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璋

作者:姜一束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3章


      孟家的人口很值得一提。

      每次来的教习嬷嬷都会给宁璋唠上一遍,宁璋也算愿意听,毕竟听这种家长里短至少比练规矩有意思。

      说是孟家祖辈上曾有个老老太爷辈的人陪先先帝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被封了可世袭的伯爵,后代也都进了行伍,是实实在在积累下来的战功,到了宁璋爷爷这一代,不知哪路菩萨开了光显了神通,竟被信国公焦家的宝贝嫡女看上了。焦氏一族虽这几十年来没落了(成了蓝氏与北辰氏族斗争下的牺牲品),但在宁璋爷爷那个时代,还是朝堂上叱咤风云的氏族,就跟当今蓝家的气魄并无二致。

      焦家的小姐能看上宁璋她爷,说明她爷爷年轻时候很是丰神俊秀,也懂得讨女孩子欢心——宁璋当时作此想。

      后来宁璋她爷也很争气,如愿以偿取到了焦二小姐,封为孟家主母,也就是现在在孟家一言九鼎的孟老太太。孟老太太从小就是个脾气大主意大的人,干什么都要在昌安城的闺秀圈里掐尖,虽然找的夫婿是第一等的帅气,可是就有那些拈酸吃醋的人见不得她处处风光,非要找一处气她,便笑话她低嫁了个兵鲁子世家,就是文盲。

      这话在当时说也没假,孟家确实一门尚武,无一人从文。

      但估计孟老太太是受了这话的刺激,下定决心要整顿孟家的风气,摆脱兵鲁子的称号。于是她下定决心从子嗣开始整改。

      孟老太太膝下三个孩子,大儿子孟肇和走文举入仕,娶了文治侯府的独女卫清韫(卫清韫出嫁前是昌安城赫赫有名的才女,孟老太太很满意),孟肇和如今官至大理寺左少卿,孟老爷子去后他承袭了忠义伯爵位,在朝堂上也素有清明的官声。

      二女儿孟昭嫁的是二甲进士高经纬,高经纬祖上也都是读书人,祖上往前追溯三代还曾入过内阁,只是往后没再出过拔尖的人才,最高也就是官至五品。到高经纬时,家道已经不值一提,但孟老太太慧眼独具,看中了这高经纬未来得是个人才,给自己嫡出的女儿押宝在他身上。后来高经纬也算争气,如今已是从五品的襄州知州,孟昭也随他外派去了。

      为什么单说一个二女儿呢,因为大女儿和三女儿都是姨娘生的,不提也罢——每个教习嬷嬷都不提也罢了。

      偏就到了二儿子孟肇戎这里生了反骨,怎么都不肯读书,一头扎进行伍里出不来,还天雷勾地火地爱上了江湖世家堪称女侠的陆隐乔,生下了孟宁璋。孟老太太很头疼,特地为宁璋加了一条家规:孟家女眷不许习武。

      再到宁璋这一代,孟老太太的重文轻武思想渗透更甚。

      大小姐元璋是卫夫人所生,从小就照着昌安城最高贵的闺秀培养,孟老太太还托关系(主要是托卫家自己的关系)把她送到了宫中给长宁长公主做伴读,结果这伴读的路风调雨顺,一直顺到被祁帝留作宫妃,现在也很争气,已经位及庄妃。

      刚升妃的时候,孟老太太出去唠嗑的时候恨不得三句话提一句庄妃娘娘,十分满意。

      大少爷景崇也是卫夫人所生,由于是全家第一个孙子辈的人,宝贝得很,由着他自己选了志愿,结果他还是选了武行。孟老太太痛心疾首,既不舍得委屈宝贝大孙子,也不愿意让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于是刷自己的老脸求得了巡盐御史的女儿林疏云做大儿媳,也算向文官清流又一步靠近。

      二少爷知崇,仍然是卫夫人所生。

      讲到这儿的时候,每个教习嬷嬷都忍不住啧啧点头称赞,夸赞忠义伯真乃丈夫界的翘楚,卫夫人实乃夫人界的领袖啊,这两人能数十年为一日地恩爱许久,忠义伯唯一纳的妾还是孟老太太的婢女大阮氏,因为伺候大少爷的时候跌入水伤了身子,卫夫人可怜她以后没甚出路,才着意留在孟肇和身边。据说孟肇和为她自作主张的行为还生了好一次气,觉得是她不相信他们两个能一生一世一双人似的,是以虽然大阮姨娘名义上是个姨娘,实际也并没怎么碰过孟肇和。此事在昌安城的太太圈流传出去,许多夫人纷纷上门求卫夫人指教,倒把卫夫人热闹的不行,张罗着开了许多次马球会来一解自己的玩乐之心。

      话又说回来,那二少爷知崇纯纯是孟老太太的牺牲品,当然也是二少爷太争气,虽然不喜读书,奈何读书太好,被逼着一路读书科举,最后十四岁竟然就中了状元,又被逼着去当了官。他本人整个就是一厌世青年,可偏偏被当成少年老成的代表,那昌安府尹居然带了黄金婆亲自上门求亲,昌安府尹之女王氏正瑛,说是有班昭之才,又有合德之貌,自然是眼高于顶的,谁料却对孟知崇芳心暗许。孟知崇便是疾世愤俗恨天下,看到王正瑛便全成了一颗柔情似水的心,两人倒是举案齐眉得很。

      综合来说,卫夫人本人实乃昌安城太太圈里妥妥的赢家,孟老太太这么独裁专制的人都敬重卫夫人三分,由着她组局玩闹去,都当是文人风骨。这要换成孟肇戎的家眷,别说组办马球赛了,就是热心帮别人张罗一下,都能被孟老太太唠叨许久。

      相较起来,宁璋她爹属实有些反骨,也怪不得孟老太太唠叨。

      孟肇戎在文武的选择上就十分坚定,非要选武,说是骨子里留着学武的血,不学不行,也果然是他有些本事气运在身上的,入行伍五年,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就是和陆隐乔一见了钟情。

      陆家在江湖上实在太低调,从来不屑争名夺利的纷争,以至于江湖上虽然都知道陆家有着绝顶的武学,却不知陆家的另一桩辛秘。

      话要从章国的开国宰相陆无涯说起,陆无涯是整个大荒公认百年一遇的谋略奇才,辅佐第一任章王登基立业,立新政、编军队,亲自带兵出征,从建国之初仅有的一道七州领域,扩展成大荒领土最多的国家,所用时间不过短短十年,后又用十年时间,制严刑峻法、行军屯耕战、大力发展经济农业,在章国国泰民安政通人和之后,陆无涯也算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大感身体强弩之末,便留下一册《治国政鉴》,洒然隐居去了。他隐居之后潜心钻研武学,自创逍遥心法,本意是为了恢复体质,没想到恢复的太好,竟给自己恢复了个老当益壮,世人只知冰域上有个无名老人武功独步天下,却不知此人就是当年的章国宰相陆无涯,自然更不知道章国开国宰相陆无涯的亲弟弟就是祁国第一武学世家家主陆无极。

      陆无涯隐居之前,把他所有的治国政要及引据经典的抄本都放在了陆无极隐州家中,后来所有修习的武学心法,自然也都抄给了陆无极。可惜陆无极本人在武学上兴趣缺缺,医药之道上却甚通,兄弟二人互相影响,以至二人随便拿出武学还是医术一道,在江湖上都无甚敌手。

      不过陆无极虽然无心武学,他的一双儿女却极通,长子陆忘归,也就是宁璋他舅,把陆无涯的武功学了个十足十,他也是个不爱出名的人,但每每游走江湖露个一招半式的,便已然够在江湖上引起一番轰动讨论了;次女陆隐乔不仅武艺高超,更妙的是极擅兵法,她嫁给孟肇戎之后,也算孟肇戎该有此气运,又赶上宋国屡次进犯兴州,孟肇戎同陆隐乔两人一同出战,有陆隐乔在旁协助,很快他就从一个不起眼的勋爵子弟一路斩获军功,收复兴州,也冲上了正三品昭勇将军。

      当然,这是宁璋的个人总结。教习嬷嬷们在讲孟肇戎升官这件事的时候,则完完全全归功于其个人的英勇神武,只是在提到陆隐乔月子里还带兵打仗以至不幸离世之时表达了一丝惋惜,完全没有想一下如果仅凭孟肇戎自己的英勇神武,怎么还用自己的夫人上战场。

      但撇开此事不说,宁璋总觉得自己这个爹的感情其实很待商榷。因为宁璋是在陆隐乔和孟肇戎成亲五年之后才生的,而这五年也没耽误孟肇戎和其他妾室有孩子。

      比如陆隐乔刚入门那年,孟肇戎跟邵筝儿生了个女儿,二小姐容璋。这个女儿生得玉雪可爱却有些先天病弱,孟老太太很喜欢,不忍心让她跟着孟肇戎外派去兴州,便留在自己身边养。没想到孟肇戎在边疆一待就是十六年,所以容璋跟宁璋的处境有些异曲同工之处:都跟爹不亲。

      比如陆隐乔入门一年的时候,孟肇戎跟小阮姨娘生了个儿子,三少爷则崇。

      比如陆隐乔入门三年的时候,孟肇戎又跟邵筝儿生了个女儿,三小姐乐璋……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宁璋面上的表情很好看。毕竟她们江湖人流行的还是一生一代一双人,没想到昌安的达官贵人们这么……这么……百花丛中过,有花堪折直须折啊。

      母亲生前这口气都能咽的下去?宁璋难以理解,对孟家也十分不屑。

      最不屑的还在陆隐乔去
      驾鹤归西之后,才三十岁便已是三品的孟肇戎身价可谓大涨,孟老太太亲自替他求了个续弦,许的是颜家阁老的孙女颜双仪。

      孟肇戎嘴上怀念亡妻,就因为邵筝儿特别敬重陆隐乔,也颇有陆隐乔之风,所以一直叫她掌管家务,反倒对颜双仪不咸不淡。

      但不咸不淡归不咸不淡,倒也没耽误他还是跟颜双仪生了个女儿。也没耽误他后来又跟新添的张姨娘生了个儿子……

      瞧瞧大伯那边一枝独秀,再看老二这里百花争鸣,相较之下,实属高下立判。

      当然宁璋数来数去还觉不对,分明她前头就三个姐姐,排到她合该行四,怎么大家都叫她孟五小姐。

      其中一个嬷嬷伤心地几欲落泪:“卫夫人在你前头曾生过一个姑娘,可惜高龄产子,四小姐两岁便夭折了。”

      宁璋也叹了口气,更加感慨大伯和自己这个便宜爹真是感情上的两个极端。

      当然,除了宁璋感叹,嬷嬷们也是感叹的,但又不敢当着主家小姐的面嚼舌根,就只能按捺住在这个孟肇戎绝对赢不了的话题上的嚼舌根欲,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讲两句孟肇戎内宅的事——毕竟那都是陆隐乔之后的事了,坐山观虎斗,聊两句没事。

      比如孟肇戎原本带了先陆夫人、邵姨娘、小阮姨娘三人同去兴州,陆夫人既有治家之能,又有带兵打仗的谋略本事,所以整个兴州百姓包括兴州孟府下人都极敬重陆夫人,邵姨娘和小阮姨娘也是听话的,不过小阮姨娘爱争些风吃些醋,孟肇戎第一不能忍旁人同先陆隐乔过不去,便冷落了她,后来她忧思过重,在生则崇的时候难产死了,则崇便短暂地被陆隐乔养过两年。

      陆隐乔仙去之后,孟肇戎悲痛欲绝,不能自持,竟是邵筝儿站出来主持了大局,原是她从来敬重陆夫人,跟着她学了些掌家之事,才在那段时间支棱起了整个兴州孟府。孟肇戎看她颇有陆夫人的风范,又对她敬重陆夫人颇为满意,所以便格外抬举她,不仅让她自己养着三小姐乐璋,连则崇也让她养在膝下。孟府下人见邵筝儿心有敬意效仿先夫人,也都愿意听她的。

      偏颜双仪不知孟肇戎对陆隐乔的情结,她是阁老的孙女,一向刚正不阿不肯曲意逢迎的,自入了兴州孟府,发现孟肇戎大有宠妾灭妻之嫌,连掌家之事都不给正妻,反而让妾室拿捏,便觉得风气不正,跟孟肇戎起了无数冲突,一直到现在都不得孟肇戎青眼。后来她有意扶持张姨娘上位,意图让张姨娘笼络住孟肇戎的心思,再慢慢把管家权拿回来。那张姨娘吧,说争气也算争气,毕竟给孟家生了个小儿子,可即便生了儿子,也没见孟肇戎多喜欢一分,所有大事小情还是紧着邵筝儿做主。

      后来宋国内乱,军力渐弱,孟肇戎又拿了宋国襄州,这两年在襄州驻扎,渐见宋国再无精力开战,这才被祁帝召回昌安。

      他风光回了昌安,颜双仪也算回了有娘家靠山的地方,回去简直痛哭诉苦这些年多么委屈,那孟老太太眼中也容不得沙子,随知邵筝儿这些年跟在孟肇戎身边算是有功,可毕竟宠妾灭妻在昌安是丢了大面子的,自回了伯府,孟老太太便强压着让邵筝儿受正经姨娘待遇,让颜双仪跟着卫夫人学治家,这才算制衡了孟二府上一头大的风气。

      这家长里短的事情老婆子们说着过瘾,宁璋听了个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心里十分不屑: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一群莺莺燕燕在身边,等母亲死了才一副情深义重念念不忘的样子,真是没意思界的翘楚,没意思极了。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3章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4242376/3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