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张贺天导演在圈内一直都是兼具实力与名气的,如果能成功地他的名字摆放在同一部作品里,胡悦欣就可以借此摆脱流量明星的标签,去跻身实力派演员的行列。
但是也同样因此,得到他的承认将会非常的困难。毕竟越有才华的人对待他人自然也就越严苛,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他们也有这样的资本。再加上这又是中央旗下的剧,选角难度只会直线上升,而不会有下降空间。
胡悦欣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她和这个角色契合度比较高,尤其是在性格方面,所以比较容易进行演绎,这也是前辈推荐她的原因之一。
每个人入戏的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分为理论派和体验派,胡悦欣虽然是科班出身,但她却是体验派的一员,这也许是因为她自身的共情能力比较好的缘故。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她就喜欢看一些话剧还有影视剧。一直都喜欢模仿别人,并且会加上自己的理解与塑造的她,只是因为喜爱,所以选择演员这个行业,并愿意为此而不懈努力。
虽然网络上的人们总喜欢说些什么资本啊,流量啊,棋子啊……确实,不可否认,有人为钱,有人为名,有人被资本当棋子,但同样也有人,只是单纯的喜爱着这个职业。他们喜欢舞台,喜欢镜头,喜欢演戏,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被人喜爱的滋味,喜欢被大家注视着,喜欢为别人带来幸福。
这个世界上有人看不起娱乐圈,视饭圈文化为毒瘤。同样的,也有人仅仅只是把演员、偶像、明星视作一份职业,一份和其他的职业没有什么区别的存在,只是会更受人们关注一些罢了。
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评判,但是胡悦欣知道,无论为了什么,至少从事这份行业的许多人,从来没有真正的、有意识的伤害过谁。无论是谁打着谁的名义做了些什么,这份责任都不应该全部由他们来承担。明星只是普通人,不是神,没有那么大本事,也没有那么大能力。
明星永远代替不了老师,更代替不了监护人,教育孩子并不在明星的职责范围之内。
在胡悦欣的世界里,糟糕到会剥削他人的人只是少数,会出卖自己一切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比起满怀恶意,她更愿意相信世界上温暖的人更多一些。她知道人们大多自私,但她也知道,人们往往总是会在自私之余,毫不吝啬的给予别人温柔。
如果高阳在这里,大概会揉揉胡悦欣的脑袋,然后感叹她的想法太过于干净美好。高阳在这个圈子里呆的太久了,远远比胡悦欣更加明白娱乐圈内部的权色交易是多么的黑暗,多么的令人深感憎恶,即使并不是大多数人都这样,但却足够的肮脏。
也正是因为高阳曾经因为拒绝潜规则而一度被雪藏,所以才会想要拉胡悦欣一把。他曾险些被前辈坑到投资人的床上,他憎恨着这样的行为,因此才想要成为值得后辈们信赖的好前辈。
胡悦欣的想法没有错,娱乐圈有许多人,确实不伤人,不害人,也不违法。但会总有人愿意出卖自己的一部分,以获得利益,就像商场的买卖一样,只不过见不得光罢了。
而这群人中,有的被迫,有的自愿,有的幸运脱身,有的永无宁日……高阳甚至不反对一些人的自愿行为,他没有权利谴责,只是他仍旧无比的厌恶。
而这时的胡悦欣也还不知道,很快,要不了多久,她就要亲眼看到那些她不曾想像过的黑暗,却仅仅只能作为旁观者,而感到无能为力。
无论再怎么成熟理智的去思考,她到底也只是一个被家人保护的很好的孩子,只有真正看到一些东西,才能切身处地的去思考一些事情。
但对于她而言,大概宁愿身边的世界永远那么单纯,也不愿去获得那份“成长”。
突然变成这样沉重的话题,扯得似乎有些远了,那么说回正题。
大型古装历史剧《大齐王朝》,讲的是一段齐宣王和钟无艳的故事,但侧重点更多的是齐宣王时代这个大背景,主要刻画的是帝王前期的昏庸无能和后期的政治清明,所以主打的是男子戏和前朝戏,女主只是因为参与政治的缘故,再加上“爱情是文学永恒不变的话题”这一思想理念,所以也戏份不少。
同时,导演为了保证看点和收视率,还添加了女二夏迎春这个虚构角色,去对应俗话中的那句——“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毕竟宫斗戏一向是很受年轻女性欢迎的,所以这个要素必不可缺,但也只是有罢了,后宫戏占比并不多。
而胡悦欣扮演的女四则是钟无艳身边的贴身女官——宋瑀。因为经常和女主一同出场的缘故,所以虽然番位和台词比不上女二女三,但露脸的镜头却非常多,因此很容易就会被观众们记住。
宋瑀的剧情其实蛮老套的。
大体概括一下就是——宋瑀原本是弃婴,很小的时候便被遗弃在了偏远的乡下,虽然被好心人收养,但那家人实在是太过于贫穷,没法真正好好得照顾她长大,所以便起了卖掉的心思。而为了报答养育之恩,她便自愿在十三岁的时候进宫当了宫女,又因为年纪小,人也机灵,所以幸运的皇子王子田地身边做事,因此得到了读书识字的机会。
天资聪颖的她在一些知识的学习上甚至比皇子还要优秀,即使她有意隐藏,十六岁那年,依旧被成为皇后不久的钟无艳看上了,并招到了身边,后来更是一飞冲天,成为了皇后身边有品级的女官。
这是一个足够聪明的女孩子,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展露锋芒,什么时候不该抢主子们的风头。
这份察言观色的能力让她在这险恶的宫中活得长久,也活得舒坦。
这样的一个人设,演好了还是很讨喜的,毕竟聪明且衷心,虽然谈不上能深入人心,但混一个好眼缘绝对是没什么太大难度的。
随手翻了翻剧本,胡悦欣稍微思索了一下,最后决定试镜时来演的那场,是宋瑀第一次跟着钟无艳上朝的戏份。
作为女性,能够那样光明正大的站在前朝,和男性同台竞技。固然有钟无艳的缘故在里面,但对于宋瑀来说,依旧绝对是人生中最为荣耀的时刻,因为她知道自己的能力也配得上这份荣耀。
宋瑀并非贪得无厌之人,但也不是全无野心。由于出身低微,所以想要凭借着自己的才学高人一等的这种想法,一直都存在于她的心底,只是从来都没有与人诉说过罢了。
这也是全剧中,这个姑娘唯一一次没有掩饰好自己的真实情绪的场景。那时她站在文武百官中央,看着高台上的皇后娘娘,眼角泛红,指尖颤抖,随后便是不可抑制的,打从心底而生出的一份骄傲。
她作为女性却能与如此多的、权势滔天的男性站在一起,即使依旧地位无法高于许多男性,但这个事实,依旧足以令她不由自主地深感自豪。
这一段也是胡悦欣个人非常喜欢的剧情,并非是单纯的作为女人,对女性崛起的喜爱,而是她个人一直对这样“违背世俗”的人有所好感。
正常不意味着正确,不正常也不意味着错误,胡悦欣喜欢不正常的正确。
试镜直接定在了录影棚,按着张导的意思,就是试镜结束后直接敲定演员,然后立刻进组开拍。显然是制片方那边因为导演选角的磨蹭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催促着把选角和开拍堆到了一起。
试镜进行的很顺利,当然没有小说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前辈仗势欺人和无脑新人冲撞嘲讽。大家都是正常人,来争取工作、混口饭吃而已,结仇大可不必,也不存在谁自认为比谁高贵的这种现象。
在门外等候试镜的时候,她们甚至还友善地聊了一会。白苗苗和李晚都是温和又健谈的女生,笑着和胡悦欣彼此交换了微信,同时交流了一下对角色的看法。
每个人因为性格和经历的不同,所以对同一个角色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理解偏差,在白苗苗眼里宋瑀会更加有野心、更加强势一些,是个十分独立自信的女强人。而李晚眼里的宋瑀,则是内心深处有着并不微弱的自卑,因此才会对表现出明显的、想要将别人踩在脚下的欲望。
不得不说,交流角色看法是融入角色的很重要的途径。胡悦欣先前有所不理解的地方,也都在和两人的谈话中得到了顿悟。
在这一点上,三个人得到的感觉是几乎同样的。虽然互为竞争对手,但一番交谈后的结果却是三方共赢,所以最后结束交谈时也很是意犹未尽。
全都在说着:“无论试镜的结果如何,要常联系啊,有机会一定要合作一次。”
李晚还是个小姑娘,在想些什么很容易便被旁人看得透。可白苗苗不是,这位前辈面上笑意盈盈,但待人温和却并未必纯粹,她的情绪总是有些不达眼底,却因为掩饰的不错而无法确定,以至于学过心理学的胡悦欣也无法科学合理地证实自己的猜测,但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人并不简单。
只是,不论白苗苗的话是否真心实意,至少有关合作这件事,胡悦欣是期待的。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