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裳

作者:南巢旧巷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重翻旧账


      一月有余,由太子应允,大理寺少卿主审,都察院,锦衣卫细听旁审。涉及此案的人皆需到场,她们四人不用说也在其中,而当年的证人余成迟迟拿不定主意。

      物证是充裕,连证词都有。在他人眼中,这证人是痴傻的,证词不足为证。可江吟荷是希望对方能来。这般不仅能证明自己是清醒的,也可亲眼看到伏法。从她的角度来看,不论从哪个角度皆是有益的。

      同样,谁都有属于自己的考量,她能做的是分析这其中是否值得,结果亦是不可预料的。

      从听审的情况来看,这当中所涉多的是她们不知晓的。

      这一个时辰,案子并未完全疏解,这其中仍有些错综复杂的地方。她们这不太清楚的人就更加糊涂,却也只能静静地坐在一旁。

      “大人,”此时堂外来了个侍卫道,“余成在外求见。”少卿挥手示意将人带来。

      听得人要来,江吟荷的目光便朝向外一直观望着,随着对方的出现落幕。

      余成进来后就跪在正中央,“草民余成见过诸位大人。”往日痴傻模样不复存在,在那直板地跪着。

      于少卿注视着眼前之人,能清晰写下澄清信的,他又怎会相信这人是傻的。“今日前来有何事诉说?”前几日派人去请,闭门不见话也未有一句。

      他瞧着堂下人作揖道:“草民前几日在家养伤不便外出,今日刚有些痊愈便立即赶来。”其实是否想见尤为明显,只是难得拆穿。

      “既才痊愈,也不好常跪。赐座,再加个蒲团。”说完待人坐下才又继续审理。“你对此案还有话要说?”

      今日关键的就是将案中的经过理清,所以稍有怀疑的皆不在场。

      刚坐下的余成想起身也被于少卿给按下了,他坐定后道:“镇中人并非被骗走,也非传言般有何怪物。”他开始道明当年情形,而这又一部分信中也有提到。

      “镇里常年穷困潦倒,每家每户只够自己糊口。日子虽过得平淡,却也知足。知府见这场景,不免哀叹,表面嘘寒问暖,说已上报朝廷,不日便会款接济。转过头便给几位大人施压。暗中还与倭寇交易。”

      这些皆是当年的亲历者同他诉说,且他也是有证据的。

      关于此事,坊间早有传闻,百姓将这知府捧得像天一般,自不会信这些‘荒谬’言论。

      于少卿同几位大人仍细细听来,不作任何评价,也未在此刻提出丝毫疑问。

      不论是何结果,余成都是会再说下去的,“得来的钱财全数吞下,谎称是被倭寇偷走。得有户人家出一位姑娘让这头子欢心,便会有钱粮下来。”浙西他原是不知晓的。

      对此,堂上之人大惑不解,“这,无稽之谈。”荒谬之谈,“这怎么说也是亲生骨肉,他们竟真这般做了?”这难道不是无知。

      环顾一周,在座人的反应同他当年一般,余成心里也稍释然些,“起初也是不信的,”这知府为了这,却是个会做人的,“他以身作则,在他们面前亲自送自己的女儿上山。不过几日,山上便差人送来银两,还有好些粮食。”这一出戏在百姓眼中看来非常真实,而这女子并非其女儿,年岁小的很,是知府养在府里不待见的小妾。

      “知府来来回回送了几拨人上山,且说山上差孩子,还将自家的孩子也送了上去。”说是这般说,可谁知这孩子究竟是谁的,“起先百姓们也是将信将疑,可加不住这些人整日在跟前念叨。又有知府大人的眼线在村里来回撺掇,他们又是耳根子软的,想着孩子在家养着也吃不好,倒不如送上山。”这样孩子有的吃,他们同样也有,怎么说都是不亏的。

      傅晨她们毕竟是来听审的,这其中诸多事由是入不了手的。在一旁听着便想将这些人千刀万剐,恨不得他们死无全尸。

      其余几人倒显得格外冷静,“她们那些人是真被送上山了?”以于少卿多年的经验来谈,这其中怕不是没那么简单。

      关于此疑问,余成摇摇头,继续道:“明面上被送上山,暗地里全卖给牙行,”至于最后都去了什么地方,又有谁知道呢。

      “这知府大人不仅接手其中交易,还克扣每家每户钱财。时间长了,百姓察觉到其中不对劲想收手,命脉早已被人拿捏的死死的。”有些事一旦开始,便覆水难收。

      于少卿听完冷笑了一声,“变成这番景象,镇中的几位官员,功劳可真不小。”官官相护,想必也吞了不少。

      未等对方再开口,他忽的想起一桩案子来,“老臣记得当年有桩案子,是有个义士杀了当朝知府。此事传的沸沸扬扬,只是这人最后也没留下来。这俩该不会是……”他注意底下人的表情后,发觉就是。

      他当年听闻后,出于好奇还翻看了其案卷,未曾想如今竟亲自来打理。

      当下这般细想下来,这知府嘛也是杀得的,“你说的这些想来也是从他处听来的,想必也有他们书写的信件吧。”若不是看不下去,也不至于自己动手,还浪费了条命。

      见这人确信又犹豫,“此案既由我们大理寺主审,自不会潦草行事。再者今日只有我们这些人在,不会再有其他人知晓你说了何事。”于少卿知晓其顾虑,只他若接下了,便没有搪塞的可能。

      余成犹豫再三还是将怀揣的信物递交,端详到对方接过开口道:“你且继续。”也未抬头看着他。

      “百姓们状告无门,家里愈发穷困。知府找寻不到,便想起要找官员,不料却是个不管事的。她们没法子整日去衙门敲鼓鸣冤,哪次又不是被打了回来。日子过不下去,有好几户人家都丢了性命。她们想了个笨办法,就是把知府给绑了,‘敲诈’钱财。”

      这法子确实不精灵,一有风吹草动柏便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已过半年,来了位侠义之士,在多番埋伏的情况下,将这知府动手杀死。还去其家偷了银两分发到各家各户。

      虽说这知府不是好的,可毕竟也是这么大的官,第二日,便全程开始搜捕。

      查找了几日毫无动静,官差们见百姓们近日未再闹,便认定是他们相互包庇,说着就要开始大开杀戒。这义士不愿百姓受伤,自行走出说了作案过程。搜来的银子全数送走,就算杀死也不知去向。

      此事影响较大,那些官员们自己也不想闹大。听得有人来认罪,内心知晓钱财去向,却也不必深究。

      余成说话的这茬,于少卿已然看完,“我瞧着这几年很是平静,”也没什么大事发生,“莫不是你们私下做了什么交易?”他对此事也是头次知晓,大为震撼。

      他注意到对方,一副了然的表情,“百姓们拿着义士留下的证据,按照其说的话同官员进行交易。要保证她们衣食无忧,且尽最大可能将孩子们找回。”单单凭这也没什么说服力,“其余还交易了什么,我就不清楚了。”

      “想来是抓住了把柄。”有把柄是件好事,至少目前看来她们生活的还算可以。“你今日来,有想过后果吗?”迈出的这一步,是用了多大的勇气。

      这话说到了余成的心里,可他没什么后悔的地方。

      百姓们交易的,同他心里所念的,于他而言是不冲突的。

      于少卿注意到对方有些失神的模样,“你可有其他话要告诉本官?”当下这神态瞧上去,憔悴得很。

      见人迟迟未开口,“那便回去好好睡上一觉,待审理出来,你且看结果。”想必他是比谁都想看到结果的。

      他远望着人越走越远,将桌上的书信,证物又重新梳理一番,“又是一桩离谱的案子。”虽未真实经历过,但听得这些,着实让他快要无法分辨。

      “你们今日为何没有一句?”平常同他出来一两次,问题都要刨根问底的,如今哑口不言。他方才不习惯的都有些失神。

      盘坐在坐下角蒲团下的李佥事先言道:“我不知这知府图什么?”他是今日刚被派来的,“高官俸禄,不说家财万贯,自己挥霍绰绰有余。非得同倭寇交集,还伙同其祸害老百姓。”最后的钱财也被一扫而空。

      旁边的人此时开口道:“这但凡多考虑一番,也不至于做这些傻事。失掉孩子不说,钱财也没捞到,怎么说都是亏的,你说他们图什么。”这话不用细想,也知晓说的是谁。

      这话让人听得不爽,“但凡有靠的住的官员,京城拨下来的款到各户手中。他们又何必剑走偏锋。”最后什么也没留下,坐在右侧的江吟荷开始反驳对方。虽然她内心同样是希望当年他们不要相信这些话。可设身处地想想,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遇人不淑还深信不疑。”刚刚开口坐在对面的人,继续开口说道。

      两人都有自己的说法,于少卿此刻从中调停,“二位都少说两句,我们如今是要审判此案,并非重翻旧账。”况且这翻出来也没什么意义。
    插入书签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重翻旧账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5086668/19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炸TA霸王票
    地雷(100点)
    手榴弹(×5)
    火箭炮(×10)
    浅水炸弹(×50)
    深水鱼雷(×100)
    个深水鱼雷(自行填写数量)
    灌溉营养液
    1瓶营养液
    瓶营养液
    全部营养液都贡献给大大(当前共0瓶)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更多动态>>
    爱TA就炸TA霸王票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