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捡了朕的小狼崽

作者:山有鹿鸣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江陵地震


      江陵城依山傍水,本是块膏腴之地。民熙物阜,百姓皆安居乐业。前几日却突发地动,山塌水涸,江陵转眼变成了废墟。死伤的灾民不计其数,侥幸活下来的,没了住处没了粮食,纷纷往其他郡县涌去。

      这消息是八百里加急送过来的,冉觉本已就寝。听了这消息连忙起身,连夜召集大臣商讨计策。

      尧国一直以来都安平祥和,不起地动不发水患。颍川虽有遇险之势,但被无为给阻了。除颍川外,便是几十年的太平盛世。如今突发地动,竟是落在了尧国的粮仓处。

      这正是春种的季节,江陵却处处碎瓦裂石。不说秋季有没有粮食收下来,单说这大批纷涌的灾民,便是极大的麻烦。

      “诸位爱卿,江陵的地震你们应当都了解了,如何解决这事,你们可有头绪?”冉觉的眉宇间带着些疲态,这已是三更天了,他已入不惑之年,身子早不如青年时,撑不住连夜操劳。

      几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这地震来的毫无预兆,传入京城时离地震发生已有三四天了。江陵城的刺史闻熙是个不得力的,江陵的百姓几十来皆为富裕,食能果腹衣能蔽体,一年到头手里还能余下不少闲钱,便也看不出他的功绩如何。如今发了地震,闻熙一时却没了主意,任由灾民四处蹿涌。江陵遭了难,四周郡县也不得安生。

      太尉章炳汭上前一步,禀告道:“皇上,依臣看来,最为重要的是安抚灾民。建些临时住处,再开仓济粮。先让他们有口粥喝,有地落脚。余下之事,再慢慢绸缪。”

      “但灾民如今流窜到了周围的各个郡县,如何将他们拢回江陵,便是一个极大的麻烦。”张祥反驳道,“除了涌向四面郡县的,还有一批灾民见无处容身,正往京城赶来。平日里生活富足,这些人倒也安分不生是非。如今遭了大难,背井离乡流窜在其他地方,抢夺之事定然不少。皇上,首要之事,便是将这批灾民聚集在一处。他们四处分散,着实不利于国家安泰。”

      “爱卿言之有理,江陵本是个大郡,人口繁多。这大批灾民,确实要好好安抚。”冉觉点了点头。

      “皇上,灾民早已流窜各地,若再将他们再聚集在一起,费时费力。不如先对各郡县严加查控,命他们收留灾民。”

      冉觉摇了摇头,“灾民流落在各个郡县,也不是长久之计。”

      “皇上,臣有一法。”施凯拱手道。

      “什么法子?”冉觉眯着眼问。

      施凯是德妃之父,没什么出众的才能,看着德妃的面子才给他晋了三品文官的职位,平日也都是些闲散事。如今却有赈灾的计策,冉觉有些不信。

      “先放出风声,说朝廷派钦差押运救济粮前往江陵,幸存灾民登记入册后,人人有份。朝廷还会根据册子,派发银两,助灾民们修筑房屋,丧葬亲人。这样,大部分灾民便会重返江陵。皇上只要再下令,江陵百姓一律免徭免税三年,重事生产。孤儿寡老无人供养,朝廷兴建营村供他们居住。孤儿养至十岁,老人供至其终。”

      冉觉听了这法子,却许久未曾说话。这法子虽好,能让江陵百姓再涌回故土。但这耗费的银钱,便要翻上数倍。尧国虽然富足,但拿出这些钱来,也是不易,况且还有几十万军队要养活。而且若真有这笔钱,运到江陵去,怕是被盘剥了一层又一层,落到百姓手里,便是不剩多少了。

      “爱卿这法子虽好,可这银子如何而来?这银子就算筹集而来,如何保证分文不少的派发给百姓?”冉觉问道。

      “皇上不必忧心,江陵周围均是富饶之地,豪绅众多。京中豪奢之商,也不在少数。朝廷引导他们捐款救济灾民,捐赠多者,朝廷提出表扬和奖励。那些商人,定会纷纷解囊相助。至于灾银,皇上派几位得力大臣前往,一来震的住江陵的官员,而来,将银子一笔一笔盯死了。”施凯所言,竟很有几番道理。

      商人虽家财万贯,却为末等,若有朝廷赞扬,身份地位便能拔高不少。有的是人,会看中这个机会。

      “爱卿们觉得,派谁去赈灾最合适?”这赈灾之人,一要有才干,二要品格清白。能让灾民感受到自己这个皇上对他们的重视,这人,不好选。

      几位大臣交头接耳,却没商讨出个结果来,冉觉不由的皱了皱眉。

      大臣们眼见着皇上脸色不对,声音愈加细微起来。片刻后,竟是沉寂了下来。

      “怎么,连个人选都挑不出来吗?”冉觉脸色本就阴沉,这一问,阶下众臣都心惊肉跳。伴君如伴虎,这一句话不对,便有杀身之祸。

      “臣觉得,派个皇子前往,灾民们便更能感受到天家的重视,这重兴农业,兴建房屋,便能更加得力些。”施凯站出来,提议道。

      “派个皇子……”冉觉食指指节不由的曲起,在龙椅的把手上轻轻敲击。

      派个皇子,确实比派个大臣显得更有诚意。可选哪个儿子好,冉觉还有几分犹豫。

      “派皇子前出安抚灾民,再派一文一武两位大臣跟随,押送灾银,此法确实可行。”章炳汭赞同道,“依臣以为,太子为最佳人选。”

      众臣闻言,皆倒吸了一口气。此次赈灾路途艰险,把这灾银完好无损的运过去便是艰难,况且到了江陵,登记灾民,派发银钱都是要钦差亲自盯着。一旦与银两有关,这差事便不好办。皇上能舍得让太子去办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殿中的气氛宛如凝滞了一般,皇上不发话,余下之人也不敢多说。众人的呼吸声,也不自觉的放轻了起来。

      “太子,确实是个好人选。朝中文武大臣,谁能担起协助太子的重任。”冉觉打破了这沉寂。

      “臣认为,文官当选户部郎中齐怀景,武官当选明威将军蒋云。”

      齐怀景和蒋云皆是少年能臣,处事应变能力冉觉早有耳闻。如今虽官位还不高,但有升迁的劲头。

      “好,这事便这样定了。章爱卿,你便和施爱卿一起,主理这筹集善款一事。”

      “臣等遵命。”

      *

      冉彦是在夜里才知晓江陵地震一事,张祥等人都被连夜召集入宫。

      他已年满十七,早已到了议政的年纪,虽有上朝的权力,但商讨要事,父皇似乎并未想过召他一起,听政议政。

      他们商讨的结果如何,还是要等张祥出了御书房他才能知晓。冉彦想到此处,眼神黯不少。

      明日早朝,父皇必定会将此事重提一次,到时候再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应当也来得及。

      冉彦披着薄衫坐在桌前,迟迟不肯歇下,四更天的时候,张祥才递来消息。父皇想派他前去赈灾,安抚江陵百姓。

      次日清晨,早朝

      “赈灾之法几位大臣已连夜商讨出来,朕认为可行。募捐一事章爱卿和施爱卿已着手在办。彦儿,你可愿押送灾银,替朕安抚灾区百姓?”冉觉话锋一转,落在了冉彦头上。

      这事,他根本就就没有拒绝的余地。赈灾一事办的好,他这太子便更有威望,若是办不成,便会失了圣心。

      冉彦掀袍跪下,“儿臣领命,定然不负父皇的期望。”

      “好,这才是朕的好儿子。”冉觉点了点头,“齐怀景和蒋云将会在一旁协助你,彦儿,你尽管去办。”

      “是,儿臣定尽全力。”

      *

      灾银筹集的很快,冉觉又开了国库,拿了不少银子。运往江陵的银子,已凑了个十成十。

      “你怎么现在才来?”冉彦让人往漠北王府递了口信,便一直在宫中坐立不安的等着长婴。他这一去,不知几个月能回。

      “我一得了口信,便立马往东宫里敢,一点也不敢耽搁了,你还嫌我来的迟。”长婴笑道。

      “我马上就要动身去江陵了,派发灾银,帮助灾民重建房屋,种种事情解决完,不知要拖到什么时候。”

      “阿彦是怕这些日子见不到我?”

      “此为其一,灾银数额巨大,就算派了军队护送,我心里也不安定。”冉彦愁眉不展。

      “无妨,我陪着你去。”长婴将他的头压到自己肩上,“不是跟你说过吗,我一直在你身后护着你。”

      “可你不在京城,父皇定然疑心。”

      “谁说我不在京城?”长婴问。

      “难道你还会分/身之术?”冉彦疑道。

      “不必分/身,我跟你启程去江陵,漠北王府里留个假人便是了,还有广靖看着呢,出不了大事。”

      冉彦不大信,“上次你回天庭,几月未醒,这次用个假人便能躲的过众人的目光么?”

      “假人能骗的过众人,但骗不了你,我也不想用个替身骗你。至于旁的人,我哪来那么多顾及。”

      “那就好。”冉彦的眼睛不自觉的弯起。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3章 江陵地震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334408/5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