      这番分析下来,曹操听得异彩连连,当即握着荀彧的手感叹,“有文若助我,实是孟德之幸!”

      等曹德得知此事时,曹操已经带着人出兵好几日,剿灭了好几支散兵,一批批降兵被押送回来,同时被押运回来的,还有这些降兵的家眷。

      等曹操将这些青州黄巾军完全消灭时,整整收编了三十万降卒,而这些降卒的家眷人数达到一百多万,兖州的人口瞬间大涨。

      曹德听到这个数据时都惊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要知道他哥如今也不过才几万军马,黄巾军光是人数就是他哥的好几番,结果却是轻轻松松被收拾了。

      为了满足心中的好奇,曹德特地跑去降兵营里看了眼,然后心有戚戚地发现,这些人说是作乱的流贼,但大多数都是面黄肌瘦,瞧着就是普通农民,还是没吃饱的那种,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黄巾军都有兵器,很多都是拿着木棍防身。

      这么一对比,他哥的军队简直就是精锐,不仅人壮马肥,还都穿着盔甲拿着铁器,黄巾军自然是抵挡不过。

      见着曹德过来,好些降卒都是战战兢兢,看向他的目光也是小心翼翼,带着惧意。

      他们看着曹德,见他皮肤白皙手指软嫩,身上衣物也是贵重,便知这小少年身份不同一般,生怕得罪了对方而被处死。

      曹昂见曹德脸上似有同情之色,连忙开口,“叔叔,你可别这些人给迷惑了……”

      别看着他们如今可怜巴巴的样子,但基本都是手上见过血的,而且这些人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祸害了不少人。

      曹德当然清楚,他与族人还在琅琊时,坞堡不就是被一支黄巾军流兵给围击了嘛,若不是他们坞堡坚固,只怕他的小命早就交代了。

      曹德有些好奇,他哥要怎么安排这些降卒。

      曹昂有些无奈,“父亲的意思是从中挑出精锐之人,然后组成青州兵。”他父亲的意思是,让这支新组建出来的青州兵去开垦屯田,但是曹昂不太看好这些人,这些人本就是流寇出身,战斗力与纪律性都比较差,根本不适合组成军队。

      曹德在得知这些人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青州兵”时,眼睛微缩,他有话说!

      对青州兵,他可不陌生,不提他已经详读《三国》剧情,便是在后世,他也听闻过这支军队的恶名。

      一方面他们只听命于曹操,战斗力很强,但是另一方面,在攻城之后就烧杀抢虐无恶不作,而曹操也没有阻止。

      曹德心情复杂,所以后世当中,他哥的名声有一半是自己造的,另一半就是眼前这些降卒的“功劳”。

      曹德叹气,这么多的人口呢,若是将他们全部都杀了也不切实际,但是若就这样直接收编成兵,那就更不合适。

      劳改,必须劳改,这些做过坏事的人不经过劳动改造直接放出来,那就是放出了一群强盗流氓,这种不稳定因素必须解决。

      曹德想了想系统最近颁布的任务,打定主意先去找他哥,预定一批劳改犯去当苦工。

      【挖煤】、【烧窑】、【修路】,让他看看究竟哪个任务最辛苦,赶紧给这些人安排起来。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 8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832572/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