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话桑麻

作者:楠楠自语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分家


      话说李家和米家定了亲,顺带着和孙家也成了姻亲,那孙进孝和孙赵氏商量要将以后走海赚的银子分成给他们两家,孙赵氏终究是妇人心性,帮衬姻亲是一回事儿,这会儿要把白花花的银子送人,究竟也是心疼的,便没吭声儿。孙进孝看出老妻是心疼银子,便搂着妻子道:“你我同心同力,眼见这家业是一天天大了起来,总得传给儿孙的,你也知道墨离国律法规定凡是商户三代不得为官,这家大业大,若是没有亲家为官看顾着些,一旦儿孙们行差踏错或是有人眼红设计,
      免不得成了别人嘴里的肥肉。那大牛还有米先生的儿子我看着倒是好,现在固然穷些,以后进学中举为官了,想起我们的好处,便看顾着些我们儿孙些,也是有的。再者除了这一两家,我们其他亲眷不过是些平头百姓,并没有什么读书识字的人,没得指望他们。你细想想是不是?”那孙赵氏开始心疼银子,待转过这弯儿来,便换了笑容道:“你想的不错,虽说学问好是要紧的,但要进学为官,少不得要花银子进京赶考,还要上下打点,他们家哪里来的银子,这时候我们雪
      中送炭,以后想起我们的好处,那便亲上更亲了。”当下计定,安歇无话。
      第二天便请李家和米家吃酒,席间孙进孝便提出要分红利给两家,把个李孙氏欢喜的无可不可,那米老先生却有些呆性,推辞不许,孙进孝笑道:“老先生莫推辞,你两家已经定亲,我们便是姻亲了,互相帮衬本就是分内之事,再者老先生还有几个儿子以后要进京赶考,若是得了功名,要谋个一官半职,还需要打点,这都需要银子花销,承蒙老先生不嫌弃我们是商家,这也是我的一点儿心意,老先生请务必收下。”那这边米老先生还要推辞,便被李孙氏和孙赵氏劝住,这才收下了分红,三家高高兴兴喝到黄昏才散,各自回家安歇不提。
      等到定亲酒喝完,祭过祠堂,各色安排妥当,孙进孝便拜别了众人,走海去了。说着也该是他行了善缘,这走海异常顺利,没过两年便满载而归,赚了个钵满体满,除了打点官家,与各家分账,算来竟有五万多银子的进账,把个孙赵氏乐的合不拢嘴,那李家和米家也各自拿了五千银子的分红,各各欢喜,便约着初一到李家喝接风酒。
      那李孙氏得了准信儿就忙碌起来,各色小点儿和吃食准备稳妥,又雇了个厨娘和小丫头帮衬,又去酒店定了桌席面,要了几坛上好的女儿红,把个接风酒办得是丰丰富富的。酒过三巡,那孙进孝便说些个海外风土人情,把大家伙儿都听住了。这一席宾主尽欢,那米老先生和孙进孝喝得醉熏熏的,被家人接了回去。
      李大牛在这两年间果真如孙进孝所言,进了学,成了秀才,他便嫌李大牛名字粗糙,改做李德明,字明之,取个厚德之意;米老先生的大儿子米子强越发进步,除了比那李德明早一步成了秀才,更考取了举子,那二儿子米子明也早早进了学,成了秀才,只那三儿子米子生做学问的火候未到,尚未进学,他本人却喜欢字画,画得一手好画儿,亦爱舞刀弄枪,以此为乐,并不在意功名,与米老先生性子倒有几分类似,故颇得米老先生喜爱,也不逼着他进学。这期间便有媒婆三天两头上门说媒,米老先生只苦于无钱置办彩礼,便一拖再拖,那孙进孝的媳妇儿孙赵氏得知后,便做主送了银钱给米老先生,说定了赵氏的表侄女儿温氏,娶了过门,那温氏虽是小家子出生,难得温柔贤惠,生得又风姿绰约,加上做得一手好女红,与米子强是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对米先生又恭敬有礼,对弟妹也是倍加关爱,真可谓长嫂如母了,乐得米老先生对孙家越加感激。那米子明娶的是顾氏的表侄女刘氏,那刘氏虽说家产颇丰,却是个绝户,有几房妾氏,却奈何命中无子,只得一个嫡生女儿,未免娇宠了些,那刘氏自视美貌,内心想要高攀富贵人家,没料想父母把她嫁与米家为媳,内心便有些不忿,那子明和子强子生不同,是个火爆性子,两口子个性都要强,未免不时有些口角,她又看到大嫂比她貌美又比她得人心,内心便像猫爪了似的,不
      时生出点儿事来,幸而温氏性格温柔大方,未把这些儿放在心上,只道弟妹年小不懂事,更衬得那刘氏小家子气,让米老先生对长媳喜爱有加,便让温氏掌家。那子生却是个妹控,言明等妹子出嫁了再娶,大家强不过,只得随他去了。
      李家得了银子后,在镇上买了所五进五出的宅子,又置了三十顷好地,在老李家祖坟旁置了十几亩祭田,起了祠堂,又与孙赵氏商量着自家跟米老先生的婚事,那孙赵氏便道:“两家已经定亲,孩子们又都是见过的,本来不必繁琐,可如今米老先生的儿子们进学了,大儿子又是举子,虽没有官职,也算是有功名在身的,再者你家德明也是进学了,虽比不得子强,这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仪礼还是不可省,免得以后被人提起说我们不懂规矩,让人笑话。那纳彩也需得好好备上好的才是。”李孙氏忙点头称是,那孙赵氏如今也看好他们两家,免不得暗暗又给两家添妆,娶亲那天虽说不得是十里红妆,但两家也热热闹闹丰丰富富地完了此事
      ,那温氏当家,偏疼着小姑子,又从自家购置的地里拿出了两顷地送给米氏做针线钱,此事被刘氏知道,又叽叽咕咕了一阵子才罢。
      娶亲当天李德明喝过合卺酒,接过盖头,烛光下看那米氏杏眼桃腮,肌肤雪白,面带含羞,与平日见到的小家碧玉的样子相较又是别样的风情,不由得大乐,是夜便有无限恩爱。第二天米氏见姑舅时便不由得有些扭捏,那李孙氏是个过来人,哪里看不出来,见他们夫妻和乐,心里亦是欢喜,对着李德明道:“你爹去的早,为娘好容易拉扯你们长大娶亲,你要好好对待你家娘子,不可怠慢,柔儿也要早早为李家开枝散叶,为娘便心安了,你舅舅舅妈对我们李家有恩,你以后要像对待父亲母亲一样孝敬他们。”那李德明哪里听不出来老娘的意思,拉着妻子的手道:“娘您安心,我和柔儿自会孝敬您老人家和舅舅舅妈,关怀弟弟,早生贵子,一家人和和美美地
      过日子,”把个米氏羞红了脸,偷偷拧了他一把,那李德明只是憨笑,李孙氏看得暗暗点头,喝了媳妇茶,便给了一对碧玉镯子做见面礼,那孙赵氏也拿出早备好的八宝璎珞项圈一个作回礼,米氏便拿出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赠与小叔子和堂兄弟们。三天后回门,米老先生见小夫妻俩恩爱,道女儿终于得了个好归宿,对得起早逝的老妻,心里越发放心,此后便整日赏花饮酒,吟诗作对,参禅悟道,闲时便找孙进孝话唠,安心的颐养天年去了。
      米氏嫁给李家两三年,便连生二子,把个李孙氏乐得合不拢嘴,说她旺夫,那李德明自有了儿子,越发用功起来,不到五年便考取了进士,虽比米子强稍慢一些,但对李家也算是个天大的好事儿,不久又选了个下县县尉从八品的官差,带着妻儿上任去了。那米子强却比李德明好上一些,早两年中了进士,选了畿县县令正八品的官差,也早早带着温氏上任去了。
      那李家出了当官的不假,喜得李孙氏在家天天烧香拜佛保佑儿子做官顺利,却惹恼了一个人,你道是谁,原来是李大力的媳妇叫王喜儿的,那王喜儿是个中等农户家的女儿,长得倒是一副好皮囊,却生性贪小又吝啬刻薄,看上了李家是个做官的,比村里其他家强上不少,便花银子央媒人把自己吹得天仙一般,李家道娶米氏是难得的,而李大力没有进学,生性又愚钝了一些,配个一般的农户倒也罢了,于是便应了这头婚事。哪知娶了过来,天天不是挑三捡四,便是嫌东嫌
      西,连服侍李孙氏也懒懒散散,又只生得一个女儿,李孙氏便嫌她不如米氏,话里话外只道米氏好,把个钱喜儿气歪了鼻子,天天在李大力耳边咕哝,要分家单过,那李大力是虽有些愚钝,但也知道这分家的事情也须得母亲点头,又不好提,唠叨得紧了,便早早出门务农去,留着王喜儿在家唧唧咕咕说个没完。
      谁知那李德明是个忠厚有余,圆滑不足的人,做了三年县尉,不得上司喜欢,年评便得了个中下,三年满后便没有再任选,早早的回家了,这让李德明和李孙氏很是灰心,幸而米氏温柔开解,才慢慢好起来,那王喜儿心中却暗喜,被李孙氏看破,越发不喜欢她起来,又见王喜儿逼着李大力分家,便约了个日子,邀了村里的长老做保人,分了家,李孙氏跟了长子,得了五进的房子,李大力便得了老宅,那田地一人一半,各十五顷,王喜儿还有些不足,便道:“做哥哥的照顾弟弟,便多给些也罢了。”那李德明是个厚道的,便要开口再分点地给弟弟,被那李孙氏使了个眼色,打住了,李孙氏咳了一声道:“虽说做哥哥的要照顾弟弟,这做儿媳的也便要照顾婆婆,既然我跟着德明过,那么这田地也多匀点儿给德明吧。”唬得王喜儿忙忙住了口。李孙氏方道:“平分已是照顾大力了,以后你们小两口也要像德明两口子一样斯抬斯敬的过日子,早日添丁。” 李大力和王喜儿忙应了,这才立了分家文书,李孙氏给过儿子们房地契,便散了,以后两兄弟各自过活不提。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分家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2101297/2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