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秦可卿④
我们都知道正册最后一位是秦可卿,她的判词画面是高楼大厦中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判词为: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读过红楼梦都知道,秦可卿是病死的,怎么是自缢呢?
看过大陆老版电视剧《红楼梦》的读者可能有印象,在那部电视剧中,秦可卿的确是因为与贾珍(也就是她的公公)通奸,被尤氏也就是她的婆婆知晓,无颜面对而自杀,那到底秦可卿为什么会死?有红学家经过研究也得出了结论,曹雪芹原稿确为秦可卿自缢而死,且章节名称都有考证,既“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但是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写的多是曹雪芹家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许多长辈宗亲读到此节,不免心里膈应,曹雪芹或是后人也就将这章进行了改动,以示厚道,应该说这一推测还是符合情理的。
其实,除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十二位女子有明确判词,人物没有争议,许多人也都在推敲曹雪芹没有写到的金陵十二钗副册、又副册中应该包含谁,比方说宝琴是否应该在副册。我个人希望宝琴不在这里,薄命司中薄命女,我希望宝琴不是命薄女子,所以自不必出现在这里。另一说,宝琴身份并不差,即便命薄,也该排在正册。
当然,有红学家认为宝琴写过“不在梅边在柳边”一词,应该寓意她并没有嫁给梅翰林家而是嫁给了柳湘莲,我倒认为这解释不通,毕竟后面柳湘莲已经出世斩断尘缘,再把他写回来娶亲实在很怪异,如果一定要赋予“不在梅边在柳边”其他含义,尽管我不愿意相信,但还是不得不考虑,是不是流落“烟花柳巷”的意思。
这一章节本写可卿,宝琴之谜暂且收住,容后再叙,让我们继续看宝玉的梦。一时参观完薄命司,宝玉再观歌舞,新制《红楼梦》十二支,这十二曲再次重复了黛玉、宝钗等十二钗的命运,在这里秦可卿的判曲也再次印证了颓废不思进取之风,是从贾敬一味炼丹修仙而来,贾家消亡的罪魁祸首在宁国府,以及秦可卿她本人的悲惨命运。
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实在是可叹可卿。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