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宅男传(宅男大战玛丽苏)

作者:晓戈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郭嘉也躺枪(上)


      新年就快到来了,对于坳郊(aojiao)小哥而言,这是有着非凡意义的——在吃了好几天竹筒饭以后,自己总算能吃一顿饺子了!
      欧阳先生的心思你是琢磨不得的……作为颍川的老中医,师傅平时草药都是自己采的,看病的人也络绎不绝,生活却异常的节俭。
      住进了百草堂以后,别说是吃肉,平日的饭菜里连点油水也没有,简直和出家了没区别。虽然宅男没什么追求,但这生活质量连小康都没有。
      每当问起欧阳先生,欧阳先生总是一大堆之乎者也,什么“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由于天气转冷,不少人患病后都找上门来了,于是草药很快便供不应求了,而病人对药草的需求有增无减,以至于欧阳老先生要拖着一把老骨头在大雪天里采药。
      就算时势再怎么不济,老先生也不至于这么惨吧,更何况,他还收了自己这个学生……
      既然连糊口都这么困难,为啥还要收留自己这个学生,让自己吃这里,住这里呢?明明是这里的老牌中医,为什么还要这么拮据,连让自己在晚年过得富足点都不愿意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日子总还是要过下去。
      “师傅,今天雪这么大,还要开店吗?”坳郊揉了揉眼睛,一大早太阳还没出来便穿着大红棉袄起床了。推开门,厚厚的积雪从屋檐上滑了下来,冰冷的空气顿时让他清醒了许多。
      “那是当然,要是有人需要这时候来看病,总不能放着不管吧。”老中医扯起嗓子,比公鸡打鸣还要嘹亮,小哥原本还是睡眼惺忪的,下一秒就给吓得失魂落魄了。
      “哎哟,师傅,你小声点我也听得到……”坳郊掏了掏耳朵,一副有苦说不出的样子,老中医顿时炸毛了:“你小子是来气老夫的吗?才一大早就跟老夫抬杠……老夫的还不是怕汝听不见!”
      “啊,师傅,我听见了……听见了呢。”
      上次见到雪天的时候,自己也是这样宅在屋里,靠在门口,不过,在自己身边炸毛的却是另外一位师傅。
      那大叔,今后没了自己这个拖油瓶,会不会轻松许多?
      呵……天知道那家伙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小哥苦笑。是啊,自己这种脸打个酱油都嫌麻烦的家伙,不知道给师傅添了多少麻烦吧?
      “欧阳老先生在吗?”
      还没等自己发呆,便有看病的人了,果然,在这里一刻不得闲啊。坳郊无奈地走到门前,看见一个年轻的书童正带着一个中年大叔走上前来。
      “二位是来找师傅看病的?”
      “啊,正是,老爷近日风湿病又犯了,陈年固疾,每逢入冬,便会发作……今年尤为严重……”
      坳郊思忖了片刻,治疗风湿的药,貌似有很多味药组成来着。就在他回想的时候,师傅广播般的声音从后面传来。
      “是陈老爷?坳郊,还不快去取药。独活、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牛膝、杜仲、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茯苓、甘草。”这声音之洪亮,连街上卖油条的大妈都听得见了,坳郊小哥恨不得打个地洞钻进去。
      “哦,好!”
      坳郊总觉得,像自己这种起床后都可以吃午饭的人,早上居然都能打起精神,多亏了师傅……和往常一样,他翻了翻药柜,却发现好几味药材都不够用。
      “师傅,已经没有当归,人参和秦艽了。”
      “什么?!此事该如何是好……”老中医眉头紧锁,虽然冬天的时候药草总是供不应求,却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加上秦艽是治疗风湿必不可少的药材,难道要让病人白来一趟吗?
      “坳郊,汝且替老夫看店,老夫这便去采药……”
      坳郊愣了半晌,“可是,师傅,这么大雪天您上哪去采秦艽?”就算尽业,也大可不必这么做吧?
      “这汝就不必多虑了,老夫熟悉路,一人去便是,此地仍有人需要看病,汝且留下。”
      欧阳先生说着,就朝屋内走去,似乎准备把采药的框子拿出来,方才还在优哉游哉的坳郊竟突然一把拦住了他,“师傅,徒儿仍有良策,可治陈老爷的病,现在就算您去采药也未免太急,不妨让徒儿一试!”
      欧阳先生虽然没回答,但似乎默许了,坳郊说着,便朝从屋内拿出了一堆东西,看到坳郊手中那堆前些日子吃竹筒饭剩下的竹筒,老中医的脸顿时黑了……
      “老夫令汝替陈老爷治病,并非令汝把饭桶给抱出来!”
      “这个……师傅,我洗过这些竹筒的,没问题的……”
      “汝当此地乃饭馆还是药房!”
      坳郊顿时目瞪口呆了:难道欧阳先生不知道火罐是啥?也对,虽说中医历史悠久,但在三国时期,火罐貌似还没那么普及。
      “此法名为火罐,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
      “此法可有风险?”
      “徒儿曾在家乡试过此法,徒儿以为可行……”
      平日里一向吊儿郎当的坳郊此刻也是非常正经的,自己就算再喜欢偷懒,为医者,也不会轻易拿病人的健康来开玩笑,更何况,他也不希望再看到师傅这把年纪还要出去在大雪天里采药。
      看见坳郊的转变,欧阳先生点了点头,“那就交给汝了,坳郊。”
      -----------------------------------------------------------就在坳郊小哥还在用竹筒饭的竹筒来山寨火罐的时候那位穿越到荀府的丽苏小姐可不会为五斗米的问题纠结。
      迎接新年的荀府此刻正张灯结彩,和外面简直是两个世界。荀家的家主荀绲似乎还宴请了不少文人雅士,在此吟诗作赋,共论天下大事。
      宴会和往年似乎没有任何不同,除了一件事……今年,荀家的荀彧公子身边,多出了一位美貌的女子,不仅举止优雅,还知书达理,很快就成了众人的焦点。
      荀彧的父亲荀绲也不例外。
      “文若,此女子,莫非便是丽苏姑娘?”
      “正是。”
      荀彧朝父亲行了一个礼,“丽苏姑娘本是书香门第出身,只因战火而流离至此,虽遭遇不幸,依旧心系天下,实属不易。”
      荀彧的母亲点了点头,朝马丽苏望去,上下打量着这位在荀府人人称奇的女子。
      “丽苏姑娘,听说您才华横溢,令吾儿都赞叹不已。”
      马丽苏有些受宠若惊,赶忙拜谢。
      “小女子承蒙府上厚恩,才得以苟活至今日,小女子岂敢与荀公子相提并论……小女子才疏学浅,犹如以草木之萤光,而荀公子之才,可比天空之皓月……”
      “姑娘过谦啦。听吾儿经常提起姑娘,老妇也想见识姑娘的才华。如今正是诸位把酒言欢,以诗会友的好时机,早闻姑娘风雅,不知姑娘是否有意为我等赋上一曲?”
      “这……”
      对于母亲突如其来的难题,荀彧也有些不知所措,不料马丽苏拽了拽他的衣袖,平静地点头,随后便朝宴会中央的地毯走去。
      “此时此刻,小女子心中,只有对逝去亲人的牵挂。新春佳节,在灯火阑珊处,却再也没有他们的身影。特此,小女子赋一曲《水调歌头》,那么……小女子献丑了……”
      她说着,便扬起衣袖,轻声吟唱,伴随着凄美的歌声,与丝竹的韵律,在漫天雪花里翩翩起舞,宛若飞舞在桃花之中的蝶。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仿佛感受到那倾注在歌声中的思念与哀伤,方才谈笑风生的文人们都停下了手中的酒樽。
      荀彧的酒杯也停在了半空,他静默地注视着眼前的女子,仿佛世界里只剩下那独一无二的一支舞。
      马丽苏也注意到了,远远望去,荀彧身着一袭雪白的衣衫,仿佛是乱世中一尘不染的美玉,在文人中超然世外。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如此坚持自己匡扶汉室的信念,以至于最后,为了坚守这份信念而死去……
      想到这里,马丽苏的心仿佛被纠紧了一般。就在两人的目光交汇的那一刻,她的步法变得有些慌乱,险些跳错了一步。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她的舞只是为了那一人,而整个酒席的目光却全部聚焦在了她的身上,所有的诗句全都化作了对她的赞美。
      唯一一个例外,便是一个还未弱冠,长发披肩的青衣男子。他给人的感觉和荀彧截然不同,如果说荀彧温润儒雅,高洁如玉,他俊美的面孔则显得桀骜不驯,那双清澈的眼睛仿佛能够洞察她内心所想。
      他把玩着手中的酒杯,对月独酌,对于马丽苏的舞蹈,却一直笑而不语,仿佛她的舞蹈对于他而言仅仅是为酒宴助兴。
      马丽苏的节奏险些被他打乱了。自己分明已经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而这家伙,在意的似乎只是酒杯中还有多少酒而已。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曲终,所有人都发出了赞美之辞,而那人却依旧只是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便将酒樽里的美酒盛满。
      真是一个无礼的家伙……
      虽然自己近乎赢得了每个人的认可,但马丽苏的心里依旧空空的。
      “丽苏姑娘。方才,姑娘的舞……文若恐怕会永生难忘吧。”
      熟悉的声音是她顿时回过神来,她慌忙地转过身,“荀公子,方才小女子献丑了……”
      荀彧听闻,温和地笑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闻得姑娘的心声,得知姑娘已不再为过去所困,文若倍感欣慰。”
      “是吗……天下之大,又有多少人能够体会得到这份思念呢?这筵席上,能够倾听小女子的心声的,恐怕也只有文若一人吧。”
      马丽苏说着,暗示性地将目光转向了方才那位青衣男子,他依旧悠然自得,丝毫不被周围的气氛所约束。
      对于这样的场面,荀彧似乎习以为常,答话时竟还有些无奈:
      “此人是人称小太公的郭嘉,郭奉孝。此人行为举止上浪荡不羁,无拘无束,却绝非随便之人,总是能在谈笑间洞悉人心所想,日后,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郭嘉,郭奉孝?”
      马丽苏顿时愣住了,让自己方寸大乱的人,竟是郭嘉?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郭嘉也躺枪(上)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660491/4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