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家七少上
林旭是个书生,他出生淮南林家。自幼嗜好读书。
自他听闻当朝大儒欧阳肃有找一学生传其衣钵,便不顾家人反对,一心上京一试。
对于林旭来说,京城太过繁华,直晃得他头晕。于是——
他迷路了。
林旭正想找个人问路,却看见一个白衣少年手执把折扇,微笑着朝他走来。
也许是春日的阳光太多情,也许是春日的微风太柔软。林旭看着那白衣少年挂在腰上的玉玦,一时间脑海里只有四个字——
君子如玉。
少年停在他面前,敛袵一礼道:“在下风陵,这位兄台可也是来参加春闱的?”
就近打量一番,林旭才发现这人身量较矮,眉目柔和。是个女子。他抱拳回以一礼,道:“小生林旭。此次上京不为科考,是来求学的。阁下可知道欧阳大师宅邸何处?”
风陵脸上笑意加深:“兄台若不嫌弃,我来带路如何?”
林旭并不推辞,只是拜谢道:“多谢足下。有空定请足下畅饮一番。”
两人边走边聊,不多时便到了欧阳府门口。还没等林旭递上拜帖,守门的侍卫便客气地把两人迎到了大厅。
约摸一盏茶功夫,欧阳肃到了。
林旭见到心中偶像,当下激动不能自已。他俯身一拜:“晚辈林旭见过欧阳大师。”
“在老夫这儿不必多礼。随意就好。”欧阳肃和蔼一笑,目光移到风陵身上:“七少这大忙人今天怎么有空来老夫这儿做客来了?”
“许久不见,欧阳公倒是愈发精神了。”风陵摊摊手:“本少今天来是为林公子引荐的。”
欧阳肃扭头看向林旭。后者连忙回答道:“晚辈无才无德,哪里担得起风少媛的引荐。此次冒昧前来是想拜入您门下。”
他说完,又犹豫地补上一句:“恕晚辈失礼,您和风少媛相熟?”
欧阳肃笑道:“七少年纪虽幼,见识却极深远。三年前老夫与七少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故而以同辈相称,引为忘年之交。”
林旭眼神闪亮闪亮的,崇拜地望着他。
“……咳。”欧阳肃顿了顿,若无其事地问道:“林公子要拜入我门下?”
林旭拱手道:“正是。”
欧阳肃吩咐下人送上笔墨,沉声道:“请公子留下墨宝。”
对于慕名而来的学子,欧阳府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登门拜访必留下诗文。真才实学之士自然被奉若上宾,而滥竽充数之辈却只能欧阳府得一句‘恕不远送’了。
欧阳肃此时借着规矩要林旭动笔,却是存了考较的意思。
林旭也不含糊,挥手便写下一篇长安赋。词句大开大阙,意境优美。极对欧阳肃心思。
欧阳肃这下望着林旭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好诗!昔日谢客博览群书,独占天下一斗之才。今日公子亦不逞多让,文章之美,京都莫逮。”
他指着窗外,道:“古人云诗言志,却不知林公子心中藏有何样江山。请赋诗!”
林旭胸有成竹,挥毫泼墨。下笔如行云流水。不多时,一首春日便完成了。
欧阳肃接过诗,一句一句读下去,面色却越来越古怪:
“此公子之志乎?”
“正是。”林旭眼里闪现出坚定不移的光:“晚辈欲隐于乡野,钻研学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咏而归。”
“……公子不欲出仕乎?”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