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3)勤劳也是一种罪
                        
                          北京的八月炎热非常,太阳仿佛跟地球有仇似的,拼了老命散发热度。我素来就怕热,公司所在的楼型又刚好是塔楼,方方正正,四面住人,光线不好,要常年点灯,一到夏天就格外闷热。几台电风扇对着我猛吹,依然汗流浃背。
  小公司嘛,永远是设备不齐。可陈助理常说:“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好处,百废待兴,你能捡起任何一件事,时间久了,都是一棵参天大树!”
  我知道,这些话不过是资本家奴役劳动阶级的屁话,可仔细想想,也有道理。公司只有7个人,肯定还有很多事情因为人手不足而停滞。
  就像高磊说的:“什么都试试没坏处,万一将来找不到本职工作,还有很多条生存之路!”
  高磊:26岁,本科英语,大学时自学美工,功底扎实,经验丰富,在校期间曾组过动漫团队,业务不错。只不过他想学习更多的东西,便到公司应聘。是个多面型人才。
  优势:擅长各种动画、界面,通晓美工、程序
  最高纪录:独立完成一部短篇的美工、动画、程序加配音,在优酷获得近百万点击率
  职场杀手锏:适合任意工作
  缺点:心事重、固执、过分谨慎、被否定后极易走向消极
  高磊是地道的北方人,五官体格上传承着北方人特有的浓眉大眼、高鼻梁和瘦高身材,很吸引女孩子。倘若男人仅仅有姣好的外貌并不出奇,可偏偏他家势好,人又聪明,稍微听几堂课便成绩优异,还能腾出大把的时间做些年轻有为的事!
  作为家中长子(家中次子比高磊小十几岁,据说也是个顽劣的主儿),高磊的父母从小就为他做好了人生计划,每走一步路都是提前设计好的,虽说大学就读英语专业完全出乎父母意料,却也没有偏离轨道太多,依照父母的打算,高磊毕业后,应该回家乡接管家族企业。可他们并不知道,高磊心中压抑了多年的自我意识和对自由的向往空前膨胀,这是一个极为拧巴的矛盾,孝顺和自由之间的抗衡,双方皆不肯妥协,就一直这么僵持着。
  对于高磊,我总觉得有些尴尬,一起吃午饭的时候,高磊总说:“小轩,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见过我这么帅的司机吗?”
  我故作镇定,白他一眼:“就是因为帅,所以才不务正业,因此没有工作,只好当黑车司机啊!”
  这话没错,物极必反嘛,就像我,因为聪明,所以懒惰;因为脑袋灵活,所以不勤奋努力;因为兴趣广博,什么都试,所以无一精通,杂而不专。
  小郭推推我:“小轩说得不对,男人的相貌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来自天上,一种来自民间,一种来自阴间,你嘛,介乎于民间和阴间的中间地带,笑起来跟野猪踩地雷似的,赶紧收拾收拾去世得了,免得吓坏小朋友!”
  一番话,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高磊也不辩解,只瞧着我笑,都说笑容是人际交往的金钥匙,这话一点不错,我与高磊渐渐熟络起来。
  随着工作的推进,我慢慢适应了公司的文化和氛围,也渐渐归纳出编辑的工作内容,包括:阅读软件的后期完善;游戏脚本的编写、制作与审核;产品网站的更新与改版;数学软件的前期调研和策划等等。内容繁多,涉及人员也比较复杂,陈助理只是随便说了句:“小轩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不懂,大家多多协助小轩啊!”,就把一个大摊子丢在我头上。
  我看着大伙似笑非笑间或不屑、不满的神情,心中七上八下。越是小公司,老员工越不好处理,我是新人,对工作知道不多,却忽然要跟这么多人沟通,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还是高磊给我面子,笑说:“行啊,有什么不懂得就来问我吧,我绝对倾囊相授!”
  我冲他无限感激地笑笑。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倒是没有故意为难我,只是非常客观、非常正常地把一大堆界面、游戏扔到我面前,大眼瞪小眼地等我提修改意见。不到十分钟,桌面上便存了几十个文件,命名又乱七八糟,有英文的,有数字的,还有随便起的,更没有注明是谁发给我的,搞得我一个头两个大。
  我对他们说:“今后,咱们的文件能不能统一命名?文件名+姓名+日期+版本号,这样我看起来方便,有问题也可以直接找到负责人!”
  别人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有王琪嘴里嘟囔了一下,听不清在说什么,我故意不理会,只说:“其实这也是为了大家好,咱们每天都有很多东西交给杨总审核,统一命名后,杨总也会条理清晰些,免得误了急活!”
  陈助理见大家不理会我,忙说:“小轩这个提议不错,大家照做吧!”
  刘瑞珍笑说:“既然陈助理都这么说了,咱们就听命吧!”
  我明白刘瑞珍的意思:我是新人,没有资格对大家的原有工作习惯评头品足。
  这也给我提了一个醒,就是每当我要做什么事的时候,要先取得陈助理或者杨总的同意,有靠山,办起事来才能顺利。
  所以,当我查看产品网站,发现问题时,直接与杨总取得了联系,我将网站存在的问题详细汇报给杨总,杨总对我能够自动自发做事情表现出极大的赞赏,他说:“你的想法很好,这样,你拿出一个方案,要刘瑞珍配合你进行网站改版!”
  领了“圣旨”,我开始详细制作网站改版策划案,并多次与杨总沟通,杨总的要求很高,我总共改了七遍,才算过关。然而,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麻烦!事情发生在网络负责人刘瑞珍身上。
  刘瑞珍:28岁,公司网络,元老级人物。
  优势:工作能力一般,欺负人功力一流!
  最高纪录:公司所有人、包括老板都忌她三分。
  职场杀手锏:不讲理。
  当我拿着策划案对刘瑞珍说:“前几天我在看网站的时候,发现了一些问题,跟杨总交流后,拿出了一个改版方案-------”
  话没说完,刘瑞珍已经冷下一张脸:“网站有问题为什么不直接跟我说,跟杨总说是什么意思?”
  我忙解释:“我没有告你状的意思,那天杨总找我谈话,刚好问起我对公司的看法,我就随口说起这件事-------”
  刘瑞珍哼了一声:“这网站你说改就改啊,问过我了吗,跟我商量了吗?网站的事你懂吗?你那方案我不用看就知道根本不行!”
  我头一回遇到这么厉害的主儿,士气立马弱了一半,怯懦地说:“这的确是我没考虑到,实在应该提前和刘姐您商量,要不您看看,这个怎么修改比较好!”
  刘瑞珍抬抬下巴:“我跟你说什么啊?说了你懂吗?这事你别管了,我自己找杨总说!”
  我还要说话,忽见角落里的小郭冲我使眼色,要我别跟她硬碰。
  我憋了一肚子委屈回到座位。心想,这个方案是杨总审核过的,她亲自去找杨总谈,还不是要做?我忍住怒火,等待杨总替我平反。
  可我万万想不到,第二天,杨总把我叫到办公室,公事公办地说:“那个方案你之前没有跟刘瑞珍讨论过吗?昨天她跟我提出好几个问题,确实在技术上不好实现,现在你把方案拿回去修改,刘瑞珍点头通过了,你们再动手!”
  我愣了好半天,觉得特别荒唐,杨总继续道:“刘瑞珍是公司的老员工了,懂很多东西,你平时要多与她沟通,向她学习,知道吗?”
  我从办公室出来,正好对上刘瑞珍似笑非笑的脸。
  小郭安慰我说:“刘瑞珍那人脾气很古怪,你难道没发现,公司同事之间互相要求合作,谁都不会过于注重言辞,可每每跟她沟通时,都会变得十分客气,一口一个刘姐,话语中还充满‘您有空的话---’‘您一定要抽时间’等字眼?”
  我回想,倒还真有这种情况,小郭斜着眼睛:“这呀,归根结底,还是你不对,刚来一个地方得搞清楚状况啊,谁是领导,谁是刺头,相互之间有什么矛盾?都得心里有数,你跟个傻大姐似的往人家枪口撞,不被打成筛子才怪!”
  我点头,拉住小郭的手,笑说:“这样看来,还真是我自找苦吃!”。
  小郭笑道:“她平时总摆着一副年初六的脸,想也知道不好对付!”
  我有些好奇:“什么叫‘年初六’的脸?”
  小郭摆出一副很欠扁的表情:“年假最后一天,钱花光了,东西吃没了,假期也没了,能有什么好脸色?”
  几句话说得贼过瘾,仿佛痛咬了刘瑞珍几口。然而,这也就图个嘴痛快。整个网站的策划及制作过程中,我都活在刘瑞珍的“□□”下,每天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
  为了尽快站稳脚跟,为了不再被人欺负,我尽量让自己低调下来,仔细观察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领导喜好及员工矛盾。小郭说得对,公司新人最忌讳太过张扬,那会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只有蛰伏起来,不显山露水,才有可能尽快了解情况,并想好接下来该如何做!
  通过几天的观察,我渐渐发现,公司的两位领导:杨总和陈助理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杨总是典型的私企老板,公司事无巨细他都要亲自过问,总把勤俭节约挂在嘴边,对打印纸、厕所卫生纸格外关注;既希望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希望大家绝对服从。在杨总领导下做事,是极需要察言观色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嫌你不懂得思考、这么小的事情都不能自己拿主意,什么时候会嫌你越权太多!
  相比之下,陈助理就比较容易沟通了,陈助理绝不会压制下属,每次向他汇报工作,他都会反问:“你是如何考虑的?”或者“你有什么想法?”待我说出方案,他便说:“你想的很好,就这么做吧!”
  陈助理这样做可谓一箭三雕,第一,可以掩盖自己的无能。第二,充分肯定下属的想法,提升下属自信心和自豪感,建立良好的上下级良好合作关系。第三,将欲擒故纵延伸,以充分的放权和自己的无能,来探清下属的能力和野心,从而更好地掌控。
  只是,我一直无法摸透陈助理属于哪一种。对于无法探清虚实的领导,是不可贸然展现能力的,以免反中其计。
  好在两位领导都喜欢勤劳实干型的员工,于是,我工作得更加努力,陈助理见我干劲十足,总说:“年轻人就是好,精力充沛,好好做吧,杨总一切都会看在眼里!”
  然而问题是,并不是老总把你做的一切看在眼里,就一定会给你好果子吃、就一定会升你的职。而你的勤奋,反而有可能得罪别人。
  问题发生在我与王琪之间。
  王琪,25岁,flash程序员,完美主义者,公司元老级人物。
  优势:学习能力、钻研精神
  职场杀手锏:专业
  弱点:不善表达,性格执拗
  王琪是我接触的第一个程序员,在那之前,我身边都是文科生,大多能言善道,性格开朗。王琪却恰恰相反,平时很少说话,偶尔说话大家也听不懂(逻辑混乱),表情一贯漠然。后来,当我接触更多的程序员之后,才发现性格内向、不善言谈、性格乖张几乎是程序员的职业特征,许是常年对着电脑,习惯于程序化、命令化的思维,性格也被同化了。
  王琪刚刚接手软件升级程序,技术不精,很多用户升级后都出现问题,杨总为解决这一现象,特别向王琪详细讲述其中的道理。本来我只是旁听,可奇怪的是,杨总讲的内容,刚好是我前几天刚刚学过的,遂仔细听了下去。末了,我还管王琪要了升级程序所需的工具和软件。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琢磨如何编写,并尝试着写了一份。刚好杨总走过来,看到我在电脑前忙活,笑问:“小丫头,在忙什么?”
  我答:“您白天讲的那个程序,我很感兴趣啊,想试着做做!”
  杨总有些诧异:“你懂程序吗?我看看?”
  他搬过我的电脑,仔细看我写的程序。我紧张的手心直出汗,生怕自己写的程序是一堆垃圾。孰料,杨总笑说:“不错啊,小丫头,没想到你还有这能耐-------不过,你这里有些问题,你看,这个文件不能重复,要把以往升级命令中的删除--------”
  杨总又给我讲了许多,直到凌晨1点,才结束谈话。
  第二天一早,我打着哈欠参加早会,杨总笑着宣布:“王琪,你工作比较多,升级程序还是另安排人吧,公司现在就左小轩清闲些,以后,你来负责这一块!”
  我张大着嘴巴,愣在原地,所有人用诧异的目光看向我,王琪则是更多的愤怒。
  从此,我和王琪成了对头。
  小郭一副唏嘘的样子:“妞,你怎么把她给得罪了,她是公司唯一的程序员,不好惹!”
  小郭每次提起公司的某某职位,都会加重“唯一”两字,唯一的美工、唯一的网络,唯一的电话销售,唯一的助理--------
  我就纳闷了,我不也是唯一的编辑吗?怎么一点地位都没有!
  我格外委屈地解释:“我真不是故意的!”
  小郭双手合十:“跟我解释没用,你还是自求多福吧!”
  接下来的那段时间,我的日子着实不好过。我是脚本编辑,美工、程序都需要按照脚本来做,而游戏审核自然落到我的身上。可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我对王琪说什么,她表面应承,实际却不做。东西完不成,杨总只会训我监管或者安排不周。
  反问她,她回答地理直气壮:“就你安排的工作重要是吗?我手头一大堆活,都停手,光做你安排的,是吗?小轩,不是我说你,你应该提前问问人家正在干什么?能不能忙过来,什么时间有空挡?然后再安排工作--------这公司也不是你说了算,对不对?你说明天要,可杨总还有另外的工作安排,也是明天要,我做谁的?”
  一番话,倒也合情合理,我只好再一次认倒霉。陈助理见我郁闷,鼓励我说:“一个能够听进别人意见,并经常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才能不断进步!”
  我是不断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我都不会推卸,可王琪为什么就不从自己找原因呢?
  陈助理看出我的困惑,又说:“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各种问题,能够与各种棘手的人进行良好沟通!”
  我承认陈助理说得对,于是,这两句话变成两座大山,将我死死压住。憋屈,憋屈,不在憋屈中爆发,就在憋屈中灭亡!
  在王琪惨无人道地欺负我六次之后,我决定开始反击。
  作为新人,去攻击一个元老级人物,无疑是自寻死路的行为,西游记早就说了:凡是有后台的妖怪都被接走了,凡是没后台的都被一棒子打死了。我算是没后台的,还是个拿自己去碰石头的鸡蛋。
  可我有我的打算。首先,我需要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一个没有后台的人想要做事,一是联络同样受苦受难的人,建立革命联盟共同反抗;二是拉拢尚未受苦受难的人,作为坚实的后备力量。
  打定这个主意后,我不再躲着王琪,反而有事没事就去她那里碰壁,碰的多了,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旁观者们,开始同情起我来。
  小郭打死不改的调侃:“这处关系啊,就像挂Q一样,每天至少两小时,达到一定的天数后就可以太阳了……”
  高磊说:“你有什么事先说给我听,我帮你琢磨琢磨,看怎么跟王琪沟通!”
  陈助理说:“小轩啊,委屈你了,别着急,慢慢就好了,一切都会好的!”
  就连刘瑞珍也说:“你试着在工作外跟她处好关系,有交情,好办事嘛!”
  我知道,时机成熟了。开始实施反击行动第二步!
  对王琪这种人,首先要摸清她的弱点,然后想办法将她的弱点扩大化。这一步有赖于杨总的办事习惯,杨总对员工工作的审核极为不公平、不客观。
  一个游戏,做得好玩,是美工有灵性、程序做得棒;做得不好玩,便统统是脚本的错!
  一个项目,按期完成了,是技术人员加班加点,日渐纯熟;拖延工期了,是编辑脚本写的繁冗,大大增加了无谓的工作量!
  我从中整理出一条思路:凡事都由编辑负责,王琪有再多的不是,也显露不出来,充其量只算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不到引起杨总关注的程度。
  于是,我主动向杨总提出,我的经验少,还需要学习,难当审核之重任,王琪经验丰富,不如由她来进行全部工作的审核。
  杨总见我提的合情合理,便在早会公布了这个消息。
  王琪成为审核人,对我变本加厉,脚本不好玩不做,脚本不出终稿不做,嘴里还振振有词:“技术画一个界面、做一个游戏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的,你脚本不好玩,或者还需要修改,我们做的东西怎么办?推翻重做吗?太不重视我们的工作了!”
  说完还鼻子一哼,环抱着胸坐下来,大有死不退让的架势。
  我忙去倒了杯水,送到王琪面前,笑说:“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嘛,你说得很对,我再改!”
  王琪见我服软,更加不依不饶:“那你要改到什么时候?杨总说这几个游戏要在一周内搞定,美工和程序至少需要4天,你的脚本已经拖了一天,到时候完不成,谁来负责!”
  我终于忍不住了,悄悄去厕所,坐在马桶上很小声很小声地哭,又怕被别人发现,掐算好时间,装作若无其事地走出来。
  其实,王琪对我越坏,我的计划就越容易实现。树大招风是非也多,不怕抓不住她的把柄。
  月末,杨总审核游戏,越看眉头锁得越紧,他给大家开会,说道:“这次的游戏,可玩性、耐玩性都很低,王琪,你总结一下,是什么原因!”
  王琪立刻说:“是脚本的问题吧,小轩经验不足,写出来的脚本不好玩!”
  杨总叹道:“既然你是主审,小轩的脚本拿给你,你就应该多提意见,发现不好玩,怎么还是继续做?”
  王琪有些慌了:“我提了,小轩改了几版,都达不到要求!”
  杨总侧脸看了看垂头沉默的我,又说:“除了这个原因呢?”
  王琪脱口而出:“那就是美工的问题了吧?”
  高磊显然没想到王琪会把错误归到他身上,愣了一下,杨总反问:“程序方面呢?”
  王琪道:“程序方面,是我负责,没有bug,节奏感也很好!”
  杨总皱起眉头,说道:“王琪,你是主审,发现脚本不对、美工不好,就应该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在汇报的时候,把一切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小轩的脚本我看过,虽然不怎么出彩,却也非常正规;美工界面也做得很精美,游戏不好玩的主要原因,还是在程序,你明白吗?你是老员工了,应该了解公司的诉求,更了解公司的文化-------你们每个人所作的事,我也都看在眼里,我希望大家凡事以工作为重,不要因为一些私人利益,排挤同事----------”
  我在心中暗喜,委屈了这么久,总算是漂漂亮亮地赢了一次。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我只是任由她朝着坏的方向发展,那么简单而已!
  杨总有句话说得好,员工们有什么不对的,最好自己尽快改正,一旦他亲自开口,事情就严重了。杨总说:“以后,还是小轩负责审核吧,大家尽量配合,不要再让我看到那些小肚鸡肠的事情,明白吗?”
  王琪丢尽面子,抿着嘴,默不作声。
  王琪是个极其主观意识的人,对于杨总的否定心中不服,便开始琢磨“此处不留爷只有留爷处”了。                        
                        
                            
                                
                                插入书签 
                             
                         
                        
                                                    
                                
故事里的人都是真实存在过的,好多人我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有些让我佩服,有些让我恨得咬牙切齿,不知道你们的职场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