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25年8月2日 7:38
登入   注册   找回账号   找回密码   

我是一只皮卡皮卡丘《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投了10个深水鱼雷    易木(偏爱右位版)《貂珰》冻感超人投了1个深水鱼雷    千万和春住《惹皇叔》秋色未央投了1个深水鱼雷    

罗厉罗说

作者:李闲生
[收藏此章节] [免费得晋江币]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幸福在于知足


      人生是什么?人生是一个过程。人生是一个追求幸福的过程。
      什么是幸福?卢梭说“幸福是欲望得到满足,人们的不幸福不是能力不足,而是贪念太重”。叔本华说“幸福有两个敌人——痛苦和厌倦”。欲望得不到满足,你开始痛苦了;欲望得到满足,你开始厌倦了。有些人的幸福是很短暂的。中国古话说“知足常乐”。也就是说,同样的满足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样的幸福,甚至谈不上幸福。那么,我们就要认识自己。可以通过马斯洛的五大需求理论和动力理论认识。
      把它们都弄懂了,就可以真正的开启人生了。所以我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意味着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在物质上,大多数人只要能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金钱太多反而是坏事,他们什么都有了还剩下很多钱,他们会去炫耀、消遣,这时候他们的很多内在的东西就会发生“质变”;直到厌倦,慢慢的又开始感到痛苦…
      但是,有一种人,钱越多越好;那就是慈善家。可是慈善家是很少的,伪慈善家倒是不少。把钱给你让你越来越懒的,那是伪慈善家做的事;把钱给你让你越来越有活力的,那才是慈善家做的事。给你金钱、物质欲望和相对平等地位的人是慈善家,给你金钱和物质欲望的人是老板;老板和慈善家的差别在于,老板只晓得赚钱,慈善家只晓得让人类充满活力与生机。慈善家的钱是自然而然的来的,是一种顺应的;老板的钱是“抢”来的,是一种逆天行为。老子不是说过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慈善家和老板就是天与人的区别。
      “人们的不幸福,并不是他们的能力不足,而是他们的欲望太高”
      一个生病的人总想着健康多好,一个贫穷的人总想着有钱多好,一个受着磨难的人总是想着没有磨难多好;那么,他可能就会越来越痛苦。催眠自己,要么苦中作乐,要么别太在意痛苦而努力改变。攀爬悬崖的人都知道,别老是往下看而要往上看。往下看是痛苦,往上看就是幸福;痛苦让人心生恐惧,幸福让人向往。绝望与希望就在于向下看还是向上看,这就是心态问题。心态不一定能决定成败,但一定能影响成败。
      一个寻常人的人生追求如何?我所见所思是这样的;青年有成功三部曲,house、wife、car,皆有就算步入成功大门了。中年欲望升级,money是解决一切物质欲望的基本,便成了他们的追求。老年似乎醒悟了,需要love,这时候的love是everylove.
      我这种人终生被他们所鄙视,也终生被他们所羡慕。他们似乎一直缺少着幸福感,而我这种人似乎从来不缺,或者根本没有那么烦恼。
      其他青年人有成功三部曲“house、wife、car”,皆有便是进入成功的大门了。我也有成功三部曲“what、how、why”,明白了也等同于进入成功大门。
      其他青年到中年时,欲望膨胀,便以money为目标;因为money是一切物质欲望的基本。我这种人到中年也会有,我猜是“nothing”。
      其他青年到老年时,感到空虚,便以love为目标,希望有人陪,这时候的love是一切的love.我这种人,到那个时候可能只剩下smile了…
      活着不累,累的是爱慕虚荣的活着;幸福不难,难的是他人羡慕的幸福。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拿着自己跟别人比,这是一个天生的毛病。
      一食一饮一榻,是生存之根本;一学一思一行,是生存之意义。行而不知是愚昧,知而不行是空谈。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3656483/5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嗑到了嗑到了
    kswlkswl
    展开/收起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请您先登入后再发言!登入 | 注册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