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

作者:苏格Suci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李学成和林慧丽



      枝枝一直觉得家里是不富裕的。
      有几件事为证:一是上街逛,父母不让买任何东西,包括矿泉水。二是买衣服、买鞋、买文具等高消耗的必备品都去批发市场,每年固定采购两次;三是拥有的玩具少得可怜,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玩具还是八岁时,邻居阿姨送的见面礼——熊玩偶;四是小学四年级才拥有属于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存折,每天一元。但并算不上贫穷。
      她没有向家里多要什么物质奖励,就连搬新家时,她喜欢的那个卧室的水晶顶灯,因为比普通吸顶灯高了两百多的价格,她也敢没说出口。她忘记是什么原因,致使她没表达心里的想法,可能是钱,可能是嫌麻烦,可能是不敢表达,可能是别的。
      上学,从小学到高中,上什么学校,她都没操心过,如其他没心没肺的孩子别无二致,顺从父母的安排走着。也还好,不管要她去到哪所学校,她都能到达那个入学标准,有时是刚刚好,有时是高一点点。你可以理解她还算努力,每次都够格;也可以理解她被父母了解得透彻,女儿能有什么水平,他们门儿清。

      老爸李学成平时比较沉默,不到关键时刻不会拿自己的奋斗史来激励后辈,但李知之只听过一遍就记得七七八八了:农村家庭,皮肤生来有些黝黑,身材矮小,有着中年人应有的大肚腩。
      多次相亲失败,因为长相被拒绝,不自信,但是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十分自信,因为和大学学习的专业一致,又有一年在企业的实务经历,考上事业单位后,对现有工作得心应手。信奉书本,差点和领导干架。因为脾气不好,在基层干了很多年,后来因为科长退休,才有机会往上升。
      所以李学成一直教导晚辈要谦虚谨慎,真才实干,工作要认真负责。
      自命天高,对现状的不满足,在基层干了十多年,踌躇满志,空有才华无法施展。
      回忆中,他最擅长考试,不管是会计考试、竞聘考试、职称考试,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报名。每次到考试,他都卯足了劲儿复习,就像曾经从乡镇考到县城的中学,他以当地来说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但到了班上,却成了倒数第一,他又不断往前考,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给自己定目标,往前多考几名,最终,成为他们那群中学里,五十分之一上大学的人。
      老领导退休,单位竞争上岗,老爸复习了一个月闭关苦读,咿咿呀呀用自己的方式读着英文,多半听不出他背诵的是哪个单词,但也把英语考了及格,最后获得了中层岗位。
      那是李学成人生的高光时刻,但是人生并不会一直这样顺风顺水,他还面临着许多挑战,来来回回几十年,他一个一个地用以身作则的态度,像全世界宣告着他前进的姿态,加班加点干着,收敛自己的脾气,巧用权谋和独有的工作方法赢得人心,有时好用,有时不好,起起伏伏。
      即使人前成功,受人尊敬,但也不影响童年时,李知之对他形成的固有印象:吼人、看电视、沉默不语。在李知之的成长印象里,他似乎是缺位的,几乎不做家务,包括不限于做饭、洗碗、洗衣服、拖地,他把照顾孩子的责任让位外婆、表姐、妻子林慧丽,而他那严肃的表情,似乎拒绝与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对话,李知之和他的对话多数发生在饭桌、争抢遥控板上。顺带一提,李知之还十分厌恶他抽烟,一抽烟,家里就被弄得乌烟瘴气,即使敞着窗户,都还是有一股难闻的味道。

      李知之也有点害怕李学成,比起那种拿着衣架抽打孩子的家长来说,其实他也算不得上暴力,他只是声音大、不苟言笑,久而久之,一面对他,李知之心里就生出恐惧,心脏怦怦直跳,生怕做错什么。
      与他最激烈的交谈来自遥控板的争夺,他爱看体育频道,每天早晨必看中央5套。在他霸占了一早上电视之后,她趁着广告时间,偷换频道。他上完厕所回来,见状,手一挥,“去,去写作业。”
      “你看了那么久,该我了。”李知之死死拽住遥控板。
      “快结束了,”他坐到沙发的正中央,用手指向电视的右上角,“你看,还有5分钟。”
      李知之只好泄气妥协。结果这球打了二十分钟还没结束,她在一旁也只能干瞪眼,不能说什么。
      后来的某一天,他的态度缓和了不少,也不使用吼人的语气,还主动背她的书包,让她渐渐放下防备心,不再觉得与他无话交谈。
      不过,某些夜晚,李知之还是梦见单脚站在高处的恐惧、无助,她想,也许这就是人身上的烙印,即使时间流逝,即使记忆里的对象已然不复原样,也无法消除已经留下的印记。
      对此,她也并没有在意,时间总会治愈一切。
      直到一次活动筹备时,她对下属的“吼叫”,控制不住的愤怒在心中燃烧,脱口而出的指责,像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怎么会有这样不负责任的人?在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发生。事后过了很久,她才生出一点恐惧。她不会变成了一个易怒暴躁的人吧?
      “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谈及此事,老妈会拿出很久之前买的书《别让坏脾气毁了你》,“你看看吧。”
      她忍住情绪,无奈地接过书,差一点就翻起白眼。

      老妈林慧丽从小也是励志的代表,“自立自强”是人生宗旨。热情大方,正直善良,努力上进,这些词别人都用来形容过林慧丽。李知之不否认她具有这些优点,但她做不到像外人那样称赞她、喜欢她。
      上了大学后,便没有跟家里要过钱,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在宿舍里卖文具、卖肥皂、洗漱用品、当家教来赚学费。出社会后,便当起了销售,屡屡碰壁后,积累了经验,被公司派到外地,作为一把手,开拓新市场。连续三年,她主持的地区被评选为“最佳销售地区”,风生水起,还在当地买了房子,这也成了李家后来的财富基础之一。物质是一切的基础,为了孩子,一门心思挣钱,给孩子上当时最好的学前班,有英语课和读经课,还送孩子去上舞蹈课。
      “那时候想跳舞哦,没有地方学,也没钱学,大学的时候,看人家跳,觉得特别优雅。给枝枝报个班,培养一下淑女的气质,肢体协调。”她说。
      后来,李知之上了大学,终于不用她操心了,她也报名成人舞蹈课,结识了一群舞友。对此,李知之给予全力支持,包括不限于语言鼓励、微信推送、不用林慧丽管理一日三餐等。她知道,如果林慧丽不找点事情做,她那旺盛的精力就会慢慢延伸到她身上。李知之不想这样,成年以后,她更渴望自由。

      林慧丽和李学成是通过媒人介绍的。
      第一面,林慧丽并没有觉得眼前这个梳着大背头的男人有多好。只是几次约会下来,他还算有趣,有点幽默因子在里面。最最重要的是,去年,他刚刚被分配到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有了房子,就有了依靠,对于刚到从县城到市里工作的林慧丽,刚好需要这种“依靠”。
      几层滤镜下来,林慧丽发觉到他身上的亮点:踏实又不乱花钱,虽然是黑了点,但也说明没什么乱搞的资格。那年头,找个靠谱的人,是最顺应时代的选择。
      第一次,林慧丽去陌生拜访客户,挨家挨户地宣传自家公司的产品,还有点怯生。
      “你能不能陪我去?”在林慧丽的邀请下,李学成陪伴左右,终于在五六次后,林慧丽可以独自上“战场”了,见客户,聊半个小时,都不带喘的。对此,她对他,满是感激,偶尔想到,甚至有一股暖流从心底里升起。
      第一面,李学成也没觉得眼前这个有点龅牙的姑娘有多好看。只是几次相处下来,比起之前那些漂亮姑娘,她聪明、励志、朴实,是个能一起过日子的人。他要牢牢把握住,毕竟在农村,他这个年纪,已经是几岁孩子的爹了。该着急了。
      第一次,他邀请她来家里,特意收拾了一下房间,摆了两个精致的玻璃杯在餐桌上。她说“饿了”,李学成马上下厨煮起面条。
      “这是我家做的哨子,你尝一下,挺好吃的。”看着空空的碗,李学成很满意,看来她不嫌弃。林慧丽秉承着在别人家的礼貌,将一大碗面吃完,满嘴辣乎乎的,只好一个劲的喝水。这个辣度,她从来没吃过,也不敢说不好吃。
      她不是他的“梦中情人”,他也非她的“理想对象”。
      但是,在媒人的撮合下,他们在一起了。
      李知之不知道他们相不相爱,但她能肯定的是,没那么爱。但正因这份爱不浓烈,相似的三观,让他们彼此间拥有最朴质的信任,人到中年,成为外人眼中,不可多得的模范夫妻。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李学成和林慧丽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8723357/31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