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红楼

作者:李小Q
[收藏此章节] [投诉]
文章收藏
为收藏文章分类

    第 16 章


      王熙凤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苏皖柔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贾琏的嫡长子、嫡次子都是她所出。
      孩子生下来时,不但贾琏欣喜如狂,就连大老爷贾赦也是激动得老泪纵横,连声嚷着:“我有嫡孙了,大房后继有人了。”听得王熙凤脸色铁青、几欲吐血。
      这还不算完,一双孩子满月时,贾赦当着所有人的面将贾琏母亲、先大太太嫁妆,古董字画、珠宝首饰并田庄铺子的地契全都由邢夫人交给了苏皖柔。邢夫人拉着苏皖柔一脸慈爱的说:“琏儿是个手中散漫的,凤丫头又替你们婶子管家理事,操劳非常,这些东西就交给你打理了。”
      苏皖柔感动的说:“老爷太太信我,我又岂敢躲懒。只我年少,有许多不懂的,怕是少不得要请教太太,到时候太太不要嫌烦。”这一番话听得邢夫人心中舒畅,看着苏皖柔的目光越发和软:“放心吧!凡事有我呢,你只管放手做。”苏皖柔恭身应道:“是,太太。”
      看着这一切的王熙凤心中恨得想撕了她二人,更加后悔从前只顾着掐尖揽权,没能生下儿子,如今叫别人抢了先机。她也不是没动过心思,想趁着苏皖柔初到贾家尚无根基,想法子弄掉她的孩子,最好连母亲带孩子一起死,可她楞是找不到机会,以致到如今,王熙凤心中暗恨:“这孩子生下来,长不长的大还未可知呢?”
      王熙凤如何,自有苏皖柔料理,林黛玉才懒得管呢,她只管每日里悠哉度日,或教弟弟安玉说话识字,或与姊妹们玩闹嬉戏。

      黛玉是优哉游哉的,荣国府中却是忙乱的很。
      原来当今的隆恩:如今当今贴体万人之心,世上至大莫如`孝'字,想来父母儿女之性,皆是一理,不是贵贱上分别的.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女儿,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轮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竟大开方便之恩,特降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凡有重宇别院之家,可以驻跸关防之外,不妨启请内廷鸾舆入其私第,庶可略尽骨肉私情,天轮中之至性.此旨一下,谁不踊跃感戴?宫中许多贵人家皆或是在家里动了工了,修盖省亲别院,或是往城外踏看地方去了。此等盛事,且府中刚出了位贵妃娘娘,荣国府岂有不参与准备的。
      审察两府地方,缮画省亲殿宇,一面察度办理人丁。自此后,各行匠役齐集,金银铜锡以及土木砖瓦之物,搬运移送不歇。点人丁,开册籍,监工等事喧阗热闹非常,很快遇到了第一个大问题——银子。
      整座园子从建造到建成后所需之一应摆设,据估计需上百万。
      娘娘省亲不仅是荣国府的大事,也是贾氏一族的大事,大家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可旁支贫寒少有富者,出力没问题,出银子那是真没有。宁府富贵,可已经出了地,拆宁府会芳园墙垣楼阁,直接入荣府东大院中,备建省亲园子,这块地不小,且还出了钱:八万两白银。出了地又出了银子(虽然不多),荣国府这边已无别话可说。
      大老爷贾赦代表大房只出了十万,说了:“老太太您也知道,我是有爵无职,爵俸就那么点,还不够用呢?琏儿也只有个虚衔,并无实职,大房没有出息之处,这些是我所有,全在这里了。”
      这话一出来,贾母还忍得住,王夫人却脸色难看得很。贾赦像没看见似得,一脸诚恳的对贾政和王夫人说:“公中财产一直是弟妹在管,出于信任我也不曾问过,如今既有所需,只管用就是了,弟弟弟妹不必拘泥于规矩,一家子骨肉,何用分那么清。”贾政一脸感动,王夫人听了这话,脸色却更难看了。
      贾母轻咳了一声,道:“娘娘省亲是大事,我这做祖母的出三十万吧。”四十八万两,还差一半有余。
      院外传报:“公主殿下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迎出:“恭迎公主殿下。”
      黛玉笑说:“不必多礼。”携贾母上座。
      黛玉对贾母道:“贤德妃娘娘省亲,府中要建省亲别院的事我也听说了,我是您外孙女,怎么也该出些力,”说着从桃衣手中接过一只匣子,打开来:“这是二十万两银票,京城最大的钱庄开的票。林家世代书香,对银钱并不看重,也只得这些了,别嫌少。”
      贾母尚没开口,邢夫人已笑说:“公主心意臣妇们只有感激的,岂敢嫌弃的,何况也不少了,”转头又对王夫人说:“这回弟妹可放心了,加上公主殿下的,公中出些,再加上你们二房自己出的,绰绰有余了。”王夫人干笑着应道:“是啊,够了。”
      王夫人心中对黛玉并不如何感激,在她看来林家偌大家业尽在黛玉手中,却只出这一点子钱,真真小气。她却忘了:黛王姓林不姓贾,若不是看在贾母的面子上,只怕连二十万也未必给呢?

      王夫人怎么想黛玉懒得理会,出来往沈氏那去了。
      沈氏正在教安玉识字,听到黛玉来了忙迎出来欲行礼,芍衣上前扶起,黛玉笑说:“安人不必多礼,我来看看弟弟。"
      沈氏一面请黛玉入内坐下,一面笑道:“正教他识字呢,只是淘得很,再不肯安静一会儿。”
      黛玉将安玉抱在怀里:“弟弟小呢,大些就好了。”说着命芍衣拿来一个水晶球,里面有水有房子还有两个小人,还有许多细细小小的白色颗粒,只要一摇晃,颗粒粉粉扬扬就像下雪似的。这东西现代很常见,并不算什么,但在这里,却真是从来没人见过的希罕玩意,沈氏并一屋子的丫头婆子们都看呆了。
      安玉手舞足蹈挣扎着要拿水晶球,口中嚷着:“球球。”因挣扎不开,抬起头看着黛王:“姐姐。”音拉得老长,可怜巴巴的小模样,把黛玉逗乐了,在他小脸上亲了一口说:“给你玩。”便叫芍衣拿着水晶球抱他到一旁玩耍。
      沈氏忙说:“这么贵重的东西,公主留着自己玩罢,安玉小不识得东西,给他可惜了的。”
      黛玉轻轻一笑,道:“不过是个玩意儿,什么贵重不贵重的.我却另有一事要与安人商量呢?”
      沈氏笑说:“是什么事啊?”
      黛玉轻叹道:“如今除了安玉,我还有什么可操心的。”
      沈氏微愣:“安玉?”
      “嗯,”黛玉点头:“安玉虽小,却正是爱学习模仿的时候,可他身边能接触到的都是女子,长此以往若染得一身阴柔女儿气可怎么好?我的想法,还是得让安玉多与刚正有德之男子接触才好。”
      这番话真是说到沈氏心坎里了,她只安玉一子,自然盼他将来出息成才,心中打定主意要对儿子严格教导,尤其在她见过贾宝玉后。但就现在来说,安玉还是太小了,话说不太清,路也尚走不大稳,黛玉说的问题她还真没想到,如今听这么一提,沈氏觉得很有道理。沈氏连忙说:“公主这话有理,不知公主可有什么法子?”
      黛玉道:“咱们一到京城我就命人去打听了,有位周老先生,从前作过翰林院院首,他有一子与父亲乃是同榜进士,素与父亲交好,如今外放作官,因路远周老先生不曾去,留了幼子与老先生作伴,也才四五岁大,祖孙二人加上仆人也才十来人,人口简单。父亲在时常赞这位老先生最是严谨有德才的,若是将安玉托给他就再好不过了。”
      沈氏听得也很心动,只是:“安玉这么小也学不了什么,这位周老先生愿不愿意收呢?便是愿意收,只怕安玉闹腾起来,可怎么办?”
      黛玉想了想,道:“周老先生那里,咱们只要把实际原因一说,只看着父亲的面上,想来也不会拒绝。至于安玉,只能到时再想办法了。”
      沈氏听了,觉得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黛玉亲笔写了拜贴令林柊前去周府。
      因为黛玉的一系列动作,凭着那八个字以及那篇《少年说》,再加上那桩震撼天下的大案,林海已经成为天下文人心中可与诸葛亮一流并提的千古难得之贤臣。
      周老先生听闻林公之遗孤遣人送上拜贴,忙命人请进来。
      林柊入内见到周老先生,并不依仗主人之势,规规矩矩行礼请安毕送上拜贴。老先生见了,对林家家风越发钦佩,又见拜贴中林家姑娘言词谦和并不以公主身份自傲,心中更是喜欢,在回贴中表明欢迎黛玉和她弟弟随时前往。
      黛玉接了回贴,择定三日后带安玉前去。
    插入书签 

    ←上一章  下一章→  
    作 者 推 文


    该作者现在暂无推文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1781696/16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关闭广告
    ↑返回顶部
    作 者 推 文
    昵称: 评论主题:

    打分: 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评论按回复时间倒序
    作者加精评论



    本文相关话题
      以上显示的是最新的二十条评论,要看本章所有评论,请点击这里