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科举之我是孙山

作者:夜坤山山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63 章


      路上人声鼎沸,张小花看着热闹的大街,忍不住同相公说道:“相公,这潭阳很是热闹嘞!”

      “潭阳地形乃为小盆地,土沃肥硕,百姓安居乐业,自然是热闹。”

      潭阳素有鹤洲“粮仓”之称,对于李彦林来说确实是好地方。

      不一会儿,大伙就到了县衙,那衙役对着车内问道:“大人,已到了县衙大门,可要进去?”

      “不了,今天不上任,先去后院安顿好再说。”

      “是!大人。”

      县衙很大,如果从正门进去,行李得多久才搬完?衙役听罢便带着承河走向后宅侧门。

      待到了地方,衙役麻溜的去前院叫了几个兄弟过来帮忙搬行李。

      上任县令才走不久,这院子很干净,众人没怎么费力就收拾妥当了,虽比不上李彦森在晋云买的二进院,可也是一个小二进院,李彦林把下人们安排在前院侧边,他们一家人住在后院。

      “花娘,你看看家里还缺些什么东西,理个单子等会带上承河他们几人去买。”

      虽然行李带的够多,还是缺了不少东西,花娘这些日子都是跟着弟妹在学,他还是放心的。

      “哎,爹娘还说想出去逛逛呢,我等会顺便带着他们一起去。”

      “那我叫上几个人护着你们。”

      他如今也是县令了,叫几个衙差跟着还是可以的。

      等大伙忙完已经快晚饭时间了,第一天厨房也没收拾,李彦林只得问向给他们带路的那名衙差。

      “你叫什么名字?”

      衙差听县令居然主动问自己叫什么,心情十分激动!

      “小的杨延安!”

      杨姓?

      “你是尹州杨氏一族的?”

      “正是尹州杨氏,只是我们这支分支已经很远了,我爷爷当年在这鹤洲某得一职,便在潭阳定居下来!”

      古代官吏一职是可以传给后代的,李彦林理解的点点头,没成想这里还能有老乡。

      “你去酒楼帮带些吃食回来!”说着递给了杨延安一个荷包。

      “剩下的给你和兄弟们买些酒喝。”

      杨延安接过荷包,高兴道:“是!大人!”

      随即便从侧门出去了,杨家那边早前已传来消息,新任县令乃与他们杨家祖籍一个地方,其京中也有背景,不可招惹。

      杨延安卖了个好,提前给了县丞与主簿等大人透了底,这才得了皂班领头一职。

      县衙的衙差共有“三班”,“皂班”的衙差衣服为黑色,负责县令与其他大人的安全,升堂时站在两侧维持纪律等职责。

      这杨延安正是皂班领头。

      潭阳县丞与主簿并非那贪官污吏之人,可也害怕新来的县令难相处,有了杨延安的小道消息后才安下心。

      晚饭时,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厅堂说着潭阳的新鲜事,现在家里人少,承河也就跟着众人一起吃。

      只见小少年嘴里扒着饭还不忘念叨着今天出去的所见所闻。

      “潭阳城好热闹呀叔!我跟着婶婶和大奶奶她们逛了好久才把东西买齐!”

      张氏在一边附和道:“是嘞!这儿人都快比得上尹州府了!听说这城外东山上还有座青山寺嘞!赶明儿天气好了,我们都去拜拜!”

      李彦林点点头,“等我沐休了,就带娘跟奶去瞧瞧!”

      “那用得着你!如今到了潭阳,你爹也不再那般辛苦赶车了,我看啊!过几天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你爹带我们去就行了!”

      李公明听后也很是赞同,“你刚上任,只怕是政务繁忙,爹会照顾好这一大家子的,你就别操心了!”

      他爹他是放心的,点点头,随即看向张小花,“不仅是我,过些日子县里的夫人们也会来拜会花娘你,可要为夫找个嬷嬷先教教你?”

      李彦林很是担心自己妻子被人欺负。

      “相公无需担心,在京城弟妹也带我出去过几回了,我应付得来的。”

      看着张小花是真没说谎后,他这才真不去管这些琐事。

      张小花在京中跟着弟妹这几个月,怕相公被人抢走,拼了命的在学,现在才能淡定的回答自己相公;其实还有些胆怯的,只是她更害怕相公娶了个平妻回来。

      第二天一早,李彦林便去了前院任职,孙县丞与王主簿昨日已得了县令到来的消息;今天一早就在二堂等候县令到来。

      潭阳县衙修得宽敞,大门进来后最前院左边乃寅宾馆与“三班”的院子。

      右边是膳房和牢房,二进院为大堂,县令升堂判案时所用,三进院乃二堂,这才是李彦林平时办公的地方,二堂左边为主簿办公之地,右边为县丞办公之地。

      再后面则为税库与银局,其后才是后宅。

      李彦林到了二堂时,两人已经等候多时了,见新任县令如此年轻,两人心中皆震惊!面上却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开口道:

      “下官拜见大人!”

      “二位不必多礼,本官虽是新官上任,却是不讲究这些礼节的,以后见到本官不必如此!”

      二人见李彦林说的不像假话,这才作罢,见李彦林已坐下,孙县丞便呈上账本。

      “大人,这是这些年的账本。”

      说着就放在桌上,王主簿跟着后面道:“大人,这是今年府城那边定下来的粮食税总量。”

      李彦林点了点头,没急着看这些。

      “这些时日可有其他事还未办妥?”

      “回大人,卢县令临走时已把诸事办妥,潭阳百姓安乐,这月内并未发生何事。”

      李彦林这才放心,他上任第一天,也不好说太多,就打发二人出去了。

      “本官这没什么事了,你们先去忙。”

      “是!大人!”

      二人出门后互相看了眼对方,呼了一口气,这新来的县令看来不是很难相处。

      二人走后,李彦林也没急着查阅账本,先从这些年的民事案件看起,发现这潭阳很少偷盗抢劫一事发生,这会是真信了潭阳百姓过得好。

      随即又看了下这些年潭阳的税收,果然是鹤洲“粮仓”,光是今年的粮食税就是晋云的三倍!除了几年天气影响外,基本上每年的税收都是这么多。

      西南之地的田税按亩产量来收,虽每年均有变化,不过多少几两的问题,通常情况都是一亩地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俗称“十五税一”。

      正常情况一亩地产量为150斤,粮税为10斤,若遭受天灾,粮食减少,那年也会相继减少税收。

      又如晋云那贫瘠之地,则是采用“三十税一”的征收方法。

      即亩产量的三十分之一,也是因此,他们李家还未分家那会儿,十亩田地也能养活一家人。

      而那江南鱼米之乡田税远非这西南之地可比的。

      百姓生活安乐,除了每年必交的田税后,农民还有多余的粮食拿来售卖,西南大大小小的粮商每年秋收后都会聚集潭阳,进而带动了整个潭阳的经济。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3章 第 63 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659654/6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